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大家小書:蘇辛詞說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墨繪
-
>
(精)中國人的稱呼(簽名鈐印本)
-
>
楓涇史話
-
>
風詩的情韻:李山講《詩經》
給青少年的中國文化課. 3, 熟讀這些作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41168
- 條形碼:9787559641168 ; 978-7-5596-411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給青少年的中國文化課. 3, 熟讀這些作品 本書特色
★余秋雨給青少年的中國文化必修課! 中國傳統文化浩如煙海:“太多了!”“太難了!”“記不!”“有用嗎?” 【國民作家】【教育專家】【傳播中國文化的坐標式人物】余秋雨 以“數十年考察、研究、寫作”積累+“文化大散文”文體+數十年講臺功力 為你講述精簡、通俗、好玩、實用的中國文化 ★全面梳理中國文化的發展脈絡,勾勒出中國文化的“骨架” 6大朝代系列: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唐朝、宋朝、元明清; 3家主體思想:儒家-理想人格,佛教-“空”與“度”,道家-“小宇宙”與“大宇宙” 1個歷史迷思:中國為何會成為唯YI不中斷的古文明? ★30+關鍵人物,激活中國文化的“靈魂” 精選關鍵人物,“以心帶史”,激活文化靈魂;深入剖析他們的人物性格、思想精華和代表作品:孔子、老子、莊子、墨子、屈原、司馬遷、曹操、王羲之、陶淵明;李白、杜甫、顏真卿、蘇東坡、李清照、陸游、王陽明、關漢卿、曹雪芹…… ★50+經典,了解中國文化的“血肉” 梳理歷代大文體,精選50+經典作品,均為部編版教材要求掌握篇目 古代典籍:《詩經》《老子》《論語》《史記》 古詩文:《離騷》《逍遙游》《報任安書》《桃花源記》,必背唐詩、宋詞、八大家散文;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經典戲劇作品:《竇娥冤》《西廂記》《牡丹亭》《趙氏孤兒》 ★成為一個更理想的中國人 【知識】系統的中國歷史文化常識體系,奠定人文素養基石 【思維】全球視野,抽象思考能力,思辯的認知方法 【能力】閱讀、寫作能力,美學、文學鑒賞能力 【人格】學會發現、表達真善美,勇于追求、創造真善美
給青少年的中國文化課. 3, 熟讀這些作品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面向青少年講授的中國文化普及課。書中以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學作品, 搭建起一條精神家園的回歸之路。余老師梳理出上自《詩經》、下至明清小說的歷代大文體和文學概況, 進而精選出青少年應該熟讀、記憶的經典作品, 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 還將部分艱深的篇章翻譯成了優美通俗的現代散文, 讓青少年直面原典、擁抱古今, 使他們盡早獲得高標準的文學欣賞眼光, 有助于提升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給青少年的中國文化課. 3, 熟讀這些作品 目錄
《3.熟讀這些作品》
四點說明 001
**節 《詩經》導讀 003
基礎記憶 003
擴大記憶 005
第二節 《詩經》選讀 006
第三節 諸子文筆導讀 013
基礎記憶 015
擴大記憶 015
第四節 《老子》今譯選讀 017
第五節 《老子》原文選讀 026
第六節 《逍遙游》今譯 030
