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珍藏版)

包郵 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珍藏版)

聽西南聯大人講述他們親歷的求學故事,貼近歷史不為人知的一面。文化學者謝泳、傅國涌推薦閱讀!

作者:丁元元 著
出版社:中國致公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01-01
開本: 24cm 頁數: 256頁
讀者評分:4.8分14條評論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16.3(3.6折) 定價  ¥45.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珍藏版) 版權信息

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珍藏版)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很好的人物紀實,一份難得的珍貴史料。作者視角獨特,選擇了采訪時滬上還健在的西南聯大老校友,通過傾聽這些已耄耋之年的親歷者講述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對歷史的真實感受,從不同側面再現了當年西南聯大的人和事,以及時代的變遷。這本書豐富了目前已有的關于西南聯大的史料,也構成這一研究領域里不可或缺的文獻,還通過許多歷史的細節傳承了愛國、奮斗、篤學等優秀民族精神。

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珍藏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很好的人物紀實,一份難得的珍貴史料。作者視角獨特,選擇了采訪時滬上還健在的西南聯大老校友,通過傾聽這些已耄耋之年的親歷者講述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對歷史的真實感受,從不同側面再現了當年西南聯大的人和事,以及時代的變遷。這本書豐富了目前已有的關于西南聯大的史料,也構成這一研究領域里不可或缺的文獻,還通過許多歷史的細節傳承了愛國、奮斗、篤學等優秀民族精神。

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珍藏版) 目錄

序 / 001
自 序 / 001
如 海


就當一個普通人 / 002
張奚若說:“攻讀政治學絕不要為了做官,要立志當一個社會改革家為上策,立志當一個正派的政治學者為中策,如果這二者都當不成,就當一個普通人,趨炎附勢鉆營求官為下策。”吳德 大概沒有實現張奚若所說的“上策”“中策”。那就當一個普通人—他的一生,終究沒有辜負恩師的教誨!

聯大世家 / 030
凌宏煒和一位維吾爾族姑娘戀愛了,對方是小學教師—按照當時的“民族政策”,漢族女性可以和維吾爾族男性結合,反之則不然。于是,違反“民族政策”又讓這個“右派”罪加一等。凌宏煒記得:“后來我去勞動,每天收工的時候,她就在路邊站著,看著我,但是互相不能說話。”

國之大“義” / 047
即便夏胤中罵自己“蠢也如豬”,如果讓他重回 1949 年,他也許還是會選擇回國。就像他給五個子女取的名字之中都有一個“義”字一樣,想必在他看來愛國無疑就是*大的“義”!


如山


“救國”的夢 / 062
《北平無戰事》的劇情和陳志競的經歷,像是兩件相互佐證的材料,互相印證了彼此結局的合理性—劇中那四位“鐵血救國會”成員,撇開政治斗爭的勝敗不說,他們畢竟首先是愛國的。尤其是梁經綸出國未歸,曾可達飲彈自盡,這樣的結局都是合情合理的。同樣,陳志競當初的選擇也是可以被理解的。盡管他為此付出了幾乎被囚禁一生的代價……

活著的“烈士” / 078
其實兄弟兩人的故事也可以這么說—從譯員培訓班畢業之后,他們的生活還是沒有真正“交叉”開—上前線的可能是繆弘,犧牲的也可能是繆中。繆弘是一個死了的繆中,繆中是一個活著的“烈士”。但無論兄弟兩人哪一個活下來,其實都不只是為自己活著,也是在為逝去的那一個繼續其人生。


從聯大到黃埔 / 088
“上了車,我好像做夢一樣,一下子還在學校讀書,一下子就要上前線了。”就像夏世鐸所說的:“人就是那么一剎那,決定你的前途命運。西南聯大是一所名校,考進去也不容易,但我當時殺敵的觀念很強,如果稍微考慮一下,沒有抗擊日軍的決心,人生就會完全不一樣。”

