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五千年:度陰山講中國史.2/度陰山

包郵 五千年:度陰山講中國史.2/度陰山

作者:度陰山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12-01
開本: 其他 頁數(shù): 280
讀者評分:4.8分5條評論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14.8(3.2折) 定價  ¥46.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biāo)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五千年:度陰山講中國史.2/度陰山 版權(quán)信息

五千年:度陰山講中國史.2/度陰山 本書特色

◎從“知”與“行”角度,細講歷史人物 作者對知行合一的心學(xué)思想有透徹研究,因此在解讀歷史人物時,能從知、行兩方面剖析人物的心路歷程,使讀者看到一個個有溫度、真實的人。 ◎由歷史事件的細節(jié)切入,以小見大,層層深入 本書采用編年體形式,結(jié)構(gòu)清晰,但講述歷朝歷代重點事件時,又輔以豐富的歷史細節(jié),區(qū)別于傳統(tǒng)史書的框架式書寫風(fēng)格,可讀性更強。 ◎作者10年寫史沉淀,揭示歷史興衰背后的文化基因 作者深耕歷史十余年,多部作品長銷不衰,其著作被讀者贊為“像讀小說一樣有趣”。作者講史,見解通透,老少皆宜,擅于剖析歷史背后的文化因素是其作品的特點。 ◎收藏級包裝、贈品豐富、環(huán)保印刷 本書采用環(huán)保輕型紙印刷,舒適閱讀,封面燙金工藝、專色印刷,收藏級包裝;隨書贈送手繪全彩歷史人物關(guān)系圖,看圖讀史,有趣有料。

五千年:度陰山講中國史.2/度陰山 內(nèi)容簡介

“度陰山講中國史系列”是一套通俗中國史,上起神話時代,下至清朝滅亡,覆蓋中華5000年歷史。本書為第二冊,主要講述了魏晉南北朝這期間的歷史發(fā)展。 從公元189年東漢董卓進洛陽算起,到公元588年楊堅統(tǒng)一中國建立隋朝,中國亂了近四百年。當(dāng)我們讀這段歷史時,會看到真正擁有良知的人屈指可數(shù),更多的人要么消極避世,要么暴力求生,視生命如草芥。 這是一段殘酷的食物鏈呈現(xiàn)史,大多數(shù)人把屬于人的尺度的良知拋到腦后,拿出動物的獸性來完成.人生的旅程。但在人性的大黑暗中,仍有些英雄人物不顧一切點亮了自己的良知,照亮黑暗,也正是他們的**,才使我們對人性重新恢復(fù)希望,抱以樂觀態(tài)度。

五千年:度陰山講中國史.2/度陰山 目錄

**章 盡情盡性的東漢帝國

1.劉秀稱帝 // 003

2.重塑傳統(tǒng) // 007

3.外戚與宦官的纏斗 // 015

4.黨錮之禍——知識分子的被革命 // 022

5.西域的回歸與再喪失 // 029

6.羌亂·黃巾軍 // 037

7.董卓之亂 // 043


第二章 東漢之后是三國

1.官渡之戰(zhàn) // 055

2.劉備與后浪孫權(quán) // 061

3.赤壁之戰(zhàn) // 067

4.三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 // 075

5.司馬氏吃三國 // 084

6.仲長統(tǒng)與陳群——帝國的反思 // 089


第三章 西晉:假裝的統(tǒng)一

1.君不君、臣不臣的晉帝國 // 095

2.八王之亂(上) // 100

3.八王之亂(下) // 106

4.西晉帝國滅亡 // 116


第四章 五胡亂華(上)

1.前漢的建立 // 123

2.奴隸皇帝石勒和他的帝國 // 127

3.冉閔的戰(zhàn)斗 // 134

4.以王猛為丞相的前秦帝國 // 139


第五章 五胡亂華(下)

