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宗慶后:有一種人生叫“大器晚成”
-
>
蘇軾全傳(特裝版)
-
>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
>
水滸人物之最
-
>
愛因斯坦(藏文)
-
>
張之洞督鄂紀年
-
>
我還能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
與20位大科學家面對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167513
- 條形碼:9787536167513 ; 978-7-5361-675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與20位大科學家面對面 內容簡介
本書記述了多位著名科學家的人生經歷說明, 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是休戚相關的。許多科學家在青年時代都經歷過民族危亡、顛沛流漓的苦難, 如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楊振寧、錢三強等。
與20位大科學家面對面 目錄
記生態學奠基人馬世駿
寫出中國人自己的建筑史
記建筑史學宗師梁思成
為中國找出石油和鈾
記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李四光
祖國中興宏偉死生甘愿同依
撰寫《華羅庚傳》的起因
慧光穿宇宙畢生獻科學
憶物理學家張文裕
根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李政道與中國
辛勤的架橋者
楊振寧教授采訪散記
工作,工作,再工作
丁肇中教授采訪散記
以身許國探秘原子世界
憶王淦昌教授
為蘑菇云升起而奮斗
“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
此生不需浮名伴
記核物理學家朱光亞
科學家是有國家的
記理論物理學家周光召
中華民族永恒的驕傲
記“兩彈元勛”鄧稼先
大漠中的理想
記核科學家陳能寬
用身體保護絕密資料
應永遠懷念的科學家郭永懷
目光穿越時空
錢學森的故事
追尋科學之光
記中國物理學宗師嚴濟慈
遨游太空之夢
記“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謝光選
大氣人生抒遠志
記大氣物理學家葉篤正
船驥托起一片天
記工程熱物理學家吳仲華
后記
與20位大科學家面對面 節選
《與20位大科學家面對面》: 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全班同學都領到了畢業證書,唯獨他沒有。 “老師,是不是把我漏掉了?”張文裕跑到教務處問。 “不是的。因為你少讀了一學期,按照學校的規定,不能發給你畢業文憑。”教務長說。 這簡直是個晴天霹靂。他急得不知所措了,心想:“沒有畢業文憑,怎么考大學呢?即便就業,也要學歷呀!”正在走投無路時,物理老師聞訊后趕來安慰他說:“你不要著急,回頭我們再想想辦法。” 過后,物理老師和數學老師一起找到校長為張文裕說情,他們極力推薦,說張文裕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學生,建議學校向大學推薦。 “是啊,這名學生的確很刻苦。這樣吧,我給我的老同學寫封信試試看!”徐鐋安校長隨即給燕京大學物理系主任謝玉銘教授寫了一封信。信中講了張文裕的成績優秀,是一位因為家貧曾中途輟學,而未能拿到畢業文憑的學生,*后也講了他家庭的困難,希望一旦錄取,能給予獎學金,等等。 看了信,張文裕感動得哭了。他本想對校長和老師們說句道謝的話,可是,他難過得什么話也說不出來了,他流著眼淚給師長們深深地鞠躬,拿著信走出了校長辦公室。 過了幾天,物理老師找到張文裕,交給他20元錢,拍著他的肩膀熱切地說:“這是老師們給你湊的,你就拿著它當路費吧!” 張文裕從老師手里接過了錢,激動得不知說什么好。 1927年夏天的一個早晨,他穿著鄉下母親給他縫制的藍布褲褂,懷里揣著老師們湊的20元錢,只身一人踏上了去北平趕考的路程。一路上,他赤著腳,用扁擔挑著行李,從廈門乘船到上海,又從上海乘船到塘沽。餓了,就啃幾口干糧:困了,把席子往甲板上一鋪就睡。經過好多天的漂泊與跋涉,終于在一天傍晚到達北平。他一面問路,一面尋找,在荒郊野地里轉了大半宿,才找到了謝玉銘教授的家。 “這么晚了,敲不敲門呢?”他站在門外遲疑著,想到趕考的機會來得是那樣地不容易,想了一會兒,還是硬著頭皮敲了敲門。 這時,謝玉銘教授已經睡了一覺,忽然被“咚咚”的敲門聲驚醒。謝教授睡意蒙嚨地開門一看,門外站著一位風塵仆仆的青年農民,不禁一怔,問道:“你找誰?” “我找謝玉銘教授。” “我就是。” “對不起,我叫張文裕,從泉州來,是徐鐋安校長介紹來的。” 謝教授聽說是老同學介紹來的,立刻解開了心中的疑團。他熱情地請張文裕進屋里坐。謝教授看了信,半晌,遺憾地說“呀,真不湊巧,你來晚了,考期已經過了!” “哎呀,這怎么辦呢?”聽到這個消息,張文裕急壞了。 “不要著急,我再想想辦法看,今天晚上你就住在我的家里吧!” “后來呢?”我聽了張文裕的述說,急切地問道。 “后來,好心的謝玉銘教授經過一番奔走,為我辦好了補考的手續,同時介紹我到一家皮革廠當學徒,為的是萬一考不上,生活好有個著落。我深知這一切來之不易,白天,我到皮革廠里拼命地干活,刷皮子,洗皮子,什么臟活累活都搶著干;晚上,精疲力竭地回到宿舍里,再點上小油燈看書,復習功課,直到夜深。”張文裕說。 一個月以后,人累瘦了,眼睛熬紅了。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張文裕終于以優秀的成績考取了燕京大學物理系。 那時的燕京大學,貴族子弟云集。出身貧寒的農村青年張文裕,在四年時間里,每時每刻對他來說都飽含著辛酸和困苦。他不僅舉目無親,無依無靠,而且家里不能給予半文的接濟。 “天無絕人之路!”他咬咬牙關,一面讀書,一面做工。 暑假里,他把鋪蓋送進當鋪,換些錢當路費,到內蒙古河套一帶當小工,掙些錢留著開學以后用;然后,再把過冬的鋪蓋贖回來。 因為沒有錢,他住不起學生宿舍,便和全校幾位*窮的同學住在存放行李的地方。當時,誰也沒有注意到這個沉默寡言的貧窮青年。更沒有人會想到,在放行李的陰暗角落里竟會走出一名未來的大科學家。 出身的卑賤和貧窮,使張文裕在青年時代歷盡了辛酸,他頑強地掙扎在生活的苦海里,冒著隨時沉下去的危險,采擷智慧的驪珠。終于有一天,他以勝利者的姿態游上了岸,就在這時,榮譽和愛情同時來到了他的面前。 ……
與20位大科學家面對面 作者簡介
顧邁男,曾名顧邁南,1931年生,祖籍山東章丘。從1962年起任新華社專職科學記者,先后擔任新華社記者、編輯、主任記者、高級記者等職務。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多年來,顧邁男以新聞和通訊的形式報道了中國科技界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并以傳記文學的形式撰寫了當代一些著名科學家(包括華裔科學家)的人生經歷以及科學成就。 已出版的著作有:《科學的春天》《丁肇中》《非凡的智慧人生》《華羅庚傳》《炎黃之光——顧邁南科技新聞通訊選》《報國——回憶我所采訪的科學家》等,受到中外科學家和廣大讀者的好評。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