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鏡第三十三輯 :中華考古圖志
-
>
(花口本)(精)讀一頁就上癮的唐朝史(全4冊)
-
>
長安夢華錄
-
>
安史之亂
-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
-
>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
-
>
西洋鏡:第二十三輯 五脊六獸
孔子大歷史:初民.貴族與寡頭們的早期華夏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57552
- 條形碼:9787208157552 ; 978-7-208-15755-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孔子大歷史:初民.貴族與寡頭們的早期華夏 本書特色
《孔子大歷史》是《南北戰爭三百年》作者李碩所寫的孔子傳記。生動書寫孔子的一生:以私生子的身份出生,在底層單親家庭中成長,一步步做到“大司寇行攝相事”,同時也見證了春秋末期各國內政外交的風云變幻與奇聞軼事。孔子遭遇政治失意后周游列國,終究未能實現自己的從政理想。但他的學說經后人的傳承與解釋,流傳后世,他也被弟子“制造”成了至圣先師。我們通常的印象中,孔子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圣人”,是一個抽象的人物。《孔子大歷史》正是要去掉孔子的這層“圣人”光環,還原他作為普通人的成長歷程。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與憂懼,也有困惑、糾結與執著。作者李碩探究了孔子面對各種人生事件的心理狀態與動機,從而描畫出一個豐富、完整的孔子形象。通過解讀經史文獻,《孔子大歷史》再現了孔子在寡頭世襲政治游戲規則中沉浮的一生,以及他生活的春秋時代的種種生活場景、日用禮俗,對孔子的生活世界進行了人類學乃至影視視覺層面的還原。
孔子大歷史:初民.貴族與寡頭們的早期華夏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是通俗易懂又有獨特見解的孔子傳記。
孔子是中國歷目前春秋時代末期的一位文化巨人。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其時間之長、影響之深,是歷目前任何人也無法比肩的。
本書中作者以詼諧生動的筆法,深入淺出地再現了孔子的生平原貌,還原了圣人的曲折人生,在這里,孔子是一個既非被倫理道德很好不錯化的保證圣人式的孔子,也非對人的善意充滿信賴的孔子,而是一個更真實、更有血有肉的孔子。通過孔子的一生,作者還展現了春秋后期列國的整體情況,并將孔子放到人類共同的文化背景里,探索不同地域、時代的人類社會間存在的共性。
孔子大歷史:初民.貴族與寡頭們的早期華夏 目錄
引 子
**章 野合而生到認祖歸宗(1—15 歲)
第二章 學著當貴族(15—35 歲)
第三章 齊國流亡(35—40 歲)
第四章 陽虎的時代(40—50 歲)
第五章 思想和學術
第六章 從政:為寡頭們工作(50—53 歲)
第七章 從權力巔峰出局(54—56 歲)
第八章 衛國緋聞多(56—57 歲)
第九章 南國的挫折(57 歲)
第十章 悲情黃河(57—59 歲)
第十一章 淮上漂泊(59—63 歲)
第十二章 年輕人的戰爭(63—68 歲)
第十三章 晚年著述(68—73 歲)
第十四章 *后幾場喪事
第十五章 子貢造神成與敗
外篇一 周滅商與華夏新生
外篇二 春秋晚期及孔子生平大事編年
后 記
孔子大歷史:初民.貴族與寡頭們的早期華夏 節選
穿越回春秋時代:教你如何做貴族?
