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新書--時光硬幣的兩面

包郵 新書--時光硬幣的兩面

作者:孫甘露 著
出版社:世紀文景出版時間:2021-05-01
開本: 32開 頁數: 300
本類榜單:文學銷量榜
中 圖 價:¥21.6(3.7折) 定價  ¥5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新書--時光硬幣的兩面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66035
  • 條形碼:9787208166035 ; 978-7-208-16603-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時光硬幣的兩面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在“快時代”重拾緩慢的優雅。 ◆捕捉日常生活的靈光一閃,回溯中國文學的黃金時代,見證一座城市的時光流轉。

新書--時光硬幣的兩面 內容簡介

《時光硬幣的兩面》收入了孫甘露不同時期的隨筆代表作。全書分為三輯:**輯“靈魂的氣息”共30余篇短文,從眼鏡、洗衣機、電話,到睡眠、運動、散步,談論日常生活的瑣屑,不時閃爍幽默的微光;第二輯“我所失去的時代”回溯了80年代的記憶,包含作者對文學、藝術和創作的深邃思考;第三輯“上海流水”將目光定格在上海,記錄了時光流轉中的一個人與一座城市。

新書--時光硬幣的兩面 目錄

靈魂的氣息


看不見的容貌 3

學校 6

90年代 8

瑕疵 10

中國人民很行 12

在郊區 15

與洗衣機作戰 17

電話 18

睡眠 20

運動 21

信封 23

名副其實 24

某種音樂 25

翻譯家 26

要命的書 28

散步 29

卡通 30

眼鏡 31

昨是今非 34

*深的記憶 36

Party 的精神分析 38

更遠和更多 40

雜志 42

距離 44

空的空間 46

失樂園 48

鏡中瑕疵 51

閑話請客 53

比金錢多一點 56

大都市F1 59

好觀眾 61

真正的愛 63

桌子在哪兒 65

靈魂的氣息 67


我所失去的時代


我所失去的時代 71

在天花板上跳舞 77

記憶 84

辭友人書 90

側面像 96

匱乏與蒼白的存在 100

學習寫作 103

認識 107

寫作與沉默 111

小傳 117

若干想法 120

《呼吸》附筆 123

譯與翻 126

街道 131

牢騷 135

我們有什么“舊”東西 138

氣味 140

先鋒 142

緩慢 143

隱秘的讀者 144

回憶音樂 145

花為媒 148

在另一種語言里 151

讓能夠娛樂我們的人來娛樂我們吧! 154

*細微的那根線 157

那些工匠 160


上海流水


南方之夜 165

在懸鈴木的濃蔭下 169

時間玩偶 173

小半生 188

永不停息的幻想 193

隱去名字的酒吧 197

水中撈月之為什么是上海 202

復興公園 205

屬性 208

上海流水 211



展開全部

新書--時光硬幣的兩面 節選

看不見的容貌 人的容貌,是一個焦點,除了性別和年齡這兩重因素之外,任何社會身份都無法根本改變或修飾它,使之仁慈、殘忍、光彩照人或者不可理喻。 那些具有特殊容貌的人,會成為眾人崇拜或厭惡的對象,他們能愉悅人的感官,或者在記憶中令人眷戀不已。 更多的面容是屬于多數人的。公眾對它們視而不見,它為鏡中的目光所規約,避免了淪落為代碼和標簽的命運。它們有幸被記錄在少量的照片之中,在親友們的手中傳遞,偶爾為陌生的目光瞥見,引起一陣驚嘆以及大量的漠視。 每一個個別的面貌,既是一種現實也是一幀海市蜃樓般的幻景,為*真實的存在所消耗,其中的若干面容甚至從未被凝視、端詳、撫摸和熱烈地親吻,它們的干枯和蒼老仿佛是被人預設的,很難說這意味著悲苦。另一些被印刷術瘋狂復制的面容,在光滑的平面上凝聚了更多的假笑和哀傷。它們被編入各式各樣的虛構和幻想中,被占有、折疊乃至毀棄,它們的遭遇是可想而知的,拒斥和坍塌而不是永生,而大量的存在必然在導致大量的死亡。 但是,公眾的視線依然為悅人眼目的形象所吸引。這些形象由某個和某種面龐演變而來,引導與暗合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塑造同時也分割著人們的憧憬之情。極少有人能夠回避商業攝影師的典型之作,完美的容貌,無與倫比的身姿,環境總是純凈得如同在真空之中。