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鏡第三十三輯 :中華考古圖志
-
>
(花口本)(精)讀一頁就上癮的唐朝史(全4冊)
-
>
長安夢華錄
-
>
安史之亂
-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
-
>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
-
>
西洋鏡:第二十三輯 五脊六獸
新書--國史講話:春秋(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29917
- 條形碼:9787208129917 ; 978-7-208-1299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國史講話:春秋(精裝)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公元前712年,魯國大臣羽父派了一個刺客,將魯隱公刺死。公元前611年,襄夫人派了一位刺客,將自己的孫子宋昭公刺死。公元前607年,晉國權臣趙盾的族人,將晉靈公刺死。類似這樣的弒君故事,在春秋時期為什么頻頻上演?春秋五霸誰名副其實,誰是徒有其名?戎狄蠻夷是如何漸漸融入而**的“華夏”?古代的貴族是文質彬彬的君子還是赳赳武夫?春秋著名的美食是什么?…… 錢穆的伯樂,譚其驤、童書業、楊向奎、白壽彝等史學大師的老師,在民國史學界長期坐著首把交椅的歷史學家顧頡剛與其弟子歷史學家童書業一起,帶著滿腔誠意輕松開講。原來,春秋,是野蠻到文明的過渡,是不同種族混合而成中華民族的時代,是封建制度走向奔潰的時代…… 作為庶子的小白,是怎么當上齊桓公的?流亡在外的重耳,是怎樣逆天改命,當上晉文公的?好色的夷君楚莊王,又是怎么成為一代霸主的?好故事盡在《國史講話:春秋》。
新書--國史講話:春秋(精裝) 內容簡介
《國史講話:春秋》是1940年代顧頡剛與童書業合作撰寫的春秋史講義,正編按時間講述,附編按專題撰寫“世族與世官制度”、“軍制”、“爵位與官制”、“教育與刑法”、“宗教與學術”、“禮俗及其他”等。由于中國在政治、文化、宗教、禮俗等方面的制度基礎奠定于春秋時期,因此,閱讀這段歷史,就等同于探索中華民族的根源。
新書--國史講話:春秋(精裝) 目錄
**章 三代的略史與周的變遷
第二章 春秋以前的列國世系
第三章 鄭國獨強時代
第四章 鄭的中衰與齊的始強
第五章 所謂“尊王攘夷”事業的背景
第六章 齊桓霸業
第七章 晉秦的崛起與其爭霸
第八章 楚宋爭衡與周室內亂
第九章 城濮之戰與晉文霸業
第十章 秦晉的沖突與晉襄繼霸
第十一章 晉的中衰
第十二章 楚的強盛與狄的衰亡
第十三章 晉楚**次和平盟約的訂立與撕破
第十四章 晉的內亂與悼公復霸
第十五章 晉楚第二次和平盟約的訂成
第十六章 中原和平時期中的各國內政的變遷
第十七章 社會組織的變動與學者階級的出現
第十八章 北方政局的終結
第十九章 南方的混戰與吳的衰亡
第二十章 結論
附編
**章 春秋時的農民生活與商工業
第二章 封建社會的組織與其動搖
第三章 男女關系與婚姻習慣
第四章 世族與世官制度
第五章 地方制度與城邑建筑及人口
第六章 軍制
第七章 爵位與官制
第八章 教育與刑法
第九章 宗教與學術
第十章 禮俗及其他
附錄一 春秋史課試題(民國二十六年一月)
附錄二 春秋史課試題(民國二十六年六月月)
編后記
新書--國史講話:春秋(精裝) 節選
商代以前的中國歷史,我們已不能詳確知道了。大約在耶穌紀元前二千年左右,黃河流域的中部,有一種比較文明的民族在那里居住著,發展著,這種民族所建立的國家,就是那歷史上有名的“三代”的**代夏。不知在什么時候,出來了一個商民族,在現在山東省的境內發展勢力。約在耶穌紀元前一千多年的時候,商民族出來了一位很能干的君主叫做湯,統一了東方諸部族,舉兵西向,就把夏國滅了。 商民族滅夏以后,勢力格外強盛,便成為中原的宗主邦。從近代在河南安陽縣發掘出來的甲骨卜辭同銅器銘文等看來,商民族已有較完備的文字,較高尚的文化。《詩經》里說在成湯的時候,一直到西方的氐羌,都沒有敢不來朝貢的。*近在甲骨卜辭里也發現了“令周”,“令周侯”的記載。可見商國雖不必如后人所說的那樣“赫赫天朝”的樣子,也自成個大國的規模。從湯傳了二十九代,出來了一個不成材的君主叫做紂,貪酒好色,把商國的政治弄得一團糟。同時商民族的民族性也日就墮落,沾染了貪酒的惡習。《詩經》里說,殷商的人好喝酒,喝醉了整夜呼叫,甚至于拿白天當作晚上,同現在吸雅片煙的人真差不多。近來在河南地下發掘出來的商代器物中也有很多酒器,可見商民族好酒的風俗。商民族正在衰微的時候,西方已有一個新興的民族叫做周的在等待,他們起來漸漸的代執了中原的宗主權。 周民族是個很晚起的民族,據《史記》的記載,從他們的始祖后稷算起,到代商而興的文王,還只有十四代,比了商國從湯到紂已有二十九代的還要減少_半。