【按語:古代貴族堪稱文武雙全,德智體全面發展。他們都要具備哪些“基本素質”?貴族如何打仗,又有哪些“文化課”?】
春秋貴族的必修課
說過了貴族的“封建”政治體系,再來說說當貴族的基本功。
首先得會打仗。貴族們為上級效力,主要是打仗。那時是駕著馬拉戰車,打車戰。戰車都是四匹馬拉著,車廂很小,一米見方,趕車的馭手站中間,拿弓箭的站左邊,拿戈的站右邊,跑著打。
春秋時候一場大仗,雙方投入的戰車有幾百輛、上千輛。這么多車列隊跑起來,浩浩蕩蕩非常壯觀。春秋以后就再沒有這么大規模的車戰了。
農民沒有駕戰車的資格,他們跟主人出征,都是當苦力干活,伺候主人的人和馬。打仗輪不到他們出風頭,那是貴族們的專利。
戰車得在平坦的地面才能跑起來,兩國打仗,要選開闊的地勢會戰。這種地方成隊的馬車狂奔,隨軍的徒步老百姓就剩下撞挨踩的份兒了。
后世人可能不理解:為什么不選坑坑洼洼的地方,挖壕堆土,讓老百姓打陣地戰?因為那時貴族瞧不起,要這么打仗就沒人跟你玩。不光敵人、外國笑話你,自己國家的貴族也不愿帶你混。
貴族打車戰,*推崇的是勇氣。那時玩陰謀詭計,打贏了也不光彩。孔子之前一百多年,有過一次“曹劌論戰”,曹劌不是什么大貴族(但也不是農奴),愛玩點小花招。他給魯國國君當參謀,和齊國的齊桓公打仗。齊國人很有(歐洲中世紀的)騎士風度,戰車列完陣,先敲鼓,自己不進攻,請魯軍先動手。這是很高尚的風格。但曹劌不讓魯軍動,等齊國人敲了三次鼓,將士們都麻痹大意了,才下令出擊,把齊國打敗了。這在那時算是特例。原來大家只知道夸曹劌聰明,但沒想過,這是齊國人風格高,沒趁你冷不防直接沖鋒。
春秋時候國家間打仗,是國君(或者大貴族們)鬧意氣、耍威風的成分居多,不是非你死我活不可。齊國是大國,比魯國厲害得多,可曹劌打贏的第二年,齊桓公就娶了位魯國公主當夫人,兩個國家又和好了。
另一位盡人皆知的宋襄公,和楚國人打仗,風格更高尚,結果吃了敗仗,自己也受傷而死,成了后世的笑柄。其實宋襄公那套觀念,在當時大家都理解。楚國人這一仗打贏了,也就班師回國,不肯繼續進軍把宋國給滅了。為什么?因為楚國人也尊重宋襄公的表現,這是雙方起碼的底線。所以我們不能拿后世打仗的觀念去衡量春秋時代,因為后世沒有貴族們的那套講究。
那時貴族在戰場上,偶爾還會發生“單挑”,有點像歐洲騎士的決斗,兩輛馬車對面停好,你射我一箭,我射你一箭,兩邊輪流來,直到一方被射死為止。還有風格更高、更自信的,先讓挨對手射三箭,都沒射中,自己這才還一箭,把對手射死了。
打仗時,見了對方國君的戰車,要有禮貌地打招呼問候。哪怕要俘虜敵人的國君,也要行著禮說客套話。這樣才算是“君子”,在貴族圈子內才被瞧得起。
所以,春秋時打仗,都是貴族自己玩的游戲,規模小,跟老百姓沒關系,戰爭也不太傷害老百姓。不像戰國,舉國動員全民皆兵,曠日持久你死我活。翻翻《春秋》,那時候的國家差不多年年打仗,但對老百姓過日子影響不大。
其次,除了會打仗,貴族還要有文化,起碼要能識字,能看明白自己的家譜。這是貴族和農民的區別。到孔子的前一代人,就是孔紇在世的時候,中原的貴族們更重視文化:那時各諸侯國搞外交,貴族們宴會應酬,都講究“賦詩”。就是想說什么事情不能直說,先要背誦一首或幾句詩,把意思暗示出來。這和猜謎、酒令有點像,孔紇那一代的大小貴族們玩得非常起勁。誰要是聽不懂別人什么意思,或者自己的想法找不出詩來表達,就讓人笑話,有不登大雅之堂的羞辱。
這其實是新時尚。五百年前,周武王帶著周族人滅了商朝,征服中原,封自己的遠近親戚到中原當諸侯。那時他們是軍事征服者大老粗,沒什么文化。但立了朝廷之后,總有檔案、文書一類工作,自己不會,就讓投降的那些商朝貴族們干,那些人相對有文化。
前些年陜西出土了一坑青銅器,不是隨葬品,是逃難前埋藏的浮財,后來忘了挖。不大的土坑,密密匝匝塞滿了青銅器。器物的主人,就是這么一戶投靠了周朝的商人貴族,“微史氏”,他們世世代代為西周朝廷管理文史檔案。(見彩圖1、彩圖2)
孔子大歷史:初民.貴族與寡頭們的早期華夏 作者簡介
李碩,河北保定人。北京大學中文系學士,清華大學歷史系碩士、博士,現供職于新疆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從事中古軍事史、歷史地理、邊疆民族問題研究。著有《南北戰爭三百年》《從大漠綠洲到玉石山谷》等,在《中華文史論叢》《學術月刊》《歷史地理》《敦煌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