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志(1978-2002)?鐵路志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德國克虜伯與晚清火:貿易與仿制模式下的技術轉移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識木:全球220種木材圖鑒
山地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56963
- 條形碼:9787547856963 ; 978-7-5478-5696-3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地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軌道交通相關專業設計人員、施工人員,以及高校相關專業師生《山地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是作者在總結山地城市軌道交通設計建造技術關鍵技術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依托重慶市軌道交通環線示范線工程,可以為山地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提供具體可行的實踐經驗。
山地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 內容簡介
重慶是我國有名的山地城市,隨著軌道交通網絡化建設與運營,丞待解決相關的系列問題:①山地城市地形起伏大、隧道埋深較深,乘客進出站的便捷性及緊急情況下消防救援技術難題。②軌道交通路由資源緊缺條件下,如何優選潛能發揮軌道交通的網絡資源共享技術難題。③重慶市主城區位于長江、嘉陵江匯合處,緩解越江交通緊張狀況,解決1034萬市民越江出行難題。④山地城市軌道交通較平原城市技術特點不同,應形成設計建造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可持續發展;等等。 本書首先介紹了重慶軌道交通線路規劃與環線工程建設背景、建設歷程,其次,提煉了工程主要設計原則、技術標準以及設計創新特點,而后立足山地城市設計特點,按照工程設計主要涉及的20多個專業,詳細闡述了車輛、限界、線路、軌道、車站建筑、車站與區間結構、供電系統、通風空調系統、給排水及消防系統、通信系統、信號系統、綜合監控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售檢票、人防工程、車輛基地、TOD專項設計、環境保護等方面設計方法及工程案例,并且對相關技術提出展望。
山地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 目錄
第1章工程概論1
1.1環線規劃與建設1
1.1.1規劃設計背景1
1.1.2功能目標定位6
1.1.3建設歷程8
1.1.4建設意義9
1.2工程設計概要9
1.2.1主要設計原則和技術標準9
1.2.2客流預測與運營組織11
1.3設計創新與特點13
1.3.1項目背景13
1.3.2項目內容14
1.3.3設計創新與特點14
第2章行車、車輛與限界17
2.1行車組織與運營管理17
2.1.1研究范圍及要點17
2.1.2設計原則17
2.1.3設計案例19
2.2車輛28
2.2.1AS車的研發與技術特色28
2.2.2車輛選型及列車編組30
2.2.3車輛主要技術參數30
2.2.4主要部件和設備系統31
2.3限界32
2.3.1概述32
2.3.2設計原則33
2.3.3系統組成34
2.3.4方案設計35
2.3.5創新與實踐37
第3章線路與軌道42
3.1線路42
3.1.1概況42
3.1.2設計原則與技術標準43
3.1.3設計內容及設計特點44
3.1.4重點區段的線路比選研究44
3.1.5線路方案設計48
3.1.6創新與實踐56
3.2軌道工程56
3.2.1概述56
3.2.2系統創新與實踐57
3.2.3措施與建議63
第4章車站建筑65
4.1概述65
4.2設計原則67
4.3建筑設計特色及主要技術標準68
4.3.1建筑設計特色68
4.3.2技術標準68
4.4特色車站方案設計70
4.4.1地下站70
4.4.2地面及高架站80
4.5防災設計85
4.5.1特殊消防設計85
4.5.2防淹設計85
4.6綠色節能設計87
4.7山地城市人性化設計87
4.7.1無障礙設施88
4.7.2室外廣場88
4.7.3交通接駁88
4.7.4便民服務設施90
4.8車站裝修90
4.8.1概況90
4.8.2設計原則90
4.8.3空間環境設計91
4.9人防工程93
4.9.1設防范圍93
4.9.2設計原則93
4.9.3設防標準93
4.9.4實踐與建議94
第5章車站結構95
5.1全線車站結構概況95
5.1.1明挖法95
5.1.2暗挖法95
5.1.3施工方法的選擇96
5.2巖土工程勘察98
5.3地下車站結構99
5.3.1明挖法車站99
5.3.2礦山法暗挖車站99
5.3.3明挖車站典型案例101
5.3.4暗挖車站典型案例104
5.3.5明暗挖工法結合車站典型案例128
5.3.6高架車站結構設計135
5.4地下工程防水和耐久性138
5.4.1設計原則及標準138
5.4.2明挖法結構防水138
5.4.3礦山法結構防水140
5.4.4結構耐久性設計143
5.4.5設計難點143
第6章區間結構145
6.1地下區間145
6.1.1區間結構設計概況145
6.1.2區間施工工法的選擇148
6.1.3復合式盾構區間設計149
6.1.4礦山法區間典型案例161
6.1.5明挖法區間典型案例172
6.2高架區間180
6.2.1高架區間橋梁總體設計180
6.2.2標準橋梁上部結構設計182
6.2.3標準橋梁下部結構設計184
6.2.4連續梁結構設計186
6.2.5特殊節點橋梁結構設計187
6.2.6附屬結構設計190
6.3過江橋梁設計193
6.3.1朝天門公軌兩用橋193
6.3.2鵝公巖軌道交通專用橋195
6.3.3高家花園軌道交通專用橋197
