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
>
花史左編
-
>
海水抗風浪網箱工程技術
鳙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國大宗淡水魚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62988
- 條形碼:9787547862988 ; 978-7-5478-6298-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鳙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國大宗淡水魚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對鳙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近期新研究成果進行系統總結。一方面從生物學特性、種質資源分布狀況、種質遺傳多樣性等方面介紹了鳙種質資源概況,并針對種質資源保護面臨的問題提出了保護策略;另一方面從遺傳改良、養殖和加工幾個方面闡述了鳙種質資源的利用,首先歸納總結了鳙遺傳改良的方法,用實例介紹了鳙新品種的選育技術路線和新品種的特性,并分析其養殖性能,然后從人工繁殖、苗種培育和成魚養殖3 個階段具體介紹了鳙的養殖生產,同時對其營養需求與飼料、養殖病害防治進行介紹;*后根據鳙的加工特性,詳細介紹貯運流通與加工技術,以及品質分析與質量安全控制方法。本書內容科學、實用,可供廣大水產養殖者及水產相關科技人員、漁業管
鳙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國大宗淡水魚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叢書) 目錄
1.1·鳙種質資源概況
1.1.1·形態學特征
1.1.2·種質資源分布狀況
1.1.3·種質遺傳多樣性
1.1.4·重要功能基因
1.2·鳙遺傳改良研究
1.2.1·群體選育
1.2.2·家系選育
1.2.3·分子標記輔助選育
1.2.4·雌核發育
1.2.5·多倍體選育
1.3·鳙種質資源保護面臨的問題與保護策略
1.3.1·種質資源保護面臨的問題
1.3.2·種質資源保護策略
2 鳙新品種選育
2.1·新品種選育技術路線
2.2·新品種特性
2.3·新品種養殖性能分析
3
鳙人工繁殖
3.1·人工繁育生物學
3.1.1·精子和卵子的發育
3.1.2·性腺分期和性周期
3.1.3·性腺成熟系數與繁殖力
3.1.4·排卵、產卵和過熟
3.2·親魚培育
3.2.1·生態條件對魚類性腺發育的影響
3.2.2·親魚的來源與選擇
3.2.3·親魚培育池的條件與清整
3.2.4·親魚培育方法
3.3·人工催產
3.3.1·人工催產的生物學原理
3.3.2·催產劑的種類和效果
3.3.3·催產季節
3.3.4·催產前的準備
3.3.5·催產
3.3.6·產卵
3.4·孵化
3.4.1·胚胎發育
3.4.2·魚卵的孵化
3.4.3·催產率、受精率和出苗率的計算
4鳙苗種培育及成魚養殖
4.1·魚苗、魚種的生物學特性
4.1.1·食性
4.1.2·生長
4.1.3·池塘中魚的分布和對水質的要求
4.2·魚苗培育
4.2.1·魚苗的形態特征和質量鑒別
4.2.2·魚苗的培育
4.3·1齡魚種培育
4.3.1·夏花放養
4.3.2·飼養方法
4.3.3·日常管理
4.3.4·并塘越冬
4.4·成魚養殖
4.4.1·池塘主養鳙
4.4.2·池塘套養鳙
4.4.3·池塘精養鳙
4.4.4·溝渠攔網生態養殖鳙
5
鳙營養與飼料
5.1·概述
5.2·營養需求
5.2.1·原料消化率
5.2.2·蛋白質的需要量
5.2.3·脂類的需要量
5.2.4·礦物質的需要量
5.2.5·糖類和維生素的需要量
5.3·飼料選擇
5.3.1·飼料要求
5.3.2·飼料類型
5.4·飼料配制
5.5·飼料投喂
6
鳙養殖病害防治 6.1·病害發生的原因與發病機理
6.1.1·非病原性疾病
6.1.2·病原性疾病
6.2·鳙病害生態防控關鍵技術
6.2.1·控制傳染源的措施
6.2.2·切斷傳播途徑的措施
6.2.3·保護易感宿主的措施
6.3·鳙主要病害防治
6.3.1·細菌性敗血癥
6.3.2·細菌性爛鰓病
6.3.3·白頭白嘴病
6.3.4·打印病
6.3.5·水霉病
6.3.6·車輪蟲病
6.3.7·三代蟲病
6.3.8·指環蟲病
6.3.9·錨頭蠻病
6.3.10·魚蛭病
7 貯運流通與加工技術
7.1·加工特性
7.1.1·保水性
7.1.2·凝膠特性
7.1.3·乳化特性與發泡特性
7.1.4·加熱變性
7.1.5·冷凍變性
7.2·保鮮貯運與生鮮魚制品加工技術
7.2.1·低溫保鮮技術
7.2.2·生鮮魚制品加工技術
7.3·魚糜及魚糜制品加工技術
7.3.1·影響魚糜凝膠形成的因素
7.3.2·魚糜制品加工
7.4·其他制品加工技術
7.4.1·脫水干制技術
7.4.2·腌制發酵技術
7.4.3·罐藏加工技術
7.4.4·副產物利用技術
7.5·品質分析與質量安全控制
7.5.1·品質評價
7.5.2·水產原料及產品成分檢測
7.5.3·魚類品質預測技術及安全控制
參考文獻
鳙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國大宗淡水魚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叢書) 作者簡介
桂建芳:總主編,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魚類遺傳育種的生物學基礎和相關生物技術研究,在魚類遺傳育種學、水產生物遺傳育種學、發育生物學、高級細胞生物學、魚類遺傳育種工程等方面科研成果豐碩。 戈賢平:總主編,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全國淡水水產養殖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養殖技術學科主任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淡水水產養殖學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長期從事水產健康養殖、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教學和科研工作,以營養與飼料、生態養殖技術、水產養殖水體生物修復技術為重點研究方向,開展應用性基礎研究。 本書主編董在杰,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鳙種質資源與品種改良崗位科學家,聯合國糧農組織項目顧問,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長期從事水產遺傳育種、繁殖及分子生物學研究。培育國審水產新品種6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4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2件,實用新型專利8件。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90余篇。另一主編趙永鋒也為行業內權威專家。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