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余華經典散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06150
- 條形碼:9787569506150 ; 978-7-5695-0615-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余華經典散文 本書特色
如果說余華的小說是享譽世界的偉大作品,那么散文則更加體現了他的藝術思想,*接近現實生活中的余華。本書是余華的散文經典。包含對往事的追憶,對文學和音樂的感悟,旅行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對整個社會和歷史的深思。剖析在日常生活表象下隱藏的社會病灶,對我們所處的時代進行由外而內深刻反省。正如余華所說:“這就是我的寫作,從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出發,經過政治、歷史、經濟、社會、體育、文化、情感、欲望、隱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余華經典散文 內容簡介
當代zui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余華,shou部精裝四色裸書脊散文集,從中可見到真實的余華,走進他的“文學白日夢”,了解其三十余年的創作歷程。從文學到社會,從中國到世界,從過去到未來。
著名水墨畫家汪鈺元教授傾情繪制精美插圖,四色精美印刷。
本書系“新華經典散文文庫”叢書之一,該叢書包含歷史文化散文、哲理散文、生活美文等,讓經典作品重新煥發生機活力,提升國民閱讀品位,重識散文之美;后續作品將陸續推出。
在孤獨中照見自我,與豐盈的靈魂相遇;聽從生命本真的召喚。身處荒誕的世界,我們都該讀讀余華。
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余華經典散文 目錄
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
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事物所活著。
一個記憶回來了
(有時候,人生和寫作其實很簡單,一個夢,讓一個記憶回來了,然后一切都改變了。)
*初的歲月
(這是我*早接觸到的文學,在大街上,在越貼越厚的大字報前,我開始喜歡文學了。)
爸爸出差時
(生活是那么的強大,它時常在悲傷里剪輯出歡樂來。)
可樂和酒
(對我兒子漏漏來說,“酒”這個詞曾經和酒沒有關系,它表達的是一種有氣體發甜的飲料。)
醫院里的童年
(如今,那座醫院也已經面目全非,我童年的醫院也已經逝去了。)
恐懼與成長
(他對世界的了解,那些真正屬于自己的了解,就是在不斷的恐懼和不斷的克服中完成,一直到他長大成人。)
父子之戰
(父與子之間存在著的那一層隱秘的和不可分割的關系,那種仿佛是抽刀斷水水更流的關系,其實是父子間真正的基礎。)
錄像帶電影
(錄像帶電影《野草莓》給予我的感受是:我終于看到了一部真正的電影。)
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
(就是這一刻,我開始考慮起自己的一生應該怎么辦,我決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于是我開始寫小說了。)
我的**份工作
(我的青春是由成千上萬張開的嘴巴構成的,我不知道是喜是憂。)
縱論人生,縱論自我
(我今天不縱論天下,也不縱論文學,文學我說得太多了,已是陳詞濫調,我就縱論人生,縱論自我。)
第二輯 文學•音樂•旅行
新的時代來臨之際,亦是對過去時代大師們重新理解的開始。
我*初的閱讀與寫作
(作家是什么?就是把別人的故事告訴別人,再向別人要錢的那種人。)
我的文學白日夢
(我喜歡生活,不喜歡工作,所以我更喜歡寫作長篇小說。)
一個作家的力量
(我想這就是一個作家的力量,無論他身在何處,他的寫作永遠從根部開始。)
關于回憶和回憶錄
(生平和業績所勾勒出來的人生僅僅是這些人物生活中的一部分,還有更多的不為人所知的部分。)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遺產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遺產是兩座博物館,所要告訴我們的是文學上曾經出現過什么。)
博爾赫斯的現實
(博爾赫斯通過敘述讓讀者遠離了他的現實,而不是接近。)
契訶夫的等待
(幾近無限的文學有時候會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三島由紀夫的寫作與生活
(三島由紀夫作品中所迷戀的死亡和鮮血,終于站了出來,死亡和鮮血敘述了三島由紀夫。)
我的書游蕩世界的經歷
(這是我**次在國外簽名,當然,我沒有寫自己的名字,我寫下了“中國”。)
音樂的敘述
(音樂里只有敘述的存在,沒有其他的存在。)
音樂影響了我的寫作
(音樂的歷史深不可測,如同無邊無際的深淵,只有去聆聽,才能知道它的豐厚。)
靈 感
(人們所以要解釋靈感,并不是他們知道靈感,而是他們不知道。)
色 彩
(一個男人一旦精通了色彩,那么無論是寫作還是調情,都將會所向披靡。)
在日本的細節里旅行
(日本的文學作品在處理細部描述時,有著難以言傳的豐富色彩和微妙的情感變化。)
耶路撒冷&特拉維夫筆記
(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會帶去不同的文化風俗和意識形態,也會帶去矛盾和沖突。)
第三輯 活著,為了講述
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
我的這個真實,不是生活里的那種真實。
我覺得生活實際上是不真實的,
生活是一種真假參半、魚目混珠的事物。
一個國家,兩個世界
(我們發展的速度應該慢下來,這匹脫韁的野馬應該跑累了,應該放慢腳步了。)
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
(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也沒有一種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滿了財富,只不過看你開采了還是沒有開采。)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
(世界上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也沒有一個人生是可以替代的。)
別人的城市
(我的回憶就像瓦楞草一樣長在那些低矮的屋頂上,還有石板鋪成的街道、伸出來的屋檐、一條穿過小城的河流。)
我與東亞
(我把幾封約稿信攤開來向我父親展示,父親問我什么意思?我說,我出名了。)
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每個人對于他所屬的社會都負有責任,那個社會的弊病他也有一份。)
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余華經典散文 作者簡介
余華,1960年4月出生, 1983年開始寫作。
主要作品有《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
作品被翻譯成35種語言,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37個國家和地區出版。
曾獲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意大利朱塞佩•阿切爾比國際文學獎等榮譽。
- 主題:
最喜歡第一個部分,寫家庭的,雖然只是樸實的文字,但是里面有脈脈溫情流淌著。 第二個部分,一個作家談論對另一個作家,一個作家談論自己對寫作的認識等等,對我來說不是很有吸引力。原本是“窺私欲”敦促我閱讀這一輯。但我發現,如果你跟作者沒有共同語言或者作為讀者你的包容性沒有那么強,比如就像我一樣,那你會覺得索然無味。 看完這本書我發現我是這樣一種讀者,我在閱讀書籍的同時也在閱讀自己,只有我看的那本書恰好是我感興趣的類型我才能開心地看進去。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閱讀也是個發現自己的過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