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人與海
-
>
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世界經(jīng)典文學名著系列注音版:小婦人(九品)
-
>
名家經(jīng)典:水滸傳(上下冊)
-
>
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答題必備公式(備考2023)
-
>
米·伊林十萬個為什么(導讀版)
-
>
經(jīng)典閱讀:青少年人文素養(yǎng)叢書--話本選
文化自信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學生讀本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164642
- 條形碼:9787536164642 ; 978-7-5361-646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自信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學生讀本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本書特色
邏輯思維、辯證思維是一種高階思維品質(zhì),也是青少年迫切需要提高的重要的思維能力。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個具備較強邏輯思辨能力的人,在對事物的判斷分析上,往往是“看得明、想得透、說得清”,因而能夠準確認清事物發(fā)展的趨勢,把握和順應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進而達到使個人的理想、目標與現(xiàn)實社會有機融合的目的。眾所周知,通過具體的文學作品解讀與鑒賞來培養(yǎng)青少年的邏輯思辨能力,一直是文學作品閱讀*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
文化自信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學生讀本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擷取中國現(xiàn)代不同時期的偉人和大師巨匠們的文章,從邏輯思辨、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審美之維相結(jié)合的角度,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感受思想魅力,運用嚴謹邏輯表達的學習機會。書中所收集的演講稿、政論文以及科幻類作品,字里行間所表現(xiàn)出邏輯思辨、創(chuàng)造性思想以及對人類未來發(fā)展的前瞻與思考,猶如山澗里的一股清泉,讀后讓人有醍醐灌頂之感。又宛如黑夜長空的一道閃電,給人以警醒與啟迪。思想與文采齊飛,個性共才情一色。這既是本書的亮點,也是我們對讀者的期盼和初心。
文化自信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學生讀本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目錄
《論讀書》林語堂
《思維的樂趣》王小波
《夜行者夢語》韓少功
《黑童話·火柴天堂》周曉楓
《利瑪竇之鐘》李敬澤
出口成章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九月間在廣州夏期學術演講會講》魯迅
《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yè)生》胡適
《富有的是精神——在北京大學中文系1997級迎新會上的演講》謝冕
《論美女之婚不可證——證婚人演說詞》孫紹振
《一輩子的道路取決于語文》陳平原
時代目光
《新的!舊的!》
文化自信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學生讀本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節(jié)選
讀書本是一種心靈的活動,向來算為清高。說破讀書本質(zhì),“心靈”而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讀書向稱為雅事樂事。但是現(xiàn)在雅事樂事已經(jīng)不雅不樂了。今人讀書,或為取資格,得學位,在男為娶美女,在女為嫁賢婿;或為做老爺,踢屁股;或為求爵祿,刮地皮;或為做走狗,擬宣言;或為寫訃聞,做賀聯(lián);或為當文牘,抄賬簿;或為做相士,占八卦;或為做塾師,騙小孩……諸如此類,都是借讀書之名,取利祿之實,皆非讀書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錢,上大學,跑百米,拿一塊大銀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為這似乎亦非讀書的本旨。 今日所談,亦非指學堂中的讀書,亦非指讀教授所指定的功課。在學校讀書有四不可。(一)所讀非書。學校專讀教科書,而教科書并不是真正的書。今日大學畢業(yè)的人所讀的書極其有限。然而讀一部小說概論,到底不如讀《三國》《水滸》;讀一部歷史教科書,不如讀《史記》。(二)無書可讀。因為圖書館極有限。(三)不許讀書。因為在課室看書,有犯校規(guī),例所不許。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課,則等于自晨至晚被監(jiān)禁起來,不許讀書。(四)書讀不好。因為處處受訓導處干涉,毛孔骨節(jié),皆不爽快。且學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學,乃記問之學。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禮記》早已說過。書上怎樣說,你便怎樣答,一字不錯,叫作記問之學。倘是你能猜中教員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樣答出,便得一百分,于是沾沾自喜,自以為西洋歷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實西洋歷史你何嘗知道百分之一。學堂所以非注重記問之學不可,是因為便于考試。如拿破侖生卒年月,形容詞共有幾種,這些不必用頭腦,只需強記,然學校考試極其便當,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實上與學問無補,你們的教員,也都記不得。要用時自可在百科全書上去查。又如羅馬帝國之亡,有三大原因,書上這樣講,你們照樣記,然而事實上問題極復雜。有人說羅馬帝國之亡,是亡于蚊子(傳布寒熱瘧),這是書上所無的。 今日所談的是自由的看書讀書。無論是在校,離校,做教員,做學生,做商人,做政客間時的讀書。這種的讀書,所以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yǎng)性靈。人之初生,都是好學好問,及其長成,受種種的俗見俗聞所蔽,毛孔骨節(jié),如有一層包膜,失了聰明,逐漸頑腐。讀書便是將此層蔽塞聰明的包膜剝下。能將此層剝下,才是讀書人。并且要時時讀書,不然便會鄙吝復萌,頑見俗見生滿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時時讀書所致。所以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zhí)。一人在世上,對于學問是這樣的: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自認為什么都懂,畢業(yè)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大學生自以為心理學他也念過,歷史地理他亦念過,經(jīng)濟科學也都念過,世界文學藝術聲光化電,他也念過,所以什么都懂。畢業(yè)以后,人家問他國際聯(lián)盟在哪里,他說“我書上未念過”,人家又問法西斯蒂在意大利成績?nèi)绾危舱f“我書上未念過”,所以覺得什么都不懂。到了中年,許多人娶妻生子,造洋樓,有身份,做名流,戴眼鏡,留胡子,拿洋棍,沾沾自喜,那時他的世界已經(jīng)固定了:《孝經(jīng)》是孔子寫的,大禹必有其人,……意見非常之多而且確定不移,所以又是什么都懂。其實是此種人久不讀書,鄙吝復萌所致。此種人不可與深談。但亦有常讀書的人,老當益壯,其思想每每比青年急進,就是能時時讀書所以心靈不曾化石,變?yōu)楣哦! ∽x書的主旨在于排脫俗氣。黃山谷謂人不讀書便語言無味,面目可憎。須知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學府中亦頗多此種人。然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在官僚商賈則無妨,在讀書人是不合理的。所謂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臉,所以“可憎”;脅肩諂笑,面孔漂亮,便是“可愛”。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臉,盡可于跑狗場,跳舞場,及政府衙門中求之。有漂亮臉孔,說漂亮話的政客,未必便面目不可憎。讀書與面孔漂亮沒有關系,因為書籍并不是雪花膏,讀了便會增加你的容輝。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專看臉蛋,凡有鵝臉柳眉皓齒朱唇都叫作美人。但是識趣的人若李笠翁看美人專看風韻,笠翁所謂三分容貌有姿態(tài)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態(tài)等于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談起話來,使你覺得可愛;也有滿臉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廳裝飾甚好,但一與交談,風韻全無,便覺得索然無味。黃山谷所謂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讀書人之議論風采說法。若《浮生六記》的蕓,雖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齒微露,我卻覺得是中國**美人。男子也是如是看法。章太炎臉孔雖不漂亮,王國維雖有一條辮子,但是他們是有風韻的,不是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簡直可認為可愛。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說話雖然漂亮,聽了卻令人作嘔三日。 ……
文化自信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學生讀本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作者簡介
傅修海,文學博士、博士后,現(xiàn)為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首聘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文藝思想史、中國左翼文學、20世紀中國文學與文化批評等研究。 黃平,中學語文正高級教師、珠海市名教師、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高中語文教研員。長期在一線課堂教書、做研究。現(xiàn)為珠海市中學語文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肇慶學院客座教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