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生命的深度-《三體》的哲學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6268
- 條形碼:9787108066268 ; 978-7-108-0662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命的深度-《三體》的哲學解讀 本書特色
北大哲學系教授吳飛*作品,從哲學角度解讀劉慈欣的《三體》。全書圍繞《三體》三部曲層層推進的情節設計,分別從生命與人性、死亡與不朽、社會契約與差序格局三個維度解析這部宏大史詩,認為《三體》訴諸的終極問題是“生命”,全書的關鍵詞是“宇宙很大,生命更大”。因此盡管小說貫穿了“黑暗森林”理論和“既沒有物理學也沒有神學、自然與道德徹底虛無”的“宇宙社會學”,但《三體》的全部指向則是在這暗無天日的宇宙中找到意義。因此,小說雖然始終圍繞著黑暗森林中的生存問題展開,卻始終沒有脫離美好生活的主題;三體危機的實質,即是在黑暗森林中無處不在的死神面前,思考生命的意義。 作者認為,《三體》以天才的想象力,構建了一部恢宏壯闊的宇宙史詩,其中有著人性的真實、文學的真實和哲學的真實。“劉慈欣在生活經驗和文學寫作中對這些重大哲學命題的探討,遠遠超過學院中的許多哲學工作者。這部史詩使以前停留在哲學層面上的東西突然變得很現實很具體了。”
生命的深度-《三體》的哲學解讀 內容簡介
北大哲學系教授吳飛*新作品,從哲學角度解讀劉慈欣的《三體》。全書圍繞《三體》三部曲層層推進的情節設計,分別從生命與人性、死亡與不朽、社會契約與差序格局三個維度解析這部宏大史詩,認為《三體》訴諸的終極問題是“生命”,全書的關鍵詞是“宇宙很大,生命更大”。因此盡管小說貫穿了“黑暗森林”理論和“既沒有物理學也沒有神學、自然與道德徹底虛無”的“宇宙社會學”,但《三體》的全部指向則是在這暗無天日的宇宙中找到意義。因此,小說雖然始終圍繞著黑暗森林中的生存問題展開,卻始終沒有脫離美好生活的主題;三體危機的實質,即是在黑暗森林中無處不在的死神面前,思考生命的意義。 作者認為,《三體》以天才的想象力,構建了一部恢宏壯闊的宇宙史詩,其中有著人性的真實、文學的真實和哲學的真實。“劉慈欣在生活經驗和文學寫作中對這些重大哲學命題的探討,遠遠超過學院中的許多哲學工作者。這部史詩使以前停留在哲學層面上的東西突然變得很現實很具體了。”
生命的深度-《三體》的哲學解讀 目錄
生命的深度-《三體》的哲學解讀 相關資料
猿嘯高天十字前,奇書展卷叢林邊。
未期昨夜彈星客,誰悟他年破壁禪?
存亡悵恨千載夢,恩怨迷離一絲煙。
今古上下何堪寄,大德生生是自然。
早在很多年前研究自殺問題的時候,阿甘本的生命理論就成為我思考的出發點。生命與生活究竟有何區別?存在與生命到底有什么關系?哈姆雷特問題到底該怎樣翻譯和理解?近兩年來重新審視生生與性命問題,當年的這些疑問又不斷敲擊著我的思考。對《三體》的反復研讀使我意識到,這正是小說呈現出的思想面向,雖然不一定是劉慈欣自己有意為之的。
霍布斯自然狀態中赤裸裸的生命邏輯,在黑暗森林中雖然呈現得更加恐怖,但當這個故事講圓的時候,卻是與霍布斯完全不同的風景。正如光速飛船留下的航跡雖然會暴露地球的位置,很多光速飛船同時起飛就能成為安全聲明。當自然狀態變成黑暗森林的時候,我們讀到的不止是恐怖,卻也有生命的節律。
——吳飛
生命的深度-《三體》的哲學解讀 作者簡介
吳飛,1973年生于河北肅寧,2005年獲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禮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基督教哲學、人類學、中西文化比較、禮學等,著有《自殺作為中國問題》(2007)、《浮生取義》(2009)、《心靈秩序與世界歷史》(2013)、《人倫的“解體”:形質論傳統中的家國焦慮》(2017)等。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