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加繆精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28497
- 條形碼:9787515828497 ; 978-7-5158-2849-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加繆精選集 本書特色
本書選取了杜小真等老師翻譯的《反與正》、《西西弗神話》及《反叛者》的部分章節,文筆簡潔明快,樸實優雅,獨具風格。作品蘊含著作者對人生的嚴肅思考,洋溢著藝術家的強烈激情。1935年,22歲的加繆發表了《反與正》。這部作品筆調凝重,著重回憶了他的童年,親身經歷的人和事,而這些,都是其思想的基本出發點,也就是人應當在這冰冷但燃燒著的世界努力地存活,沒有生存的痛苦,就不會熱愛生活。《反叛者》沿用同樣的思路對人生展開探索,提出反叛就意味著既對生活說“是”,又對未來說“不”。《西西弗神話》完成于1943年,是一本哲學隨筆,系統論述了荒謬和荒謬的人,平實淡雅中蘊含哲理,字里行間透露著29歲的加繆火一般的激情。
加繆精選集 內容簡介
《加繆精選集》一書收錄了阿爾貝加繆著、杜小真等老師翻譯的《反與正》、《西西弗神話》及《反叛者》的部分章節,所選美文文筆簡潔明快,樸實優雅,獨具風格。作品蘊含著作者對人生的嚴肅思考,洋溢著藝術家的強烈激情。加繆,游離于文學與哲學之間,置身于陽光和苦難之間,一生渴望自由,呼喚愛。他對人生的思考和探索,指引和撼動著無數人。因此作者在選取翻譯作品時,時刻將此記于心底,努力將加繆的風格完美展現給讀者,以此展現所選文章的簡明風格和優雅文筆。
加繆精選集 目錄
不置可否
靈魂之死
生之愛
反叛者
歷史的反叛
弒君
新福音書
處死國王
品德的宗教
恐怖時期
反叛和藝術
小說與反叛
創造與革命
反叛與謀殺
適度與過度
荒謬與自殺
哲學性的自殺
荒謬的自由
唐璜主義
戲劇
征服
哲學和小說
不思未來的創造
西西弗神話
加繆精選集 節選
諷刺 兩年前,我認識了一位老婦人。那時,她正受著病痛的煎熬,她曾以為自己會死去。她的整個右半身都癱瘓了。她在這個世界上只剩下半個身子,另一半已經毫無知覺了。人們強制這個好動而又噦嗦的小個子老婦人不作聲、不動作。孤獨的、目不識丁的老人麻木地度著漫長時日,她的全部生命歸向上帝。她信上帝:她有一掛念珠、一座鉛制耶穌像和一座仿大理石的圣·尤素福懷抱孩子的塑像,這就是明證。她對自己患有不治之癥有懷疑,但又那么說,為的是別人能關心她。 這一天,有人關心她了。這是一位年輕人(他相信有一個真理存在,并且還知道這個女人快要死去,但對解決這個矛盾并不關心)。他真的十分關注這位老婦人的憂愁。老婦人深深感覺到了。對病人來講,這種關注是一種意外的收獲。她對他滔滔不絕地訴說自己的痛苦:她已走到生命的盡頭,她應該讓位于年輕人。她是厭倦了?這是肯定的。沒有人對她說話。她像狗一樣蜷縮在角落里。*好是結束這一切,因為她更愿意死去,而不是成為別人的負擔。 她的聲音變得像吵架,是市場上討價還價的聲音。然而,那位年輕人明白了。他認為,應該為別人承擔責任,而不是去死。但這只證明了一件事:即他從來沒有對任何人負過責。而他恰恰對老婦人說——因為他看見了她的念珠——“您還有善心的上帝。”的確如此。但即便如此,人們還是煩她。若她祈禱的時間長了,如果她眼睛盯著地毯的某一圖案走了神,她的女兒就會說:“你還在祈禱!”病人說:“這礙著你什么啦?”“這不礙著我什么,但這讓人討厭。”