沖上云霄 / 121
“有一件事情我記了一輩子。”從成都到重慶經過內江,承序玉和同學削了皮吃梨, 沒想到梨皮竟然被小孩撿去吃了。“想起來很辛酸,所以我一直都沒有忘記。”

浪里白條 / 133
熊平問朋友怎么辦,他說:“我們去延安,我有路子。”原來,姚以認識“七君子” 之中的幾位—沈鈞儒、鄒韜奮、史良、王造時、沙千里,他就帶著熊平去了沈鈞儒位于武漢交通路厚德里的家,開門見山地說:“我們想去延安。”

歸去來兮 / 147
大家找到了農學家婁成厚先生的夫人,請她教孩子們念書。那場面有點像后來我們看到的“希望小學”,一群孩子圍坐在一個大乒乓球臺邊,各個年級的都有, 老師有時講幾句一年級的課,然后又轉過去對另外幾個孩子講三年級的內容。


何為紡織? / 156
1947 年,張文賡獲得作為廠長的“紅利”—被獎勵出國留學。第二年 10 月, 他奔赴英國曼徹斯特理工學院,攻讀紡織工業碩士學位。“曼徹斯特現在因為足球而出名,其實當時的曼徹斯特是一個紡織中心城市,離北部的港口利物浦很近, 有一條運河把兩座城市連起來,可以把運到利物浦的棉花直接轉運過來。”

隱姓埋名于 404 / 167
趙仲興告別家人,去了戈壁灘中的核工業 404 廠。“確實是隱姓埋名的,家里人只知道我去搞原子彈,但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廠里也沒有電話,家里人只知道, 要聯系我就寫信到蘭州的一個信箱,信會轉到我手里。”

百歲發明家 / 181
王同辰剛進校的時候,同系的錢偉長是研究生一年級。“那時候他的思想很‘左傾’,‘西安事變’發生時,他很高興,結果被右派的人抓起來按在地上打,骨頭都被打斷了。”


如云


清醒時分 / 188
因為是從軍,出國也不需要什么護照。去印度坐的是飛機,因為走的是“駝峰航線”,路上很是危險。上去的時候他們都被關照,要把耳朵塞住。為了避免日軍的騷擾,飛機飛得很高。“然后快速往下俯沖一段,就到印度了。”


師從“男神” / 196
“我那時候跳遠不及格,就看到馬約翰在邊上搖頭。”百歲老人彭鄂英耳聰目明, 雖然有點駝背了,但是行走自如,和我交談時思路也非常清楚。這其中應該有馬約翰教授當初的教化之功。

參悟 / 203
“聞一多才四十多歲,看起來卻像個老夫子,主要是因為留著一嘴大胡子。因為調皮,我們就去摸他的胡子。”說到這里潘柏齡大笑起來,“我們用昆明話問他為什么要留胡子,他說等把日本人打跑了,他再剃胡子。”

糊涂“大玩家” / 213
第二天公祭四烈士,昆明的天氣特別陰沉。在公祭現場,教授、學生發表演說, 商人也罷市響應。當天出殯隊伍沿途經過多個路祭點,聯大附中是其中一站,吳大箴在學校里參加了路祭。聯大學生寫了一篇祭文,交給吳大箴朗讀。讀完之后, 大家把祭文燒了,火苗撲閃撲閃,現場的氣氛比昆明的天色更凝重……

言必稱先生 / 218
張伯苓常用他的天津口音念叨的一句話是:“恩來是我的學生,月涵也是我的學生。”雖然張伯苓并不長于學問,但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正是讓教育家*自豪的事情。而畢業于南開的梅貽琦每次聽到老校長講這句話,自然是在邊上恭恭敬敬俯首帖耳,場面很是有趣。