這與那些嚴酷的新聞攝影適成對照。(大師們的作品人們雖然見得不多,但它們的存在是必須經常予以提示的。)視野的寬度可以使我們獲取對比的概念和明暗變化的承受力,使我們*終確認容貌而非形象的真義。 樂觀地說,容貌是一個人的詩篇。無論從審美還是實用的角度看,它既是人*高的同時也是*基本的工具,它生動、易毀、曖昧兼有抒情和敘事的功用。所以,少量的佳作和大量的平庸之作便是無可避免的了,這種數量上的對比可以理解為對人世的一種比喻。 我們的容貌是我們自己看不見的,較之我們為照相機所記錄下的形象,它在向眾人敞開之際唯獨對我們自己遮蔽了起來。由于造物主的緣故,我們的目光只能宿命地注視他人,而我們所謂的容貌永遠存在于我們自身之外的他者的世界。我們是盲目的,自我的缺席加深了這種盲目性。自始至終我們是喪失自我的,而徒勞的尋求更促進了這種喪失,永劫不復地使我們更加遠離自身。我們只是存有幻想,在世界眾多繁雜的面影中,我們會接近這樣一個形象:它不斷地向我們顯現,但*終我們也沒有看清它的形象。 學校 就個人而言,學校在很早以前就成為一種回憶,一種別人的職業或者生活方式,一種通過我的母親、妹妹、友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他們生活在各類學校中)若即若離接觸到的日常景觀。我想,今天的學校與我十多年前認識到的學校就某些方面而言,可能略有不同。它的日常活動對我來說已經是非常陌生了,我僅僅是透過它的基本恒定的教員、不斷替換的學生、今天仍在使用的教材隱約獲得了一些感想。 按照英國作家詹姆斯· 希爾頓的說法,學校不僅是一個傳授知識的場所,它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教給一個人以分寸感,使之能在未來的某一天離開學校以后與這個社會相適應。盡管這是一個比較文學化的說法,但它仍然道出了傳統的(多少帶點英國式的)對解惑、授業、傳道的基本態度。 就我個人有限的經驗而言,念書時讀到的課本大多枯燥乏味,往往是授課教師的性格、素養、談論方式才使得這類干巴巴的精神食品被輸送進了那個可憐的腦袋。對我來說,老師幾乎就是學校的另一個名稱。 學生可以說是無辜的,他們毫無準備地被家長、社會要求、未來命運的需要所支配,毫不留情地擲入一個高速運轉的機器,他們的反應一般是不被重視的,這需要等到他們離開學校,從別的社會角落,用別的方式將過期的反應及其結果呈現于一個比較為人矚目之處。 面對這一龐大的機構,學生是無能為力的。學校需要教師來治理,他們應當急切地研究教學方式,改革教材。而不是等待外部世界的緩慢變化*終影響至教育本身。 我談論的只是教育一斑,這一問題的所有復雜之處,絕非我所能道其萬一。同時,我幾乎還是從一個學生的角度在觀望和回憶學校,所以,依然可以將這番話看作是一次對教師的吁請。教師的言行無疑對未來社會的意識形態將產生影響。所以,他們本身應該是一些更具個性的個人,具有更廣闊的精神空間和創造性,他們應當在每一堂課上使書本上的文字向學生生動地涌現。他們應當將每一講的內容視為一次精神的呼吸。 借此機會, 我向曾經給予我不倦教誨的老師謹致謝意。 90 年代 在展開的稿紙上描繪20 世紀*后十年中一名用漢語寫作的作家的個人設想是一件冒險的事。它的驚險程度不亞于一部小說的寫作本身。 盡管我在試圖展望90 年代,但是在文學的意義上,我主張放棄年代概念。 十年對于一名作家過于漫長,但對于所有大于個人的概念它又過于短暫。在十年中可能會誕生一部次要的小說和一次重要的婚姻。或者相反。誰知道呢? 對于某個年代或許我會懷有期待和善意,猶如對于那些我們所關心和熱愛的優秀人物。但是我們是否會對無數時代懷有善意,就像對廣大的人群懷有善意呢?問題提得過大,類似于過去十年間文學界的愛好。但是作為一種表達方式,它可能暗含著一種微小的個人希望。那就是,盡我所能寫一部小說,也許是兩部。至于婚姻,我想一次就足夠了。 對于一個人的十年來說,這已經過于奢侈了。

新書--時光硬幣的兩面 作者簡介

孫甘露,作家,現居上海。代表作品包括:長篇小說《呼吸》,中短篇小說《訪問夢境》《我是少年酒壇子》《信使之函》《仿佛》《請女人猜謎》《夜晚的語言》《憶秦娥》《此地是他鄉》,隨筆集《在天花板上跳舞》《比緩慢更緩慢》《上海流水》《今日無事》等。作品有法、英、日、俄、意等譯本。孫甘露,作家。現居上海。代表作品包括:長篇小說《呼吸》,中短篇小說《訪問夢境》《我是少年酒壇子》《信使之函》《仿佛》《請女人猜謎》《夜晚的語言》《憶秦娥》《此地是他鄉》,隨筆集《在天花板上跳舞》《比緩慢更緩慢》《上海流水》《今日無事》等。作品有法、英、日、俄、意等譯本。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