-
>
心靈元氣社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
>
厭女(增訂本)
-
>
這樣學習才高效/楊慧琴
-
>
心理學經典文叢:女性心理學
-
>
中國文化5000年
未來五十年綠色革命與綠色時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07088
- 條形碼:9787517107088 ; 978-7-5171-070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未來五十年綠色革命與綠色時代 本書特色
人類社會面臨一場根本性的革命以解決能源安全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氣候為核心的環境問題、以及全球未來人口再度增加50%左右的全球共同富裕的發展問題。這場革命將是未來相當時期內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以及發展的動力機制。此外,當今中國發展也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需要深度認識與解決環境、能源以及產業革命問題。
未來五十年綠色革命與綠色時代 內容簡介
成思危說新能源將引領中國未來工業革命,中國經濟深改時目標逐漸清晰起來。面臨一場革命,需要一場革命,迎接一場革命,建設一個偉大新時代 , 當今中國發展也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需要深度認識與解決環境、能源以及產業革命問題。才能建設好完成好新型花園城市建設。奠定這些年城區一體化 城市建設的一個基礎。
未來五十年綠色革命與綠色時代 目錄
前言
代序一:拯救地球家園是全人類共同的使用——哥本哈根會議講話
代序二:中國堅定走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道路——在世界未來能源峰會上的講話
**部分 挑戰與選擇:不可回避的綠色革命與綠色時代
**章 綠色發展是未來的根本道路
一、可持續發展是涉及人類存亡的重大問題
二、低碳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三、新能源將引領下一次革命
四、發展綠色金融支撐綠色經濟發展
五、發展新能源任重道遠
第二章 我們需要一場變革:營造綠色未來
一、中國環境保護四十年回顧
二、對我國嚴重環境問題的幾點思考
三、掌握戰略主動性
第三章 能源問題的戰略思考
一、能源安全的若干問題
二、科學、綠色、低碳能源戰略考慮
第四章 氣候變化與人類社會的選擇
一、氣候變化:全球和中國面臨的新挑戰
二、低碳社會:我們的未來
第五章 美國頁巖氣革命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一、頁巖氣發展的現狀與趨勢
二、頁巖氣發展對世界的影響
三、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四、加大我國頁巖氣開發力度勢在必行
第六章 未來50年:終結與革命
一、人類大歷史發展規律的再認識
二、增長的極限
三、后化石能源時代:綠色革命與綠色時代
四、終結與革命
第二部分 機遇與戰略:綠色發展的基本內容與路徑
第七章 站在歷史發展的新起點:推動第三次產業革命
一、從容迎接后石油時代到來
二、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是未來根本方向
三、新能源導演第三次“工業革命”
四、站在歷史發展的新起點謀劃新能源發展
五、新能源的戰略定位
第八章 綠色發展與第三次產業革命的若干問題
一、第三次工業革命:挑戰與機遇
二、對我國所處工業化發展階段的判斷
三、綠色能源經濟轉型需要體制機制改革
四、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發展
第九章 氣候變化約束條件下的能源發展路徑
一、全球情景和排放分擔
二、全球升溫控制在2℃以內目標下中國能源和排放情景
三、如何應對不可逆轉的能源消費
四、中國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發展之路
五、中國未來社會經濟發展展望
六、中國未來能源與排放情景
第十章 循環、節能經濟發展及中國綠色經濟發展的考慮
一、發展循環經濟迎接低碳時代、綠色時代
二、循環、節能經濟的基本長知識
三、中國綠色革命的基本路徑
第十一章 綠色革命發展戰略與路徑
一、綠色革命發展戰略
二、綠色革命與綠色時代實現的路徑與內容
第三部分 創造大歷史:中國的綠色革命與綠色時代
第十二章 抓住戰略機遇:創造未來
一、正確認識世界 別再錯失機遇
二、抓住戰略機遇 走綠色發展道路
三、走進能源革命 打開綠色通道
第十三章 綠色發展的若干國家政策考慮
一、建立全球大宗能源資源市場穩定機制的構想
二、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
三、頁巖氣發展的思考
四、發展新能源的若干問題
五、發展節能減排的機制與方法
六、核電發展的戰略問題
第十四章 中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基本考量與方略
一、應對氣候問題與低碳經濟的基本考慮
二、發展可再生能源方略
第十五章 中國太陽能電池發展路徑與戰略
一、發展太陽能電池革命的戰略考慮
二、發展太陽能電池革命的基本內容與路徑
三、太陽能電池革命的科技創新道路
四、太陽能電池發展的國家支持戰略
五、以光伏產業為先導,開啟四川低碳經濟之路
第十六章 中國綠色能源協同創新發展道路
一、建立新的能源文化觀
二、未來綠色能源發展方式的思考
第十七章 綠色智慧未來
一、綠色智慧未來的基本考慮
二、如何推進綠色智慧未來
后記
未來五十年綠色革命與綠色時代 作者簡介
成思危,生于1935年6月,湖南湘鄉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56畢業于華東化工學院,1983年獲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0年獲香港理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12年獲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經濟學榮譽博士學位。1992年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獲加拿大國際委員會“年度國際主義者獎”,2010年獲美國百人會“杰出華人貢獻獎”。曾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六、七、八屆民建中央主席,化工部副部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主任,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理事長,世界經濟論壇中國委員會主席等職。 曾任國際金融論壇主席,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長,華東理工大學名譽校長,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的名譽教授。 20世紀80年代開始,成思危先生將風險投資的概念引入中國,為中國風險投資作出了奠基性貢獻,被業內人士稱為“中國風險投資事業之父”。 成思危先生主持了多項科研項目,針對虛擬經濟、虛擬商務、風險投資等領域的重大問題展開研究,已出版獨著及合著專著28本,主要著作有:《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1~3卷)、《成思危論金融改革》、《成思危論風險投資》、《虛擬經濟論叢》、《美國金融危機的分析與啟示》等,在重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