1.爛糟糟的東晉帝國 // 149

2.淝水之戰(zhàn) // 155

3.北魏的登場 // 165

4.東晉的北掃 // 170

5.北魏的打掃 // 176


第六章 南北朝對攻

1.劉宋、蕭齊帝國的君主 // 185

2.拓跋燾遇佛殺佛 // 191

3.南北硬碰硬 // 199

4.魏孝文帝的漢化 // 206

5.半吊子皇帝蕭衍 // 212


第七章 南北大混亂

1.六鎮(zhèn)之亂 // 221

2.北魏的分裂 // 228

3.侯景之亂 // 235

4.北魏帝國的滅亡 // 243


第八章 永別了,南北朝

1.北周迅速崛起 // 251

2.宇文邕滅北齊 // 257

3.北周帝國的滅亡 // 263

4.南北朝終于結(jié)束 // 268


展開全部

五千年:度陰山講中國史.2/度陰山 節(jié)選

魏孝文帝的漢化 魏孝文帝就是北魏帝國第七位皇帝拓跋宏(漢化后改姓為元,又稱元宏),拓跋濬在位十四年,以守成為己任,他*有名的一項舉措就是恢復(fù)拓跋燾廢掉的佛教,建云岡石窟。公元465年,拓跋濬去世,年僅九歲的太子拓跋弘繼位,是為獻文帝。 由于拓跋弘幼小,所以北魏帝國權(quán)力都掌握在馮太后手中。馮太后并非一般人,她的伯祖父是漢族政權(quán)——北燕王國的開創(chuàng)者馮跋。北燕滅亡后,馮氏家族一些成員被北魏招募,這其中就有馮太后的父親馮朗。馮太后十四歲成為拓跋濬的妃子,后來成為皇后,再成為太后。 拓跋弘繼位的第二年(466年),南中國發(fā)生親王劉子勛叛亂,但很快被平定。鎮(zhèn)守彭城的大將薛安都曾支持劉子勛,劉子勛失敗后,薛安都向皇帝劉彧請罪。劉彧赦免他,但為顯示威風(fēng),派了一個龐大的兵團去和薛安都換防。薛安都立即警惕,認為這不是來換防的,而是來要他命的,所以立即向北魏帝國求救。 拓跋弘拿不定主意,馮太后要臣子討論。大多數(shù)臣子說:“當(dāng)初世祖皇帝(拓跋燾)常有滅亡宋國的想法,所以親自率兵南征。如今宋國內(nèi)亂,薛安都遣使求降,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們應(yīng)該接受。” 馮太后派遣兵團去接收薛安都的彭城。劉宋帝國聞聽北魏帝國軍隊有動靜,經(jīng)過打探發(fā)現(xiàn)他們要來接收彭城,皇帝劉彧張牙舞爪地說:“要他們有去無回。”命令大將張永率領(lǐng)五萬大軍直奔彭城,北魏帝國的接收部隊恰好趕到,雙方就在彭城外展開決戰(zhàn),結(jié)果,張永大敗,向后潰退。北魏兵團緊追不舍,一口氣攻陷了劉宋帝國淮河以北的全部城鎮(zhèn)。劉彧下令反攻,但反攻部隊又大敗。經(jīng)此一戰(zhàn),南朝士兵開始畏魏如虎,三年后(469年),北魏帝國在馮太后的策劃下又把劉宋帝國孤懸在外的山東青州、濟南等重鎮(zhèn)攻陷,自此,南北朝開始以淮河為界。 在連續(xù)兩次對外戰(zhàn)爭中,拓跋弘都沒有參與權(quán),這種大事他當(dāng)然無權(quán)參與,即使是政府中很小的事,他也無權(quán)掌控。他越來越反感馮太后操弄朝政,卻又無可奈何,于是效仿中國古代的一些君主,欲把皇位禪讓給叔叔拓跋子推。這種餿主意當(dāng)然不會贏得臣子們的認可,拓跋弘好像是對做傀儡皇帝憎惡透頂,在做了傀儡六年后的公元471年,他把皇位禪讓給年僅五歲的太子拓跋宏(北魏孝文帝),自己專心做起了太上皇,修習(xí)起偉大的佛法。 拓跋弘和他兒子拓跋宏的名字發(fā)音一樣,我們無法搞明白這是怎么回事。 拓跋宏接班后,權(quán)力自然仍掌控在馮太后手中,只不過她現(xiàn)在變成了太皇太后。馮女士本就是漢人,喜歡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又因為當(dāng)時北魏帝國的漢化改革正在逐步加深,再加上她大權(quán)在握,北魏帝國向全面漢化滑去。 