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
>
李誕脫口秀工作手冊
-
>
成事:馮唐品讀曾國藩嘉言鈔
高管股權激勵對公司成長性的影響機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602112
- 條形碼:9787568602112 ; 978-7-5686-021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管股權激勵對公司成長性的影響機理研究 內容簡介
本文聚焦高管股權激勵水平和方式對公司成長性的影響關系,并探索了高管股權激勵對公司成長性的內在影響機理。本研究分別從決定高管股權激勵影響公司成長性的內外部因素中揭示其內在機理,建立本研究的結構模型,并在此指導下進行深入的分析。首先,本研究認為高管對股權激勵水平的不同價值判斷會影響其持有的風險態度,進而影響公司的成長性。于是,在提出反映高管股權激勵水平價值的三個構念(當前價值、預期價值和總價值)和反映公司成長性的四個構念(生產效率增長、雇員規模增長、銷售收入增長和利潤水平增長)的基礎上,分別分析了高管股權激勵水平的當前價值、預期價值和總價值對高管風險態度的不同影響,并構建了對反映公司成長性的生產效率增長、雇員規模增長、銷售收入增長和利潤水平增長四個側面的整體影響模型,并通過實證分析進行檢驗。研究結果發現,高管在綜合衡量持股的當期價值和預期價值之后,對公司成長性的銷售收入增長和利潤水平增長具有正向顯著的影響,這再次支持了代理理論。其次,技術創新投入作為企業高管的重要風險投資行為,根據高管股權激勵對高管風險行為的不同的影響,構建了技術創新投入這種風險行為在高管股權激勵影響公司成長性模型中的中介作用模型。本研究分別對高管股權激勵不同價值對其風險行為進而對技術創新投入的不同影響進行了理論分析,提出了相關的研究假設并對其進行檢驗。再次,在中介效應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優選控制人和董事網絡兩個邊界因素,提出相關的假設并進行了實證研究。通過上述研究,為契約理論提供新的實證結果。
高管股權激勵對公司成長性的影響機理研究 目錄
1.1 課題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評述
1.3 研究內容與結構安排
1.4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第2章 高管股權激勵影響公司成長性的理論分析
2.1 高管股權激勵與公司成長性的內涵
2.2 高管股權激勵影響公司成長性的理論依據
2.3 高管股權激勵影響公司成長性的內在機理
2.4 本書的概念模型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高管股權激勵對公司成長性的直接影響
3.1 高管股權激勵的構成
3.2 公司成長性的構成
3.3 高管股權激勵對公司成長性直接影響的理論分析
3.4 高管股權激勵對公司成長性直接影響的實證分析
3.5 結果討論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技術創新投入在高管股權激勵對公司成長性影響中的中介作用
4.1 技術創新與技術創新投入的定義
4.2 技術創新投入中介作用的理論分析
4.3 技術創新投入中介作用的實證分析
4.4 結果討論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終極控制人在高管股權激勵對公司成長性影響中的調節作用
5.1 終極控制人的界定
5.2 終極控制人的調節機理
5.3 終極控制人的調節作用的實證檢驗
5.4 結果討論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董事網絡在高管股權激勵對公司成長性影響中的調節作用
6.1 董事網絡的界定及測量
6.2 董事網絡的調節作用的理論分析
6.3 董事網絡的調節作用的實證檢驗
6.4 結果討論
6.5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高管股權激勵對公司成長性的影響機理研究 節選
《高管股權激勵對公司成長性的影響機理研究》: 當然,也有些學者認為高管股權激勵具有明顯的雙重效應,即在不同的情況下和不同階段兩種影響結果同時存在,這就造成了高管股權激勵與技術創新之間出現了非線性關系。徐寧和徐向藝(2012)以中國上市的高科技企業為研究對象,綜合考量了技術創新投入的投資強度、投人人員、專利數量等指標后,發現高管股權激勵對技術創新投入、產出和轉化等能力存在倒U形的影響。 代理理論和管理層尋租理論對高管股權激勵作用的不同結論主要是由兩個理論對高管風險行為的不同方向的影響造成的。這可以用古典代理理論和行為代理理論解釋。古典代理理論認為對高管實施股權激勵會鼓勵其采取冒風險的行為,因為風險和收益成正比,因此高管傾向于通過冒風險獲得更大的企業收益進而獲得更高的自身收益;而行為代理理論認為股權激勵會促使高管由于考慮到可能的損失而采取風險規避行為。兩個理論之間的矛盾就造成了股權激勵對高管風險行為相悖的影響。技術創新一直被看作是一種存在一定的風險的投資行為。這種風險行為受到股權激勵的影響作用也會因為以上兩個理論而呈現出沖突的結果。這主要是由于高管對股權價值感知結果影響其風險態度。高管對股權價值的感知包括預期價值和當前價值兩種。預期價值是指股票未來潛在上升的價值,即股權價值高于當前現金價值的部分;當前價值是指在股權授予期當年股權的現金價值。古典代理理論認為公司股票的價格會隨公司市場價值而上升的可能會促使高管通過采取戰略行為來提高公司的價值。股票期權是公司授予高管或員工以一定的價格在未來的某段時期內購買一定數量公司股票的權利。股票期權的運行期包括行使購買權將股票收歸自己囊中的轉歸期和可以將股票賣出的行權期,這兩部分通常需要10年時間。在這期間,股票的價格可能會高于購買股票時的價格。提高的部分就是股票的超值收益。高管可以通過戰略行為影響公司股票價格而實現個人利益的提高。股票期權不需要初始投資而且對股價的變化負完全的責任而使得股權具有有限的下行風險和無限的上行風險。也就是說股票價格上升的空間是無限的,而下降的空間是有限的,因此,對于高管而言,這種未來預期風險的不對稱性會鼓勵其采取冒風險的行為。另外,從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角度看,高管更樂于通過冒風險而獲得更高的企業收益,進而提高自身的收益。因此,高管更傾向于冒風險的行為。對于技術創新投入這種風險行為,高管更樂于采取積極的態度。因此,有以下假設: 假設4.1.1:高管股權的預期價值對公司技術創新投入呈正向影響。 與股權的預期價值相比,股權當前價值代表購買股票時的股票現金價值。行為代理理論認為,高管的風險行為會影響公司的股票價格進而降低股票的價值。因此,高管的行為會圍繞兩個目的展開:一是保護好股票的當前價值,二是試圖增加股票的價值。行為代理理論認為相比冒風險而言,人們更害怕損失,因為他們認為價值的損失比有可能獲得收益提升更應該得到決策者的重視,也就是說決策者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公司價值免受損失,其次再追求收益的提升。因此,為了確保公司價值保值或者增值,高管更濼于采取風險規避態度。技術創新由于需要前期投入,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轉化為實際的產出,產出能否有效地收回成本或者實現價值增值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這種風險是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投入時需要面對的。也就是說,技術創新是一種風險行為。因此,高管對這種風險行為更傾向于規避。 ……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