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湖南省志(1978-2002)?鐵路志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德國克虜伯與晚清火:貿易與仿制模式下的技術轉移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識木:全球220種木材圖鑒
連鑄設計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75611
- 條形碼:9787502475611 ; 978-7-5024-756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連鑄設計原理 內容簡介
《連鑄設計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以講授連鑄基本設備設計原理和設備構成為主,同時分析了部分連鑄機型的設計實例,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和設計人員學習和做相關設計的需要。
《連鑄設計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共分7章,主要內容包括連鑄技術發展概況、連鑄機機型與結構特征、中間包設計、澆注水口設計、結晶器設計、二冷系統設計和連鑄自動化控制與電力傳動控制系統。
《連鑄設計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冶金工程等專業的教材(配有教學課件),也可作為從事連鑄設備設計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教材和參考書。
連鑄設計原理 目錄
1 連鑄技術發展概況
1.1 鋼鐵工業發展現狀
1.2 連鑄發展概況
1.2.1 世界連鑄發展概況
1.2.2 我國連鑄發展概況
1.3 連鑄優越性
1.4 連鑄技術發展及應用
1.4.1 傳統連鑄技術發展
1.4.2 連鑄新技術開發
1.4.3 數學模型在連鑄過程中的應用
習題
2 連鑄機機型與結構特征
2.1 連鑄機機型及特點
2.1.1 連鑄機機型分類
2.1.2 各類連鑄機的特點
2.2 連鑄機主要設計參數的確定與鑄機生產能力計算
2.2.1 連鑄機主要設計參數的確定
2.2.2 連鑄機生產能力計算
2.3 常見鑄機結構特征
2.3.1 小方坯連鑄機
2.3.2 板坯連鑄機
2.3.3 圓坯連鑄機
2.3.4 大方坯連鑄機
習題
3 中間包設計
3.1 中間包作用
3.2 中間包容積和深度
3.2.1 中間包容積
3.2.2 中間包深度
3.3 中間包結構及內腔主要尺寸
3.3.1 中間包外形
3.3.2 中間包內形
3.3.3 中間包內腔主要尺寸
3.4 中間包鋼水夾雜物的去除
3.4.1 中間包內鋼水流動特征
3.4.2 中間包內鋼水流動現象
3.4.3 鋼水的流動形態控制
3.4.4 鋼水夾雜物去除與控制
3.5 中間包包襯耐火材料
3.5.1 中間包砌筑結構
3.5.2 中間包輔助結構
3.6 中間包加熱技術
3.6.1 等離子加熱技術
3.6.2 電感應加熱技術
3.6.3 電渣加熱
3.6.4 陶瓷電阻加熱
習題
4 澆注水口設計
4.1 澆注水口用耐火材料
4.2 長水口設計
4.3 浸入式水口類型與設計
4.3.1 浸入式水口基本類型
4.3.2 浸入式水口設計
習題
5 結晶器設計
5.1 結晶器冶金作用
5.1.1 凝固坯殼生長均勻性
5.1.2 液相穴夾雜物上浮與排除
5.1.3 結晶器微合金化
5.1.4 凝固組織控制
5.2 結晶器材質
5.2.1 不同元素對銅性能的影響
5.2.2 連鑄對結晶器用銅合金的性能要求
5.2.3 結晶器用銅合金熱一力學特性及其使用現狀
5.2.4 結晶器鍍層
5.2.5 結晶器壽命
5.3 結晶器結構
5.3.1 整體式結晶器
5.3.2 管式結晶器
5.3.3 組合式結晶器
5.3.4 漏鋼檢測裝置
5.3.5 多級結晶器
5.3.6 結晶器斷面調寬裝置
5.3.7 結晶器液面自動控制
5.3.8 結晶器快速更換臺架
5.4 結晶器尺寸設計參數
5.4.1 結晶器斷面尺寸及長度
5.4.2 方坯結晶器圓角半徑
5.4.3 結晶器倒錐度
5.5 結晶器冷卻水量
5.6 結晶器振動
5.6.1 結晶器振動目的
5.6.2 結晶器振動規律演變
5.6.3 正弦振動規律及振動參數
5.6.4 非正弦振動規律及振動參數
5.6.5 結晶器振動機構
5.7 結晶器潤滑
5.7.1 結晶器潤滑機理
5.7.2 結晶器內摩擦力分布
5.7.3 結晶器潤滑介質
5.8 結晶器電磁攪拌
5.8.1 電磁攪拌分類
5.8.2 結晶器電磁攪拌的發展
5.8.3 常見結晶器電磁攪拌方法
習題
6 二冷系統設計
6.1 二次冷卻與鑄坯質量
6.2 二冷區作用與傳熱
6.2.1 二冷區作用
6.2.2 冷區傳熱
6.3 二冷系統裝置
6.3.1 二冷裝置結構形式
6.3.2 拉坯矯直裝置
6.3.3 引錠裝置
6.3.4 鑄坯切割裝置
6.3.5 輥道及后步工序其他設備
6.4 鑄機弧半徑設計
6.4.1 全凝固矯直時連鑄機基本圓弧半徑
6.4.2 帶液芯矯直時連鑄機基本圓弧半徑
6.4.3 現有連鑄機基本圓弧半徑確定方法分析
6.5 二冷輥列設計
6.5.1 足輥段與密排輥列段設計
6.5.2 矯直段設計
6.5.3 基本弧形段設計
6.5.4 連鑄機輥列判定計算
6.6 二冷噴水系統設計
6.6.1 水噴霧冷卻
6.6.2 氣一水噴霧冷卻
6.6.3 干式冷卻(干式澆注)
6.7 二冷配水設計
6.7.1 二冷比水量的確定
6.7.2 二冷區冷卻模式的確定
6.8 二次冷卻控制
6.8.1 二次冷卻控制原理
6.8.2 二次冷卻控制方法
6.8.3 目標表面溫度動態控制法
6.8.4 參數控制法
6.8.5 兩種控制方法的比較
6.9 二冷壓下與電磁攪拌技術
6.9.1 輕壓下技術(Soft Reduction)
6.9.2 重壓下技術(Heavy Reduction)
6.9.3 連續鍛壓技術(Continuous Forging)
6.9.4 熱應力壓下技術(17hermal Soft Reduction)
6.9.5 二冷電磁攪拌技術
習題
7 連鑄自動化控制與電力傳動控制系統
7.1 主要自動控制系統
7.1.1 中間包鋼水液位自動控制
7.1.2 保護渣加入自動控制
7.1.3 結晶器鋼水液位自動控制
7.1.4 開澆自動控制
7.1.5 結晶器冷卻水流量自動控制
7.1.6 二次冷卻水自動控制
7.1.7 鑄坯定長切割自動控制
7.2 電力傳動控制
7.2.1 連鑄過程對電力裝備的要求
7.2.2 連鑄過程電力傳動系統的運轉方式
7.2.3 連鑄過程電力傳動控制
7.2.4 連鑄過程電力傳動主要控制系統
習題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