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三聯精選:教育的目的

包郵 三聯精選:教育的目的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22-04-01
開本: 32開 頁數: 151
本類榜單:社會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24.7(7.7折) 定價  ¥32.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三聯精選:教育的目的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3105
  • 條形碼:9787108073105 ; 978-7-108-0731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三聯精選:教育的目的 本書特色

大學是實施教育的機構,也是進行研究的機構。但大學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僅僅向學生們傳播知識,也不在于僅向教師們提供研究的機會。大學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為一體,對學術進行充滿想象力的探索,從而在知識和追求生命的熱情之間架起橋梁。 ——懷特海

三聯精選:教育的目的 內容簡介

《教育的目的》是懷特海有關教育的演講論文集,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觀念。懷特海主張教育應該充滿生氣與活力,反對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應引導他們自我發展;他強調古典文學藝術在學生智力發展和人格培養中的重要性,重視審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義,認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經常目睹偉大崇高,道德教育便無從談起”。這些富有創見而深刻的教育觀念,對現在所提倡的“素質教育”有很大參考價值。 大學是實施教育的機構,也是進行研究的機構。但大學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僅僅向學生們傳播知識,也不在于僅向教師們提供研究的機會。大學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為一體,對學術進行充滿想象力的探索,從而在知識和追求生命的熱情之間架起橋梁。 ——懷特海

三聯精選:教育的目的 目錄

序言 一 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一種掌握種種細節的需要耐心的過程,一分鐘,一小時,日復一日的循環。我們知道有一句諺語“見樹不見林”,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使學生通過樹木看見森林。 二 教育的節奏 教育的節奏指一個特定的原則——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學習方式應該在學生的智力發育達到適當的階段時采用。這個原則在對任何有教育經驗的人來說都是十分熟悉的,但在教育實踐中,人們在對待這個明確無疑的原理時,并沒有對學生們的心理給予應有的注意。 三 自由與紀律的節奏 一種設計完美的教育,其目的應該是使紀律成為自由選擇的自發的結果,而自由則應該因為紀律而得到豐富的機會。自由和紀律這兩個原則并不對立,在兒童的生活中應該對它們進行這樣的調節,使之適應個性發展的自然變化。 四 技術教育及其與科學和文學的關系 每種形式的教育都應該向學生傳授技術、科學、各種一般的知識概念以及審美鑒賞力;學生在每一方面所受的訓練,都應該由其他兩方面的訓練補充而相得益彰。 五 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 我們面臨的任務是如何利用中學的五年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古典文化課與其他學科共同分配時間,只有當古典文化能夠比其他任何目的相同的學科更快地豐富學生的智力品質時,它才能得到保護。 六 大學及其作用 大學并不是促使社會進步的惟一機構,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今天,凡是那些不斷前進的國家,它們的大學教育都在蓬勃地發展。大學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使青年學子們在知識和智力發展方面受一批充滿想象力的學者們的影響。 自述生平 懷特海主要著述目錄 譯后記
展開全部

三聯精選:教育的目的 節選

譯后記 徐汝舟 英國數學家和哲學家艾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1861—1947)是歐洲19至20世紀杰出的思想家。他一生著述豐富,探索和研究的題目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諸多領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哲學方面,他受柏拉圖形而上學體系的影響,又闡發了柏拉圖的思想;他與法國的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和美國的杜威(John Dewey,1859—1952)被認為是20世紀前半葉*重要的三位思辨哲學家。在數學方面,他與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合作完成了偉大的著作《數學原理》,將人類的邏輯思維向前推進一步。他一生大部分時間在英國和美國的大學講學,他那深刻而富有創見的教育思想在歐美教育界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懷特海出身于教育世家,他的祖父和父親曾任家鄉一所私立學校的校長。懷特海幼年時身體孱弱,在家跟隨父親學習,14歲時才到當時英格蘭*好的學校之一舍伯恩學校接受正規教育。他19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攻讀數學,課余對文學、哲學、宗教、神學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畢業后,他先后在劍橋三一學院、哥爾德斯密斯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科技學院和美國哈佛大學等學校教書。從懷特海的一生經歷看,他始終浸潤在充滿人文主義精神的環境中。他正是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以數學家和哲學家敏銳的直覺和深刻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穎的教育思想。今天,使學生接受全面的素質教育成為教育家們特別關注的問題,而八十多年前,懷特海在他關于教育的講演中就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他反對向學生灌輸知識,提倡引導他們自我發展;他提出智力發展的節奏性階段論;他倡導使受教育者在科學和人文方面全面發展;他強調古典文學藝術在學生智力發展和人格培養中的重要性;他還重視審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義,認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經常目睹偉大崇高,道德教育便無從談起”。懷特海的講演中充滿了這種精辟的論述,這些仍具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應該引起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們的認真思考。 收入這個譯本的六篇講演和文章是根據倫敦恩斯特·本有限公司(Ernest Benn Limited)1950年出版的《教育的目的及其他論文》一書譯出的,此外收入了懷特海80歲時在哈佛大學寫下的一篇自述生平。這篇自述文字樸素優美,讀者從中可以看出一個畢生致力于科學的老人暮年時回顧自己學術探索和心靈發展的路程。為使讀者更好地了解本書的內容,譯本對一些歷史人物加了簡單的注釋。懷特海的教育思想十分豐富,譯者不揣冒昧,選譯若干篇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限于水平,譯文中難免錯漏之處,敬請專家批評指正。

三聯精選:教育的目的 作者簡介

懷特海 (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英國數學家、哲學家、教育家。他與羅素合著的《數學原理》標志著人類邏輯思維的空前進步,被稱為永久性的偉大學術著作之一;他創立了龐大的形而上學體系,《過程與實在》《觀念的歷險》等是其哲學代表作;而他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廣泛承認。 徐汝舟(譯者),《大學英語》雜志編委,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