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靈元氣社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
>
厭女(增訂本)
-
>
這樣學習才高效/楊慧琴
-
>
心理學經典文叢:女性心理學
-
>
中國文化5000年
持續焦慮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8255
- 條形碼:9787108068255 ; 978-7-108-0682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持續焦慮 本書特色
本書是芝加哥大學教授艾愷寫作于20世紀80年代的專著,原作以中文寫就,20世紀90年代出版后曾產生廣泛影響。艾愷在漢語學術界常以梁漱溟研究專家而聞名,本書展示了作為思想家的艾愷的深厚學養。作者不僅將世界范圍內反現代化思潮盡收筆底,在本書的*后更加提出了自己建立的“反現代化思潮”模型:迫于一種“文化自衛”心理,“體用之辨”存在于任何一種反現代思潮中,因此反現代化思潮與其所批判的現代化勢必陷入持續地焦灼感中,這也正是本書標題“持續焦慮”的題中之義。
持續焦慮 內容簡介
現代化是一個古典意義的悲劇,它帶來的每一個利益都要求人類付出對他們仍有價值的其他東西作為代價。大部分近代以來的文學與哲學之勃興,恰恰源于人們眼見他們珍視的東西被他們想要的東西削弱或者摧毀。每個人對平等、個人主義、科學和現代工業等給予高度評價,然而同時也為傳統生活、家庭倫理、與自然相契合大聲疾呼。這兩組欲求的沖突,不但象征和表達了人類*深的社會沖突,也象征和表達了人性本身的深邃矛盾。 作者從德國的反現代化論者如哈曼、謝林和赫德、費希特等人的思想梳理開始,繼而將世界范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如斯拉夫主義者,印度的甘地、泰戈爾,中國的張君勱、梁漱溟,日本的岡倉覺三和西田幾多郎,一直到當代的埃呂爾和馬爾庫塞等的思想做了全面的梳理。 作者認為,持續的反現代化批判的貢獻與意義是:在批判的過程中,辨明了現代化過程的真正本質,也確定了人類要付出的代價。“現代化”與“反現代化”思潮的沖突將以二重性模式永遠地持續到將來。
持續焦慮 目錄
前 言 1
一 現代化的定義 9
二 作為解釋性用詞的“現代化” 13
三 啟蒙運動:現代化的誕生 16
四 反現代化 26
五 現代民族國家、現代國家主義與現代化 28
六 德國浪漫思想與文化民族主義 33
七 民族國家、現代化與國家主義的關系 43
八 英、法兩國的反現代化思想家(1780—
1880) 67
九 斯拉夫主義者 85
十 19世紀末西歐的反現代化思潮 105
十一 歐洲反現代化思想概說 113
十二 亞洲“對西方世界的反抗” 131
十三 印度的批評 139
十四 中國的批評 201
十五 日本的批評 269
十六 非洲及中東的批評 295
十七 當代歐美的批評 299
十八 后現代主義 299
結 論 310
新版后記 310
持續焦慮 作者簡介
艾愷(Guy S. Alitto),1975 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這個世界會好嗎?》《吾曹不出如蒼生何》(合著)、《南京十年的鄉村建設》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