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全真教制初探

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全真教制初探

作者:高麗楊
出版社:巴蜀書社出版時間:2017-01-01
開本: 其他 頁數: 452
本類榜單:哲學/宗教銷量榜
中 圖 價:¥19.0(3.8折) 定價  ¥50.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全真教制初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10066
  • 條形碼:9787553110066 ; 978-7-5531-100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全真教制初探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全真教的宗教制度為主要研究對象,系統的考察了全真道宗教制度的各個方面,主要包括出家制度、傳戒制度、宮觀制度、法派制度、威儀制度、修行制度及會社制度。考察了各種制度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及其在歷史中的沿革與變遷,通過與傳統道教、佛教與儒教等宗教意識形態的比較,全面勾勒出來全真教宗教制度的大致雛形。填補了靠前有關全真教宗教制度研究的空白。

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全真教制初探 目錄

序 盧國龍
緒論
一選題緣起、意義與基本定義、觀點
二研究現狀、研究方法及主要內容
**章全真道教制形成及嬗變的歷史條件
**節政教關系的變遷與全真道教制的形成及嬗變
第二節社會階層變遷視角下全真道教制的形成
與嬗變
第三節對時代精神的融攝與金元全真旨趣的形成
第二章全真道之出家制度
**節道教出家制度溯源
第二節王重陽在教內確立出家制度
第三節全真道出家冠巾制度的緣起及儀式程序
第三章全真道之傳戒制度
**節道教傳戒制度溯源
第二節全真道戒箓授受制度的演變過程
第三節全真道傳戒制度的儀式與程序
第四章全真道之宮觀制度
**節道教活動場所的變遷及建筑規制
第二節全真道活動場所的變遷及規制
第三節金元全真道宮觀管理體系的建構
第四節明清全真十方叢林的組織形式及其清規
制度
第五章全真道之法派制度
**節全真道法派的內涵、淵源與框架
第二節王重陽確立了法派傳承的基本雛形
第三節元時期全真道法派初成階段的特點
第四節全真道以派輩譜傳承法派的做法定型于明清
第六章全真道之威儀制度
**節道教威儀制度概念之討論
第二節全真道威儀制度的階段特點
第三節全真道的服飾制度
第七章全真道之修行制度
**節坐環
第二節坐缽
第三節云游
第四節打塵勞
第八章全真道之會社制度
**節全真道興起以前的會社
第二節王重陽創立三州五會
第三節王重陽之后全真道會社的發展特點
結語
附錄
參考書目
后記
展開全部

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全真教制初探 節選

  《全真教制初探》: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六朝以來的門閥士族在中唐以后迅速衰落。到北宋時期,社會階層深刻變動而產生了一個很大的新興階層——富民階層。蘇轍曾說:“唯州縣之間,隨其大小,皆有富民。”①新興的富民階層“憑借其經濟優勢……成為了鄉村社會經濟關系的中心和主導社會階層”②,在社會各個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我國古代的鄉村控制產生了巨大影響”③。  富民階層的產生源于唐代的戶等劃分。當時的政府打破前代三等九品的界限,根據是否占有財富以及擁有財富的多少將民眾劃分為九等戶,施以不同的管理制度。進入宋代,官府繼續施行依資產劃分戶等的制度。“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許多專業經濟從農業中分離出來而成為商業性行業。在宋代專業戶中,依其擁有的生產資料、生產規模等要素來區分內部的貧富構成,如園戶、船戶、糖霜戶等都有上、下戶之分,其中上戶往往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成為富民階層中突起的新軍。這樣一來,鄉村上戶、坊郭上戶及專業上戶共同組成了宋代的富民階層。”④這個代表當時*先進生產力水平的、*活躍的社會階層,成為新興的金元全真道所吸收教徒信眾的重點,也成為他們早期宗教實踐成功的關鍵。  王重陽早期在陜西傳教,曾把傳教的重點放在下層民眾上,但并沒有取得成功。在其早期作品中,他對中下層四類民眾發出了感嘆:“堪嘆工商農士,各夸本業多能。就中機巧自翻騰,限至依然斗勝。”①《中國道教史》指出:“王嚞認為,社會中下層人士操勞生計,備受艱辛,常短命夭折,卻不愿擺脫塵俗,了悟人生。”②為適應這種面向社會底層信眾的特點,王重陽“在傳教方式上,一改過去道教以大宮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做法,代之以庵為據點。”“所謂的庵,本指園頂草屋。初為窮民宿舍……是一種自由度較大且帶有‘真純之味’的傳教場所。”③《中國道教史》認為:“全真道初期未得到政府認可,既無法定地位,亦無大型宮觀,便首先選擇了庵這種場所作為棲身之地。”④  王重陽早期在陜西以社會底層民眾為傳教重點的努力失敗后,才遠邁山東“投譚捉馬”。實際上,王重陽的東邁體現了一個對信眾群體的視點變化,就是從社會底層轉向社會富民階層。在山東,王重陽*先點化的弟子是馬鈺。而馬鈺則是王重陽弟子中*典型的富民階段的代表。王重陽居全真庵期間,馬鈺與之朝夕相處,知其確為得道高人而產生隨其出家的念頭,但因“家資廣貯、妻孥愛深,未之遽從”①。雖然王重陽“盛陳遠離鄉之高,不離鄉之累,與之開釋”②,但馬鈺卻難以遽下決心。梁棟《重陽教化集·序》言:“(王重陽)一見馬公,情契道合,其一話一言,未嘗不以下手速修為喻。然以馬公寧海巨族,家資千萬,子孫詵詵,雖素樂恬淡,亦未易猛摒棄也。”③筆者以為,對于這條材料透露的信息應從兩方面解讀:一方面是,作為寧海富紳的馬鈺舍不得拋棄現實生活的原因,是其擁有萬貫家財、一定社會地位與聲望,因而不能下定決心;另一方面則是,王重陽之所以煞費苦心點化馬鈺,不僅是因為馬鈺身上體現出的對全真精神的共鳴,更體現了王重陽對馬鈺所屬富民階層及其影響的堅定信心。  ……

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全真教制初探 作者簡介

高麗楊,女,漢族,1979年生,河北撫寧人,鄭州市委黨校副教授,*******世界宗教研究所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道教》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主編《道教知識讀本》及《國學經典誦讀》等叢書。主持完成《隋唐河南道教史》、《清代書院建制研究》、《唐代絲綢之路與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等省級社科規劃項目。出版合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河北道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整理道教典籍《〈鐘呂傳道集〉與〈西山群仙會真記〉》(中華書局)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