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精裝珍藏版)

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精裝珍藏版)

作者:羅新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時間:2023-01-01
開本: 32開 頁數: 368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48.3(7.0折) 定價  ¥6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精裝珍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48584
  • 條形碼:9787513348584 ; 978-7-5133-485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精裝珍藏版) 本書特色

“和羅老師一起旅行,山川都帶字幕。” ————————————————————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春風悅讀盛典年度非虛構獎 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作品 《東方歷史評論》年度歷史圖書 ———————————————————— 國nei旅行文學的經典之作,充滿赤子之心的歷史大散文。 北大歷史學家羅新的徒步之旅,一場關于歷史、關于當下、關于自我的深刻探尋。 五十三歲的北大教授羅新,用十五天時間,徒步四百五十公里,從元大都北京行走到內蒙古的元上都。在此間,他流了血,出了汗,吃了苦,接觸了這條滄桑古道上的中國和百姓。 “旅行者不是來獵奇的,你短暫地(哪怕是淺淺地)融入你所經過的一切地方,你不是高高在上的游覽者,你是背負行囊汗流浹背的過路人,你是需要而且一定會得到同情的遠行客。” 真正的口碑之作,載譽無數,不斷被閱讀。這是一部充滿學識和洞見、悲憫與關懷的作品。 在羅老師的筆下,每一段路,每一條河,每一座小山,每一種飛鳥,都凝固著歷史的變化與傳承。歷史學、語言學、地理學、考古學、博物學、詩歌……都信手拈來,滿是淵博的學識和歷史學家的使命感和洞見—— “歷史學家的使命是反抗主流歷史理解。” “我們的歷史書寫對普通人不公。” “人不單單是命運的承受者,也是命運的創造者。” “真正的歷史,應該多給小人物機會。” 古代與現實映照,歷史與人生交匯,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也重新發現自我。 在這條路上,一邊是歷史,一邊是現實。元代君臣的軼事、近代探索者的足跡,與今天百姓的疾苦、“我”的前半生,交匯互見,既波瀾壯闊又細膩婉約。頗為耐讀和反復品味。 年少時不為人所知的暗戀,三十年前半途而廢的遠足,二十年前暴風雪中險些殘廢的旅行,風華正茂的女弟子的離世,淺淡之交的小博士的離奇失蹤……人生如寄,這是一部暗藏深情的寫作。 當時空被壓縮zhi極限,愈是如此,愈凸顯行走的意義。 旅行使我們更深地走向自己的內在,同時也把自己開放給世界的外在。本書匯集了許多旅行家對于徒步的思考和意義。所引用的國外旅行家的段落,幾乎都出自作者的優美譯筆,且金句迭出。 “在后工業時代,當時間和空間被壓縮得幾乎不值得測量時,徒步是對主流的抵抗。” 本書配以精美手繪插圖,以及手繪地圖,生動表現沿途歷史遺跡和人文風貌。

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精裝珍藏版) 內容簡介

  從大都到上都,這是一條元朝皇帝候鳥般春去秋來的輦路,是一條從農耕文明漸變到草原文明的路。這里是山川的終點,草原的起點,貫穿長城內外,是自古以來從蒙古高原進入華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北大教授羅新,一位中國中古史和中國古代邊疆民族史的專家,在華發之年,自北京健德門啟程,沿著元代輦路北行,經龍虎臺,過居庸關,行黑谷,越沙嶺,背著行囊,徒步穿越北京、河北的重疊山谷,進入內蒙古草原,不畏烈日、暴雨、塵土飛揚、山路艱辛,穿行于田壟與山谷間,一步一步走完了從健德門到明德門的四百五十公里山川河流,抵達上都,完成了他十五年前的夙愿。

“我,作為一個以研究中國歷史為職業的人,真的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這個中國嗎?”

“到了我這個年紀,一切希望、夢想、信心和理想都被‘雨打風吹去’,只剩下難以言說的無奈、郁結、憤懣和迷惑。是啊,我了解自己生活于其中的這個社會嗎?我所研究的那個遙遠迷蒙的中國,和眼下這個常常令我大惑不解的中國,究竟有什么樣的關聯呢?”

