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東陽流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757863
- 條形碼:9787531757863 ; 978-7-5317-578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陽流韻 本書特色
《東陽流韻》分為“生涯漫筆”“游蹤留影”“煙火人間”“清濁之思”“故里風物”“鄉音遺韻”六輯,每輯作品的歸納、主題各有側重,但各輯間又相互關聯,彼此呼應,從而渾然一體,讓整部書氣韻連貫,有機統一。讀完《東陽流韻》,能深刻而真切地感受到傅全章先生不僅是一位下筆成章的文者,還是一位胸藏錦繡的智者,更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長者。
東陽流韻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散文集,東陽是成都龍泉古時唐朝首次建縣的名字。該書分六個部分:生涯漫筆、游蹤留影、煙火人間、清濁之思、故里風物、鄉音遺韻!吧穆P”以夾敘夾議的文章為主,多為對人生的思考或對正確人生的倡導;“游蹤留影”主要是記游文章,這一部分體現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以及感受、感悟;“煙火人間”寫親情、飲食、家居環境;“清濁之思”是作者長期在機關工作的體悟,人民公仆要為民著想,作為國家管理人員要有政治道德,有好的作風和文風;“故里風物”主要寫作者所在地區的地理風貌以及對生活景物的所思、所悟;“鄉音遺韻”寫親人和父老鄉親,寫自己的成長過程以及相關人事。作者故鄉已成為新興車城的一部分,作者用這些文字來寄托鄉思、鄉愁。
東陽流韻 目錄
學會在過程中享受
愛吾鄉以及人之鄉
秋思
心生快樂
傘的斷想
“天使”的斷想
雨絲,柳絲,細細的
老屋(外一章)
母親的布鞋
文學是我終生的戀人
人生樂無窮
父親是我一生的老師
讓詩歌伴隨著我們生活
愛的話題在延續
龍泉山的秋夜秋聲
悠悠茉莉情
男兒有淚
“不忘初心”甚好
養魚換算盤
給母親請保姆
漫話對聯
為陌生人祝福
《家》書伴我度春秋
游蹤留影
桃鄉三月
到成都喝茶
醉美芙蓉
華山吟
椰樹禮贊
南海觀海
難忘幽峽
天府探源謁二王
秋游長松寺
洞庭湖畔思范公
芽莊:享受分享之樂
幾江行
日喀則情思
旅行途中的“扶貧”圖
版納行中的花絮
雨城雅遇“三雅”
芽莊:后悔吃面沒吃蝦
行游拾珠
九襄歸來衣猶香
百游不厭五鳳溪
情滿雷波五月天
煙火人間
有些味道的記憶是抹不去的
又到野菌飄香時
母親的“一雞九用”
釣烏魚
油酥花生米
母親的泡菜
有鳥名相思
讓陽臺成為氧吧
救狗
柴草灰中的美味
清濁之思
何必硬要“苦作舟”
相親這些事兒
婚姻的保證是寬容
戀愛、婚姻勿求“*”
書壇怪象何時休?
死后哭莫如生前笑
心也像門關閉了嗎
“相親”與“相輕”
人太精反為不美
何必為白發憂愁
從幸福說起
嘴的方言
故里風物
冬天的“節日”
話說龍泉建縣及沿革
古驛道上的名鋪——山泉鋪
古驛道上的明珠茶店鎮
鄉場磨子街
秀麗多姿的百工堰公園
群獅拱衛的寶獅湖
三峨山下的傳說
東安湖之戀
從傳說遺址中看阿斗的頑皮
成都龍泉三國傳說遺址多
望錦橋
月下遐思
夏日鄉居“三友”
何不將荷也作君?