大約這個民族成立的時代就在商。周民族的根據地,大約在現在的陜西省西部,《詩經》上說周民族*初的時候從杜地搬到漆地,到公亶{音dan}父時又搬到岐山下的胥地(周原)。杜為漢的杜陽縣,在今陜西省麟游縣的西北。漆是漆水,漆地也在現在麟游縣的西邊。胥不知在何處,總離開不了岐山下的地面。杜、漆、胥都在陜西省的西部。到公劉的時候,周民族開拓的地域廣了,除了原有的胥以外,又有京和豳{音bin},渭水芮水一帶地都歸了他們。傳到太王,勢力更向東方發展,開始致力于翦商。再傳到了文王,是個很有材干的君主,又有許多的好輔佐,漸漸統一了西方諸部族,東作邑于豐(在今陜西鄂縣東),自稱受了上帝的命而伐商,于是戡定了黎國,給商國的王畿以很大的威脅。不幸伐商的功績沒有做成,他就死了。他的兒子武王繼起。順天命以伐商,和商國的兵旅在牧野地方開戰,勇將師尚父奮力戰斗,就把商國滅了。 武王滅商以后,不久去世,他的兒子成王年幼,便由成王的叔父周公旦攝政。在這個時候,周室的內部忽然發生變亂,原因是武王的其他弟弟管叔蔡叔們妒忌周公攝政,造出謠言,說甩公要想自己做天子,引得全國起了猜疑。于是紂的兒子武庚就乘這機會聯絡了反對周公的周室宗親和商民族與國淮夷奄等舉兵反周,聲勢很是浩大。這時周室的地位實在危險到萬分,幸而周公是個很能干的人,親自帶了人馬東征,打了好幾年的仗,結果把敵人完全撲滅,東方也因此平定了。 原來武王滅殷,只滅了殷的本邦,并沒有把殷民族的地盤完全收歸己有,不但東方未全歸周民族的勢力范圍,就是殷的本邦也還讓紂子武庚居住著,不過派人監視著他罷了。武王一死,周既發生內變,殷人自然想乘機重新抬頭,與周對抗,不幸既衰敗了的民族終究敵不過新興的民族,所以結果反給了周民族以平定東方的機會。 周公東征勝利以后,就在東方大封同姓和功臣為諸侯以鎮壓殷民,又把一部分頑抗的殷民遷到洛水流域,叫他們建筑洛邑,以為周的東都;洛邑建成,就叫他們居住在那里,以便隨時監視他們的行動。就在這時,周公把政權奉還了成王。周公從攝政到歸政,首尾共歷七年,周室的基業也就在這時期內確立。 從成王到康王是周室的全盛時代,后世的傳說甚至于說那時候刑罰停止了四十多年。從這過甚的言詞里也可測量出那時的人民是何等享受太平幸福。 康王七傳到厲王。厲王是個很專制的君主,政令暴虐,卻不許人民批評他。他竭力壓制輿論的結果,引起人民的大反動,首都起了革命,厲王被趕到彘地去,由一位共國的諸侯名字叫做和的來代做了天子。過了十四年,王位才歸給厲王的兒子宣王。這次革命,可以說是平民革命的開始,然而政權始終在貴族的手里。 宣王是周室的一位中興之主,他即位以后,內修政事,外攘夷狄,西北方的獫狁{音xian yun}和東南方的淮夷、徐方、蠻荊(就是后來的楚)都被平定,王室的威靈為之一振。可惜到了晚年,漸漸衰頹,對外打了好幾次敗仗,人民喪失很多,甚至于有“料(數)民”的舉動,數數人民究竟還剩多少。在這里可見周的衰微,在宣王時已開始了。 到了宣王的兒子幽王嗣位,比了他的祖父厲王還要不如,他寵愛一個妃子叫做褒姒的,把政治弄得一塌糊涂。加以這時候天災流行,民不聊生。在人民流亡的當兒,外侮仍是不息,《詩經》上說那時候“日蹙國百里”,可見周國受戎、狄侵陵的厲害。在這天人兩重災患交逼之下,政治又不上軌道,周國本來已岌岌不可終日了。但幽王還不覺悟,因為寵愛褒姒,想立她為王后,立她所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把原來的王后姜氏廢了,又把原來的太子趕到外舅家西申國去,于是觸怒了申侯,就聯合繒國和西夷、犬戎等一同起兵攻周,打破了周都,把幽王殺死在驪山下,周室就亡了。 幽王死后,王室在西方的領土已全被戎族占據,那時申、魯、許等國諸侯奉太子宜臼在東南方的申地即位,這就是東周**代的天子平王。同時虢公翰也奉王子余臣在攜地即位,后來稱為攜王。二王并立的結果,攜王被平王的黨晉文侯所殺,于是周室又歸統一;但是在西方已不能立國,于是諸侯奉平王東遷到周公所營建的洛邑,后人就稱作東周。周室初遭戎難,剛東遷時,國力非常微弱,只得依附諸侯以立國,王靈衰落,于時列國并峙的形勢頓時造成。那時晉、鄭兩國與東周的王室是*有關系的。等到晉國因分化而發生內亂,于是東周王室唯一的屏藩就只有鄭國了。 ……
新書--國史講話:春秋(精裝) 作者簡介
顧頡剛(1893-1980),中國現代學術大師,古史辨學派創始人,中國現代民俗學、歷史地理學奠基人。先后在廈門、中山、燕京、北大等多所大學任教授,首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創辦樸社、民俗學會、禹貢學會,主編《燕京學報》《禹貢半月刊》等。1954年后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主持點校《資治通鑒》、“二十四史”。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