機緣人生 / 223
畢業前夕,顧潤興在東安市場購了本宣紙的冊頁本,請幾位教授題詞留念,費青寫的是一首陶行知的詩,燕樹堂、冀貢泉多位先生都有題贈。顧潤興也把紀念冊送到松公府校長辦公室,請胡適校長題詞。他題寫了一句:“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過去的人很厚道 / 243
“我在聯大沒有念到畢業,就去給美軍當了翻譯官,后來就沒有回到學校。”在尋訪中,遇到過多位像宓祚昌這樣的校友,因為年事已高,能夠記起的往事已極為有限。

深藏 / 247
“那時候我們系只有四個女生,其中之一是云南省主席龍云的大兒媳,長得好看得很。還有一個同學是歐亞航空公司(老板)的妹妹,她們兩個都是坐小汽車來上課的。有一個后來到美國去了,還有一個就是我。女生很少,就我們四個。”“還有很多名師,當時在昆明的一些大學組織了一個劇社,以聯大為主,聞一多老師、曹禺老師都指導過我們演戲,我們外語系的幾個女生都會演戲。”

后記 / 253
展開全部

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珍藏版) 相關資料

我永遠不會忘卻西南聯大和在那里度過青春年代的人們!
——沈龍朱(沈從文之子)

作者不僅用心做了很多關于西南聯大事實的判斷工作,更用自己獨特的角度讓這些當年西南聯大的學生講出自己真實的讀書經歷,這個工作豐富了目前已有的關于西南聯大的史料,也構成這一研究領域里不可缺少的文獻。
——謝泳(廈門大學教授)

在記錄他們的回顧時,丁元元沒有停止追索與發問。這些內容順流而下,超出了校園,也超出了“民國”,所以實際上是中國社會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底色”。
——張曼菱(作家、制片人)

西南聯大不是神話,而是中國教育史上自由生成的一個典范,吸引了包括丁元元君在內的后來者,他對數十位西南聯大學生的采訪,補充了不少檔案等史料中所缺乏的生活和教育細節,在西南聯大史的研究中,這是一個新的收獲。
——傅國涌(歷史學者)

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珍藏版) 作者簡介

丁元元,男,生于1984,大學畢業后從事了10年媒體工作,做過記者、編輯、新聞評論員,從2014年開始尋訪西南聯大的老校友,聽他們講述往事,并且將之記錄下來,希望給世人留下一份精神財富。

商品評論(14條)
  • 主題:

    訪談錄,回憶錄,難得的西南聯大歷史文化遺產!

    2024/5/7 9:16:37
    讀者:mzh***(購買過本書)
  • 主題: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珍藏版)

    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珍藏版)這是一本很好的人物紀實,一份難得的珍貴史料。作者視角獨特,選擇了采訪時滬上還健在的西南聯大老校友,通過傾聽這些已耄耋之年的親歷者講述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對歷史的真實感受,從不同側面再現了當年西南聯大的人和事,以及時代的變遷。這本書豐富了目前已有的關于西南聯大的史料,也構成這一研究領域里不可或缺的文獻,還通過許多歷史的細節傳承了愛國、奮斗、篤學等優秀民族精神。

    2023/5/27 16:28:55
    讀者:hnz***(購買過本書)
  • 主題:

    還行吧,內容一般

    2023/2/6 19:04:45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很棒很棒很棒很棒很棒很棒很棒很棒很棒很棒很棒很棒很棒很棒很棒很好看實惠好用值得購買。

    2023/1/5 9:27:39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稀見好書。

    2022/12/29 10:18:39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內容不錯,書有些粗糙

    2022/12/27 14:38:09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內容十分廣泛,值得入手閱讀

    2022/8/16 6:33:35
    讀者:201***(購買過本書)
  • 主題:推薦一本好書

    很滿意的一次購書,值得珍藏!

    2022/1/7 20:25:25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西南聯大是記憶,回憶了解往昔

    2021/8/12 20:18:01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珍貴的回憶

    那一段特殊年代的人文記憶

    2021/7/15 13:16:40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