蚯蚓之隱
水的斷想
蓉城遍撒黃金葉
鄉愁青岡樹
鄉音遺韻
紅濕深處
秋陽下的豐收圖
每一個父親都是偉大的
父愛如師
陽臺·石榴·母親
讓座
紅燈隨想
尺牘情深
一生的良師益友——《成都晚報》
龍泉“水蜜桃之父”晉希天
我讀書生涯中的“過五關”
我的姓名
喬幺爸
我的**張稿費通知單
悔取鳥窩
放鴨記
元宵節斷想
讀書漫思錄
學生給我畫像
后記
東陽流韻 節選
學會在過程中享受 很多人做事都只重結果。 農人種莊稼,都認為是辛苦、勞累的,而只在糧食收獲時才感到喜悅,收獲多少與喜悅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學生學習被認為是枯燥的、辛苦的,只有在考試后取得了好成績才會高興。文學愛好者認為創作是艱辛的,只有發表了才認為沒有白寫。繪畫者認為是辛苦的,只有畫品被人買了才認為沒有白畫。習書法者認為只有堅持苦練才會有長進,而“成功”的標志就是能否讓作品參展、能否參加協會、作品能否有價值。旅游者的旅途是辛苦的,只有到達目的地后才開始欣賞風景…… 做任何事情,都是過程更長。 農人種糧種果,往往是幾個月才收獲一季,而收獲的時間相對來說都是短暫的。學生也如此,要經過多少個日日夜夜的聽、寫、練,才會有拿成績的幾十分鐘。寫作有時看起來一揮而就,但積累生活、打腹稿的時間也是很長的。 人活著總是要做事的,而做事的過程又會很長,如果我們都把過程看作苦,不能在過程中學會享受,那真是浪費了生命! 做事的過程中是有樂趣供我們享受的。 農人播種后,每天去田間地頭,看見種子發芽了,應該高興;長葉了,由兩片葉變多片葉了,開花了,結果了,果熟了,哪一個過程不令人高興?學生冥思苦想的一道題終于解出了,能不快樂?這快樂恐怕比看到高分時的快樂更實在。我曾在課堂上建議學生把古人說的“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苦”字改作“樂”字,為什么?雖然學生每天坐在同一地方,但每天都獲取了新的知識,使自己得到了新的充實,人的文化素養又有了新的提高,不應該為此高興快樂?練書法者,某字長期寫來不滿意,或因臨摹古帖,或因借鑒他人,或是自己所悟,此次寫來十分滿意,不亦樂乎!文學創作者,終于把長期聚結在心中的極想通過文字傾訴的情懷寫成了作品,愛恨情仇的心懷得以宣泄,發表與否,都是快樂!旅游者,并非只在目的地才有風景,無論乘車、乘船、坐飛機,沿途都有風景:或鄉野,或街鎮,或沙漠,或草原,或云海,或波濤……比那些只到目的地才開始欣賞風景的人,不是多領略了美、多享受了樂趣嗎? 人的一生總是在一次次做事的過程中度過的。學會在過程中享受,會使我們更加熱愛學習和工作,更加熱愛生活,熱愛人生。 愛吾鄉以及人之鄉 我們有時出差或旅游,坐在車上,或到達目的地后實地參觀,常會有這樣的心態:見到環境風光比自己家鄉好的,不過贊嘆幾聲,羨慕一回罷了,因為再好都是別人的家鄉,我只不過是一個匆匆的過客而已。而見到較為荒涼貧瘠之地,則內心又會生出不屑之情,抑或生出慶幸這里不是自己故土的欣喜之情。 愛好寫作的人,常愛念叨“靈感”。這一次,我不知是否真的來了“靈感”。而這“靈感”的產生,讓我對哪里的山川河流都有了親切的“故鄉”之感。 2014年中秋時節,四川革命老區平昌縣成立“水鄉文學社”,邀請曾在那里當過領導的郭學海、從那里走出來的詩人廖憶林、龍泉驛區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明偉和我參加。我家距那里近千里,在車上要待四五個小時。 在車上,我的思緒如天馬行空一般,看到車窗外或蔥蘢或光禿的山丘次第閃過,突然在頭腦中冒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訓,并誘發聯想出一句“愛吾鄉以及人之鄉”。 當我有了“愛吾鄉以及人之鄉”的心緒之后,再看車窗外的景致,心態卻與以往大不相同,我把車窗外的每一處都作如是想:假如這里是我的故鄉,我會愛它嗎?我的心回答我:會的。 是的,會的! “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惫枢l的山水再貧瘠再荒涼,那也是養育自己的地方,那也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回憶、留戀的人和事。即便是看到一處光禿的土坡和低矮的舊屋以及屋后的雜樹野草、屋前渾黃的水塘,我會想到,這里同樣有慈母倚門望兒歸家,有游子千里之外往這里奔回! P2-4
東陽流韻 作者簡介
傅全章,成都龍泉人,當過回鄉知青、教師、公務員;曾在四川榮昌畜牧獸醫學校、成都大學中文系就讀;曾任成都市龍泉驛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區作家協會主席、成都市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成都市微型小說學會副會長。現為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成都市作家協會會員、河南鄭州小小說文化傳媒公司簽約作家、龍泉驛區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龍泉驛區書法家協會會員。作者在《四川文學》《青年作家》《人民日報·海外版》《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四川農村日報》《成都日報》《成都晚報》《雜文報》等紙質媒體發表作品近700篇,累計100多萬字;出版《龍泉山放歌》《桃花淚》《桃鄉情思》等文集。散文《學會在過程中享受》一文被北京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作為中學語文試題,被列入高考語文作文素材和優秀范文,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主題學習·聆聽智慧》一書!兜匠啥己炔琛芬晃囊脖贿x為成都地方文學閱讀試題。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