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超值優惠券
¥50
滿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場圖書通用(淘書團除外)

不再提示
關閉
圖書盲袋,以書為“藥”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

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2021-04-01
開本: 16開 頁數: 340
本類榜單:經濟銷量榜
中 圖 價:¥21.8(3.2折) 定價  ¥6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28330
  • 條形碼:9787521728330 ; 978-7-5217-2833-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 本書特色

為什么比爾蓋茨寫這樣一本書?
比爾·蓋茨花了十年時間調研氣候變化的成因和影響。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工程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領域的專家的幫助下,他專注于探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避免人類在未來遭受氣候災難。
在本書中,他以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為目標,從電力、制造業、農業、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領域,分析了我們當下面臨的挑戰,可使用的技術以及所需的突破。同時,他為政府、企業和個人提供了一套具體的行動方案。
宣傳關鍵詞:碳中和、碳中和經濟、凈零碳排放、綠色溢價
一本涉及全球產業鏈新布局的商業策略書
一本書讀懂碳中和經濟
一個關乎人類命運的環境議題
一本關于氣候變化的大眾科普書
一本寫給政府、企業和個人的行動指南
與習總書記提出的“碳中和”發展目標以及十四五中提到的大力發展和運用碳市場理念高度一致,詳細解讀零碳技術和創新思維,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具體的實踐方法

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 內容簡介

比爾·蓋茨花了十年時間調研氣候變化的成因和影響。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工程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領域的專家的支持下,他專注于探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
在本書中,比爾·蓋茨從電力、制造業、農業、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領域分析了零排放面臨的挑戰,可使用的技術工具以及我們需要的技術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蓋廣泛但每一步都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 關于人類未來
要想阻止全球變暖,要想避免氣候變化的影響,人類需要停止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 關于技術創新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零排放都具備堅實的邏輯基礎,但實現零排放的目標要基于創新驅動。 關于投資機會
“零碳”產業是一個巨大的經濟機遇,那些能在這一領域有所突破的國家將是未來十幾年引領全球經濟的國家。
誠如比爾·蓋茨在書中一再強調的,實現零排放并非易事,但如果我們遵循他給出的計劃,這個目標定會實現。無論你是政策決策者、企業家,還是忙于生計的普通民眾,你都可以貢獻力量,一起幫助這個世界避免氣候災難。

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 目錄

前言從510億噸到零排放

**章 為什么是“0”?

實現“0”的目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而是“凈零排放”,這是一個巨大的經濟機遇。

第二章 艱難之路

如果沒有創新驅動,人類無法實現零排放的目標。

第三章 氣候對話中的5個關鍵問題

我們需要新的技術、新的公司和新的產品來降低綠色溢價。

第四章 電力生產與存儲

零碳電力的10大創新舉措。

第五章 生產和制造

創新生產材料與生產工藝,實現“零碳”制造的4個路徑。

第六章 種植和養殖

給植物施肥、飼養牲畜、減少食物浪費和改變飲食慣的新方式。

第七章 交通運輸

利用電力驅動我們能驅動的所有交通工具,并以廉價替代燃料為其他交通工具提供動力。

第八章 制冷和取暖

實現電氣化,發展清潔燃料,和更高效利用能源的解決方案。

第九章 適應暖化的世界

讓適應氣候變化而設的投資項目具有吸引力,同時評估金融市場中氣候變化相關的金融風險。

第十章 政府要扮演的角色

明智的政策可以幫助解決氣候問題。政府應全力做好的7件大事。

第十一章 零排放計劃

2030年實現減排目標的策略和實踐路徑。

第十二章 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作為一個公民、消費者、雇員或雇主,你可以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后記氣候變化和COVID-19


