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宗慶后:有一種人生叫“大器晚成”
-
>
蘇軾全傳(特裝版)
-
>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
>
水滸人物之最
-
>
愛因斯坦(藏文)
-
>
張之洞督鄂紀年
-
>
我還能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
山不爭高自成峰:曾國藩勵志家書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11086
- 條形碼:9787515811086 ; 978-7-5158-110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不爭高自成峰:曾國藩勵志家書選 內容簡介
《山不爭高自成峰:曾國藩勵志家書選》收錄了自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之間,曾國藩寫給父母、叔父母、兄弟、子女等人的部分家書,這些家書內容涉及對家中私事的交代、對官場仕途的感悟、對時局戰局的評論、對子女為學的教導,以及對養生智慧的總結等,展現了這一晚清重臣的風范和其一生的主要思想。
山不爭高自成峰:曾國藩勵志家書選 目錄
致諸弟·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致諸弟·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
致諸弟·人茍能自立志,則圣賢豪杰何事不可為
致諸弟·事事勤思善問
致諸弟·凡人一身,只有“遷善改過”四字可靠
致諸弟·務本而不習于淫佚
致諸弟·宜令勤慎,無作欠伸懶漫樣子
致諸弟·總宜以勤敬二字為法
致諸弟·以習勞苦為**要義
致九弟·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
致九弟·將篤實復還,萬不可走入機巧一路
致九弟·古來言兇德致敗者約有二端
致諸弟·力戒傲惰
致四弟·天地間唯謙謹是載福之道
致四弟·戒驕字以不輕非笑人為**義,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義
致諸弟·余之八本、三致祥
致諸弟·無人不由自立自強做出
致九弟·倔強二字不可少
致九弟·領得恬淡沖融之趣
致九弟·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唯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致九弟·虛心實力勤苦謹慎八字,盡其在我者而已
致九弟·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致諸弟·不可拋荒片刻
致九弟·在自修處求強
致九弟·好漢打脫牙和血吞
致九弟·默存一悔字,無事不可挽回也
致九弟·亦只有逆來順受之法
諭紀澤·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
諭紀澤·早起也,有恒也,重也
諭紀澤、紀鴻·舉止要重,發言要讱
諭紀澤·人生唯有常是**美德
諭紀澤·清則易柔,唯志趣高堅,則可變柔為剛
諭紀澤、紀鴻·將赴天津示二子
齊家卷
稟父母·凡兄弟有不是處,必須明言
稟父母·游子在外,*重唯平安二字
稟父母·夫家和則福自生
致諸弟·所寄銀兩,以四百為饋贈族戚之用
致諸弟·吾所望諸弟者,不在科名之有無
致諸弟·恐其家女子有宦家驕奢習氣,亂我家規
致諸弟·諸弟亦宜常存敬畏
致諸弟·我有三事奉勸四弟
致諸弟·凡大員之家,無半字涉公庭,乃為得體
致諸弟·但愿其為耕讀孝友之家,不愿其為仕宦之家
致諸弟·奠使子侄學得怠惰樣子
致諸弟·切不宜干涉軍政
致諸弟·新婦始至吾家,教以勤儉
……
治學卷
處世卷
交友卷
為政卷
養生卷
山不爭高自成峰:曾國藩勵志家書選 節選
《山不爭高自成峰:曾國藩勵志家書選》: 六弟、九弟左右: 三月八日接到兩弟二月十五所發信,信面載第二號,則知**號信未到。比去提塘追索,渠云并未到京,恐尚在省未發也。以后信宜交提塘掛號,不宜交折差手,反致差錯。 來書言自去年五月至十二月,計共發信七八次。兄到京后,家人僅檢出二次,一系五月二十二日發,一系十月十六日發,其余皆不見。遠信難達,往往似此。臘月信有“糊涂”字樣,亦情之不能禁者。蓋望眼欲穿之時,疑信雜生,怨怒交至。唯骨肉之情愈摯,則望之愈殷;望之愈殷,則責之愈切。度日如年,居室如圜墻,望好音如萬金之獲,聞謠言如風聲鶴唳,又加以堂上之懸思,重以嚴寒之逼人,其不能不出怨言以相詈者,情之至也。然為兄者觀此二字,則雖曲諒其情,亦不能不責之。非責其情,責其字句之不檢點耳,何芥蒂之有哉!至于回京時有折弁南還,則兄實不知。當到家之際,門幾如市,諸務繁劇,吾弟可想而知。兄意謂家中接榜后所發一信,則萬事可以放心矣,豈尚有懸掛者哉?來書辨論詳明,兄今不復辨。蓋彼此之心雖隔萬里,而赤誠不啻目見,本無纖毫之疑,何必因二字而多費唇舌?以后來信,萬萬不必提起可也。 所寄銀兩,以四百為饋贈族戚之用。來書云:“非有未經審量之處,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二語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內省者也。又云:“所識窮乏得我而為之,抑逆知家中必不為此慷慨,而姑為是言?”斯二語者,毋亦擬阿兄不倫乎?兄雖不肖,亦何至鄙且奸至于如此之甚!所以為此者,蓋族戚中有斷不可不一援手之人,而其余則牽連而及。 兄己亥年至外家,見大舅陶穴而居,種菜而食,為惻然者久之。通十舅送我,謂曰:“外甥做外官,則阿舅來作燒火夫也。”南五舅送至長沙,握手曰:“明年送外甥婦來京。”余曰:“京城苦,舅勿來。”舅曰:“然。然吾終尋汝任所也。”言已泣下。兄念母舅皆已年高,饑寒之況可想,而十舅且死矣,及今不一援手,則大舅、五舅者又能沾我輩之余潤乎?十舅雖死,兄意猶當恤其妻子,且從俗為之延僧,如所謂道場者,以慰逝者之魂,而盡吾不忍死其舅之心。我弟我弟,以為可乎?蘭姊、蕙妹家運皆舛,兄好為識微之妄談,蘭姊猶可支撐,蕙妹再過數年則不能自存活矣。同胞之愛,縱彼無觖望,吾能不視如一家一身乎? 歐陽滄溟先生夙債甚多,其家之苦況,又有非吾家可比者,故其母喪,不能稍隆厥禮。岳母送余時,亦涕泣而道。兄贈之獨豐,則猶徇世俗之見也。楚善叔為債主逼迫,搶地無門,二伯祖母嘗為余泣言之。又泣告子植曰:“八兒夜來淚注,地濕圍徑五尺也。”而田貨于我家,價既不昂,事又多磨。嘗貽書于我,備陳吞聲飲泣之狀,此子植所親見,兄弟嘗欷獻久之。 丹閣叔與寶田表叔昔與同硯席十年,豈意今日云泥隔絕至此。知其窘迫難堪之時,必有飲恨于實命之不猶者矣。丹閣戊戌年曾以錢八千賀我,賢弟諒其景況,豈易辦八千者乎?以為喜極,固可感也;以為釣餌,則亦可憐也。任尊叔見我得官,其歡喜出于至誠,亦可思也。競希公一項,當甲午年抽公項三十二千為賀禮,渠兩房頗不悅。祖父曰:“待藩孫得官。**件先復竟希公項。”此語言之已熟,特各堂叔不敢反唇相譏耳。同為竟希公之嗣,而菀枯懸殊若此,設造物者一旦移其菀于彼二房,而移其枯于我房,則無論六百,即六兩亦安可得耶? ……
山不爭高自成峰:曾國藩勵志家書選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1872年),清代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文學家。曾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晚清名臣,繼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風格,創立晚清古文湘鄉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