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
中國的民主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實錄(套裝共10冊)
-
>
新書)社會主義發展簡史(大字本)
理解中國現代鄉愁:理論與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74892
- 條形碼:9787214274892 ; 978-7-214-2748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理解中國現代鄉愁:理論與方法 內容簡介
鄉愁是一個普遍的世界性命題,是任何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都要面對和解決的難題。開展鄉愁理論研究、打造鄉愁實踐樣本、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是大理鄉愁研究院承擔的一項重大任務。本書不但深刻闡釋了總書記關于鄉愁重要論述的理論內涵,而且為破解鄉愁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了大理樣本、中國經驗。由此,這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理解中國現代鄉愁:理論與方法 目錄
**章 兼具社會性與國家性的鄉愁命題提出
一、鄉愁命題的時代背景
二、鄉愁在現代化發展中的多重價值
三、鄉愁研究的政治、理論、實踐與世界意義
四、鄉愁研究的文獻回顧與評述
五、鄉愁的界定與認識維度
六、鄉愁的基本特性
第二章 鄉愁的多維內涵
一、作為情感的鄉愁
二、作為生活的鄉愁
三、作為文化的鄉愁
四、作為生態的鄉愁
五、作為發展的鄉愁
第三章 面向鄉村振興的鄉愁資源
一、鄉愁、鄉衰與鄉村振興的內在關系
二、鄉愁經濟形態與鄉村產業振興
三、田園鄉愁與鄉村生態振興
四、鄉愁符號與鄉村文化振興
五、鄉愁情結與鄉村人才振興
六、鄉愁的治理價值與鄉村治理新形態
第四章 面向城鄉關系的鄉愁價值
一、歷史進程中的城鄉關系與鄉愁形態
二、“城鄉等值”的共同鄉愁
三、鄉愁在新型城鄉關系建構中的功能價值
四、鄉愁牽引城鄉多元要素互動融合
五、探索“記得住鄉愁”的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
第五章 面向中華文化的鄉愁意蘊
一、農耕文化鄉愁的傳承與鄉村文明新形態
二、歷史文脈鄉愁的傳承與城市文明新形態
三、作為文化軟實力的鄉愁與文化自信
四、鄉愁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銜接
五、鄉愁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第六章 面向生態文明的綠色鄉愁建設
一、鄉愁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聯系
二、生態環境保護中的自然鄉愁
三、人文生態保護中的文脈鄉愁
四、綠色鄉愁與中國生態文明新形態的構建
第七章 作為一種方法來理解的“留住鄉愁”
一、“留住鄉愁”內含實事求是的基本方法
二、“留住鄉愁”體現著歷史唯物主義方法
三、“留住鄉愁”蘊含著辯證性思維方法
四、“留住鄉愁”反映著統籌全局的系統方法
第八章 新時代中國鄉愁建設的實踐方法
一、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鄉愁建設
二、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鄉愁建設
三、要始終堅持建設中國特色鄉愁
四、要把城市鄉愁與農村鄉愁視為一個系統來建設
五、要堅持傳統性鄉愁與現代性鄉愁的統一
六、要堅持鄉愁元素傳承與發展的統一
七、在國家現代化建設中要善于用好鄉愁資源
參考文獻
后記
一、鄉愁命題的時代背景
二、鄉愁在現代化發展中的多重價值
三、鄉愁研究的政治、理論、實踐與世界意義
四、鄉愁研究的文獻回顧與評述
五、鄉愁的界定與認識維度
六、鄉愁的基本特性
第二章 鄉愁的多維內涵
一、作為情感的鄉愁
二、作為生活的鄉愁
三、作為文化的鄉愁
四、作為生態的鄉愁
五、作為發展的鄉愁
第三章 面向鄉村振興的鄉愁資源
一、鄉愁、鄉衰與鄉村振興的內在關系
二、鄉愁經濟形態與鄉村產業振興
三、田園鄉愁與鄉村生態振興
四、鄉愁符號與鄉村文化振興
五、鄉愁情結與鄉村人才振興
六、鄉愁的治理價值與鄉村治理新形態
第四章 面向城鄉關系的鄉愁價值
一、歷史進程中的城鄉關系與鄉愁形態
二、“城鄉等值”的共同鄉愁
三、鄉愁在新型城鄉關系建構中的功能價值
四、鄉愁牽引城鄉多元要素互動融合
五、探索“記得住鄉愁”的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
第五章 面向中華文化的鄉愁意蘊
一、農耕文化鄉愁的傳承與鄉村文明新形態
二、歷史文脈鄉愁的傳承與城市文明新形態
三、作為文化軟實力的鄉愁與文化自信
四、鄉愁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銜接
五、鄉愁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第六章 面向生態文明的綠色鄉愁建設
一、鄉愁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聯系
二、生態環境保護中的自然鄉愁
三、人文生態保護中的文脈鄉愁
四、綠色鄉愁與中國生態文明新形態的構建
第七章 作為一種方法來理解的“留住鄉愁”
一、“留住鄉愁”內含實事求是的基本方法
二、“留住鄉愁”體現著歷史唯物主義方法
三、“留住鄉愁”蘊含著辯證性思維方法
四、“留住鄉愁”反映著統籌全局的系統方法
第八章 新時代中國鄉愁建設的實踐方法
一、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鄉愁建設
二、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鄉愁建設
三、要始終堅持建設中國特色鄉愁
四、要把城市鄉愁與農村鄉愁視為一個系統來建設
五、要堅持傳統性鄉愁與現代性鄉愁的統一
六、要堅持鄉愁元素傳承與發展的統一
七、在國家現代化建設中要善于用好鄉愁資源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理解中國現代鄉愁:理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
李華胤,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部、中國農村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政治與農村基層治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教育部社科基金1項、湖北省社科基金2項,在《中國農村觀察》《中國行政管理》等期刊發表CSSCI論文40余篇。曾獲“費孝通田野調查獎”(2017-2020,連續4次)、武漢市社科成果優秀獎(2020),當選“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2022),指導學生團隊參加“挑戰杯”并獲全國二等獎(2022)。
書友推薦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