展開全部

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 節選

前言 從510億噸到零排放(節選) 關于氣候變化,你需要知道兩個數字:**個是510億,第二個是0。
510億是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溫室氣體的大致噸數。觀察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或略高或略低,但總體呈上升趨勢。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境況。
“0”是我們需要達成的目標。要想阻止全球變暖,要想避免氣候變化的*壞影響——這些影響將是非常糟糕的,我們人類需要停止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
這聽起來很難,實施起來也確實不容易。我們從未開展過如此大規模的全球行動,每個國家都需要改變自己的方式。事實上,現代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種植、制造和出行)都涉及溫室氣體排放,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將會轉向這種現代生活方式。當然,這是好事,因為它意味著人們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好。然而,如果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沒有改變,那么這個世界將會繼續產生溫室氣體,氣候必將持續惡化,它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極有可能是災難性的。
但“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沒有改變”只是一個大的假設,我相信事情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已經有了一些我們需要的工具,至于那些現在還沒有的,以我個人對氣候和技術的了解,我很樂觀地認為我們可以發明它們,并對它們加以部署。如果我們的行動足夠迅速,那么氣候災難是可以避免的。
本書講的就是如何避免這一災難,以及為什么我認為我們可以做到這一點。
20年前,我從未想到有一天自己會公開談論氣候變化問題,更別提寫這么一本書了。我學的專業是軟件工程,而不是氣候科學。我現在的專職工作是和妻子梅琳達一起經營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簡稱“蓋茨基金會”)。在這個高度聚焦的機構,我們重點關注全球健康及發展和美國教育問題。
我是以一種間接的方式,也就是通過能源貧困問題,開始關注氣候變化的。
21世紀初,在蓋茨基金會剛剛起步時,我開始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地區的低收入國家旅行,以便更好地了解當地的兒童死亡率、艾滋病病毒感染情況及其他一些我們正致力于解決的重大問題。我的心思也并不總是放在疾病上,我常飛去大城市,佇立窗前,眺望窗外,我就會想:“為什么那里一片漆黑?我在紐約、巴黎或北京看到的燈光都去了哪里?”
我了解到,全球約有10億人無法獲得可靠的電力供應,而這其中有一半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現在的情況較彼時已略有改善。今天,全球約有8.6億人還沒有用上電。)我想到了蓋茨基金會的核心理念——“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過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然而如果你所在地區的診所因冰箱不能運轉而無法做到疫苗的冷儲存,那么要過上健康的生活又談何容易。如果你所在的辦公室、工廠和呼叫中心沒有規模龐大的、可靠的、可負擔得起的電力供應,那么那里就絕無可能構建一個人人都擁有就業機會的社會。
大約在同一時間,已故科學家、劍橋大學教授戴維·麥凱(David MacKay)給我看了一張圖,它展示了居民收入和能源消耗之間的關系,也就是一國人均收入與該國國民能源消耗之間的關系。這張圖的橫軸標示著各國的人均收入狀況,縱軸標示著各國的能源消耗情況,兩者之間的關聯關系一目了然。
隨著所有這些信息的積聚和沉淀,我開始思考這個世界怎樣才能讓貧窮國家的民眾用上可靠的、可負擔得起的能源。讓蓋茨基金會去解決這樣一個重大問題并沒有意義——我們需要它專注于自身的核心使命,但這時我開始同一些發明家朋友討論我的想法,并進一步閱讀了與該問題相關的資料,其中就包括科學家、歷史學家瓦科拉夫·斯米爾(Vaclav Smil)撰寫的多部令人大開眼界的作品,我從中了解到能源對現代文明的極端重要性。
我知道溫室氣體正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但我以為周期性變動或其他因素會以一種自然的方式阻止真正的氣候災難發生。另外還有一點是我難以接受的,那就是只要人類繼續排放溫室氣體,全球溫度就會持續不斷地上升。
我開始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現有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能和太陽能)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上可以發揮重大作用,但我們在部署這些能源方面所做的努力還不夠。
另外還有一點也越來越清晰,那就是僅靠可再生能源,我們并不能實現零排放的目標。風不會一直吹拂,太陽不會一直照耀,而我們也沒有可負擔得起的、可長時間存儲大量能源(比如足夠供一個城市使用的能源)的電池。再者,發電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占全球總排放量的27%。即便我們在電池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們仍需要減掉另外的73%。
幾年下來,我確認了這樣三件事情。 1. 要避免氣候災難,我們必須實現零排放的目標。
2. 我們需要以更便捷、更聰明的方式部署已有的工具,比如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設備。