第七節 《逍遙游》原文 039
第八節 楚辭導讀 043
基礎記憶 043
擴大記憶 044
第九節 《離騷》今譯 046
第十節 《離騷》原文 056
第十一節 漢代文學導讀 063
基礎記憶 065
擴大記憶 065
第十二節 《史記》導讀 067
基礎記憶 067
擴大記憶 068
第十三節 《報任安書》今譯 070
第十四節 《報任安書》原文 079
第十五節 魏晉南北朝詩文導讀 085
基礎記憶 085
擴大記憶 088
第十六節 《歸去來兮辭》今譯 090
第十七節 《歸去來兮辭》原文 092
第十八節 唐詩導讀 093
基礎記憶 095
擴大記憶 111
第十九節 唐詩應該怎么讀 114
第二十節 唐代散文導讀 130
基礎記憶 131
擴大記憶 132
第二十一節 《送李愿歸盤谷序》今譯 133
第二十二節 《送李愿歸盤谷序》原文 136
第二十三節 《愚溪詩序》今譯 138
第二十四節 《愚溪詩序》原文 140
第二十五節 宋詞導讀 142
基礎記憶 143
擴大記憶 154
第二十六節 宋詞的*高峰巒 156
第二十七節 宋詩和宋文導讀 162
基礎記憶 162
擴大記憶 166
第二十八節 《前赤壁賦》今譯 167
第二十九節 《前赤壁賦》原文 170
第三十節 《后赤壁賦》今譯 172
第三十一節 《后赤壁賦》原文 174
第三十二節 《秋聲賦》今譯 176
第三十三節 《秋聲賦》原文 180
第三十四節 元明清劇作和小說導讀 182
劇作基礎記憶 182
劇作擴大記憶 183
小說基礎記憶 183
小說擴大記憶 183
第三十五節 明清小說閃問閃答 185
余秋雨文化大事記 194
給青少年的中國文化課. 3, 熟讀這些作品 節選
唐詩應該怎么讀 精選了唐詩之后,接下來的問題是,應該如何吸引當代人來讀唐詩? 反復地強調它的重要性,沒有用。因為正常的人生不會成天去追隨別人所說的“重要性”,而且要追也追不過來。 用現代傳媒的浩大比賽來造勢也沒有用,因為天下一切浩大造勢必然會產生同等規模的疑惑心理和抵拒心理。事實證明,這樣的賽事*多只是讓觀眾對幾個善于背誦的孩子保持幾天的記憶,與詩歌的記憶基本無關。而且誰都知道,善于背誦并不等于善于辨識,更不等于善于創作。那些孩子的腦子里壅塞了那么多古董,文化前途令人擔憂。 排除了這一些喧鬧,總該可以安心讀唐詩了吧?也不,因為還會遇到一個迷宮擋在半道上,那就是學術誤導、史跡誤導、生平誤導、考證誤導。 這些誤導,看起來并不喧鬧,似乎比較安靜,比較斯文,比較專業,容易取信于很多不喜歡喧鬧的人。但是,這種取信,結果也是悲劇性的。除了半途逃出迷宮的人之外,那些沉進去了的人,盡管很可能被旁人稱之為“唐詩專家”,其實唐詩在他們那里,早已變得渾身披掛、遍體銹斑、老塵厚積、陳詞纏繞,沒有多少活氣了。 喧鬧走不通,安靜也走不通,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 問題的關鍵,在于這兩條路都斷送了詩情、詩魂。 詩情、詩魂,潛藏在每個人心底。早在牙牙學語的孩童時代,很多人的天性中就包含著某種如詩如夢、如歌如吟、如囈如癡的成分。待到長大,世事匆忙,但只要仍然能以天真的目光來驚嘆大地山水,發現人情美麗,那就證明詩情未脫,詩魂猶在。讀唐詩,只是對自身詩情、詩魂的印證、延伸。因此,歸結點還在于自身。 由于社會分工不同,也有一些專業研究者會去考據一首首唐詩的種種檔案資料。他們的歸結,不是人人皆有的詩情、詩魂,而是越寫越冷的專著、論文。前面所說的迷宮,就是由他們挖掘和搭建的。天底下有一些迷宮也不錯,可以讓一些閑散人士轉悠一下,卻不宜誘惑普通民眾都進來折騰。尤其是年輕人,只要進入了這樣的迷宮,原先藏在心底的詩情、詩魂就會漸漸淡薄,直至蕩然無存。 此間情景,就像尋找愛戀對象。