歷史學家羅新用艱苦的徒步行走,開始了一場關于歷史、關于當下、關于自我的深刻探尋。

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精裝珍藏版) 目錄

寫在出發之前:金蓮川在召喚

千里灤京**程——從健德門到皂甲屯

龍虎臺前暑氣深——從昌平到居庸關

居庸關外看長城——從居庸關到延慶

黑谷深深十八盤——從延慶舊縣鎮到白河堡水庫

無限青山鎖大邊——從白河堡水庫到長伸地村

邊關何處龍門所——從長伸地村到龍門所

白云依舊照黑河——從龍門所到白草鎮

水遠溝深山復山——從白草鎮到老掌溝

北出沙嶺見平川——從老掌溝到小廠鎮

七月楊花滿路飛——從小廠鎮到五花草甸

梳妝樓下金蓮肥——從五花草甸到沽源

察罕腦兒草萋萋——從沽源到塞北管理區

李陵臺上野云低——從塞北管理區到黑城子

烏桓城下問白翎——從黑城子到四郎城

紫菊金蓮繞灤京——從四郎城到上都遺址

寫在一年以后

展開全部

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精裝珍藏版) 節選

北出沙嶺見平川(節選) 小廠鎮是南北一條主街,外加東西一條橫街,我們沿著主街向北,過了一座水泥橋,就是店鋪密集的鬧市區了。停在路邊的一輛卡車上有三匹棗紅馬,路邊的木樁上拴著高大的黑騾。街上飄浮著一股輕煙般的興奮。下午到賓館時,服務員問我們是不是來趕會的。原來從明天開始是小廠鎮的大集會,有貨物交換,也有唱大戲,周圍老鄉都要來趕會。沒想到這種古老的鄉里傳統能持續到今天。 我們進了一家玻璃窗上寫滿了飯菜品種的餐館,各點了一碗刀削面,外加一碟油炸花生米,一盤土豆絲,一盆家常豆腐。真是餓了,我們把面吃得一滴湯都不剩,菜也差點兒吃完。聊起許多話題,過去的,現在的,多半都是我們共同熟悉的人或事。不知怎么聊到很多年前那個夏天我們一起去隴南,在西漢水北岸的高山上尋訪古仇池國。那次一起去的除了我和王抒,還有我的同事、北大歷史系的李新峰教授,以及已經不在人世的劉聰。我還記得在火車上他們三個合起來憤怒地批判我,因為我反對把那年世界杯上韓國隊的奇跡般勝利與作弊及國民性聯系起來。 我知道王抒和劉聰的父母一直有聯系,就問起他們怎么樣。王抒嘆口氣,說了一些情況,都不是讓人高興的。自從劉聰去世,我很少和人談起她,不愿觸及這個令人傷痛的話題。現在,在遠離北京、遠離熟人的地方,忽然想起她,竟然一下子沉浸到往事之中。飯后在街上走了一會兒,還去看了正在布置戲臺的大戲場,再沿著街邊種有樟子松的人行道回到賓館,回到房間,已經錯過了“天遙落日低”的高原美景。腦子里一直有劉聰的樣子。 劉聰生于1979年2月,山東萊陽人,1996年保送進北大文科實驗班,2000年本科畢業后師從陳蘇鎮教授,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隨即赴芝加哥大學跟巫鴻教授讀藝術史。劉聰讀本科時參加了我們的吳簡討論班,本科畢業論文也是寫吳簡,還在《歷史研究》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吳簡的論文。我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和她熟悉起來的。她到美國讀書后,我路過芝加哥還去看過她兩次。2007年夏天我在寧夏,忽然接到王抒的電話,說劉聰被診斷患有腦瘤。2008年3月我到美國開會,在芝加哥見到她,她顯得還挺好,跟著我去了印第安納大學。沒想到7月間病情惡化,不得不放棄治療,回到北京。我們把她安排到亦莊一家帶有臨終關懷性質的醫院,她在那里度過了*后的兩個月。巫鴻教授在劉聰去世后立即發來一篇挽詞,所描述的,正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那個劉聰: 劉聰是個好學生、好同學、好朋友——一個踏踏實實而又熱情洋溢的年輕人。她在芝加哥的短短幾年里為我們的中國美術史教學和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課堂上她冷靜而嚴肅,孜孜不倦地探討學術上的問題,什么事都要刨根問底,搜尋*原始的資料——在我看來這是一名學者*珍貴的素質。在課堂之外她積極地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討論會,如饑似渴地吸取著各種知識。她的性格爽朗開放,樂于幫助別人——不管是訪問學者、同系學生還是她輔導下的大學生。她的研究工作不斷地深入,在近年內已經開始對中國美術史中的若干重要問題,包括佛、道信仰和喪葬禮儀的復雜關系,道教中的“代人”概念和實踐,做出了獨具見解的研究,寫出了一些文章的初稿。正當這樣一位優秀的年輕學者在即將出現于國內外學術舞臺之時,她卻不幸地夭折了! 第二年春天芝加哥大學東亞藝術研究中心在樓下小院里,就是在劉聰經常走動、經常注視的地方,為劉聰立了一個別致的紀念碑。巫鴻教授精心挑選了一塊中國鄉村的磨盤石,立起來當作紀念碑,還撰寫了中英文碑文(當然沒有刻在石頭上)。碑文這樣寫: 我們選擇了這個石刻來紀念劉聰:和劉聰一樣,它也來自中國。它的質地是堅硬的花崗巖,但是它的磨損和殘缺記錄了時間的歷程和多年的勞作。它不是為哪個英雄定制的紀念碑,而只是一塊農民使用的無名的磨盤。它不記載史詩般的歷史,而是吸收了世代人們的普通生活經歷。它的形狀是一個圓環—天空與和諧的象征。它的性格是混融的整體,就和劉聰一樣。它既嚴謹又尊嚴,也和劉聰一樣。它將伴隨著我們,以及我們以后的人。當人們不再記得我們和劉聰,這塊石刻仍將紀念著一位中國來的學生,對她來說知識超越了國家和文化的邊界。它不是我們送給劉聰的禮物:它是劉聰留給我們的禮物。 那年冬天蔣人和教授帶我去看過那個紀念碑。那是一個飄著雪花的傍晚,我獨自在那個圓磨盤前站了一會兒,腦子里空空如也。對劉聰的任何好評都不足以表達我們之間的聯系,那是滿含著歲月、理解與情誼的生命之交。劉聰去世后的那個冬天,不知道是不是與她的去世有關,我大病一場,成為我個人生命史的一個里程碑。而且從劉聰去世開始,或者說我總覺得是從她開始的,我接連遭遇這類創巨痛深的喪失,到現在也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 往事就是這樣。生命就是這樣。不期然地,在這個涼爽的高原之夜,疲憊之下,恍惚之間,又一次想起故人。

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精裝珍藏版) 作者簡介

羅新,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暨歷史學系教授,專業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和中國古代民族史。專業代表作《中古北族名號研究》、《黑氈上的北魏皇帝》,著有旅行文學作品《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學術隨筆《有所不為的反叛者:批判、懷疑與想象力》、歷史非虛構作品《漫長的余生:一個北魏宮女和她的時代》等。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