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
中國的民主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實錄(套裝共10冊)
-
>
新書)社會主義發展簡史(大字本)
新時代中國強軍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568718
- 條形碼:9787503568718 ; 978-7-5035-6871-8
- 裝幀:75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中國強軍夢 本書特色
民族復興,需要世界一流軍隊護航! 霸權欺凌,需要世界一流軍隊說不! 國家尊嚴,需要世界一流軍隊維護!
新時代中國強軍夢 內容簡介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就是建設世界*強軍隊。戰場無亞軍,軍事對決沒有冠軍和亞軍的排列,只有勝軍和敗軍的結局。面對強敵,中國就是要遵循“武無第二、武應**”的標準,來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打造*強戰力。 今日之世界, 經濟全球化不能保證全球和平化,市場已經變成戰場。大國經貿關系不是世界和平的壓艙石,能夠戰勝霸權強敵的一流軍隊,才是國家安全的銅墻鐵壁,才是世界和平的壓艙石。 中國越強大,對世界和平越有利。中國*強大,對世界和平*有利。強大,不是美國的專利。建設世界*強大軍隊,是新時代中國的戰略機遇,是中國神圣國權、責任擔當、歷史貢獻。
新時代中國強軍夢 目錄
**章 新時代中國呼喚世界一流軍隊
一、實現偉大復興,需要打造一流軍隊/ 001
二、面對強敵,必須強軍/ 015
三、八大戰場,新時代中國周邊“狼煙四起、危機四伏”/ 023
第二章 樹立世界一流軍事戰略思維
一、偉大復興,軍事復興是支撐/ 045
二、忘戰必危,怠戰必亡/ 052
三、霸權猖獗,戰爭離中國還有多遠/ 060三章
第三章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時間表、路線圖
一、新中國三代偉人強軍大志向/ 081
二、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軍隊的含義和性質/ 088
三、新時代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時間表、路線圖/ 092
第四章 科技興軍
一、世界一流軍隊,必須掌握世界一流科技/ 100
二、科技興軍核心是“科學家強軍”,建設世界一流專家隊伍/ 107
第五章 人才強軍
一、解放軍面臨新挑戰,中國軍事人才的“時代考卷”/ 117
二、強軍的關鍵是“強將”,一流軍隊要有一流將才/ 124
三、面向戰場,創造新時代軍事人才輩出新局面/ 134六章
第六章 反腐正軍
一、腐敗亡軍,解放軍的頭號敵人是腐敗/ 141
二、軍風不正,敗壞人民軍隊政治本色/ 147
三、利劍高懸,推進軍事管理革命/ 154
第七章 浴火重生:大變革重塑解放軍
一、三個告別——實現中國軍隊轉型新跨越/ 161
二、四個打破——開辟中國強軍大業新境界/ 171
三、脫胎換骨——形成中國武裝力量新體系/ 176
第八章 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
一、中國共產黨軍事戰略方針,七次創新/ 185
二、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新在哪里/ 196
三、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要確立新時代軍事戰略思維/ 212章
第九章 世界一流軍隊必須走向世界
一、新時代中國安全與世界和平,需要解放軍“走出去”/ 223
二、解放軍跨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歷程/ 229
三、走向世界而不爭霸世界,創造國際新型軍事文明/ 236章
第十章 建設海洋強國,打造世界一流海軍
一、世界觀與“海洋觀”,從陸權中國到“海權中國”/ 245
二、從毛澤東、鄧小平到習近平,新中國海洋戰略三階段/ 251
三、陸海統籌,新時代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大方案/ 254
四、中國海軍夢,建設世界一流海軍/ 257
新時代中國強軍夢 節選
**章 新時代中國呼喚世界一流軍隊 新時代中國的強軍目標,就是建設一支世界一流軍隊。中國為什么要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回答這個問題,就是要面向國際社會宣示中國新時代的“強軍價值觀”,就是確立中國在世界軍事舞臺的“強軍話語權”。 一、實現偉大復興,需要打造一流軍隊 軍隊是國家的衛士,軍事戰略是國家戰略的支撐,軍隊建設的目標是由國家建設的目標決定的。新時代中國的國家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新時代中國的軍隊目標是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強軍夢。中國夢呼喚強軍夢,強軍夢護航中國夢。 1.六場戰爭,近代中國遭遇百年生存危機 從1840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中華民族多次遭受西方強國侵略,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和戰爭災難。 **場戰爭——**次鴉片戰爭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受到當時世界上*強大的英國軍隊的侵略,開始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百年歷程。西方列強強迫舊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750多個。鴉片戰爭開始時,英國遠征軍有配備大炮的16艘兵船、4艘輪船以及若干艘運輸船,陸海軍全部兵力達5000多人。戰爭后期增加兵力,有兵船25艘,輪船14艘,總共載有大炮700多門。除了炮兵外,有步兵1萬多人。由于抽出部分兵力分駐香港、廈門、定海、鎮海,向南京進軍的兵力不過7000多人。**次鴉片戰爭從1840年7月5日開始,歷時兩年,英軍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地發起進攻,戰爭烽火在神州大地燃燒。當時中國擁有80萬軍隊,而大英帝國派出的遠征軍在初期只有7000人,直到戰爭結束,這支遠征軍也不過20000人,而且許多是來自印度的雇傭軍。