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二十四史天文志校注(上中下)
-
>
聲音簡史
-
>
浪漫地理學:追尋崇高景觀
鄂爾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積學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92977
- 條形碼:9787502492977 ; 978-7-5024-929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鄂爾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積學分析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對鄂爾多斯盆地的研究認識與積累,從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沉積學及巖相古地理、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及同位素年代學等視角,對該盆地內部及周緣地區進行多區域、多角度的研究,對盆地內形成的能源礦產的沉積地質背景進行了專門分析,并從沉積特征、古地理、古生態及古氣候方面探討了該盆地在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演化,這些成果對推動鄂爾多斯盆地的基礎研究與能源勘探具有重要意義。本書可供沉積學、地質學及其他地球科學的研究人員及相關院校師生的閱讀。
鄂爾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積學分析 目錄
目錄1鄂爾多斯盆地概況11.1區域地理位置11.2構造單元劃分及特征31.3地層劃分及特征41.4盆地資源分布92鄂爾多斯盆地東北部石盒子組沉積特征分析112.1區域地質概況112.2砂體的巖石學特征132.2.1碎屑組分132.2.2陰極發光分析152.3高分辨率層序地層格架162.4砂體展布和巖相古地理202.4.1盒8下期及亞期砂體展布及古地理特征212.4.2盒5期和亞期砂體展布及古地理特征222.4.3盒3期及亞期砂體展布及古地理特征232.4.4盒1期及亞期砂體展布及古地理特征242.4.5砂體成因與分布規律252.5本章小結263鄂爾多斯盆地富縣上三疊統長8段砂體分布及成因模式273.1區域地質概況283.2基準面旋回結構類型293.2.1高可容空間向上變“深”的非對稱型旋回293.2.2向上變深復變淺的對稱旋回303.3高分辨率層序地層格架303.4砂體展布和巖相古地理313.4.1MSC1期313.4.2MSC2期323.5砂體成因類型與分布模式333.6本章小結354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中侏羅統直羅組儲集砂體特征及聚砂成藏模式364.1區域地質概況374.2源匯系統及其對砂體展布的約束394.2.1古流向對物源方向的指示394.2.2古地貌對匯水體系的指示394.2.3古流域對砂體展布的制約404.3有利儲集砂體特征及成藏模式444.3.1巖石類型及儲集空間特征444.3.2儲集砂體物性特征444.3.3古地貌約束下的聚砂成藏模式454.4本章小結475鄂爾多斯盆地北緣太原組物源分析及其構造意義485.1地質背景及研究現狀495.1.1物源分析方法研究現狀495.1.2鄂爾多斯盆地北緣物源分析研究現狀505.1.3鄂爾多斯盆地北緣構造單元劃分及演化515.1.4地層的劃分與對比555.2鄂爾多斯盆地北緣太原組沉積特征575.2.1寧夏沙巴臺太原組沉積特征575.2.2下城灣太原組沉積特征595.2.3包頭阿刀亥拴馬樁組沉積特征615.2.4砂巖碎屑組分特征625.2.5砂巖重礦物分析655.3鋯石年代學、稀土元素和Hf同位素分析結果675.3.1樣品的采集和前處理675.3.2鋯石UPb定年及鋯石微量元素分析實驗流程685.3.3碎屑巖鋯石形態特征及UPb年齡分析結果685.3.4碎屑鋯石稀土元素分析結果745.3.5LuHf同位素分析實驗流程及實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