拓跋宏是由馮女士看護長大,接受的教育自然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十幾年的深化教育中,拓跋宏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崇拜堅定不移。當(dāng)一個人對某種事物全力崇拜時,就會產(chǎn)生宗教式的狂熱和迷信。公元490年,馮太后去世,拓跋宏親政,他開始大展宏圖。 每次上朝時,拓跋宏都要搞個早讀環(huán)節(jié),在場的官員要讀中國書籍,而且要背誦。北魏帝國的官員大多是鮮卑人,懂漢字的人不多,所以官員們只好苦學(xué)漢字。他們本以為背誦點中國古書就算了,想不到,拓跋宏還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把帝國完全漢化。 親政的第二年,拓跋宏開始用漢人的治國理念管理帝國。首先是土地改革,北魏文化水平極端低下,建國后很長時間,仍然保持著從前那種畜牧生活方式,把取得的民田圈為牧場,在里面養(yǎng)牲畜。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這些牧場就浪費了。同時,百姓沒有田種,極不安分,引起社會問題。拓跋宏在漢族知識分子李安世的建議下,實施“均田制”,即“均給天下人田”。這是中國儒家思想的*高理想,王莽當(dāng)年欲實現(xiàn),卻胎死腹中,如今讓少數(shù)民族君主拓跋宏實現(xiàn)。“均田制”的主要內(nèi)容是,把國內(nèi)農(nóng)田分為兩種,一種是露田(純粹種植農(nóng)作物),一種是桑田(種植桑樹、棗樹、榆樹),將這兩種田授予農(nóng)民,露田不能買賣,但桑田可以,農(nóng)民按照政府出臺的稅法交稅。 土地改革后,拓跋宏開始全盤漢化,制禮作樂、修律定制,但拓跋宏仍然感覺漢化不深刻,或者是,他的危機感尤其深刻,認為必須快速做出一些重大改變。 這個重大改變就是遷都。遷都對于任何一個國土廣闊、人口眾多的帝國而言都是件大事,一國的首都不僅是帝國心臟,還是帝國價值觀所在。比如北魏帝國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偏北,地寒,六月風(fēng)雪,風(fēng)沙常起,是個粗糲感極濃厚的城市,恰好符合北魏帝國金戈鐵馬的軍國價值觀。作為北魏主體民族的鮮卑人已在此生活多年,親戚朋友在這里,房產(chǎn)土地在這里,甚至是祖墳都在這里,沒有人愿意離開故土,去另外的地方探險。 拓跋宏只好找到唯一支持他的實力強勁的親王拓跋勰,請求支持。拓跋勰認為這是胡鬧,問他:“你想遷到哪里?” 拓跋宏說:“有兩個選擇,一是鄴城,一是洛陽。” 拓跋勰搖頭嘆息。拓跋宏就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南遷有三大好處,**,平城供給成本太高,南遷的話可以降低供給成本;第二,北方柔然離此不過七百里,稍有閃失就會被圍,南遷可以安枕無憂;第三,我們南境離此幾千公里,就是離中原也有五百余公里,中原動蕩,我們出手太慢,南遷后,能保證社會穩(wěn)定。” 拓跋勰說:“你說的這些,我全都贊同。但沒有人愿意跟你走。” 拓跋宏更加堅信自己南遷的判斷是正確的,他先派人到鄴城查探,發(fā)現(xiàn)鄴城雖然在經(jīng)濟上沒有問題,可它的位置在華北平原上,暴露在柔然騎兵的攻擊范圍內(nèi),*后,他決定遷都洛陽。 拓跋勰又來勸他說:“沒有人愿意跟你走的。” 拓跋宏說:“我有辦法。” 他的辦法就是聲東擊西。公元493年陰歷五月,在一切準(zhǔn)備就緒后,拓跋宏突然下令南征,并且聲稱此次南征必傾全國人力物力,南征不成,絕不回國。他強制命令所有鮮卑貴族和中央官員一起前往。 