中國軍隊的冷兵器面對英國遠征軍的先進火器,縱有血肉之軀的誓死拼殺,也難以贏得戰場勝利。中國軍隊在戰爭全過程中,沒有擊沉英軍一艘戰艦。清朝政府先后調動10多萬軍隊參戰,幾乎每戰必敗,先后有一名總督、兩名提督、七名總兵以及數千名士兵戰死。而英國遠征軍在鴉片戰爭中僅死亡約500人。根據英國方面統計,英軍真正在戰斗中陣亡人數其實不足百人,其他大多數是病死的。 1840年**次鴉片戰爭,英國派到中國的7000名士兵、40艘戰船,為什么能夠打敗一個擁有80萬大軍的東方大國?因為英國軍隊是當時世界一流軍隊。在鴉片戰爭中,中國軍隊只能靠兩條腿行軍。從鄰省調兵需要三四十天,隔兩省調兵需要大約50天,隔四省調兵需要90天以上。而英國軍隊則是乘坐蒸汽輪船跨越重洋,從英國本土到中國只需4個月。從印度調集援兵和軍需品,來回只要兩個月。在鴉片戰爭中,中國以封建落后的軍事力量對抗資本主義時代強大的對手,自然要失敗。中英兩國1842年8月29日簽訂的《南京條約》,是西方世界強加給中國的**個不平等條約。 第二場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面對一張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的國力對比圖,駐足沉思。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中國,當時英軍只有18000人,法軍僅有7000余人。就是這區區25000人,居然在中國長驅直入。當英法聯軍從東南沿海一直打到天津、北京時,大清帝國軍隊不僅在海上不能擋住敵人,陸地作戰也是一敗涂地。僧格林沁3000蒙古鐵騎對數百英法聯軍發起幾次反擊后,只剩下幾個人。英法聯軍殺進北京,燒毀了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沙皇俄國趁機攫取中國東北、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世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第三場戰爭——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爆發前,清朝軍隊有90萬人。其中20萬八旗兵腐敗墮落,喪失戰斗力。地方軍隊難堪大用。大清王朝也沒有后備兵役制度。 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國海軍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旅順被屠城,臺灣被割占。30年的洋務運動一敗涂地。甲午陸戰比海戰失敗更慘。 甲午戰爭慘敗之后,很多中國人奔赴日本學習考察,了解日本崛起之謎,尋求中華富國強軍之道。1906年中國留日學生達到一萬人左右,其中軍事留學生大約2000名,占20%。 第四場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0年5月至1901年9月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不足20000人的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十幾萬清朝軍隊無所作為,清朝皇帝倉皇出逃。八國聯軍殺進北京后,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奸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不計其數。著名的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后再遭劫掠,終成廢墟。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迫使中國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賠款4億5000萬兩白銀。當時中國人口有4億5000萬,列強的用意就是每個中國人都要向他們交納一兩白銀的“罰金”。 第五場戰爭——日本侵華戰爭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在當時的中國東北地區,據日本人統計,日本關東軍人數只有1.09萬人。張學良東北軍有19萬人。結果是3天丟掉沈陽,一周丟掉遼寧,60天東北三省全部淪陷。2017年1月,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在中小學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共歷時6年,而中國在1931年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中,與日本軍國主義整整戰斗了14年。中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終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在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全面抗戰中,中國軍隊年平均牽制日本陸軍74%以上,*高時達到90%。日本軍隊海外作戰損失287萬人,其中有150萬人是傷亡在中國戰場。中國付出的代價是3500多萬軍民的傷亡。150萬和3500萬的比例,是1: 23.3。日軍傷亡一人,中國軍民要傷亡23人。中國有形財產損失6000多億美元,無形財產損失不計其數。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先后殲滅敵軍90余萬,陣亡官兵177萬。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新四軍對日作戰12.5萬余次,消滅日軍和偽軍171.4萬人,其中消滅日軍52.7萬人,八路軍、新四軍陣亡官兵60多萬人。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從1840年以來在對外反侵略戰爭中贏得的**場偉大勝利。 第六場戰爭——抗美援朝戰爭 從1840年到1945年的105年間,中華民族遭受到西方列強的五次野蠻侵略,給我們造成了喪權辱國的深度災難。新中國成立后,又受到當時世界*強大的美國軍隊在三個方向的軍事威脅。 一是在中國東北方向,通過入侵朝鮮,美國軍隊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地區城鎮、鄉村,威脅中國當時*重要、*集中的工業基地。 二是在中國西南方向,通過援助侵略越南的法國軍隊,美國軍隊威脅中國南部邊境安全。 三是在中國東南方向,通過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美國軍隊阻礙解放軍解放臺灣。 