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
中國的民主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實錄(套裝共10冊)
-
>
新書)社會主義發展簡史(大字本)
金沖及文叢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增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8354
- 條形碼:9787108068354 ; 978-7-108-06835-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沖及文叢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增訂版) 本書特色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是全國解放戰爭中的戰略決戰,是一個經過精密設計和策劃的整體。
什么是戰略決戰?那是指對戰爭全局有決定意義的戰役。這三大戰役規模OO,緊密銜接,直接決定中國的命運。像這樣規模的戰略決戰,在世界軍事史上也不多見。
在戰爭史上,雙方統帥如何統籌全局、作出判斷、布局下子,如何處理戰爭進程中那些異常復雜而又有關鍵意義的問題,他們的領導能力究竟怎樣,后果又是如何,常常引起人們的特別興趣,給予人們多方面的啟發。這是本書準備著重考察的內容,論述的詳略就是根據這個要求來選擇的。
事實比任何雄辯都更有說服力。現在,我們就來看看OOO和蔣介石是怎樣應對遼沈、淮海、平津這三大戰略決戰的事實吧!
金沖及文叢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增訂版) 內容簡介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是全國解放戰爭中的戰略決戰,是一個經過精密設計和策劃的整體。什么是戰略決戰?那是指對戰爭全局有決定意義的戰役。這三大戰役規模少見,緊密銜接,直接決定中國的命運。像這樣規模的戰略決戰,在世界軍事目前也不多見。在戰爭目前,雙方統帥如何統籌全局、作出判斷、布局下子,如何處理戰爭進程中那些異常復雜而又有關鍵意義的問題,他們的領導能力究竟怎樣,后果又是如何,常常引起人們的特別興趣,給予人們多方面的啟發。這是本書準備著重考察的內容,論述的詳略就是根據這個要求來選擇的。事實比任何雄辯都更有說服力。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和蔣介石是怎樣應對遼沈、淮海、平津這三大戰略決戰的事實吧!
金沖及文叢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增訂版) 目錄
蔣介石的方針
毛澤東的方針
對戰爭局勢變化的不同判斷
第二章 戰略決戰的前夜
戰爭發展的大趨勢
蔣介石面對的全面危機
國共雙方的兩次重要會議
第三章 決戰前奏:濟南戰役
決戰序幕的揭開
切斷濟南的對外交通線
解放濟南
第四章 遼沈戰役
東北戰局的簡要回顧
錦州和長春的解放
遼西會戰和沈陽解放
第五章 淮海戰役
雙方在戰前的籌劃
首殲黃百韜兵團
再殲黃維兵團
全殲杜聿明集團
第六章 平津戰役
華北的戰前狀況
從西線打起
先打兩頭,后取中間
蔣介石宣告下野
北平和平解放
“綏遠方式”
第七章 綜論
關于毛澤東
關于蔣介石
結束語
征引文獻
金沖及文叢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增訂版) 節選
增訂版引言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是全國解放戰爭中的戰略決戰,是一個經過精密設計和策劃的整體。 古人寫應試文章,先要“破題”。這有它的好處:一開始就把題點明,可以使別人明白作者準備討論的問題是什么以及文章的主旨所在。 什么是戰略決戰?那是指對戰爭全局有決定意義的戰役。這三大戰役規模空前,緊密銜接,直接決定中國的命運。像這樣規模的戰略決戰,在世界軍事史上也不多見。 戰略決戰通常表現為雙方的主力會戰,因為只有在會戰中殲滅對方的主力,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如果交戰一方的主力已被消滅,即便還存在多少軍隊,但勝負已決。雙方如果沒有將主力投入作戰,就不可能對戰爭全局有決定性作用。不管是這兩種情況中的哪一種,都談不上戰略決戰。克勞塞維茨在他的名著《戰爭論》中特別重視主力會戰的問題。他寫道:“主力會戰是雙方主力之間的斗爭,所以,必須永遠把主力會戰看作戰爭的真正的重心。” 正因為戰略決戰對戰爭全局起著決定性作用,是戰爭的真正重心所在,雙方的軍事統帥都不能不全力以赴地為爭取勝利而投入這場斗爭。又因為它是雙方主力的會戰,所以它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自然是*激烈、*復雜、*變化多端的階段,在指揮上也是*不容易駕馭的時刻。 對軍事統帥來說,戰略決戰是檢驗他的戰略眼光、駕馭復雜局勢能力以及意志力的*好試金石。這里包括:他能不能總覽全局地正確判斷客觀戰爭局勢的發展進程;能不能敢于在恰當時機下常人難以作出決斷的*大決心,排除重重困難,堅決貫徹實行;能不能靈活地應對戰場上出現的可以預見或難以預見的復雜變化,隨機應變,及時調整部署;能不能巧妙地引導戰役從這一階段向下一階段發展,如此等等。可以說,戰略決戰在相當程度上也是對雙方軍事統帥指揮作戰能力的考驗。孰優孰劣,空言爭辯是沒有用的,一切只能靠實踐的事實來檢驗。 當然,戰略決戰的勝敗不能單純從軍事這一個角度來考察,它通常有深刻的社會原因,同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諸多因素交織在一起,特別是由人心向背這個根本因素所支配。但軍事統帥的主觀指揮是否正確無疑也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毛澤東曾著重指出這一點:“我要優勢和主動,敵人也要這個,從這點上看,戰爭就是兩軍指揮員以軍力財力等項物質基礎作地盤,互爭優勢和主動的主觀能力的競賽。競賽結果,有勝有敗,除了客觀物質條件的比較外,勝者必由于主觀指揮的正確,敗者必由于主觀指揮的錯誤。”他又寫道:“戰爭是力量的競賽,但力量在戰爭過程中變化其原來的形態。在這里,主觀的努力,多打勝仗,少犯錯誤,是決定的因素。客觀因素具備著這種變化的可能性,但實現這種可能性,就需要正確的方針和主觀的努力。這時候,主觀作用是決定的了。” 在戰爭史中,雙方統帥如何統籌全局、作出判斷、布局下子,如何處理戰爭進程中那些異常復雜而有關鍵意義的問題,他們的領導能力究竟怎樣,后果又是如何,常常引起人們的特別興趣,給予多方面的啟發。這是本書準備著重考察的內容,論述的詳略就是根據這個要求來選擇的。 事實比任何雄辯更有說服力。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毛澤東和蔣介石是怎樣應對遼沈、淮海、平津這三大戰略決戰的事實吧!
金沖及文叢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增訂版) 相關資料
為什么三大戰役會這樣發展,并導致這樣的結局?從根本上說這是由戰爭性質決定的。這是一場人民戰爭。中國共產黨堅決站在Z大多數受壓迫的民眾一邊,為他們的利益而戰,得到他們的全力支持。雙方士氣的懸殊,也由此而來。許多事情在同樣的條件下,解放軍能做到,國民黨軍隊卻無法做到,許多國民黨軍的士兵參加解放軍后全然變了樣,原因就在這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諸多因素相互滲透,在這個時期內也突出地表現出來。
金沖及文叢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增訂版) 作者簡介
金沖及,1930年出生,上海市人。中共黨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專家,原中國史學會會長。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系。歷任復旦大學團委書記、教務部副主任、教學科學部副主任,文物出版社總編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研究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復興文庫”主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主編有《毛澤東傳》《劉少奇傳》《周恩來傳》《朱德傳》《陳云傳》《鄧小平傳略》等。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