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湖南省志(1978-2002)?鐵路志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德國克虜伯與晚清火:貿易與仿制模式下的技術轉移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識木:全球220種木材圖鑒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雷達對抗及反對抗作戰能力評估與驗證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17912
- 條形碼:9787118117912 ; 978-7-118-11791-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雷達對抗及反對抗作戰能力評估與驗證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從空間、時間和頻譜域角度,分析電磁環境特征和組成要素,系統闡述了電磁環境信號種類多樣、交織、動態變化等特性;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單平臺、多平臺電磁環境時域、頻域及空域構建、量化以及檢測方法;*后,在構建的復雜電磁環境條件下,利用電子戰與雷達裝備的內場仿真及外場對抗試驗數據,建立電子對抗干擾效能評估及雷達的抗干擾效能評估方法與模型,為電子對抗和雷達作戰效能評估提供評估仿真驗證平臺,為電子對抗雷達裝備復雜電磁環境適應性指標、試驗規范和指標體系的建立提供分析和驗證手段。
雷達對抗及反對抗作戰能力評估與驗證 目錄
第1章 能力評估基礎
1.1 國內外現狀及趨勢
1.1.1 國外
1.1.2 國內
1.2 電磁環境特性
1.2.1 空間特性
1.2.2 時間特性
1.2.3 頻譜特性
1.2.4 信號類型特性
1.2.5 動態特性
1.3 電磁環境組成
1.3.1 電磁信號來源
1.3.2 電磁信號樣式
1.3.3 電磁信號屬性
1.3.4 電磁信號進入方式
1.4 電子對抗作戰能力評估
1.4.1 基本概念
1.4.2 評估必要性
1.4.3 評估內容
1.4.4 評估技術
1.4.5 評估方法
1.5 評估基礎知識
1.5.1 互易性
1.5.2 增益
1.5.3 方向性
1.5.4 副瓣
1.5.5 極化
第2章 電磁環境構建與量化
2.1 必要性及趨勢
2.1.1 必要性
2.1.2 趨勢
2.2 戰情設計
2.2.1 時間域設計
2.2.2 頻率域設計
2.2.3 空間域設計
2.2.4 戰術布局
2.2.5 電磁環境量化
2.3 復雜電磁環境綜合生成
2.3.1 構建流程
2.3.2 雷達抗干擾測試環境
2.3.3 電磁態勢生成
2.3.4 復雜電磁環境預測與生成
2.3.5 實時監測
2.4 電磁環境綜合模擬系統
2.4.1 雷達信號模擬
2.4.2 干擾信號模擬
2.4.3 目標回波模擬
2.4.4 雜波信號環境模擬
2.4.5 電磁環境綜合模擬
2.5 電磁環境定量描述
2.6 電磁環境監測
2.6.1 方法分類
2.6.2 信號特點
2.6.3 監測過程
2.6.4 監測要求
第3章 雷達對抗能力評估
3.1 傳統評估方法
3.1.1 云模型評估法
3.1.2 層次分析法
3.1.3 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判法
3.1.4 ADC法
3.1.5 專家法
3.1.6 解析法
3.1.7 概率模型評估法
3.1.8 灰色評估理論
3.1.9 人工神經網絡
3.2 通用技術模型
3.2.1 電磁環境模型
3.2.2 雜波模型
3.2.3 目標空間運動模型
3.2.4 坐標轉換模型
3.2.5 電磁信號傳播模型
3.2.6 大氣傳播衰減模型
3.2.7 遮擋效應模型
3.2.8 多普勒頻率模型
3.3 專用技術模型
3.3.1 雷達目標回波模型
3.3.2 天線掃描和天線方向圖模型
3.3.3 天線伺服系統模型
3.3.4 反輻射武器模型
3.3.5 導彈武器仿真模型
3.3.6 雷達對抗評估模型
3.4 能力評估內容和方法
3.4.1 Agent模型建立
3.4.2 評估內容
3.4.3 能力評估方法
3.4.4 能力評估平臺建設
3.5 干擾措施有效性分析
3.5.1 噪聲干擾
3.5.2 掃描控制
3.5.3 記憶跟蹤干擾分析
3.5.4 協同干擾
3.5.5 有源、無源干擾配合
3.5.6 雷達副瓣消隱對電子干擾能力影響
3.6 雷達對抗能力指標
3.6.1 綜合電磁態勢感知
3.6.2 協同對抗
3.6.3 電子情報生成
3.6.4 數據庫管理能力
3.6.5 模擬訓練能力
3.6.6 數據事后處理能力
3.6.7 功能弱化能力
3.7 關鍵技術
3.7.1 效能等效匹配外推
3.7.2 開發高層體系結構分布式仿真平臺
3.7.3 動態仿真實時評估
3.7.4 評估數據分類采集
第4章 雷達抗干擾能力評估
4.1 雷達抗干擾分類與機理
4.1.1 總體設計
4.1.2 天線抗干擾
4.1.3 發射機抗干擾
4.1.4 接收機抗干擾
4.1.5 信號處理抗干擾
4.1.6 體制抗干擾
4.1.7 抗干擾矩陣
4.2 抗干擾指標體系
4.2.1 體系內容
4.2.2 準則分類及應用場合
4.2.3 指標
4.3 能力評估場景
4.3.1 典型對抗場景
4.3.2 典型角色選擇及參數
4.3.3 試驗平臺建設
4.4 能力評估技術
4.4.1 評估內容
4.4.2 評估方法及標準
4.4.3 評估原則
4.4.4 評估模型
4.4.5 評估舉例
4.4.6 雷達抗干擾指標測試技術
第5章 對抗綜合仿真與試驗驗證
5.1 國外發展概述
5.2 體系結構
5.2.1 數字模擬仿真
5.2.2 中頻視頻模擬仿真
5.2.3 內場射頻注入仿真
5.2.4 內場射頻輻射式仿真
5.2.5 外場射頻輻射式仿真
5.3 對抗驗證平臺構建
5.3.1 對抗能力及效能評估驗證平臺
5.3.2 實驗室綜合仿真試驗驗證平臺
5.3.3 內場綜合仿真試驗驗證平臺
5.3.4 外場綜合仿真驗證試驗場
5.3.5 實時調度
5.3.6 效能仿真模型體系
5.4 系統總線、接口
5.5 干擾/抗干擾效果試驗及評估
5.5.1 電子對抗干擾效果試驗
5.5.2 雷達抗干擾效果試驗
5.5.3 試驗方法評估
5.6 試驗驗證能力舉例
5.6.1 典型注入式試驗驗證能力
5.6.2 外場雷達抗干擾試驗驗證能力舉例
5.6.3 有源誘餌干擾外場能力驗證試驗
5.6.4 轉移干擾試驗方法
5.6.5 電子對抗系統綜合性能測試
5.6.6 典型對抗/反對抗作戰任務場景及對抗決策設置
參考文獻
主要縮略語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