毛澤東曾將美國軍隊的侵略布局,概括為插在新中國頭上、腰上、腳上的“三把刀”。新中國開國**戰就是與美國軍隊作戰。當時,中美實力差距很大。中國工農業總產值只有229.6億美元,美國是2848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的12倍多。中國鋼產量是60.6萬噸,美國是8772萬噸,美國是中國的144倍多。1950年10月,侵朝美軍作戰飛機達1200架,海軍艦艇接近300艘,坦克達800多輛。當時中國軍隊能夠用于作戰的飛機有110多架,海軍還沒有形成戰斗力,裝甲兵正在組建中。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有36萬人血灑疆場,其中陣亡14萬多人(戰斗犧牲11.5萬余人,非戰斗犧牲2.5萬余人),負傷22.1萬余人。在14萬英靈中,軍職干部有4名,師職干部有10余名,團職干部有200多名。 2.五大危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臨嚴峻挑戰 從19世紀40年代的鴉片戰爭到20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華民族在英國殖民主義、日本軍國主義、美國霸權主義等西方列強的侵略威脅之下,長期為國家和民族生存權、獨立權而斗爭,飽嘗了戰爭的苦難,落后挨打有切膚之痛。21世紀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建設一支強大的世界一流軍隊,才能在霸權國家的軍事圍堵中,取得主動權,贏得復興權。 21世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集中表現在五大危險。 一是中國“被侵略”的危險; 二是政權“被顛覆”的危險; 三是國家“被分裂”的危險; 四是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被破壞”的危險; 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被打斷”的危險。 新時代中國面臨五大危險,這是習近平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以來首先提出并反復強調的。在五大危險中,*大的危險是受到強敵侵略的戰爭危險。中國必須有令敵人膽寒的強大軍事力量。解放軍必須有堅定的戰斗意志和充分的作戰準備,要強化隨時準備打仗的思想,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態勢,確保黨中央、中央軍委一聲令下,能夠上得去、頂得住、打得贏。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樹大招風,樹欲靜而風不止。當今,中國這棵大樹枝繁葉茂,遭受來自西方霸權國家的嫉妒和“霸風”摧之, 美國不斷制造事端,一次又一次刮起陣陣颶風,妄圖讓中國這棵大樹斷枝折干甚至連根拔起。今天的中國處在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中國經濟總量日益逼近世界**,一些西方國家的焦慮感進一步上升。在美國一些“鷹派”人物看來,中國的崛起之所以不可容忍,是因為中國的崛起,在不同文明的沖突上,是東方文明對西方文明的挑戰;在意識形態的競爭上,是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挑戰。一些西方國家打心眼里不愿看到中國趕上和超越他們。他們千方百計對中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策動“顏色革命”,加緊在中國周邊進行戰略布局,加大對中國的遏制圍堵力度。 新時代中國和美國綜合國力競爭已進入決賽期、沖刺期、關鍵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改變整個世界格局,影響人類前途命運。美國對中國*危險的遏制,首先是軍事遏制。未來30年,在美國軍事霸權威脅和圍堵下的中國,只有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才能有效抗衡美國軍事 威脅。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也是由嚴峻的中國周邊環境所決定的。當今世界大國中,中國周邊環境*險要,是世界上鄰國*多、陸地邊界*長、海上安全環境極為復雜的國家。中國擁有2.2萬多公里陸地邊界、1.8萬多公里大陸海岸線。今天世界軍力排名前25名的軍隊中,在中國周邊的就有7支。當今世界公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除中國之外,還有7個,其中4個擁核國家是中國的鄰國。從奧巴馬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到特朗普推行“印太戰略”,印太地區已經成為國際戰略競爭和博弈的一個焦點。一些亞洲國家制定和實施具有擴張性的海洋戰略,在釣魚島、南海等島嶼歸屬和海域劃界上不時挑起事端。在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遇到重大挑戰時,中國沒有退路,必須針鋒相對,寸土必爭。 中國是當今世界唯一尚未實現完全統一的大國,是同周邊多國存在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的大國,尤其是有爭端的領土中很大一部分實際上并不掌握在中國手中。這不僅對維護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提出了重大挑戰,也為一些外部勢力插手干預提供了可乘之機。當今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特別是一個大國,在國家統一問題上同時面對四獨:“藏獨”“疆獨”“臺獨”“港獨”。這四種分裂勢力,得到國際勢力的支持和聲援,他們以暴力和武力手段,從東西兩個方向猖狂進行破壞和分裂中國的行動。 應對五大危險的嚴峻挑戰,中國必須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3.“四個捍衛”,新時代解放軍肩負崇高使命 新時代解放軍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是解放軍肩負的“四個捍衛”的崇高使命所要求。 一是捍衛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為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供戰略支撐。這是捍衛國家的“政治安全”。 