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靈元氣社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
>
厭女(增訂本)
-
>
這樣學習才高效/楊慧琴
-
>
心理學經典文叢:女性心理學
-
>
中國文化5000年
融媒集:理解媒介環境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214223
- 條形碼:9787520214223 ; 978-7-5202-1422-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融媒集:理解媒介環境學 本書特色
★“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得主、傳播學“擺渡人”何道寬老師作品集。本書收錄了何道寬在媒介環境學領域的研究文章。 ★何道寬是國內**個翻譯引進麥克盧漢思想的學者,可稱為傳播學經典著作引進**人。 ★媒介環境學派是與經驗學派和批判學派鼎立的第三學派。 ★“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得主、傳播學“擺渡人”何道寬老師作品集。本書收錄了何道寬在媒介環境學領域的研究文章。 ★何道寬是國內**個翻譯引進麥克盧漢思想的學者,可稱為傳播學經典著作引進**人。 他開拓媒介環境學的新領域,努力將其與大文科、新文科的建設熔為一爐。 ★媒介環境學派是與經驗學派和批判學派鼎立的第三學派。 媒介環境學(Media Ecology)這個術語由麥克盧漢創造,但他沒有公開使用。1968年,尼爾·波斯曼首次公開使用這個術語。1970年,他接受麥克盧漢的建議,在紐約大學創建媒介環境學的博士點。1998年9月4日,“媒介環境學會”正式成立。如今這個學會在北美迅速發展,成功進入北美傳播學的主流圈子,媒介環境學派成為與經驗學派和批判學派鼎立的第三學派。 何道寬老師的譯著給國內師生帶來西方傳播學*新或經典的學術研究,讓大家能夠快速知曉和理解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極大拓寬了我們的研究視野和路徑,是推動國內傳播學研究的重要力量。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 楊洸 幾十年來,一直默默耕耘奉獻的何道寬教授帶給我們的啟迪便是:既為師者,便傳道授業,潛心教學;兼為學者,則躬耕學術,篤行不怠;雖已退休,亦翻譯不輟,造福學界。可謂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以有涯求無涯,其樂無窮。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 黃玉波 《融媒集》是何道寬教授在幾十年翻譯引介媒介環境學的過程中,對媒介環境學派及其部分學人、專著的領悟和評判,或高屋建瓴,或伏筆引線,或擷英激賞。他對媒介環境學做出了生動而獨特的注解。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李明偉 如麥克盧漢一樣,何道寬教授是英語老師,是學者,也是讀者,更是一位偉大的譯者。 ——北京物資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講師 朱豆豆
融媒集:理解媒介環境學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何道寬在媒介環境學領域的研究文章。媒介環境學(Media Ecology)這個術語由麥克盧漢創造,但他沒有公開使用。1968年,尼爾·波斯曼首次公開使用這個術語。1970年,他接受麥克盧漢的建議,在紐約大學創建媒介環境學的博士點。1998年9月4日,“媒介環境學會”正式成立。如今這個學會在北美迅速發展,成功進入北美傳播學的主流圈子,媒介環境學派成為與經驗學派和批判學派鼎立的第三學派。提起何道寬在傳播學界的貢獻,麥克盧漢和媒介環境學派是繞不開的話題。何道寬是國內**個翻譯引進麥克盧漢思想的學者,可稱為傳播學經典著作引進**人。他開拓媒介環境學的新領域,努力將其與大文科、新文科的建設熔為一爐。
融媒集:理解媒介環境學 目錄
融媒集:理解媒介環境學 作者簡介
何道寬,深圳大學教授、深圳市政府津貼專家、資深翻譯家、深圳翻譯協會高級顧問、中國傳播學會終身榮譽理事、中國跨文化交際學會副會長(1995-2007)、中國傳播學會副理事長(2007-2015),被評為《中國傳播學30年》學術人物、《中國新聞傳播學年鑒》(2017)學術人物、《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21)“名師風采”人物。出版著作7種、譯作1 0 9 種, 著譯文字逾2 5 0 0萬,學問以溝通中外、建設大文科和新文科為旨歸。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