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動植物指南
-
>
生命是什么/[奧]埃爾溫·薛定諤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鬼谷藏龍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
>
勺子飛來了
追星:關(guān)于天文、歷史、藝術(shù)與宗教的傳奇(全新修訂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70205585
- 條形碼:9787570205585 ; 978-7-5702-0558-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星:關(guān)于天文、歷史、藝術(shù)與宗教的傳奇(全新修訂版) 本書特色
國家科學技術(shù)進步獎二等獎
第五屆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
第四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2008年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yōu)秀圖書
[海峽兩岸]第四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創(chuàng)作類佳作獎
追星:關(guān)于天文、歷史、藝術(shù)與宗教的傳奇(全新修訂版) 內(nèi)容簡介
全書以天文學發(fā)展為主線,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中引出古今中外大量與之相關(guān)的文學、藝術(shù)等人文知識,把描述對象從星星本身擴展到人類“追星”的歷程,將幾千年來人類對宇宙的不斷探索和思考與當時的社會背景融為一體,帶領(lǐng)讀者多方位地領(lǐng)略科學之美。作品出版后榮獲多種重要獎項。
追星:關(guān)于天文、歷史、藝術(shù)與宗教的傳奇(全新修訂版) 目錄
**篇 不速之客天外來
**章 神秘的彗星
圣誕之星2
喬托和《博士朝圣》6
“喬托號”的壯舉9
第二章 哈雷彗星傳奇
圣赫勒拿島13
一個大膽的預言15
哈雷的偉大功績19
“彗星引領(lǐng)著入侵”21
如期歸來的守護者26
第三章 獵彗人
“太陽王”的時代30
“我的小獵彗人”33
彗星的“百家姓”35
獵彗之路36
第四章 “臟雪球”和“冰泥球”
彗星的真面目40
曠古一撞驚天地44
“星塵號”的冒險46
登九天兮撫彗星49
第二篇 傳承古人的智慧
**章 蘇美爾人的發(fā)現(xiàn)
吉爾伽美什的故鄉(xiāng)54
浪漫的星座57
“游星”和“七曜”61
“星期”的來歷66
第二章 世界的體系
奇特的舞步68
“天文學之父”的貢獻70
偉大的綜合者73
日心說的創(chuàng)立75
《天體運行論》問世79
第三章 近代天文學的曙光
第谷的一生82
郭守敬的偉績85
沿橢圓軌道前進89
開普勒之死94
沉睡的“夜”95
交相輝映的文化巨人100
第三篇 注視宇宙的巨眼
**章 望遠鏡的童年
偶然的發(fā)現(xiàn)104
將望遠鏡指向天空107
木衛(wèi)的故事110
一條中國古代記錄113
第二章 另一種望遠鏡
守不住的秘密116
不朽的牛頓118
反射望遠鏡的誕生121
第三章 赫歇爾世家
赫歇爾兄妹124
卓越的成就129
21歲的皇家學會會員131
第四章 折射望遠鏡的巔峰
惠更斯的字謎133
眾多的土衛(wèi)135
制造透鏡的決賽137
第五章 奇思妙想層出不窮
羅斯伯爵和“列維亞森”141
海爾的杰作145
全新的思路148
望遠鏡家族中的“恐龍”151
第六章 新的利器
眼睛看不見的光155
大氣的“窗口”158
把望遠鏡送上天162
月球上的新“家”166
第四篇 遠離太陽的地方
**章 新行星燃起的激情
天王星的發(fā)現(xiàn)170
《初讀查普曼譯荷馬》171
天衛(wèi)引起的風波174
又一顆帶環(huán)的行星176
第二章 “迷你”行星
瞧這一串數(shù)字178
緝拿小行星180
小行星的世界182
有趣的編號和命名184
第三章 海王星舊案新議
奇怪的“越軌”行為188
“那顆行星確實存在”190
優(yōu)先權(quán)之爭192
失竊物證重見天日194
第四章 身世朦朧的冥王星
更遙遠的行星197
“我為此不勝驚駭”199
普魯托與卡戎之舞201
“新視野號”的遠征203
第五章 太陽系的邊界
“火神星”的插曲206
賭注:5瓶上好的香檳208
柯伊伯帶天體212
究竟什么是“行星”?216
隱匿的“寡頭”218
太陽王國的疆域222
第五篇 未來家園的憧憬
**章 飛出地球去
掙脫大地的束縛226
飛向太空的先驅(qū)229
從火箭到人造衛(wèi)星232
第二章 太空中的人
探訪我們的近鄰234
“您是從天外來的嗎?”236
“人類的一大步”239
