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靈元氣社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
>
厭女(增訂本)
-
>
這樣學習才高效/楊慧琴
-
>
心理學經典文叢:女性心理學
-
>
中國文化5000年
歐洲同性戀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59268
- 條形碼:9787100059268 ; 978-7-100-05926-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歐洲同性戀史 本書特色
★ 16開平裝,商務印書館出版
★ 本書是法國知名學者弗洛朗斯·塔瑪涅博士論文的縮略本,依據法文版譯出
★ 分析美、法、德三國同性戀的起源、發展與演變,揭示這一群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獨特面貌
★ 無論是出于對同性戀問題的好奇,還是對歷史、社會學的熱愛,這本書都值得一讀
歐洲同性戀史 內容簡介
本書除了揭示美、法、德三國處理同性戀問題的不同模式,還告訴大家同性戀問題并非只是性愛史的一個次要部分,它在社會形態和表現的歷史上自有其地位,它作為一種吸引或反感的作用揭示一個社會的幻想和恐懼。當然,作者并不企圖僅僅借助性愛來解釋兩次大戰之間的階段、納粹問題和二戰的發生。顯然,經濟、政治和社會因素起著決定性作用。另外,本書也不同于心理學史,盡管有時借助心理分析的假設也能說明問題。作者認為同性戀史研究應該把輿論的恐懼和政府的恐懼區別對待,也許應重新估量性幻想在社會想象中的分量。
歐洲同性戀史歐洲同性戀史 前言
這本著作是在“巴黎政治研究學院”通過的博士論文的縮略本,論文指導導師為讓一皮埃爾·阿澤瑪,原名為《從運動成員、警察、司法、醫療和文學資料出發研究法國、英國和德國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的同性戀問題》,論文在1998年通過答辯。原書的許多事例都已刪節,批評注解也大大縮減,另外一些認識論方面的思考也大多簡化。關心這些問題的讀者可以閱讀原博士論文。
這本書中使用了大量的引文。對于重構時代風貌并重新賦予那些見證以生命,這似乎是唯一的辦法了。這些引文在未有法譯本的情況下均由筆者本人由英文或德文譯出。同時,筆者對于習慣用語在法語對應詞容易讓人誤解的情況下,保留其原文形式,例如publicschools[公學]和Etoncrop[平頭]的問題。另外一些同性戀的專門詞,如Butch[女同性戀男方]或camp[同性戀的做派和裝束],在法文中則是從英文原文借用的。
語言問題是研究的核心問題,而詞匯的問題更是研究中經常出現的。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候,通常以invertis[性倒錯]或pederaste[男色,指對男子特別是少年進行狎玩]來指稱同性戀。在以歷史的視角看待這一問題時,筆者選擇重新使用這些提法,這些詞反映了認同感上的細微差別,通常這正是同性戀者所要求的稱謂,并無貶義的內涵。同此,在二三十年代的歷史語境中使用gays來指稱同性戀就脫離了時代了。再者,為了閱讀方便,我并未系統地重復使用homosexuels[同性戀者]和lesbiennes[女同性戀者]來指稱這兩個群體,我有時用homosexuels的普遍意義來統稱兩者。也許會有人責怪我的做法過于輕率,但不斷地重復會使文字冗長。*后,稱呼某人homosexuel[同性戀者]或lesbienne[女同性戀者]并不意味著其本人自認如此。
歐洲同性戀史 目錄
前言
引論
同性戀史:嶄新而有爭議的歷史
同性戀研究:方法論問題
上編
短暫的輝煌:20年代,同性戀解放的年代
——介于風流浮華和積極斗爭之間的同性戀者
**章 一個神話的誕生:張揚的時代
同性戀記憶:1869-1919
同性戀的生活場景:顛覆的語言
魔幻的城市,神話的城市:約會地點的地理學
第二章 解放征程:同性戀運動的黃金時代
德國模式:群體性和斗爭性
受到影響的運動:德國模式的教導
法國道路:個人主義走向末路
第三章 價值的翻覆:同性戀崇拜
被誘惑的少年:公學中的同性戀
兩代同性戀知識分子
中編
內心的恐懼和欲望:矛盾的言論和典型的形象
——同性戀者,兩次大戰之間的類型化
第四章 意識的覺醒:同性戀身份認同的艱難建構
醫學模式的傳播:由外界強加的身份
成為同性戀者:身份認同的要求
怎樣界定女同性戀者?一種正在建構中的認同
一個同性戀社群的誕生?
第五章 打破的沉默:公眾輿論中的同性戀者
偏見的負擔
同性戀,時尚現象
第六章 同性戀者,政治的籌碼
積極介入:政治角逐中的同性戀者
誤解或者叛賣:清教思想與機會主義之間的左派
罪行的族譜:同性戀,一種“法西斯變態”?
下編
假意的寬容:30年代的鎮壓和回潮
——同性戀者,罪犯和犧牲者
第七章 法律面前的罪人
英國的反對(1919-1939)
魏瑪時期的德國,縱容與鎮壓之間(1919-1933)
在自由中被監控的法國同性戀者(1919-1939)
第八章 幻夢的終結:德國模式的破滅
1933-1935:德國模式的破滅
1935-1939:反同性戀恐怖的組織
30年代末:風暴中的法國和英國同性戀者
后記 走向同性戀解放
結論 進步抑或鎮壓的加強?
民族的互動、趨同和特殊性
探究:兩次大戰之間同性戀的含義和性質
附錄
表格
德國女同性戀之歌《淡紫色的歌》
德國關于同性戀的法案
卡爾·維爾納博士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的實驗(1944)
縮略語表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歐洲同性戀史 節選
歐洲同性戀史 作者簡介
弗洛倫斯·塔馬涅(Florence Tamagne),在法國巴黎著名的政治研究學院獲得了博士學位。她的第一本書《歷史》(A HISTORY)以其對兩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獨特關注而顯得與眾不同,它追蹤了從興旺的二十年代到法西斯反彈時期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同性戀者的演變歷程。
周莽,1971年生,北京大學法語系副教授,研究法國中世紀文學和法語史,從事法語社科人文翻譯,譯有勒高夫《試談另一個中世紀》、托多羅夫《不完美的花園》等。
- 主題:評書的內容
這是一部深入剖析1919-1939年間歐洲同性戀世界的力作。該書運用豐富的史料,從文學、法律、政治到心理分析等多角度,全面展現了這一時期美、法、德三國同性戀問題的不同處理模式及其發展演變。書中不僅揭示了同性戀在社會形態和歷史表現中的重要地位,還通過細膩的分析,展現了同性戀者的內心世界與生活經歷,為讀者呈現了一幅復雜而多元的歷史畫卷。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詳盡的論述,使其成為研究歐洲同性戀史的寶貴資料。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