鮮卑貴族和官員們怨氣沖天,從公元466年南北朝那場大戰(zhàn)直到公元493年,他們已享受了近三十年的富貴歲月,許多武將已大腹便便,沒有人記得當(dāng)年狼煙四起的殺伐歲月。他們越是怨聲載道,拓跋宏在背后就越快樂。 同年陰歷八月,拓跋宏征調(diào)百萬人的兵團,向南進發(fā)。一個月后抵達洛陽,進入深秋,洛陽大雨連綿,拓跋宏命令休息待命。終于有地方休息,那些鮮卑肥佬樂開了花。正當(dāng)他們快樂得無法自持時,拓跋宏突然在大雨滂沱的那天下令繼續(xù)南下。 親王大臣們哀號起來:“皇上,你干脆殺了我們吧,我們死都不走啦。” 拓跋宏故意生氣地責(zé)罵他們:“你們的尚武精神去哪里了,家鄉(xiāng)父老都知道咱們出來南征,如果不南征,回去后怎么有臉見家鄉(xiāng)父老?!” 親王大臣們挺著肚子在大雨中如落湯雞一樣,氣氛沉重,拓跋宏緩和口氣說:“看你們?nèi)绱诵量啵乙埠苄奶邸N铱梢酝讌f(xié),既可以不用南征,又可以給家 鄉(xiāng)父老一個交代,政府公信力還在,你們愿意聽我的妥協(xié)方案嗎?” 這段話在鮮卑肥佬們那里就是救命稻草,他們齊聲高叫:“只要不南征,讓我們做什么都行。” 拓跋宏說:“我們可以對家鄉(xiāng)父老說此次出來是遷都洛陽,而不是南征。” 肥佬們面面相覷,終于發(fā)現(xiàn)了皇帝的詭計,他們正竊竊私語時,拓跋宏沉下臉來命令道:“那就南征。” 肥佬們當(dāng)然反對遷都,但更反對南征,權(quán)衡之下,他們只好同意遷都。 在精明人那里,辦法一定比困難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只有一個:攻心。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自然為了躲避大害而寧愿受小害,拓跋宏就是看透這點,所以把大害(南征)和小害(遷都)明白無誤地擺在那些鮮卑肥佬面前,自然,沒有人會選擇大害,他們只會選擇小害。 拓跋宏用詐術(shù)取得他和他帝國的*大成功,這是漢化的**步。第二步,把漢化轉(zhuǎn)入革命性階段,共有以下幾條: **,禁止鮮卑語,使用漢語,先從官方開始,逐步普及民間。第二,禁止穿鮮卑傳統(tǒng)服裝,改穿漢人服裝。第三,取消鮮卑人的復(fù)姓,改為漢人的單姓,先從皇室開始,拓跋姓就改為元姓。第四,從平城遷至洛陽的人,就成為首都人,死后不允許葬回平城。第五,鼓勵鮮卑人和漢人通婚,使兩個民族*終進化成一個民族。第六,按儒家思想改革官制。北魏帝國本由部落發(fā)展而來,雖然突然變成帝國,酋長變成皇帝,但皇帝和大臣的關(guān)系仍像酋長和部屬的關(guān)系一樣親密無間。拓跋宏把漢人政權(quán)的官制一股腦兒拿來,無非是想以君臣之禮隔開君臣過分親密的關(guān)系,樹立君主絕對權(quán)威。第七,用政治力量恢復(fù)門第制度,并將其與政治制度結(jié)合成為統(tǒng)治手段。南朝劉宋帝國雖然承認門第制度,但已把它清出政治,北魏帝國卻棄了精華,學(xué)起糟粕,這很不可思議。 拓跋宏(我們現(xiàn)在應(yīng)該稱他為元宏)全面漢化的魄力令人生畏,更令人敬佩。他的漢化改革是一場本民族的自我革命,甚至是消滅自己的民族,使其涅槃成漢民族。元宏的太子元恂就曾萬分悲涼地對老爹的漢化運動說:“雖未亡國,卻已滅種。”所以,反對者比比皆是,尤其是鮮卑貴族,他們在洛陽常常吵鬧著說洛陽太熱,要回平城。元宏先是好言相勸,后來就是嚴厲懲罰,*后仍有人喊熱。元宏只好妥協(xié),允許他們夏天回平城避暑,冬天再回洛陽。這些鮮卑肥佬和燕子一樣,夏天北歸,冬天南回。 反對元宏漢化運動*激烈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太子元恂。元恂肥胖如豬,特不耐熱,所以每到夏天必須返回平城,這本來是制度設(shè)定,可元恂回平城后到處活動,似乎要推翻老爹的政權(quán)。