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二十四史天文志校注(上中下)
-
>
聲音簡史
-
>
浪漫地理學:追尋崇高景觀
中國東北部及鄰區地質圖(1∶2 500 000)及說明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53168
- 條形碼:9787562553168 ; 978-7-5625-531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東北部及鄰區地質圖(1∶2 500 000)及說明書 內容簡介
本次編圖工作以地球系統多圈層構造理論為指導,以地質構造演化為主線,在系統梳理、分析、研究了中國東北部及鄰區基礎地質、地球物理等資料的基礎上,重新厘定了中國東北部及鄰區的構造分區、地層格架和侵入巖系列,并開展了《中國東北部及鄰區地質圖(1:2500000)》的系統編制,建立了地質圖空間數據庫。編圖工作采用國際地層委員會(ICS)2015年3月發布的《國際年代地層表(2015)》、中國地質調查局和全國地層委員會2014年2月發布的《中國地層表(2014)》及《中國地層指南及中國地層指南說明書(2014年版)》,圖面突出表達的特殊巖性包括堿性巖類、蛇綠巖、藍片巖等,增強了地質圖的易讀性。本次編圖系統總結了中國東北部及鄰區以往及近年獲得的成果資料,擴大了區域地質和專題研究成果的應用范圍,為東北亞地區基礎地質科學問題的深入研究,為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管理、生態修復保護以及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快捷有效的基礎地質信息。同時,這項工作填補了東北亞地區地質圖數據庫體系的空白,為地質大數據、“地質云”建設和服務提供了基礎數據。
中國東北部及鄰區地質圖(1∶2 500 000)及說明書 目錄
**章 概述
**節 編圖范圍
第二節 大地構造位置
第三節 編圖總則
一、編圖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二、資料來源情況
三、編圖方法與圖面表達
第二章 區域地層
**節 太古宇-古生界
一、西伯利亞地層大區
二、中朝地層大區
三、中亞地層大區
第二節 中-新生界
一、西伯利亞地層大區
二、蒙古-興安-吉黑地層大區
三、華北-遼吉-朝鮮地層大區
四、亞洲東緣地層大區
第三章 區域侵入巖
**節 太古宙-古生代
一、西伯利亞巖漿巖系
二、中朝巖漿巖系
三、中亞巖漿巖系
第二節 中-新生代
一、西伯利亞巖漿巖系
二、蒙古-興安-吉黑巖漿巖系
三、華北-遼吉-朝鮮巖漿巖系
四、亞洲東緣巖漿巖系
第四章 區域變質巖
**節 區域變質巖系
一、太古宙變質巖系
二、元古宙變質巖系
三、古生代變質巖系
四、中生代變質巖系
第二節 特殊變質巖類
一、藍閃片巖
二、高壓麻粒巖和超高溫麻粒巖
第五章 地質構造
**節 主要構造單元
一、前中生代大地構造單元劃分
二、中-新生代大地構造單元劃分
第二節 斷裂系統和主要斷裂帶
一、斷裂系統劃分
二、主要斷裂帶特征
第三節 蛇綠混雜巖
一、新元古代早期蛇綠巖
二、新元古代晚期蛇綠巖
三、早古生代早期蛇綠巖
四、晚古生代蛇綠巖
五、中生代蛇綠巖
第六章 構造演化歷史
一、太古宙-元古宙
二、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初期
三、早古生代中期-晚古生代早期
四、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五、晚石炭世-二疊紀
六、三疊紀-早侏羅世
七、中-晚侏羅世-早白堊世初(瓦蘭今期)
八、早白堊世中晚期(巴雷姆期-阿爾布期早期)
九、早白堊世晚期(阿爾布期晚期)-古新世
十、始新世-中新世以來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文獻
**節 編圖范圍
第二節 大地構造位置
第三節 編圖總則
一、編圖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二、資料來源情況
三、編圖方法與圖面表達
第二章 區域地層
**節 太古宇-古生界
一、西伯利亞地層大區
二、中朝地層大區
三、中亞地層大區
第二節 中-新生界
一、西伯利亞地層大區
二、蒙古-興安-吉黑地層大區
三、華北-遼吉-朝鮮地層大區
四、亞洲東緣地層大區
第三章 區域侵入巖
**節 太古宙-古生代
一、西伯利亞巖漿巖系
二、中朝巖漿巖系
三、中亞巖漿巖系
第二節 中-新生代
一、西伯利亞巖漿巖系
二、蒙古-興安-吉黑巖漿巖系
三、華北-遼吉-朝鮮巖漿巖系
四、亞洲東緣巖漿巖系
第四章 區域變質巖
**節 區域變質巖系
一、太古宙變質巖系
二、元古宙變質巖系
三、古生代變質巖系
四、中生代變質巖系
第二節 特殊變質巖類
一、藍閃片巖
二、高壓麻粒巖和超高溫麻粒巖
第五章 地質構造
**節 主要構造單元
一、前中生代大地構造單元劃分
二、中-新生代大地構造單元劃分
第二節 斷裂系統和主要斷裂帶
一、斷裂系統劃分
二、主要斷裂帶特征
第三節 蛇綠混雜巖
一、新元古代早期蛇綠巖
二、新元古代晚期蛇綠巖
三、早古生代早期蛇綠巖
四、晚古生代蛇綠巖
五、中生代蛇綠巖
第六章 構造演化歷史
一、太古宙-元古宙
二、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初期
三、早古生代中期-晚古生代早期
四、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五、晚石炭世-二疊紀
六、三疊紀-早侏羅世
七、中-晚侏羅世-早白堊世初(瓦蘭今期)
八、早白堊世中晚期(巴雷姆期-阿爾布期早期)
九、早白堊世晚期(阿爾布期晚期)-古新世
十、始新世-中新世以來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