如果男女雙方不是直接面對眼神表情、舉止談吐、臨事態度、氣息神韻,而只是一味地查看對方的族親網絡、姓氏淵源、地域歷史、早年成績,能夠成功地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并長久地生活在一起嗎? 我們尋找自己喜愛的唐詩,其實也是在尋找自己的心靈愛戀,尋找能讓自己的情感和靈魂震顫的終身伴侶。可惜,我們的很多研究專家,只是戶籍科里的檔案資料員,與實際發生的戀愛基本無關。 對這件事,我倒是具有雙重話語權。長久的學術經歷使我對迷宮的溝溝坎坎非常熟悉,而我在專業上畢竟承擔著追求感性大美的責任,因此更知道迷宮之外的風景。我很想舉出幾首唐詩,談談不同的閱讀方向,來分辨詩魂之所在。 例一: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又叫《下江陵》。 這是我選的“必誦唐詩五十首”中的**首,因此先講。這首詩大家都很熟悉——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好的唐詩都不喜歡生僻詞匯和歷史典故,因此很多研究專家面對這樣的詩總是束手無策。這首詩也是這樣,明白如話,毫無障礙,研究專家只能在生平史跡上面下功夫了。 這功夫一下可了不得,因為這首詩是李白獲得一次大赦后寫的。那么,隨之而來就要追問,他犯了什么罪?那就必須牽涉到他在“安史之亂”發生后跟隨永王李璘平叛的事了。李璘為什么招他入幕?平叛為什么又犯了罪?與他一起跟隨永王平叛的將領均已無罪,為什么他反而被判流放夜郎?又為什么獲得大赦?……這些問題,都非常重大,當然也是這首詩的歷史背景和心理背景。中國學術界常常認為,歷史重于藝術,所以一門詩歌課程常常也就變成了歷史課程。歷史講了千言萬語,詩情、詩魂都被擠到了一邊,成了龐大歷史的可憐附庸。 接下來,研究專家還會細細講述,李白在這首詩中寫到的千里之外的江陵,是此行的目的地。他到那里何以為生?投靠誰?好像是投靠做太守的朋友韋良宰。后來他又到過洞庭、宣城、金陵,生活困難,*后投奔在當涂做縣令的族叔李冰陽,并在那里去世。 詩人的這種生平,常常成為我們論詩的主要內容,其實是顛倒了。難道一切藝術創作,都是自我經歷的直接寫照嗎?小詩人、小作品也許是,大詩人、大作品就不是了。人類要詩,是在尋求超越。超越時間,超越空間,超越自我,超越身邊的混亂,超越當下的悲歡,而問鼎永恒的大美。詩,既是對現實人生的反映,又是對現實人生的叛離,并在叛離中抵達彼岸。不叛離,就沒有彼岸。 因此,我雖然也很樂意閱讀詩人的生平事跡,卻不愿把他們的繁雜遭遇與他們的千古詩句直接對應。那樣的繁雜遭遇,人人都碰到過,為什么只有他寫出常人無法企及的詩句?可見那是一條孤單的小舟在天性指引下劃破浩渺煙波而停泊到了彼岸的神圣詩境,這與此岸的生態已經非常遙遠。 遺憾的是,世間的學者、教師,總習慣于刪卻孤單小舟,刪卻浩渺煙波,將此岸和彼岸硬拉生扯地攪和在一起,其實也就是驅逐了神圣詩境。 還是回到這首《早發白帝城》吧。李白的高妙,首先是在交通條件還很原始的古代,完成了極短的時間和較長的空間的奇異置換。這種在“一日”和“千里”之間的奇異置換,昭示了人類生命力有可能達到的暢快,因此能使一切讀者產生一種生命的動態喜悅。 這種人類生命力的暢快和喜悅實在太珍罕、太精彩了,因此詩人借一些自然力來襯托和喝彩。哪些自然力?一是彩云;二是白帝城;三是千里江陵;四是萬重山。這四項,足夠氣派,又足夠美麗,但都是靜穆的,還缺一點聲音,于是,李白拉出了“猿聲”,還“啼不住”,于是視覺和聽覺一起調動起來了,全盤皆活。 這“兩岸猿聲”,是一種自然存在,還是被李白的輕舟驚動,還是為李白的輕舟叫好?都可以。因為它沒完沒了,也就變成了一種綿綿不絕的交響伴奏。 比彩云、白帝城、千里江陵、萬重山、猿聲更為主動的,就是那條輕舟。它瑣小、不定、無彩、無聲,卻以一種大運動,壓過了前面這一切。山水云邑,只為大運動讓路。 始終沒有提到這種大運動的執掌者,那就是比輕舟更瑣小的詩人。