第7章供電系統201
7.1概述201
7.2系統功能201
7.3設計原則202
7.4方案設計203
7.4.1供電電源203
7.4.2中壓網絡203
7.4.3牽引供電系統205
7.4.4接觸網系統206
7.4.5低壓配電及動力照明系統206
7.4.6電力監控系統209
7.4.7雜散電流防護系統210
7.4.8接地及過電壓防護系統210
7.4.9供電車間211
7.4.10主要設備選型原則211
7.5系統創新與實踐212
第8章通風空調系統214
8.1系統概況214
8.2設計原則214
8.3系統組成215
8.4系統運行模式219
8.4.1區間隧道通風系統運行模式219
8.4.2車站通風空調系統運行模式219
8.4.3系統控制220
8.5系統創新與實踐220
8.5.1暗挖大斷面區間隧道通風系統設計220
8.5.2暗挖車站雙層風道設置221
8.5.3站臺集中排煙方案224
8.5.4車站冷源采用“2大1小”冷機配置方案225
8.5.5暗挖車站站廳、站臺公共區氣流組織形式優化225
第9章給排水與消防系統228
9.1系統概況228
9.2車站給排水及消防系統228
9.2.1車站給水系統228
9.2.2車站排水系統228
9.2.3車站消防系統229
9.3區間給排水及消防系統230
9.3.1區間排水系統231
9.3.2區間消火栓系統232
9.4自動滅火系統232
9.5系統創新與實踐233
9.5.1區間排水泵房優化233
9.5.2洞口雨水排水優化234
9.5.3深埋車站室內消火栓系統優化234
第10章通信系統236
10.1概述236
10.2設計原則236
10.2.1系統設計原則236
10.2.2設備設計原則237
10.3系統組成237
10.3.1專用通信系統238
10.3.2公安通信系統242
10.3.3用房及機構設置243
10.4方案設計244
10.4.1POE交換機嵌入式方案244
10.4.2暗挖車站站廳攝像機安裝方案244
10.4.3段場線纜隧道合設方案245
10.5創新與實踐245
10.5.1與既有線換乘站的系統互聯互通245
10.5.2滿足跨線運營的系統互聯互通245
10.5.3環線一期、二期視頻監視系統銜接246
10.5.4對軌道交通通信系統的展望246
第11章信號系統247
11.1系統概況247
11.2設計原則247
11.3系統構成及功能248
11.4工程方案251
11.5系統創新及實踐252
11.5.1實現互聯互通網絡化運營基本條件252
11.5.2實現CBTC互聯互通工程的主要任務252
11.5.3重慶互聯互通示范工程對行業自主創新的作用252
11.6技術特點及展望253
11.6.1互聯互通CBTC制式發展253
11.6.2基于車車通信的CBTC系統發展254
第12章監控系統255
12.1綜合監控系統255
12.1.1概述255
12.1.2設計原則255
12.1.3系統組成及功能256
12.1.4方案設計257
12.1.5創新與實踐258
12.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259
12.2.1概述259
12.2.2系統構成及功能259
12.2.3工程方案(含氣滅)261
12.3安防與門禁系統262
12.3.1概述262
12.3.2系統構成及功能262
12.3.3工程方案264
12.3.4系統創新及實踐264
第13章車站與區間設備266
13.1自動售檢票系統266
13.1.1概述266
13.1.2系統構成及功能266
13.1.3主要方案267
13.1.4系統創新及實踐268
13.2站臺門與電扶梯269
13.2.1站臺門269
13.2.2自動扶梯與電梯271
13.3區間安全設施273
13.3.1概述273
13.3.2設計原則及方案273
13.3.3系統功能及組成275
13.3.4工程創新實踐276
第14章車輛基地277
14.1車輛基地概述277
14.2主要設計原則278
14.3專業接口278
14.4車輛基地設計280
14.4.1工藝280
14.4.2站場282
14.4.3建筑284
14.4.4結構290
14.5應用及創新實踐291
14.6措施及建議291
第15章TOD專項設計293
15.1TOD一體化建設概述293
15.2重慶市TOD一體化建設概況293
15.3TOD物業開發分類294
15.3.1站點物業開發294
15.3.2車輛基地上蓋開發294
15.4TOD一體化建設研究目標295
15.5TOD一體化建設開發理念295
15.6TOD一體化建設方案設計296
15.6.1馬家巖停車場上蓋開發296
15.6.2四公里停車場上蓋開發303
15.6.3彈子石站TOD綜合開發308
15.7創新與實踐310
第16章設計總體總包管理312
16.1項目設計管理312
16.1.1推行標準化設計312
16.1.2實施目標化管理312
16.1.3總體總包工作內容313
16.1.4總體總包管理工作重點、對策及措施313
16.2設計總體工作內容315
16.3總包管理工作內容317
16.3.1設計總包工作內容317
16.3.2設計投資控制317
16.3.3審簽管理317
16.3.4例會制度320
山地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 作者簡介
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成立于1965年,是專業從事隧道、城市軌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建筑工程、勘察與測量等巖土工程的國家甲級設計、咨詢、勘察、監理單位。是國內最早從事軟土隧道設計研究的單位,也是最早承擔城市軌道交通前期研究與設計總體單位之一。院致力于服務于市政、公路、建筑三大主導行業,聚焦軌道交通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交通樞紐與綜合開發工程三個核心領域,逐步確立在軟土隧道和城市軌道交通設計、咨詢領域國內領先并具有國際影響的品牌地位。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