元宏用霹靂手段對付他,廢掉他的太子位,不久又將他賜死。 這招殺雞儆猴,讓鮮卑肥佬們頓時老實下來,北魏帝國如約漢化成功,正式進入中華大家庭。 現(xiàn)在中華大家庭中有兩個主人,一個是北中國的元宏,一個則是南中國已取代了劉宋帝國的蕭齊帝國。公元497年,元宏下令南征,以此來檢驗漢化后國家的力量是否增強,增強了多少。 和他的幾個祖先一樣,元宏始終沒有忘記南中國政權(quán)。他之所以在公元497年下決心南征,一方面是檢驗漢化成果,另一方面是復(fù)仇。這個仇結(jié)在公元478年。當(dāng)時劉宋帝國的實際掌控人蕭道成接受柔然的邀請派遣使者到柔然談合作。在北魏一南一北的兩個國家要合作,傻子都想得出來是要包餃子,而北魏就是餃子餡。雙方一拍即合,公元479年,蕭道成滅亡劉宋帝國,建蕭齊帝國,柔然為了慶祝盟友升遷,派三十萬大軍進攻北魏,北魏雖然抵御住了這次進攻,但多年以后仍然心有余悸。 元宏遷都洛陽后,始終沒有忘記這個仇,既然不能全力消滅該死的柔然,那就先對蕭齊帝國動手。 公元497年陰歷六月,元宏集結(jié)大軍二十萬,御駕親征。他把鐘離(今安徽鳳陽)作為**攻擊點,北魏兵團在元宏的陣前鼓舞下猛攻鐘離幾十晝夜,鐘離城不動如山。元宏又派出三路大軍攻擊蕭齊帝國的其他軍事重鎮(zhèn),但舉步維艱。此時他恍然大悟,漢化的結(jié)果就是這樣,兵團喪失了從前的驍勇。在這之后一年時間中,北魏兵團和蕭齊兵團在邊境上打起了拉鋸戰(zhàn),誰都不能徹底征服誰,堅持到公元498年九月,蕭齊帝國皇帝蕭鸞病逝,元宏長出一口氣說:“人家皇帝死了,儒家說過‘禮不伐喪’,咱們回國。” 跟隨他來的鮮卑貴族們歡呼雀躍,異口同聲說:“儒家的學(xué)說是真的好!” 元宏退回北魏后,派儒家知識分子盧昶和張思寧充當(dāng)使者到蕭齊帝國慰問,蕭齊帝國討厭這種迂腐的行徑,就把兩人扣留,他們痛恨北魏帝國的侵略,把氣都撒到盧、張二人身上。先是給兩人吃喂馬的飼料,張思寧不吃,活活餓死,盧昶流著眼淚吃下。后來盧昶被放回,元宏用儒家忠君愛國的思路對他大發(fā)雷霆道:“人誰不死?何至吃牛馬的東西,屈身辱國,就不會學(xué)中華精神的代表人物蘇武,誓死不從嗎?!” 這段話告訴我們,元宏對中國文化中毒已深,除了他的民族不是漢族,他已經(jīng)成了徹頭徹尾的漢人。

五千年:度陰山講中國史.2/度陰山 作者簡介

度陰山,知名歷史作家、陽明心學(xué)學(xué)者,專注于中國歷史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研究,致力于用通俗有趣的語言介紹中國歷史,始終堅信中國歷史就是一部知行合一的踐行史,代表作《知行合一王陽明》《深不可測:劉伯溫》等。

商品評論(5條)
  • 主題:

    書的品相不錯,已看完。作為歷史入門書,那是極好的??

    2024/10/17 11:03:26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度陰山,中國史,之前有買了一,補個二,貨已收到,包裝完好,品質(zhì)滿意,非常喜歡,好評,繼續(xù)關(guān)注!

    2024/4/14 10:22:44
  • 主題:

    推薦購買,好書

    2024/4/7 16:40:40
    讀者:kan***(購買過本書)
  • 主題:五千年:度陰山講中國史.2/度陰山

    五千年:度陰山講中國史.2/度陰山可以

    2024/2/26 8:49:36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買書上癮,我愛中圖,慢慢讀

    2023/12/15 12:24:52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