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B江逸子畫集系列-論語畫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240340
- 條形碼:9787501240340 ; 978-7-5012-4034-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B江逸子畫集系列-論語畫解 內容簡介
江逸子居士儒釋兼通,書畫同擅,所繪《孔子圣跡圖》暨《論語畫解》,蜚聲士林,騰譽中外。心儀其人,久矣。羨林學殖瘠薄,于儒學及繪事,皆非內行里手,唯弘揚中華文化,不敢后人。竊以為際茲世紀之末,四海板蕩,五洲震激,天災人禍,紛至沓來。究其原因,雖云多端;察其實際,實至顯明。昔太史公言“究天人之際”,天人之際,實為人類處世必不可不注意之關鍵。西方文明光明焜耀,垂數百年,為普天下黎元造福至巨,此蓋世人所承認者,不能予以否定也。然而,時至今日,東西少數有識之士,怒然憂之。環境污染,物種滅絕,生態平衡破壞,臭氧層洞出,新疾病產生,世界人口爆炸,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凡此皆西方文明所造之惡果。此亦世人所公認者,不能予以否定也。如無法抑此孽果,別求良方,則人類生存前途,實處危難之中,此不得不大聲疾呼者也。拯救之道何在?曰唯有弘揚東方文化而已。天人之際,西方主對抗,所謂“征服自然”者即是也。而東方則主祥和。東方文化之砥柱實為儒學。孔子學說以仁為主。“仁者愛人”金聲玉振。“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至張橫渠,則概括為“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天人合一之說,大張于世矣。今欲拯救人類世界,此實金丹妙藥。東西哲人多同意此說,成謂二十一世東方以儒學為中心之學說,必將輝耀世界,人類前途希望之所在,非此莫屬也。今江逸子居士《論語畫解》將問世,弘揚東方文化,厥功至偉。故不揣谫陋,樂為之序。
B江逸子畫集系列-論語畫解 目錄
序一/季羨林
序二/陳立夫
序三/孔德懋
序四/吳延環
序五/陳履安
序六/郭為藩
弁言
學而篇
學而時習之/畫中聯想
其為人也孝弟/隨緣之美
賢賢易色/老胡
慎終追遠/祭必誠
夫子至于是邦也/孔子造像
吾日三省吾身/吾愛吾師
B江逸子畫集系列-論語畫解 作者簡介
江逸子,本名錦祥,1938年10月生于福建閩侯縣,1944年入私塾讀瓊林、千字文,1949年隨家定居臺灣。1955年受業于阜寧楊源先生及南陽呂佛庭先生。1957年(時年二十)赴霧峰北溝故宮博物館臨摹古畫,從唐、宋入手,于彼處習畫二:十年。期間,先生曾先后師從彭醇士、溥心畬等諸大師,拜遏董作賓、于右任先生親蒙啟示,并依止濟南雪廬居士李炳南學佛學詩。早年在臺灣各大國畫比賽中每每獲得首獎,名聲遠揚。然先生道風高潔,即便在最困難之時.也從不以賣畫為資。時其恩師李炳南教授先生習學“樹石盆景”藝術,先生多有所悟,遂開始了“以花養畫”之路。1977年.先生四十歲時,張大千先生來訪,談畫論樹甚歡并邀訪摩耶精舍,寵為上賓。 先生之畫素以工筆、意筆見長,尤專佛像、人物、山水、花鳥等,意幽境遠,盡脫塵濁。又嘗自喻:“工筆喻修凈,一筆一持名,筆筆從心起,立相不離心。”先生素秉“以藝載道”之旨,其作品正如其師李炳南老居士教導他的,能“移風正俗、凈化人心。”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