二是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為其提供戰略支撐。這是捍衛國家的“主權安全”。 三是捍衛中國不斷拓展的海外利益,為拓展國家海外利益提供戰略支撐。這是捍衛國家的“海外利益安全”。 四是捍衛世界和平與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推動世界文明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戰略支撐。這是捍衛“世界和平與人類安全”。 **個捍衛:捍衛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安全是治國安邦的根本。政治安全得不到保障,國家必然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無從談起。 中國共產黨從浙江嘉興南湖一艘小船出發;中國紅色政權從江西井岡山一座山頭上的星星之火開始;中國革命的大規模推進從陜北延安一個偏僻山城開始;經過28年的風雨兼程,新中國定都北京,共產黨執政全中國,社會主義塑造大中華。進入新時代,“中國號”巨輪朝著成功實現中國夢這一偉大目標揚帆遠航,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新中國70年滄桑,社會主義偉大魅力,不僅在中華民族歷史上而且在人類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政治傳奇,是一部經典史詩。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執政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一個國家的領導力和制度力,是核心競爭力,是立國的支柱,是維護團結、保持統一的*大凝聚力,是強國、興國的根本動力。政治安全是14億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利益。新時代中國的政治安全,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執政地位的安全,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安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新時代14億中國人民的“命根子”。要鞏固共產黨的長期執政地位,保證社會主義紅色江山永不變色,中國人民解放軍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必須在政治上非常過硬。全軍要堅定站在黨的旗幟下,堅決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堅決維護政治社會大局穩定,保證政權不丟、制度不變、社會不亂。 第二個捍衛: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 當今世界尚未實現國家統一的大國只有一個,就是中國。同周邊多個國家存在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的國家只有一個,也是中國。中國是世界大國中捍衛主權、統一、領土完整面臨麻煩*多的國家。 維護國家統一,在臺灣問題上要盡*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使用武力,任何時候都要堅決威懾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對“藏獨”“東突”“港獨”等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動,都要嚴密防范、堅決打擊。 這幾年,解放軍在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寸土必爭、寸海必爭,以不可動搖的戰略意志取得了重大成果。今后仍然要加強戰略進取,講求政治策略,積累優勢,贏得未來。 第三個捍衛:捍衛中國不斷拓展的海外利益。 新時代解放軍要為拓展國家海外利益提供戰略支撐。中國的國家利益依法依規向全球不斷拓展,形成了重大海外利益格局。海外利益越大,安全需求就越大。海外安全保障成為必須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新時代解放軍捍衛國家海外利益安全的任務越來越艱巨。現在中國的國家利益,一半在國內、一半在海外。中國的國防不能局限于“國界”。1978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只占國家經濟總量的5% ~ 6%。現在中國進出口總量占經濟總量的60%。中國60%的石油依賴進口,70% ~ 80%的鐵礦依賴進口,65%~68%的輕工機電產品進口。海洋通道安全、海外資產安全、海外資源市場產品安全、海外僑民勞工安全都需要解放軍保駕護航。解放軍只有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才能有力保障國家海外利益安全。 第四個捍衛:捍衛世界和平與發展。 “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戰略支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理論創新,是對解放軍的戰略要求。捍衛世界和平與發展,就是捍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外部環境,就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重要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加強對外戰略運籌,積極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斷提高。這是中國的貢獻,也是中國的責任。國際體系變革的實質是國際權力和利益再分配,斗爭很復雜很激烈。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的增強,需要“軍事保障力”支撐,需要解放軍具有世界一流戰斗力。 新時代中國加強國際戰略運籌,營造良好國際環境,關鍵靠國家戰略能力特別是軍事實力。要認清軍事力量對國際體系的戰略影響和塑造功能,加快提升中國在國際安全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為中國加強國際運籌加重戰略砝碼。解放軍必須強化使命擔當,增強憂患意識和進取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提升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的能力。 