遨游太空的“神舟”241
嫦娥奔月在今朝245
第三章 戰(zhàn)神的誘惑
一個袖珍的地球250
斯威夫特的“特異功能”252
“再試一個晚上吧”255
火星運河和“火星人”257
會晤戰(zhàn)神的“水手”261
第四章 在火星上
從“海盜”到“探路者”266
形形色色的探測器272
“勇氣”和“機遇”274
更多的地球來客279
話說“好奇號”284
第五章 未來的歲月
中國“探火”蓄勢待發(fā)290
究竟為了什么293
人類的新家園295
尾聲:永恒的追星301
追星:關(guān)于天文、歷史、藝術(shù)與宗教的傳奇(全新修訂版) 節(jié)選
一個大膽的預言
1679年,哈雷到但澤拜訪年事已高的赫維留斯,第二年又到法國同巴黎天文臺的主持人、當時世界上*優(yōu)秀的天文觀測家之一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一起觀測了1680年的大彗星。這對他日后與彗星結(jié)下不解之緣無疑有著直接的影響。
1684年,哈雷初訪正在劍橋的牛頓(Isaac Newton)。當時,牛頓已經(jīng)把萬有引力定律應用于行星和月球的運動,并且取得完全的成功??墒?,彗星在天空中如何運動卻依然是個謎,它們似乎出沒無常,這一直使天文學家們困惑不已。哈雷決定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他在牛頓幫助下,編纂了大量彗星的觀測記錄,并全力以赴地投身于計算彗星運行的軌道。
1703年,哈雷被任命為牛津大學的幾何學教授。1705年,他出版了《彗星天文學概要》一書,書中說明了從1337年到1698年間人們觀測到的24顆彗星運行的拋物線軌道。長期跟浩瀚的數(shù)據(jù)打交道的經(jīng)驗,使哈雷獲得了從中找出規(guī)律性的高超本領(lǐng)。他發(fā)現(xiàn),曾于1531年、1607年先后出現(xiàn)的兩顆大彗星,和他本人親眼所見的1682年大彗星具有極其相似的運行軌道,而它們出現(xiàn)的時間則大約相隔七十五六年。于是哈雷猜想,它們實際上可能是同一顆彗星,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不是拋物線,而是一個拉得很長的橢圓。只有當它離地球相當近的時候,我們才能看見它;而在我們看不見它的間歇期內(nèi),它一定會跑到比當時所知的*遠行星——土星更遠的地方去。
哈雷大膽地預言——有史以來*次有人作這樣的預言:這顆特大彗星將于1758年前后再度光臨!哈雷本人要是能活到那一天的話,他就該有102歲了。不過事實上他只活了86歲,因而未能目擊這顆彗星又一次回歸。
*努力地準備觀測那次彗星回歸的天文學家是法國的梅西葉(Charles Messier),整個1758年他都在用望遠鏡觀天,指望成為目睹這顆彗星回歸的*人,但結(jié)果卻勞而無功。這份光榮*后落到了一位名叫帕利茲(Palitzsch)的德國人身上,他是德累斯頓附近的農(nóng)民,也是一位目力敏銳的業(yè)余天文愛好者。1758年12月25日圣誕節(jié)晚上,他用一架焦距約2.4米的望遠鏡,首先看見了這顆彗星。梅西葉則直到1759年1月21日才初次見到它。
這是科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哈雷的研究工作證明,原先人們覺得飄忽無常的彗星,實際上也像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是太陽王國的臣民。更重要的是,哈雷準確計算并預言了彗星的行蹤,有力地促使歐洲學術(shù)界普遍接受了牛頓的力學體系。對于確定天體力學方法的正確性而言,這乃是一個決定性的證據(jù)。
1835年,哈雷彗星再度回歸,美國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就是這一年出生的。他曾戲言,哈雷彗星下次再回來時,他的死期大概也就到了。真是無巧不成書,1910年,哈雷彗星又一次回歸,馬克·吐溫也真的就在那年去世了。
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一輩子能見到一次哈雷彗星就算幸運的了。假定一個人出生時,哈雷彗星剛剛離去,那么他的壽命必須超過75歲,才可望在晚年一睹哈雷彗星的風采;而且,他即使活上120歲,一生中也還是無緣目睹哈雷彗星兩度回歸。
不過,話說回來,大自然似乎對少數(shù)人特別眷顧。例如,曾領(lǐng)導我國南京紫金山天文臺長達41年之久的著名天文學家張鈺哲教授,出生于1902年2月,童年時代八九歲時,見到1910年回歸的哈雷彗星,在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5年底,他又一次目擊哈雷彗星回歸。翌年7月,張鈺哲先生在南京逝世,享年84歲。
曾任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后來又任上海天文臺臺長的李珩教授,生于1898年12月,也曾于1910年首次見到、并于1985年再度目擊哈雷彗星回歸。1989年8月,李珩先生卒于上海,享年九十有一。
