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文藝百家談:2016年第2輯/總第21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34862
- 條形碼:9787565034862 ; 978-7-5650-348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藝百家談:2016年第2輯/總第21輯 內容簡介
陳田、蘇中主編的《文藝百家談(2016年第2輯總第21輯)》系文藝評論論文結集。全書分為理論探討、文藝觀察、專題研討、文藝評論、賴少其研究五個欄目,主要收錄安徽省內評論家關于當今文藝理論和文學創作實踐新發展的論文43篇。全書“立足安徽,面向全國”,涉及文學、書畫、戲劇、影視等多個文藝門類,注意諸多藝術門類的均衡,同時注意挖掘安徽豐富的文化資源。本書密切結合安徽省當前文藝創作、文藝活動實際,視角新穎,思維縝密,語言生動,對于推動安徽省文藝理論與文藝創作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文藝百家談:2016年第2輯/總第21輯 目錄
理論探討
說真話講道理:營造文藝批評良好氛圍――學習《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構建當代文藝的中國精神――學習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永恒的價值
從琢磨生活到表現生活
作品為上――文藝工作者黨性修養之我見
文藝觀察
戲曲文學的劇場性
回到中國,回到傳統――鄉愁的文學解讀
現代安徽文學的社會學動力、發展邏輯與內在進路
論新時期以來長篇小說的“文體互滲”現象
生態整體主義視域下大自然文學中的悲劇意識
新世紀詩歌的現狀及詩歌突圍的可能性
茅盾“實用”與“經典”的譯介理念
柳永艷情詞藝術風格新探
論雜技節目中滑稽表演的重要性
起于師形,熟于師跡,成于師心―文化結構理論視野下的山水畫臨摹過程論
試論《斐多篇》中柏拉圖的靈魂論
根植民族土壤,書寫時代“國風”
漢代即興舞蹈考略
專題研討
不忘初心:紅色記憶的當下敘述――簡評“金寨紅”系列大型文學原創敘事
讓意識踉蹌――從“金寨紅”小說標題說開去
鏗鏘詩意爺的槍――淺評李云《爺要一桿槍》
青春與戰爭的碰撞――李國彬《哥哥莫要過河來》淺議
文藝評論
現代喧囂中的傳統歌謠――長篇小說《淮水謠》地域色彩品讀
聲音在場,幻覺抵達――加拿大男高音喬?維克斯的歌劇演唱藝術
《逃離》中生存學敘事.
植根文藝沃土 聚焦中國夢――“我們的沃土我們的夢”采風活動攝影金獎作品述評
爆發?裂變?重生――試論余華《兄弟》民間化敘事的展開
得山水靈性 彰民族神韻――丁寺鐘近期水彩畫藝術解讀
云中辨江樹 天際識歸舟――淺議紀錄片《一代宗師蕭云從》的敘述策略
君子之風,山高水長――觀黃梅戲《大清名相》有感
遵循規律 促進創作――談少兒舞蹈《翔》的創作
始得“初心”及其他――讀《本土文論及小說敘事十二題》所想到的
純造形的唯美書派又一人――淮南廖亞輝書法欣賞
雙層“看/被看”與三重“活著”――評李鳳群的長篇小說《大風》
唐亮隸書觀后
針尖上的故鄉――讀向迅散文集《斯卡布羅集市》
美在簡約――觀郭因先生書畫小品展
縱橫天地開新局,指顧風云發首難――評謝思球長篇小說《大澤鄉》
心懷虔誠 致敬高貴――觀黃梅戲音樂“唐詩宋詞”情景演唱會《高貴的家園》有感
新文人書法的銳意進取者――《歲月留痕――桂雍書法三十年》讀后
“看見”了“喜悅”――析鄭天倫的《葵花朵朵開》
賴少其研究
魏晉風度 金石氣概――賴少其書法藝術源流初探
不朽人生 永恒藝術
“老賴”老筆老金石――賴少其書法之淺識
說真話講道理:營造文藝批評良好氛圍――學習《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構建當代文藝的中國精神――學習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永恒的價值
從琢磨生活到表現生活
作品為上――文藝工作者黨性修養之我見
文藝觀察
戲曲文學的劇場性
回到中國,回到傳統――鄉愁的文學解讀
現代安徽文學的社會學動力、發展邏輯與內在進路
論新時期以來長篇小說的“文體互滲”現象
生態整體主義視域下大自然文學中的悲劇意識
新世紀詩歌的現狀及詩歌突圍的可能性
茅盾“實用”與“經典”的譯介理念
柳永艷情詞藝術風格新探
論雜技節目中滑稽表演的重要性
起于師形,熟于師跡,成于師心―文化結構理論視野下的山水畫臨摹過程論
試論《斐多篇》中柏拉圖的靈魂論
根植民族土壤,書寫時代“國風”
漢代即興舞蹈考略
專題研討
不忘初心:紅色記憶的當下敘述――簡評“金寨紅”系列大型文學原創敘事
讓意識踉蹌――從“金寨紅”小說標題說開去
鏗鏘詩意爺的槍――淺評李云《爺要一桿槍》
青春與戰爭的碰撞――李國彬《哥哥莫要過河來》淺議
文藝評論
現代喧囂中的傳統歌謠――長篇小說《淮水謠》地域色彩品讀
聲音在場,幻覺抵達――加拿大男高音喬?維克斯的歌劇演唱藝術
《逃離》中生存學敘事.
植根文藝沃土 聚焦中國夢――“我們的沃土我們的夢”采風活動攝影金獎作品述評
爆發?裂變?重生――試論余華《兄弟》民間化敘事的展開
得山水靈性 彰民族神韻――丁寺鐘近期水彩畫藝術解讀
云中辨江樹 天際識歸舟――淺議紀錄片《一代宗師蕭云從》的敘述策略
君子之風,山高水長――觀黃梅戲《大清名相》有感
遵循規律 促進創作――談少兒舞蹈《翔》的創作
始得“初心”及其他――讀《本土文論及小說敘事十二題》所想到的
純造形的唯美書派又一人――淮南廖亞輝書法欣賞
雙層“看/被看”與三重“活著”――評李鳳群的長篇小說《大風》
唐亮隸書觀后
針尖上的故鄉――讀向迅散文集《斯卡布羅集市》
美在簡約――觀郭因先生書畫小品展
縱橫天地開新局,指顧風云發首難――評謝思球長篇小說《大澤鄉》
心懷虔誠 致敬高貴――觀黃梅戲音樂“唐詩宋詞”情景演唱會《高貴的家園》有感
新文人書法的銳意進取者――《歲月留痕――桂雍書法三十年》讀后
“看見”了“喜悅”――析鄭天倫的《葵花朵朵開》
賴少其研究
魏晉風度 金石氣概――賴少其書法藝術源流初探
不朽人生 永恒藝術
“老賴”老筆老金石――賴少其書法之淺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