山水云邑為大運動的輕舟讓路,其實也就是為詩人讓路。邊讓路邊喝彩,今天,千里山河的主人就是他了。由此,千里山河也因他而煥發了詩情、詩魂。是輕舟在寫詩,也是彩云、白帝城、千里江陵、萬重山、猿聲一起在寫詩。當然,這就寫成了一首真正的大詩。盡管,只有四句,二十八個漢字。 詩的奇跡,莫過于此。因此,我把它列為必誦唐詩**首。 那就緊接著來看看第二首吧,也是李白的,《靜夜思》,所有的中國人都會隨口背誦。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的通俗程度,進一步證明了極品唐詩都不深奧。研究專家更加不知怎么來顯擺學識了,這讓我深感痛快。我從幾十年前開始就不斷論述,學問和詩情是兩回事,而對人類而言,詩情比學問更重要,卻很少有人相信。直到我一次次搬出亞里士多德對詩和歷史孰重孰輕的論述,大家還是不相信。人們似乎越來越崇拜那些引經據典、咬文嚼字的裝腔群落,而不看重衣帶飄飄、心懷天地的行吟身影。 在這個問題上,人們常常過于謙虛了,對于自己童年就會背誦的詩句有點輕視,而對于自己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晦澀學問格外恭敬。其實,一千多年來五湖四海的學童都能瑯瑯背誦,背誦過后又終生不忘,這本身就是一個關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宏大課題,比那些晦澀學問重要百倍。 由于那些研究專家對于《靜夜思》的通俗無從下手,就走了偏門,專門去研究李白所思的故鄉究竟在哪里。這就惹出了大麻煩,幾個地方在爭搶,都有歷史考據文章做主撐,于是一下子又陷入了學術泥淖!懊髟鹿狻、“地上霜”全部都蒙上了一層層厚厚的污泥,再也找不到一絲詩情。其中,比較可信的論點是李白出生于今天吉爾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馬克城,那時叫碎葉。那么,李白思念的故鄉難道就是托克馬克城嗎,還是童年時遷徙到過的某個地方?我知道這個爭搶還會長期繼續,我更知道這一切與詩關系不大。 不被爭搶的就是這四句詩,二十個字。那么,我們就回到非學術的詩句上來吧。 把“明月光”疑看成“地上霜”,很美,但美在詩人還沒有醒透。因為詩人的床不會在露天,因此永遠也不可能結霜在床前之地。如此一疑,倒是醒了。一醒就知道是月光,但如此明亮卻是罕見,于是抬起頭來望月。 ——至此,已經有了詩意,卻還沒有詩情。詩情,往往產生于大空間的滑動式聯想。也就是說,李白從一個疑似的錯覺很詩意地找到月亮,而要調動詩情,還必須從月亮聯想開去,而且必須是大空間的想象。他,很自然,又很天才地從明月聯想到了故鄉。 為什么說,從明月聯想到了故鄉至關重要?因為這個聯想終于成了所有中國人的“習慣想象”。幾乎一切中國人,在靜夜仰月時都會聯想到故鄉,這個習慣就是由李白的這首詩養成的。以前也有人這樣聯想過,但不普及,不經典,與千年民眾的心理習慣關系不大。一個詩人如果能用幾句詩建立千年民眾的心理習慣,那實在是問鼎了稀世偉大。李白用這首*通俗的詩,做到了。 由明月聯想到故鄉,他只是一筆帶過,但這一筆之中包含的內容卻極其豐富。人人都會從這個聯想伸發出自己的各種感受,例如—— 這月亮,我*早看到,是在故鄉的屋頂; 這里與故鄉遠隔千里,只有它完全一樣; 那夜媽媽正在門前月光下安排晚餐,一個騎士的黑暗遮住了餐桌,我們抬頭一看,爸爸背了一個大月亮; 故鄉童年的游戲,總是在夜間野外,因此,月亮是所有小伙伴每天的期盼; 今夜故鄉的明月照見了什么?有沒有幾個我認得的身影? 可能沒有什么變化,可能已經大變,月亮,你能告訴我嗎? 這就是從月亮聯想故鄉的起點性話題,但這個話題又會無限展開,于是李白就從“舉頭”變成了“低頭”。“舉頭”時已經想了很多,一“低頭”,那就會想得越來越深入。因此,今天晚上李白要失眠一段時間了。 廣大讀者順著李白鋪下的“習慣想象”軌道,一見月亮就想故鄉。