老人沉默了,她用責備的目光久久注視著自己的女兒。 年輕人聆聽著這一切,一種不可名狀的巨大苦痛使他胸悶難受。而老人還繼續說著:“當她老的時候,她會知道她也需要祈禱。” 他感到老婦人已擺脫了一切,除了上帝。她任憑自己受這*后病魔的擺布,她也積德,但并非自愿,而且過于輕易地相信她還保留著的東西是唯一值得愛的財富,并*終義無反顧地被投入到祈求上帝的苦海中。但是,愿生命的希望會再生,而且上帝并不強違人意。 他們坐在餐桌旁。年輕人被邀前來進晚餐。老人沒有吃,因為晚上進食不易消化。她仍待在她的角落里,正好面對那個聽她講話的人的背。年輕人感到老人在審視他,吃得很不安寧。不過,晚餐仍繼續著。為了延長這次會面,人們決定去看電影。正好在上映一部輕松影片。年輕人冒失地接受了邀請,并沒有想到仍待在他背后的人。 出發之前,客人們起身去洗手。顯然,毫無問題,老人不去了。即使她沒有殘疾,她的無知也會妨礙她理解影片。她說她不喜歡看電影,事實上,是她看不懂。她在她的角落里,此外還對念珠串的顆粒表示空洞的關注。她把她的全部信念寄托在念珠上。她保存的三樣東西對她來說標志著神靈啟示的物質點。從念珠、耶穌與圣·尤素福像出發,在它們的后面,是巨大的深深的黑夜,她寄全部希望于這黑暗之中。 大家準備好了。他們走近老人,吻她并祝她晚安。她早已明白了,用力握緊念珠。但是,這個動作似乎既表明熱忱也表明失望。大家都吻過她了,只剩下年輕人。他溫情地握住老人的手,然后就轉過身來。但老人則看著這個曾關心過她的人。她不愿意獨自一人。她已感到了孤獨的可怕,感覺到持續的失眠以及令人失望的與上帝的單獨相處。她害怕了,她只有在年輕人那里才能安靜,她依戀著這唯一對她表示關心的入,拉住他的手不放,緊緊握著,笨拙地向他表示感謝以證實這種再三的要求。年輕人感到為難。而其他人已走回來催他。電影9點開始,*好提前一點到,以免在售票口等候。 年輕人感到自己面臨著有生以來*難忍受的痛苦:這就是一個人們因看電影而拋下的殘廢老人的痛苦。他想離開,脫身,不想知道這痛苦,試圖抽回自己的手。一秒鐘之后,他對老婦人產生了刻骨的仇恨,并且想狠狠地抽她一耳光。 終于,在病人從靠背椅上半起身的時候,他得以脫身并離開。老人驚恐地看著她能在其中棲身的唯一靠山消失了。現在,沒有任何東西保護她。死的念頭攫住了她,她不太明確知道是什么使她恐懼,但她感到她不愿孤獨一人。上帝對她毫無用處,把她從人群中奪走,并讓她孤獨一人。她不愿離開人們。為此她開始哭泣。 P1-3
加繆精選集 作者簡介
加繆(Albert Camus, 1913-1960),法國作家,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出生于阿爾及利亞,母親為西班牙人。父親在一戰中死去,加繆與其母在貧民區艱難度日,后于阿爾及爾大學攻讀哲學。1935年,加繆開始從事戲劇活動,二戰期間投身法國抵抗運動,因其創作的中篇小說《局外人》(1942)一舉成名,此后又發表小說《鼠疫》、《墮落》和短篇集《流放和王國》;戲劇作品有《卡利古拉》、《正義者》,此外還有散文《婚禮集》、《正反集》及論文《西西福斯的神話》等。未完成長篇小說《第一個人》在其死后出版。 加繆早年曾深入鉆研古羅馬哲學家普羅提諾的著作,他認為現代人的生活存在著深刻的荒謬性,我們賴以存身的這個世界是冷漠的和不可理解的,而個人面對荒謬的世界是無能為力的。在創作上,加繆追求情節的自然鋪陳和詞句的精確與完美,語言簡凈、明朗、毫無藻飾,但在其不動聲色的敘述中卻蘊蓄著強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