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大家小書:蘇辛詞說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墨繪
-
>
(精)中國人的稱呼(簽名鈐印本)
-
>
楓涇史話
-
>
風詩的情韻:李山講《詩經》
張愛玲.蘇青.胡蘭成-武器與素手-側看民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166872
- 條形碼:9787546166872 ; 978-7-5461-6687-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愛玲.蘇青.胡蘭成-武器與素手-側看民國 本書特色
《武器與素手:張愛玲·蘇青·胡蘭成》
——我使盡武器,還不及 她的只是素手
張愛玲、蘇青、胡蘭成,三人有著怎樣的人生糾葛,經歷過起起落落,面對生活的顛簸,他們都是怎樣的不同態度,他們的性格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文學創作、思想深度和人生結局,讓我們一起通過他們仨的人生看不同的世界。
張愛玲.蘇青.胡蘭成-武器與素手-側看民國 內容簡介
經歷如你我一樣的平常,邂逅素面朝天的民國先生
我們學過*好的新詩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我們學過*好的散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們知道*美的女演員是阮玲玉,我們知道20世紀*偉大的學生運動是五四運動,我們了解的*偉大的政治家是中山先生,我們了解*厲害的校長是蔡元培······
總有那么多*民國的人和事讓人不斷地說起。
“側看民國” 不從正面對民國人物做完整敘述,而是選取某個截面,反映民國的一個側面,一代人的熱血青春:看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他們仗劍天涯的精神氣韻;文化情感碰撞下的榜樣力量和俠骨柔情。
張愛玲.蘇青.胡蘭成-武器與素手-側看民國 目錄
祖輩
父母親
求學
婚姻
刊緣
出走
三角
男女
互看
自傳
周氏
幽默
唾雨
膽性
換筆
晚景
張愛玲.蘇青.胡蘭成-武器與素手-側看民國 相關資料
側看 細看 好看
——“側看民國系列”簡評
在民國題材升溫降溫幾番輪替之后,人們對于民國題材的認識趨于理性,對于民國題材熱的原因有了更多脫離了感性的思考,對于民國題材的選取,也有了體現多樣化的非尋常視角。
近日,黃山書社2018年開年剛剛出版的“側看民國系列”同時推出五本,分別是寫我國現代*著名的社團——新月社以及新月派詩人的《搖晃的夢想》,寫民國公立、私立包括教會大學諸多圖書館的《天堂應該是圖書館模樣》,寫抗戰時期滬寧一帶*為活躍、當今仍為讀者興趣不減的三位著名作家——張愛玲蘇青胡蘭成的《武器與素手》,寫魯迅三兄弟婚姻等關系的《從百草園到八道灣》,還有從胡適日記出發看民國社會與眾生的《替時代寫生》。雖然只有五冊,卻給人以目不暇接、內容豐富的感覺。
《搖晃的夢想:徐志摩和新月詩人》讓我們看到了另一視角下新月派詩人的面孔。
一提起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新月社、新月派,除了對他們有專門而深入的了解,一般人在頭腦里出現的印象,恐怕多半會與浪漫、唯美、濫情聯系在一起。也難怪,誰叫那群人以月亮作圖騰呢?月亮在中國人心目中的象征意義,還不就是情與美嗎?何況還叫新月,更猶如女性中的新娘;何況還由一直被大眾視為情圣的徐志摩作團體的靈魂。
如果讀者有興趣、有耐心讀完這本書,應該會改變對徐志摩的通常印象。會了解徐志摩在率性與感性之外,還有老謀與理性的一面;在風花雪月之外,還有“柔”肩擔道義的一面;在追求個人理想的愛情之外,還有為社會的理想而奮斗的一面。在徐志摩身后,蔡元培曾用“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來總結他,本書則意在寫一個“詩外”的徐志摩。
王一心是國內較早關注張愛玲研究的作家,除了張愛玲傳記外,還出版過首部蘇青傳記,并于上世紀90年代,首次提出應在張愛玲研究之外研究胡蘭成,如今這本《武器與素手——張愛玲 蘇青 胡蘭成》將張愛玲、蘇青、胡蘭成三人放在一塊寫,是自然的。張愛玲與蘇青同為上世紀40年代上海淪陷區文壇上的一對*顯眼的女作家;胡蘭成與蘇青是大同鄉,他與張愛玲結識,也是通過蘇青,他與張愛玲更有一段被世人津津樂道的所謂“傾城之戀”。他們三人之間,不僅有許多交往,在文學創作、人生思想方面,還有來回的、深入的影響。這使得將他三人作對比,不僅可以,也有意義、有意味、有意思。事實上,在以往出版的研究文獻中,論述他們其中一人而涉及另外兩人的,占了很大比例,足以證明3人之間關系的相互牽扯,只是尚無一本像本書這樣,將三傳主從出身,一直“比較”到老死的著作。