月亮老是在頭上,因此,故鄉也就總是在心中。這就是一首名詩交給天下大地的魅力。 少數知道李白的讀者在聯想之后還會在心中發問:這個寫下“中華**思鄉詩”的詩人,為什么總也不回故鄉看看呢?他又沒有什么公務纏身,也不怕長途跋涉,卻一直思鄉而不回鄉,這中間一定有更深刻的哲理吧? 這里確實蘊藏著一種“詩人的哲理”,那就是:*美的故鄉就在思念中。真回去了,那就太實了,不美了。因此,李白的故鄉只能隱隱地浮動于“地上霜”和“明月光”之中,只能飄飄地出沒在“舉頭”和“低頭”之間。他太懂這種“詩人的哲理”,因此要小心翼翼地維護,決不走上回鄉的路。 其實,對李白來說,故鄉早已泛化、虛化、詩化。因此研究專家們不管做多少考證,寫多少文章,都在背離他心中詩化了的故鄉。你們爭論得再熱鬧,他也不會關心,甚至還會氣惱。 再講必誦唐詩第三首,還是李白的,題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也是四句——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研究專家們一定會花不少筆墨來寫李白與孟浩然的友情,追溯他們這次告別的原因,以及孟浩然到揚州去干什么,李白當時的處境,等等。這些背景資料,說說也可,但不能本末倒置,而忘了千古詩魂。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引陳繼儒對這首詩的裁斷:“送別詩之祖”。 送別詩,本是古今詩壇中*重要的門類之一,居然可以在這首詩中認祖,可見這二十八個漢字成了一個極關鍵的始發之源。也就是說,它為后代的各種送別詩提供了“傳代基因”。顯然,這已經遠遠超越了兩個人的具體交往。 那么,導致超越和傳代的“基因”是什么呢? **,用高超的方式表現送別,往往只寫景,少抒情,甚至不抒情。因為情分等級,一般之情可抒,*深之情不可抒,*好衍生出一個驚人的時空結構來安頓。 第二,用高超的方式表現送別,往往不擁抱、不拭淚、不叮嚀,而是十分安靜,好像什么事也沒有發生。 第三,用高超的方式表現送別,不宜左顧右盼,*好聚焦于一方,著筆于另一方離開之后。 第四,用高超的方式表現送別,除特別需要的悲痛和細膩之外,多數要呈示出一種典儀高度,在氣氛烘托上力求美麗、大氣、開闊。 這四點,正可以由李白的這首詩來印證。 這首詩的送別禮儀,布置得美麗而貴重。地點是黃鶴樓,時間是煙花三月,至于被送者的目標揚州則更加美麗和貴重。詩的上半首有了這番提領,今天的送別就有了超常的力度。但是,這個力度并沒有落到告別的兩人身上,而是故意放過兩人的場面,只留下送行者一人,安靜地看著友人乘船遠去。其實連友人的身影都見不到,看到的只是“孤帆遠影”。那就是說,他們已經分手好一會兒了。 這里就出現了寫詩的一種美學策略。短短四句,萬千深情,只能嚴選一個“*有意味的場景”。李白顯然是選對了:一個人,在高處眺望友人的孤舟越來越遠,一直到完全看不見,消失在碧空之中。但是,這個場景的主角并不是孤舟,也不是孤舟上的友人,而是這個站在高處的眺望者。他憑著超長時間的眺望,憑著眼里只要還有一絲朋友的痕跡就絕不離開的行為,成了感動讀者的主體形象。詩中沒有寫眺望者自己,卻不經意地把自己寫成了主角,送別的主角,江邊的主角,情感的主角。這個無形的主角與孤帆遠影連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真正豐厚無比的“*有意味的場景”。這種美學策劃,確實高明。 但是事情還沒有完。等到孤帆消失于碧空之中,詩人還沒有離開,又呆呆地看了一會兒長江!拔ㄒ婇L江天際流”,這已經成了一個“空鏡頭”。但是,正是這個“空鏡頭”的定格,展現了送別的無限深度和廣度。 由此,說這首詩是“送別詩之祖”,完全合格。 有人說,這幾句詩,又用長江象征著友情。是嗎?抱歉,這一點我倒是沒有看出來。 就像我不喜歡抒情之詩一樣,我也不喜歡哲理之詩。