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摩托日記:拉丁美洲游記:notes on a latin American journey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8785
- 條形碼:9787513938785 ; 978-7-5139-3878-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摩托日記:拉丁美洲游記:notes on a latin American journey 本書特色
1.切·格瓦拉曾入選《時代》雜志20世紀百大影響力人物,被稱為“點燃朝霞”的人。 2.切·格瓦拉是文藝青年的精神偶像,T恤、書籍和牛仔褲爭相印著他的頭像。 3.一本深度了解拉丁美洲大陸的精華讀物,帶領讀者領略拉丁美洲大陸壯美的風光和深厚的人文知識。
摩托日記:拉丁美洲游記:notes on a latin American journey 內容簡介
《摩托日記:拉丁美洲游記》是一本旅行日記,也是一部心靈自傳,記述了“浪漫冒險家”靈魂人物切·格瓦拉年輕時環游拉丁美洲的旅行。1951年12月,格瓦拉和他的朋友阿爾維托·格拉納多從科爾多瓦出發,騎一輛破舊的摩托車,開始了他們向往已久的旅行。這次旅行歷時9個月,橫跨拉丁美洲大陸8000千米,旅行途中,他們飽覽了拉丁美洲大陸壯美的風光,包括安第斯山脈、阿塔卡馬沙漠和亞馬孫河,還見識了令人贊嘆的印第安文化遺產。
摩托日記:拉丁美洲游記:notes on a latin American journey 目錄
切·格瓦拉生平年表/001
行程路線/007
讓我們理解彼此/012
預告/014
發現大海/016
……為愛逗留/019
斬斷*后的羈絆/023
治流感,需臥床/026
圣馬丁-德洛斯安第斯/032
周邊探險/037
親愛的媽媽/041
在七湖路上/043
現在,我感到自己被連根拔起,自由,卻又……/046
好奇心的對象/049
專家/053
困難加劇/056
“大力神Ⅱ”的*后之旅/060
消防員、工人及其他/063
蒙娜麗莎的微笑/068
偷渡客/076
一次災難/080
丘基卡馬塔/085
綿延數千米的干旱土地/088
智利的*后之旅/092
遙想智利之行/095
塔拉塔,一個新世界/099
在帕查瑪瑪的土地上/106
太陽湖/112
前往世界的肚臍/114
世界的肚臍/118
印加的土地/121
我們的“地震之主”/130
勝利者的家園/133
還是庫斯科/136
萬博省/140
一路向北/147
穿越秘魯中心/150
殘缺的希望/155
總督之城/160
順著烏卡亞利河而下/170
親愛的爸爸/176
圣巴勃羅麻風村/178
圣格瓦拉日/181
小木筏的首次航行/187
親愛的媽媽/189
前往加拉加斯的道路/196
這奇怪的20世紀/200
頁邊上的筆記/203
附錄:面向醫科學生的演講/206
摩托日記:拉丁美洲游記:notes on a latin American journey 節選
讓我們理解彼此 這不是一個關于英雄事跡的故事,也不僅僅是一個憤世嫉俗者的敘述;至少我的本意并非如此。這是兩個懷抱著相似希望和共同夢想的人,度過的一段短暫的攜手同行的生命歷程。 在一個人生命的九個月里,他可以思考很多事情,上至*高深的哲學沉思,下至對一碗熱湯的極度渴望——這完全取決于他的胃的饑飽狀態。與此同時,如果他剛好具備一些冒險家的氣質,他或許會經歷一些讓別人感到興味盎然的事情,而他隨手記錄的內容讀來就像這些日記。 將一枚硬幣拋擲到空中,旋轉多次之后,落地時既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身為萬物尺度的人類,在這里通過我的嘴巴,用我的語言,敘述著我所看到的一切。在拋硬幣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十次正面后才出現一次反面,也可能情況正好相反。事實上,這種情況很可能會發生,沒必要去辯白,因為嘴巴只能描述雙眼真切看到的事情。是因為我們的視線并非永遠完美?是因為一切轉瞬即逝?是因為我們的知識總有不足?還是因為我們的判斷過于武斷?好吧,我的手指落在鍵盤上,打字機便如此闡述了我心中轉瞬即逝的沖動。這些沖動如今也已消失殆盡了。此外,沒有人能夠對這些文字負責。 當再次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時,那個曾寫下這些文字的人已經遠去。而重新整理和潤色這些日記的我,不再是曾經的那個我了。在這“大寫的美洲大陸”上的漫游之旅改變了我,其程度之大超乎我的預料。 在任何一本攝影手冊中,你都會看到一張極為清晰的風景照。看上去,風景照是在有著圓月月光映照的夜晚拍攝的。在附文說明中,“白天中的夜景”背后魔法般的影像秘密,被輕易揭示了出來。本書讀者可能并不了解我的視網膜的敏感度——我自己也無法感知。所以就算讀者們拿著底片對著文字查看,也很難發現我的“照片”是何時拍攝的。也就是說,如果我給你一張照片,并且告訴你我是在夜晚拍攝的,你可能會相信,也可能不信;這對我來說無關緊要,如果你不是碰巧知道我日記里所寫的“拍攝”場景,那么對你來說,尋找一種來替代我所說的真相的東西是很困難的。然而現在我要離你而去,留下那個曾經的我…… 預告 10月的一個清晨,我利用17日的假期去了科爾多瓦。在阿爾維托·格拉納多家的葡萄樹下,我們一邊喝著甜馬黛茶,評論著近來“困頓的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一邊修理著“大力神Ⅱ”。阿爾維托為他不得不辭去圣弗朗西斯科-德爾查尼亞爾的麻風村的工作而惋惜不已,同時抱怨他目前工作的那家西班牙醫院的薪水太低。我雖然也辭去了工作,卻與阿爾維托不同,我是快快樂樂地離開的。然而我也會感到心神不定,*主要的原因是我是一個具有夢想家氣質的男人,我極度厭倦醫學院、醫院和考試。 沿著幻想中的道路,我們到達了一些遙遠的國度,駛過熱帶海洋,游歷了整個亞洲。突然,就像在幻夢中,一個問題溜進了我的腦海: “我們為什么不去北美呢?” “北美?但是怎么去呢?” “騎著‘大力神Ⅱ’啊,伙計。” 旅行就這樣定下來了,它從來沒有違背當時定下的基本原則:見機行事。阿爾維托的兄弟們也參與進來,和我們一起喝馬黛茶。我們發下誓言:永不言棄,直到實現夢想。接下來我們便開始準備簽證、證明、文件等單調乏味的事情,也就是說,要跨過現代國家為即將旅行的人的路途上所設下的重重關卡。為了保住面子,我們決定對外宣稱去智利,以防發生意外。 在離開之前,我的主要任務是盡可能多地參加各門考試;阿爾維托則把遠行用的摩托車備好,并且研究、制定我們的出行路線。當時,我們并沒有預料到旅行途中的困難之艱巨,我們目力所及只有前方道路上的沙塵。摩托車上的我們向著北方風馳電掣般行進。
摩托日記:拉丁美洲游記:notes on a latin American journey 作者簡介
切·格瓦拉(1928—1967) 作家、政治家,本名埃內斯托?格瓦拉。1928年出生于阿根廷羅薩里奧市。1953年畢業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1956年同菲德爾?卡斯特羅等人在古巴開展游擊戰,1959年攻入哈瓦那,參與締造古巴共和國。后前往玻利維亞,1967年10月8日被玻利維亞政府軍俘獲,翌日遭殺害。代表作有《玻利維亞日記》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