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蛻變:農民工的轉型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809458
- 條形碼:9787546809458 ; 978-7-5468-0945-8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蛻變:農民工的轉型之路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試圖以白描的手法真實地記錄守規村外出打工者的生存境況、奮斗歷程, 以及他們復雜的內心世界。是幾個農民奮斗的故事, 亦是一個村莊演變的歷史, 更是鄉村文明建設的縮影。
蛻變:農民工的轉型之路 目錄
第二章 初嘗
第三章 虐愛
第四章 扭曲
第五章 悔恨
第六章 迷惘
第七章 涅槃
喧囂中的困惑與歷練
后記
蛻變:農民工的轉型之路 節選
《蛻變:農民工的轉型之路》: 面對這一難題,杜銘提出自己的意見,為了防止路面綠化樹鹽堿化,可以嘗試在栽樹的方位下面鋪設管網,形成地下漏水管洞,植樹后,地面澆水,鹽堿溶入水中,通過漏管網下滲到排洪溝內。這種設計造價雖然高些,但可以解決綠化過程中的鹽堿化問題。 杜銘的這一提議,得到省七建技術人員的認可,省城市設計院的領導專家來視察指導工作時,對這一方案給予高度評價,有一位筑路專家還專門與杜銘約談,后來把這一方案寫進了他的研究課題中。 地面綠化防鹽堿地下漏管網排鹽堿設計方案的提出,讓杜銘在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出了名,七建公司總經理親自接見了他,就施工技術方面的問題他們進行了交流,總經理對這位農民工很敬佩。 杜銘雖然是建筑隊的包工頭,但他與民工同吃同住,晚上加班,也會親臨現場,跑前跑后,這種與民工同樂同苦的精神,讓建筑隊的民工們很感動,工頭如此勤快,他們有什么理由不賣命呢? 一次,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的領導找杜銘商討事情,走進他的辦公室,見他人不在,便去施工現場找,問了工人,工人們指著一位滿身是泥的人說:“就是他。”領導一看杜銘正在溝里與民工一起砌下水洞,頭發上都是泥水,若不是別人指,他還真認不出這個平常做事果敢的漢子。 工程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杜銘對施工質量的要求很嚴格,在他施工的這一公里路段,他投入了很大精力。道路施工設計的排洪口,因砌磚不規范導致大小不一,與設計有一點差別,他要求民工把二十個排洪口全部拆除重建,僅這一項就多花費了上萬元。 “咱們的重新改建只需三五天的時間,如果不修復,將給城區道路造成永久的麻煩,多花點錢沒什么,咱們要的是工程質量”。杜銘在拆除現場說道。 這一事件傳到甲方城建局領導的耳中,他們為有這樣負責任的施工隊伍而感動。 八個月的工程按時完成,杜銘承建的一公里城中擴建道路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優質工程,卸下重擔的杜銘終于松了一口氣。 “錢掙多少沒有關系,這塊沉甸甸的優質工程獎牌值千金啊。”杜銘感嘆道。 杜銘高興地把獎牌拿到家中,妻子阮碧霞更是樂得像孩子一樣,仿佛杜銘抱回來的不是獎牌而是一個大元寶。后來,倆人一商量,干脆把村里的干部請到家中慶賀一番,也讓他們高興一下。 阮碧霞晚上準備了酒菜,把大隊支書、村主任等干部請到家中。村支書一看是縣委、縣政府頒發的獎牌,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其他干部也都面面相覷。 在喝酒閑談過程中,杜銘說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的領導要帶他去省城承包工程,惹得全場的人嘖嘖贊嘆。 守規村要出大人物了,與省上領導攀上了親戚,沒有走出家門的守規村人,當時都這樣猜測著。 縣城道路擴建工程完工之后,杜銘領著建筑隊隨從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搬遷至省城。根據協議,雙方商定,建設工程項目由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提供,杜銘包工負責工程建設,同時杜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昊鵬建筑工程公司,是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的下屬單位,定期向總公司交納一定的管理費用。 到了省城,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給杜銘的**建設項目是城關區財政局辦公樓,辦公樓主體九層,地上八層,地下一層,這對杜銘又是一大挑戰,蓋房杜銘還算有點經驗技術,建高層辦公樓他還是**次,在施工之前,建樓的圖紙就抱來了一大摞。 正當杜銘擔心自己不能承擔任務時,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給他派來了技術員——一級建造師劉抗,主要負責技術施工及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 ……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