大陸的張愛玲研究,如果從上世紀80年代起算,迄今已近30年了。在如許長的時間里,在張愛玲熱持續不退的社會背景下,張愛玲從文本到人生,“多肉”的部分已經被一批又一批的“食客”嚼啃得差不多了。研究者若非視力過人,已經面臨拾人牙慧的窘境;讀者若非反復咀而不厭,也已面呈疲勞之態。張愛玲研究今后的出路無非兩條,一是精耕細作,一是另辟蹊徑。基于這種考慮,王一心近幾年來,先后出版了《深艷——藝術的張愛玲》、《色,戒不了》,加上這本《武器與素手》,算是對這兩條路的試腳吧。張愛玲、蘇青、胡蘭成他們仨,都是言之難盡的人物,待事過境遷,往往又會令人有新的感觸生發,而又有再寫的興趣,所以恐怕今后還會有繼續之日。
《從百草園到八道灣:魯迅家的細碎往事》在于它間接地提出了一些問題,或者說,它可以引起讀者對魯迅的一些思考。比如我們對魯迅究竟了解多少。專門與不專門研究魯迅的人難以計數,關于魯迅評述山積波委;新時期以來魯迅成了話題人物,被專門與不專門研究的人予以不斷與多方解讀。結果之一是幾乎使我們這個社會上所有的人,都以為魯迅是我們熟悉的人,以為自己熟悉魯迅。《魯迅家的細碎往事》告訴我們,不見得。由《魯迅家的細碎往事》,或可發現一個陌生的魯迅。
魯迅是怎樣的人,這個問題在今天似乎不應該成為問題:前人已經有了定論。可是問題還是頑固地存在著,因為我們以往被耳提面命地告知的,是身著光亮皮袍的魯迅,至于他皮袍下藏著的小,卻長時間地被忽視了;人們目光如炬地看出了魯迅的自我道德追求,稱贊他的自檢,他的自覺,他的慚愧,卻忘了看一看那小的究竟。
《替時代寫生:日記里的胡適》是作者試圖從日記這個獨特的角度解讀胡適的一種嘗試。本書可以視為另一種形式的人物傳記。好傳記的*要義是表現傳主性格,大概沒什么能比日記更能透露一個人脾氣的了。
我們目前所見到的胡適日記,是他自1906年2月13日開始寫的而結束于1962年2月21日,時間跨度長逾半個世紀,總字數粗估在250萬以上。
胡適開始記日記時已虛齡十六,并不算早,比他早的人還多;他的*后一篇日記記于逝世前三天,也肯定不是丟筆*遲的人。可是世上像他這樣記日記堅持了這么多年的,卻如鳳毛麟角。任何一個普通人,若能以自己一輩子的時間來寫一部日記,即便沒有意思,也一定是有意義的,因為那永遠是一部獨一無二的歷史著作。何況以胡適在中國現代史上的地位,能留下這么一部皇皇巨“記”,意義自然更非尋常。胡適又是中國新文化的弄潮兒與代表人物,人也是個有情有義、有趣有味的人,所以他寫的日記,字面固然饒有意思,行間也很有些意味。這便是我們要寫“日記里的胡適”、要從日記看胡適的原因了。讀者在這里也將看到一些在胡適以及相關人物的傳記中難得一見的事情與景觀。
胡適其人,其日記,雖然都是本書的關鍵詞,但作者核心的著眼點,在于其人而非日記。換言之,本書不是研究胡適日記的書,而旨在研究胡適這個人。雖說要研究胡適這個人,不可能不研究他的日記,何況本書又是借助人物的內心獨白,張望他半開的心靈之窗,是從日記的視角來打量日記的主人,但目標畢竟是人,是在日記中,由對人處事、性情脾氣、態度心思、愛憎好惡、大節瑣細等等拼接成的一個生動的、矛盾的、真實的人。
《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走進民國大學圖書館》縱觀民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之路,人當然是核心因素。從*初的傳統藏書樓向現代圖書館的轉換,緊接其后的由西方管理思想及模式向中國本土化的轉變,到戰亂時期的苦守堅持、慘淡經營,其間無不可見有志于中國圖書館創立與發展、對中國圖書館事業充滿熱情與深情的先驅者們勤勤恂恂的身影。今天堂皇之廈的根基,從物質到精神,無不來自他們當年的篳路藍縷。筆者對于民國高校圖書館史研究的選擇,不僅源于職業的本份、對歷史的興趣,同時也期冀借此向前輩表達由衷的敬意。
這套“側看民國系列”是李伶伶、王一心兩位花費多年的時間從側面解讀民國人物的傾心之作,從細微處體擦出這些民國人物別樣精彩,細看、側看,自然好看!
張愛玲.蘇青.胡蘭成-武器與素手-側看民國 作者簡介
王一心 南京師范大學研究館員。著有傳記《驚世才女張愛玲》《丁玲外傳》《蘇青傳》《林語堂》等,歷史小說《太平天國》。獲南京市第五屆文學藝術獎(政府獎)銀獎、南京市文聯第六屆金陵文學獎榮譽獎、南京市 “五個一”工程獎、金陵文學獎報告文學大獎等。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