詩中本可滲透一點哲理,但是如果拿一首詩來做哲理的象征,或者通過象征達到哲理,都有點反客為主。哲理有不小的派頭,它一來,詩情、詩魂只能讓到一邊去了,這就是“鳩占鵲巢”,不太好。詩的*高等級,還在于不動聲色的極致情景。且讓我們再誦讀一遍這兩句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本來,我想順著上面的路子,把我選的“必誦唐詩五十首”都講述一遍,甚至擴大篇目,寫成一本像模像樣的《余讀唐詩》。而且可以想象,這是一件非常輕松、愉快的詩情。 但是,考慮再三,決定不寫這本書了。因為我覺得前面對三首唐詩的講述,已經大體展示了我的讀詩方法。真要寫下去,當然也可以精彩,但我這個人歷來害怕花很多時間做一項差不多的工作。反正已經開了一道門,其他讀者可以從這道門進入后自己走下去,更可以開出很多自己的門,走自己的路。我希望不同的讀者在唐詩面前能夠展現出不同的解讀自由。唐詩是一種“遠年引信”,能夠激發出我們每個人天性中早就儲存著的詩情、詩魂,因此應該有大量不同的門徑。 我在上文講了幾句對研究專家不太恭敬的話,請專家們諒解。其實你們也提供了解讀的一種門徑,只可惜,我覺得這些門徑離詩情、詩魂還有較大的距離,因此要對年輕人做一點區分。 那就干脆,在這篇文章的*后,對接觸唐詩不久的年輕人做幾點更完整的提示吧。 一、唐詩是詩,不是學問。詩與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相關,因此,你們盡可以一門心思地去讀那些“一上眼就喜歡”的詩。“一上眼就喜歡”,是現代心理學研究的重要現象,證明那些詩句與你自己的心理結構存在著“同構關系”。喜歡李白的這兩句,證明千年之后的你,與寫詩時的李白有一種隔代的心理共振。這是通向偉大的纜索,因此要抓住不放,反復吟誦。讀這樣的詩,其實是在讀自己。讀自己,也可以說是用唐詩喚醒自己,喚醒一個具有潛在詩魂的人。 二、太復雜、深奧、艱澀的詩,可以暫時擱置。如果今后你選了中國古典文學專業,再讀也不遲。我在前面說過,*好的唐詩都不喜歡生僻詞匯和歷史典故。這是唐詩在楚辭和漢賦之后的一次整體解放,也是唐詩能夠轟動社會的原因之一。*好的唐詩,不允許學術硬塊來阻擋流蕩的詩情,而真正的詩情因為直通普遍人性,因此一定暢然無礙,人人可感。 三、由此引出第三點提示:讀唐詩就是讀唐詩,不要把衍生體、派生體、次生體當作唐詩本體。衍生體中,精簡的注釋倒是可以偶爾讀一下,卻不宜讓太多知識性、資料性、考證性的文本擋住了視線。寫這些文本的人,以詩的名義失去了詩,實在是一種無奈的文化犧牲,我們應該予以同情,卻不必追隨他們的失去程序。
給青少年的中國文化課. 3, 熟讀這些作品 作者簡介
余秋雨,中國當代文學家、美學家、史學家、探險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被推舉為當時中國內地最年輕的高校校長,并出任上海市中文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兼藝術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曾獲“guojia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榮譽稱號。自本世紀初年開始,他赴美國國會圖書館、聯合國總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處演講中國文化,反響巨大。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中國藝術研究院設立“秋雨書院”。現任上海圖書館理事長。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