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
>
李誕脫口秀工作手冊
-
>
成事:馮唐品讀曾國藩嘉言鈔
互聯網使用、金融資產配置與家庭消費升級:基于資產流動性視角的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606684
- 條形碼:9787568606684 ; 978-7-5686-066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互聯網使用、金融資產配置與家庭消費升級:基于資產流動性視角的分析 內容簡介
王智茂,男,1983年10月1日生,江蘇鹽城人,經濟學博士,鹽城師范學院商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家庭金融、互聯網金融理論與政策、消費經濟與產業經濟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曾擔任天津財經大學金融與保險研究中心《濱海金融專報》主編,優選大宗商品資訊平臺《龍訊財經》特約分析師,先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管理學刊》等刊物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0余篇,參與各類科研課題13項。 長期以來,消費提振緩慢一直是制約我國宏觀經濟結構轉型和家庭生活福祉提升的重要因素。近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使用的普及在微觀領域極大的拓展了家庭的消費渠道,改善了家庭的整體消費水平。但是,當前我國家庭消費率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人均消費支出額同比增速也存在下降的趨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額增速從2013年的7.4%下降到2018年的6.2%。]。這一現象與我國家庭持續增長的收入水平和資產規模并不匹配,與傳統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說的理論解釋也不一致。由此可見,互聯網使用對家庭消費的影響路徑中,可能還存在其他影響因素的制約,其中家庭資產流動性和配置結構的差異可能是原因之一。由于中國家庭普遍存在較高的儲蓄偏好和住房資產占比,整體資產結構的流動性偏低,對家庭即期消費的支付能力產生了明顯抑制。因此,要使互聯網使用引致的家庭消費需求轉化為實際消費支出,不可避免需要探討家庭高流動性資產配置,尤其是金融資產配置的潛在影響。 本書基于國內外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和國內家庭互聯網使用普及率不斷提升的現實背景,以新興互聯網經濟理論、資產組合理論與消費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將“互聯網使用→金融資產配置→家庭消費升級”作為基本的邏輯出發點對家庭的金融資產配置與消費行為進行分析,旨在探索金融資產配置在互聯網使用影響家庭消費升級過程中的傳導路徑和影響機制。本書具體回答四個問題:(1)金融資產配置對家庭消費結構存在何種影響?不同流動性的資產結構變動能否促進家庭消費升級?(2)金融資產配置在互聯網使用對家庭消費升級影響過程中是否存在中介效應?如果有中介效應,其具體的影響效應、傳導路徑是什么?(3)依據前述問題的傳導路徑,互聯網使用如何影響金融資產配置,進而引導家庭消費升級?其具體影響機制是什么?(4)在實際中,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支持互聯網使用通過金融資產配置促進家庭消費升級,提升家庭消費質量? 本書結合實際發展問題,提出有利于我國城鄉家庭互聯網使用、金融資產配置和消費升級傳導作用發揮的對策建議。根據城鄉家庭互聯網使用對金融市場參與影響機制的差異,提出提升互聯網使用與市場參與結合度的建議;根據城鎮家庭住房資產對高流動性金融資產的擠出影響,提出降低城鎮家庭住房資產流動性約束的建議;根據農村家庭對低流動性金融資產的儲蓄偏好,提出完善農村家庭社會保障機制的建議。
互聯網使用、金融資產配置與家庭消費升級:基于資產流動性視角的分析 目錄
互聯網使用、金融資產配置與家庭消費升級:基于資產流動性視角的分析 作者簡介
王智茂,男,1983年10月1日生,江蘇鹽城人,經濟學博士,鹽城師范學院商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家庭金融、互聯網金融理論與政策、消費經濟與產業經濟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曾擔任天津財經大學金融與保險研究中心《濱海金融專報》主編,全球大宗商品資訊平臺《龍訊財經》特約分析師,先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管理學刊》等刊物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0余篇,參與各類科研課題13項。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