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論語全解(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324135
- 條形碼:9787553324135 ; 978-7-5533-2413-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語全解(精裝) 本書特色
1.“仁”“義”“孝悌”“君子”……孔子的諄諄教誨,弟子的勤勉好學,《論語》為您講述不一樣的智慧人生。 2.通俗的講述,簡練的注釋,如話家常的解讀,《論語》的精髓被剖析出來,讓你汲取知識的養分。 3.開本適中,適合隨身閱讀,也是書房**好書。 4.無論內容或裝幀設計,從紙張選擇到印刷,都有著很好的品質,有一定典藏價值。
論語全解(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遴選了《論語》精華部分,精心編撰了此本《論語全解》。本書分為四大部分,即原文、注釋、譯文和圣人的智慧。這四大部分相互聯系,注釋、譯文是對原文的意譯,使其簡單易懂;圣人的智慧則是以原文為基礎展開的評論,其中有幽默生動的故事,也有發人深省的寓言,更有從孔子言行中悟出的生活感言。為了便于展開圣人的智慧,書中將原文相關章節進行了順序調整,這樣更有利于孔子思想的完美體現。
論語全解(精裝) 目錄
學而**1
共十六章,節選十三章。此篇涉及諸多方面的內容。對孔門“為學”“孝悌”等基本范疇進行了發揮,引導初學者步入“道德之門”。
為政第二17
共二十四章,節選十二章。此篇主要圍繞“為政”“君子”“為學”等問題展開討論。
八佾第三29
共二十六章,節選十六章。此篇主要記錄的是孔子論“禮樂”的內容。孔子所處的春秋末年,禮崩樂壞,孔子極力想恢復西周初年周公旦所創制的禮樂制度。本篇是我們觀察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內容。
里仁第四43
共二十六章,節選十八章。此篇孔子仍然是圍繞著“仁”“德”和“孝”的主題有所議論。
公冶長第五55
共二十八章,節選十五章。此篇主要記錄的是孔子對眾弟子以及對當世的著名人物和古人的評論。本篇集中體現了孔子臧否人物的標準和思想。
雍也第六71
共三十章,節選十六章。此篇主要記述了孔門眾弟子的言行,以及孔子對他們的教導。
述而第七87
共三十八章,節選十八章。此篇涉及孔門師徒間的對話并不多,更多記錄的是孔子吐露自己為學和為人的心聲。此外,孔子的起居形貌也散見本篇之中。
泰伯第八103
共二十一章,節選十一章。此篇主要是孔子對古代圣賢的評贊。
子罕第九113
共三十一章,節選二十一章。此篇的主要內容是孔子提倡禮制,勉勵弟子們好學不倦,以及記述孔子贊同和反對的事情。
鄉黨第十127
共二十七章,節選十四章。此篇集中記載了孔子的容色言動、衣食住行,頌揚孔子是個一舉一動都符合禮的正人君子。本篇中還記載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側面,為人們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動的素材。
先進第十一135
共二十六章,節選十七章。此篇主要論述孔子諸弟子的行為志向及孔子對諸弟子的評價。
顏淵第十二149
共二十四章,節選十六章。此篇主要是孔子和弟子們關于“仁”的問題的探討。
子路第十三163
共三十章,節選十六章。此篇篇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其中有關于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品格完善等。
憲問第十四175
共四十四章,節選十六章。此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內容有:作為君子必須具備的某些品德;孔子對當時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所發表的評論;孔子提出“見利思義”的義利觀等。
衛靈公第十五191
共四十二章,節選二十一章。此篇內容涉及孔子“君子小人”觀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季氏第十六207
共十四章,節選七章。此篇以箴誡為主,主要記錄君子如何以禮治國、擇友擇樂、修身處世、學詩學禮等。
陽貨第十七215
共二十六章,節選十二章。此篇主要記錄孔子教育弟子們要講究仁德,闡發修德治民、以禮樂治國的道理。
微子第十八225
共十一章,節選七章。此篇主要記錄古今人才、賢士以及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國的行為。
子張第十九233
共二十五章,節選十八章。此篇主要記錄的是孔子的弟子們對學問、品德的探討以及弟子對孔子的敬仰與維護。
堯曰第二十245
共三章。此篇記載的是古代先賢圣王堯、舜、禹、湯等的言論以及孔子對從政的看法。
論語全解(精裝) 節選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注釋 義:合理的,符合周代禮儀的。復:實踐,施行。因:依靠,憑借。宗:尊奉。 譯文 有子說:“講究信用而合乎事實,說過的話是可以得到實踐的。恭敬而能合乎禮節,這樣才可以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信賴的人,這樣也是值得尊敬的。” 圣人的智慧 有子這段話,可以說是孔門心傳,說明了“信”和“恭”對于個體來說的可能和必要,說得非常具體和實在。口中說誠信,處處行恭敬,誠信與恭敬作用到自身,到底會是什么樣子的呢?這兩者在現實生活中是有限度的,不是隨便怎樣都是正確的。季布一諾千金,這是誠信,但是亂許諾,不實事求是,這就不叫誠信。只有符合實際的誠信才能付諸實踐,才能得到應驗。所以誠信的核心就是要合乎“義”,就是事物的本來面目,就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不合乎義的誠信等于空話。同樣,恭敬也要合乎禮儀道德,只有在道德禮儀范圍內的恭敬才是可取的,否則就會流于諂媚,取媚于人,必受恥辱,這是不言而喻的。因而恭敬必須合乎禮儀。誠信而合乎事實,恭敬而不悖于禮,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做事可靠、受人尊敬的人。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注釋 就:靠近,接近。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要求飽足,生活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勉,言語謹慎,接近有道德的人來匡正自己,這就可以說是喜歡學習了。” 圣人的智慧 在本章里孔子解答了怎樣做個好學君子這一問題。孔子認為君子求學應該有較高的精神追求:不僅僅為了吃飽飯和睡好覺,努力向有道德的人學習,做事勤勉,說話小心謹慎。做到這些,可以算是好學了。 吃飯是為了活著,但在孔子眼中,或者并不僅僅是為了吃飽飯,居處安逸。很多人是為了養家糊口而忙碌著,這在儒家看來,只是碌碌無為而已。為什么這么說呢?儒家教人是要積極地入世,不僅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奮斗,而是為了探尋生之為生的意義。推而廣之,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這樣的宏圖大志來說,飲食無缺、居處安逸也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孔子認可的是為己之學,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才能學問才是我們求學的目的。今天,我們都在討論首先是做好人,其次才是增長學問能力。如果學習不僅是為了三餐溫飽,而是有更高尚的追求,我們民族的精神文化就會發揚光大。
論語全解(精裝) 作者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論語》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學派的經典。 方韜,男,陜西漢中人。1998年至2002年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5年至2010年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博連讀),獲文學博士學位。2010年7月進入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導師劉家和先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左傳》學與魏晉學術史。在《文史》《中國文化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篇,并出版古籍譯注多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