4.三次飛躍,中國進入“強起來”戰略機遇期 從1840年到2049年這209年的時間里,中華民族的奮斗歷程,就是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三次飛躍。新時代是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偉大時代。 新時代的中國正處在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發展的關鍵階段。一些西方國家不會敲鑼打鼓歡迎中國發展壯大起來。中國越發展壯大,面臨的外部風險就越大,承受的外部阻力和壓力就會越重,遇到的內部矛盾就會越多。這是中國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發展進程中無法回避的挑戰。歷史的發展在緊要之處往往只有幾步,中國現在就處在這樣一個當口,搞好了就上去了,搞不好就可能出問題甚至出大問題。2017年8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1]世界進入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新階段,呈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戰略形勢深刻變化必然帶來區域性甚至世界性的無序和混亂,大轉折既是大機遇,也是大挑戰。新時代中國既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國家安全的堅強后盾,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和平發展就沒有保障。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因為高度重視國防建設,敢于在關鍵時刻亮劍,才頂住了來自外部的各種壓力,維護了國家的獨立、自主、安全、尊嚴。現在,雖然維護國家安全的手段和選擇增多了,可以靈活運用、縱橫捭闔,但軍事手段始終是保底的手段。解放軍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還很大,與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抓起來、趕上去,推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跨越式發展,加速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5.偉大斗爭,需要強大軍隊 黨的十九大提出在21世紀中葉,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2]習近平多次強調,中華民族現在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2019年9月3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頑強奮斗”。他指出:“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黨領導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當嚴峻形勢和斗爭任務擺在面前時,骨頭要硬,敢于出擊,敢戰能勝。”[3] “偉大斗爭”包括“偉大軍事斗爭”;“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包括“難以想象的軍事斗爭驚濤駭浪”。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復興的過程,就是進行偉大斗爭的過程,尤其是進行軍事斗爭的過程。而在偉大斗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期進行的“偉大軍事斗爭”,尤為波瀾壯闊。如果不是進行了“偉大軍事斗爭”,如果不是在偉大軍事斗爭的驚濤駭浪中乘風破浪,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偉大成功。未來30年,如果不能取得“偉大軍事斗爭”的勝利,就不可能成功實現中國夢、有力推進世界夢。 進行偉大軍事斗爭需要偉大人民軍隊,這支偉大軍隊必須是一支全面強大的軍隊。解放軍從建軍以來就是一支偉大軍隊,但是這支軍隊在很長時間內不是一支世界一流的強大軍隊。今天的解放軍,仍然是一支與世界一流軍隊差距很大的軍隊。 解放軍從大刀、長矛和小米、步槍起家,長期屬于“陸戰型”軍隊。解放軍創建始于陸軍、發展基于陸軍、根脈源于陸軍,中國陸軍建立了彪炳史冊的不朽功勛,中國陸軍在全世界規模*大也*富傳奇色彩。但是中國陸軍總體上還是一支數量規模型、區域防衛型、平面作戰型的傳統陸軍,同世界先進陸軍相比,同有效履行使命任務要求相比,差距還比較大。這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從軍隊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全局出發,決定組建陸軍領導機構,把陸軍作為一個軍種真正立起來,把陸軍建設管理全面統起來。要求陸軍把握信息化時代陸軍建設模式和運用方式,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在新起點上加快推進陸軍轉型,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這次陸軍領導管理體制改革,是突破原有總部體制、大陸軍體制、大軍區體制的一個關鍵節點。適應陸軍改革轉型要求,這次集團軍改革統一實施軍—旅—營體制,是對集團軍的全面重塑。重塑轉型后的中國陸軍,實現了由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實現了由平面防衛型向立體攻防型轉變,能夠有效履行使命。
新時代中國強軍夢 作者簡介
劉明福,山東人。1969年入伍。在作戰部隊10年,在大軍區機關20年,在國防大學1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優秀共產黨員”。 曾經擔任:濟南軍區政研室主任,國防大學軍隊建設研究所所長,國防大學軍隊建設學學科帶頭人、軍隊管理學學科帶頭人。“劉伯承科研成果特等獎”獲得者。 出版:《中國夢》(中、英文版),《軍魂論》《解放軍為什么能贏》《論美國》《中華民族復興大戰略》(中、日、俄文版),《霸權的黃昏》(中、英文版),《日本夢》(中、日文版)等多部著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