3. 我們需要開發和推廣突破性技術,并借此走完剩余的路。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零排放都具備堅實的邏輯基礎。除非我們不再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否則全球溫度會一直上升。這里有一個特別有用的類比:氣候就好比一個正在被緩緩注水的浴缸,即便我們把水調到涓涓細流的程度,浴缸早晚也會被注滿,而浴缸水滿之后,水自然會流到地面上。這就是我們必須阻止的災難。設定一個僅僅減少而不是消除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是不夠的,唯一合理的目標就是“0”。
盡管我欣賞抗議者的熱情,但我不認為撤資行動能阻止氣候變化,也不認為這樣做可以幫到貧困國家的人。通過公司撤資行為來對抗種族隔離制度是可行的,因為政治制度的確會對經濟壓力做出反應,但僅僅靠拋售化石燃料公司的股票就想改變世界能源體系是不現實的,要知道能源行業每年的市場規模高達5萬億美元,而且這個行業是現代經濟的基礎。
時至今日,我依然這樣認為。不過,我已經找到其他理由,這使我不再持有化石燃料公司的股票。換句話說,我不想看到這些公司的股價因我們沒有開發“零碳”替代能源而上漲,我也不想因此獲利。如果利益的獲取是以延遲實現零排放為代價的,那我會覺得這很糟糕。所以,2019年,就像管理蓋茨基金會捐助款項的信托基金一樣,我也撤出了我在油氣公司的所有直接投資。(我已經多年沒有投資煤炭公司了。)
這是我個人的選擇,也恰好是我能自己做主的選擇。但我很清楚,這并不會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產生任何實際的影響。實現零排放需要一個更大規模的策略:利用我們掌握的所有工具推動徹底的變革,包括政府政策、現有技術、新發明、私人市場向廣大民眾交付產品的能力等。
……
這個故事的下一個轉折點,對本書的每位讀者來說都非常熟悉。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災難隨之發生。對任何了解流行病史的人來說,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破壞并不讓人感到意外;谖覍θ蛐l生問題的興趣,我對疫情暴發進行了多年的研究。這些研究讓我深深意識到,我們這個世界還沒有做好應對大規模流行病的準備,比如1918年那場導致數千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2015年,我在TED大會發表演講時,以及在此后多次采訪中表示,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用于監測和應對大規模疾病暴發的體系,包括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什在內的很多人也提出過類似的觀點。
令人遺憾的是,這個世界幾乎沒有做任何準備。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我們付出了慘重的生命代價,也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是自“大蕭條”以來從未有過的。這期間,雖然我沒有放下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大量工作,但梅琳達和我已經把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列為蓋茨基金會的優先事項,同時把它列為我們*主要的工作。每天,我都會跟高等院校和初創公司的科學家、制藥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或政府首腦交談,看看蓋茨基金會在病毒檢測、疾病治療和疫苗研發方面能提供哪些幫助。到2020年11月,我們對這場疫情的相關承諾捐助已經超過4.45億美元,我們還開展了數億美元的財務投資,確保疫苗、檢測試劑和其他關鍵產品能以更快的速度進入低收入國家。
因為經濟活動大幅放緩, 20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少于2019年。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降幅可能在5%左右。按實際值計算,這意味著全球將排放480億或49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而不是510億噸。
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降幅。如果我們每年都能以這樣的幅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那么這個世界將變得非常美好。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做不到。
不妨想一想,這5%的降幅是怎樣取得的?100萬人死亡,數千萬人失去工作。這是任何人都不想繼續或重復的境況。再者,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降幅可能只能達到5%,甚至可能低于這個數字。對我來說,值得注意的并不是此次降幅有多大,而是它有多小。
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小幅降低表明,只靠少坐飛機和少開車,無法實現零排放的目標,甚至都無法實現大規模減排。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我們需要新的測試手段、新的治療方法和新的疫苗。同樣,在同氣候變化做斗爭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新的工具:在全球范圍內,以“零碳”的方式發電、制造產品、種植糧食,以“零碳”的方式為建筑物保溫降熱,以及以“零碳”的方式轉移人員、運送物品,等等。我們需要培育新的種子,需要開展多種創新活動,幫助這個世界上的極端貧困人口(其中很多都是小戶農民)適應不斷變暖的氣候。
我知道,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我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信使。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既有錢又有想法的人。對于其他人該怎么做,他們有很好的想法,或者他們認為技術可以解決任何問題。而我自己住著大房子,乘坐私人飛機出行——其實我就是坐私人飛機去巴黎參加氣候變化大會的,我有什么資格在環境問題上對他人說教呢?
我承認這三宗罪。
首先,我不否認我是一個有錢、有自己想法的人,同時我也知道我的想法是有見地的,而且我一直在學習。
