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東西文化的對話:紀念梅蘭芳1935年訪蘇演出八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756838
- 條形碼:9787507756838 ; 978-7-5077-568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西文化的對話:紀念梅蘭芳1935年訪蘇演出八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特色
本書系中國戲曲學院戲曲研究所主辦的“紀念梅蘭芳1935年訪蘇演出八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專家論文合集,收錄文章近20篇,30余萬字。作者一部分來自俄羅斯、法國、丹麥等國家,是研究梅蘭芳及中蘇戲劇的知名專家,一部分是國內學者、青年才俊。 全書圍繞1935年梅蘭芳訪蘇這一歷史事件展開討論,涉及梅蘭芳訪蘇演出的背景、經過、影響和意義,其中多篇文章在資料整理、收集和挖掘上有很大突破,多篇文章所提供的歷史細節都是先前學界未曾注意到的。同時,部分文章還對梅蘭芳訪蘇過程的一些歷史舛誤予以糾正。
東西文化的對話:紀念梅蘭芳1935年訪蘇演出八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1935年梅蘭芳訪蘇,不僅是京劇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蘇兩國文化交流史上值得濃墨重彩書寫的一筆。與訪美、訪日不同,訪美過程中與學界和理論界的交流是淺層次的;訪日為同屬東方戲劇體系的較為同質化的交流;訪蘇則是與布萊希特、梅耶荷德等西方一流戲劇家進行了較為深入的交流、座談,當時及此后出現的一系列文章及觀點在世界戲劇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于東西方戲劇的交流,甚至世界戲劇觀念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東西文化的對話:紀念梅蘭芳1935年訪蘇演出八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目錄
東西文化的對話:紀念梅蘭芳1935年訪蘇演出八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簡介
傅謹,1956年生,文學博士。現任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兼任中國戲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戲曲藝術》主編、《戲劇與影視評論》編委會主任。主要從事中國戲劇史、中國戲劇理論與批評、現當代戲劇與美學等方面的研究。出版《20世紀中國戲劇史》《新中國戲劇史》《20世紀中國戲劇導論》《京劇學前言》《薪火相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草根的力量:臺州戲班的田野調查與研究》等專著10多部;主編《梅蘭芳全集》《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民國卷)《京劇學通論》等多部。 在《中國社會科學》《文藝研究》《二十一世紀》等海內外重要學術雜志發表400多篇學術論文、學術隨筆和藝術評論。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轉載,在中國當代戲劇理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曾獲第二屆文化部文化藝術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北京市第九屆文藝評論將一等獎、田漢戲劇獎評論一等獎等學術獎項,多次獲得“中國圖書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