2005年1月,長期擔任北京天文館科學顧問的李鑒澄老先生百齡華誕,業(yè)界同人紛紛致賀。哈雷彗星在20世紀的兩度回歸,鑒澄老也是一位難得的見證人。2006年12月,本書初版行將付梓之際,傳來了鑒澄老人鶴駕西去的消息。
哈雷的偉大功績
除了預言哈雷彗星的回歸,哈雷對天文學的貢獻還有很多。例如,他于1716年重申了開普勒(Johannes Kepler)曾經(jīng)提過的一種設想:利用金星從日輪前方越過——這叫作“金星凌日”——的機會,來測定太陽與地球的距離。這一思想在哈雷死后付諸實踐,在此后100多年間,這始終是測定日地距離的*佳方法。
1718年,哈雷指出,天空中至少有三顆恒星(即天狼星、南河二和大角星)的位置與古希臘時代有了明顯的差異。經(jīng)過縝密的分析,他率先證明:對此唯一令人滿意的合理解釋,乃是恒星并不“恒”,它們各有自己固有的運動,這就是恒星的“自行”。
除了天文學和數(shù)學以外,哈雷對航海、氣象、地理、地磁、工程、歷法、音樂等諸多領(lǐng)域亦均有涉獵。例如,他在1691年,通過對古代月食記錄和其他資料的考證,弄清了古羅馬儒略·愷撒首次登陸不列顛的日期和地點;又如,他于1693年首先做出一份詳細的死亡率表,這樣就使人們有可能用統(tǒng)計方法來研究生命和死亡現(xiàn)象,并開啟了現(xiàn)代保險業(yè)的先聲。在17、18世紀之交,為測量不同地點地磁的變化情況,哈雷進行了廣泛的旅行。
1719年12月31日,弗拉姆斯蒂德去世。翌年,64歲的哈雷接受任命,成為格林尼治天文臺第二任臺長。先前該臺的儀器都由清貧的弗拉姆斯蒂德私人籌置,哈雷上任時,原來那些儀器已被弗拉姆斯蒂德的后嗣或債主搬走。也就是說,他接手的實際上是一座空空如也的天文臺——雖然仍冠以“皇家”頭銜。哈雷重新為天文臺裝備了望遠鏡和其他儀器,在20多年的臺長任期中,他*主要的工作是仔細地觀測和研究月球。月球運動的長期加速現(xiàn)象,就是他在該臺發(fā)現(xiàn)的。
哈雷是牛頓的莫逆之交。1684年,哈雷因其父被人謀殺而繼承了一大筆遺產(chǎn)。正是在哈雷的鼓勵和經(jīng)費資助下,牛頓的不朽名著《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才于1687年出版了。哈雷在格林尼治一直工作到80多歲,并于1742年1月14日在那兒壽終正寢。這一年,適逢他的摯友牛頓百年誕辰。哈雷死后,也像牛頓一樣,和英國的英雄們在一起,安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nèi)。
為紀念1986年哈雷彗星回歸,人們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哈雷墓上建了一個彗星狀的標志。1988年春至1990年初,我本人在英國愛丁堡皇家天文臺做訪問學者,其間于1989年4月24日前往瞻仰哈雷墓,并拍攝了這個標志的照片。從照片上可以看到,標志正中央是“喬托號”宇宙飛船的形象,“彗尾”上的文字則一一列舉了哈雷的偉大功績。
追星:關(guān)于天文、歷史、藝術(shù)與宗教的傳奇(全新修訂版) 作者簡介
卞毓麟,1965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天文學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客座研究員,上??萍冀逃霭嫔珙檰?,上海市科普作家協(xié)會終身名譽理事長。曾任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副理事長,中國天文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理事長等。著譯科普圖書30余種,發(fā)表科普和科學文化類文章約700篇。作品屢獲**、省部級獎?!蹲沸恰P(guān)于天文、歷史、藝術(shù)與宗教的傳奇》一書獲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星星離我們有多遠》入選教育部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配套閱讀書目,《擁抱群星:與青少年一同走進天文學》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7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yōu)秀出版物。曾獲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上??破战逃齽?chuàng)新獎科普貢獻獎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上海市大眾科學獎、中國天文學會九十周年天文學突出貢獻獎等表彰獎勵。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