其次,我是一個技術愛好者。別人給我一個問題,我會尋找技術手段來解決它。就氣候變化而言,我知道創新并不是我們唯一需要的東西,但若沒有創新,我們就無法繼續維持地球的宜居環境。技術解決方案雖然不是萬能的,沒有技術解決方案卻是萬萬不能的。
*后,我個人的碳足跡出奇的高。這是事實。長久以來,我對此深感內疚和不安。我已經意識到我個人的碳排放量有多高,撰寫本書也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我有責任減少碳排放量。對像我這樣擔心氣候變化并公開呼吁人們采取行動的人來說,減少碳足跡是*起碼要做到的。
我從2020年開始購買可持續航空燃油,到2021年,這將完全抵消我和我的家人的航空碳排放量。在非航空碳排放方面,我正通過一家公司購買這方面的抵消量。該公司目前在運營一種消除空氣中二氧化碳的設施(關于直接空氣捕獲技術的更多信息,參見第四章)。我還資助了一家非營利機構,它在為芝加哥地區的經濟適用房安裝清潔能源升級設備。另外,我也在尋找各種方法,力求減少個人的碳足跡。
我還投資了“零碳”技術。在某種意義上,我把這種投資當作另外一種補償措施,用以抵消我個人的碳排放量。在該領域,我的投入超過10億美元,我希望幫助這個世界實現零排放,我的投資覆蓋可負擔的、可靠的清潔能源以及低排放的水泥、鋼、肉類食品,等等。在直接空氣捕獲技術方面,我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投資*多的人。
當然,這些企業投資并沒有減少我的碳足跡,但我的任何一項減排投資的成功,其所帶來的減排效果都將遠超我和我的家人所做的減排努力。再者,我們的目標并不是簡單地讓一個人補償他的碳排放量,而是為了避免氣候災難。所以,我支持清潔能源早期階段的研究,投資富有前景的清潔能源公司,倡導在世界范圍內實施有助于實現相關技術突破的政策,并鼓勵其他擁有資源的人做同樣的事情。
下面是要點:雖然像我這樣的重度排放者應該減少能源消耗,但從整體上來講,我們這個世界應該更多地使用基于能源的產品和服務。使用更多的能源并沒有錯,前提是不產生碳排放。解決氣候問題的關鍵在于,讓清潔能源變得跟化石燃料一樣廉價和可靠。為此,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希望借此實現這一目標,也希望做出有意義的改變,將每年510億噸的碳排放量逐步減少至0。
本書給出了一條前行的道路,以及一系列我們可以采取的措施,便于人類*大限度地避開氣候災難。具體來說,它分為五個部分。
為什么是0?在**章中,我將解釋為什么我們需要實現零排放目標,包括我們已知的(以及未知的)全球氣候變暖對世界各地的影響。
壞消息:實現零排放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對于任何有望取得成就的計劃,首要一點就是要對面臨的障礙進行實事求是的評估。所以,在第二章中,我會就當前所需應對的挑戰展開討論。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如何開展有見地的對話?在第三章中,我會剖析一些你可能聽過但又讓人感到困惑的統計數據,并與大家分享我每次在有關氣候變化的對話中都會想到的問題。這些問題一次又一次地讓我避開歧途,而我希望它們對你也起到同樣的作用。
好消息:我們可以實現零排放的目標。從第四章到第九章,我會逐一講述當前技術可以發揮效力的領域,以及需要實現技術突破的領域。這是本書中篇幅*長的部分,因為所要講述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對于一些已有的解決方案,我們現在需要進行大規模部署,在未來幾十年里,我們還需要開展大量創新活動,并將創新成果推廣到世界各地。
我會在書中介紹一些我特別感興趣的技術,但對于很多公司,我不會提及具體的名稱。一方面,因為我投資了其中一些公司,我不想讓人覺得我是在支持那些于我有經濟利益的公司。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人們把關注點放到這些創意和創新本身,而不是特定的業務。有些公司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走向破產。如果你從事的是尖端技術工作,就會理解這種情況不可避免,但它未必就是失敗的標志。關鍵的一點是,你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并將這些教訓應用于新的創業項目,就像我們在微軟所做的那樣,也好比我認識的每一位創新者所做的那樣。
我們現在可以采取的措施。我之所以寫這本書,不僅因為我看到了氣候變化問題,也是因為我看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機會。這并不是盲目的樂觀主義。無論面對何種重大挑戰,我們都已經具備三個條件中的兩個:**,我們有戰勝挑戰的雄心,這源于一項不斷壯大的全球運動的熱情,而這項運動是由深切關注氣候變化問題的年輕人領導的;第二,我們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宏大目標,因為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領導人致力于貢獻自己的力量。
現在,我們需要的是第三個條件——實現目標的具體計劃。
就如我們的雄心是由氣候科學驅動的一樣,任何切實可行的減排計劃也必然是由其他學科驅動的——物理、化學、生物、工程、政治、經濟、金融等。因此,在本書*后的幾個章節中,我會依據所有這些學科專家的指導給出一個計劃。在第十章和第十一章,我會重點討論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在第十二章,我會給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采取的、有助于全球實現零排放的措施。無論你是政府領導人、企業家,還是忙于生計、幾無自由時間的選民(或上述全部),你都可以貢獻力量,幫助這個世界避開氣候災難。

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 作者簡介

[美]比爾·蓋茨(Bill Gates)
技術專家、知名企業家和慈善家。1975年,他和兒時的朋友保羅·艾倫共同創建了微軟公司。目前他和妻子梅琳達共同主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他還發起成立了突破能源聯盟,致力于推進清潔能源以及其他氣候相關技術的商業化應用。他和梅琳達育有三個孩子,居住在華盛頓州梅迪納。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