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字里藏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917121
- 條形碼:9787516917121 ; 978-7-5169-1712-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字里藏醫 本書特色
★ 本書追溯漢字背后的歷史典故、文化內涵,教你中醫養生秘訣。 ★ 本書暢銷十余年,常年高踞中醫類暢銷榜。 ★ 本書揭秘身體運行的奧秘。 ★ 本書不是學術書,是領略中國文化的通俗讀物。 ★ 本書是打開生命奧秘的入門書。 ★ 本書是領略漢字奇妙、生命奧秘的啟蒙書。
字里藏醫 內容簡介
中醫啟蒙由認識漢字開始,中華文明的復興從振興中醫開始。要研究中醫,發皇古意,就必須先從很基本的詞匯入手,需要我們喚醒那些沉睡的文字的原意。在現代語境下,在涉外教學看病過程中,徐文兵大夫隨時會遭遇熟悉字詞的陌生化情形。如“饑餓”,饑和餓有什么區別?思和想有什么區別?如果沒有區別,干嗎要多造一個字?比如“魂魄”,魂是什么,魄又是什么?全書以“字”為線索,旁征博引,透過字義的解釋,說明實際的中醫養生之道,輕松易讀,讓你大長見識。作者難得的家學淵源和多年的臨床實踐,在一個個看似平常的字詞之間,體現我們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生活趣味,我們認字不識字,重新認識我們的好,從漢字開始,從健康的生活開始,從這本書開始。
字里藏醫 目錄
字里藏醫 節選
健康
現在人們都在說“健康”,還衍生出了“不健康”“亞健康”等詞匯。大多數人模模糊糊知道健康就是好的意思,其他的就不予深究了。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健康”的含義,便能夠理解古人有關身體或者心理、精神的理念,也不至于將其只對譯成英語的 health 或 healthy 了。
“健”既是形聲字,又是會意字,發音與“建”相同,含義相近。“建”是動詞,是會意字,從廴(y@n),有引出的意思;從聿,意為律。 《說文》:“建,立朝律也。”后來引申為創造、設立。“建”的背后就是能力和能量,所以凡是用“建”加上其他偏旁組成的字,大多含有有力的意思,比如“腱”是堅韌有力的筋,腱子肉就是繃緊發力的肌肉;“犍”是力大無窮的公牛;“鍵”是金屬制作的堅固有力的關轄,固定門或者車軸,等等。
“健”從人從建,含義是有力的。《增韻》:“健,……強也,有力也。”可以作形容詞,比如杜甫《兵車行》:“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健卒十人。”魯迅《悼楊銓》:“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健”也可以作副詞,含義是有力地,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健步如飛、健在、健壯、健美、健碩等。“碩”是塊頭大,“健”是有力量。 在使動用法中,“健”可以作動詞,含義是“使之健”,也就是使之有力的意思。比如我們常說的健身、健體、健胃,等等。很多人胃腸蠕動呆滯緩慢,常常出現宿食不消、心下痞硬、口臭咽痛、噯腐吞酸的癥狀,使用消食化積的藥物,或者予以點穴針刺,能夠使胃腸得氣有力,生動活潑起來,所以叫作“健胃”。力源于氣,有力者源于有氣。元氣足則神明健,谷氣足則體健。“健”的反義詞應該是“痿”或“廢”吧,蔫頭耷腦、垂頭喪氣、萎靡不振一類的。
當然“健”還有擅長的意思,比如健談、健忘。這里就不是有力量的意思了。“健”有個同義詞是“伉”,發音同“抗”。《說文》:“健,伉 也。”“伉”有匹敵、抗衡、亢奮、有力的意思。《史記·仲尼弟子 列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意思是說,子路性情粗俗,好斗逞能,有暴力傾向,志向高亢、執拗。再比如《漢書·宣帝紀》: “選郡國吏三百石伉健習騎射者,皆從軍。”《宋史》:“選軍中伉健者千人,令仁美領之,屢入敵境,戰有功。”“伉”“健”同用,意思是堅強有力。想體會“伉健”的感覺,就去看看戰馬出征前不斷咆哮、跳躍、刨蹄的樣子,戰士沖鋒前嗷嗷叫、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樣子。
“伉健”顛倒過來就是“健伉”,歷史上也有這么用的。《武經總要》:“義軍之守邊,*為健伉,習知山川道路,每蠻寇至,不計遠近掩殺,官軍守險策應而已。”所以我懷疑今天說的“健康”,其實就 是古代的“健伉”,也許是以訛傳訛,發音和字義都有了變化。 “康”的含義是五個方向的道路都通暢。《爾雅·釋宮》云:“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
古人命名一路暢通為“道路”,一分為二有分岔叫作“歧”,十字路口通達四個方向叫作“衢”,通達五個方向就叫作“康”,通達六個方向叫作“莊”,通達九個方向叫作“逵”(馗)。人們常說的“康莊大道”就是通達各個方向的道路。所以“康”的含義就是有路子,行得通。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暢了,物質和能量才可能交換、交流。各個方向的道路通暢了,才有更好的選擇的余地,才能得到*有價值的交流,*終達到平衡。從治國來講也是如此。《漢書·宣帝紀》云“上下和洽,海內康平”,就是說官方和民間交流順暢,百姓之間也有多種渠道交流、通商,這樣人心就平衡了。《釋名》:“康,昌也,昌盛也,車步并列并用之,言充盛也。”《謚法》 中說:“淵源流通曰康,溫柔好樂曰康,安樂撫民曰康,合民安樂曰康。”
人的身體想維持正常的運轉也是如此。中醫認為人不僅有肉眼可見的血在脈管里流動,還有一種無形的能量,也就是氣(炁),它在體內有蓄積、能流動,這種流動是有規律的,有著各自的節奏、方向、時間。這種能量流動經過的路線稱之為“經絡”,大路為“經”,小徑為“絡”。人的先天之炁,由精化生,蓄積在丹田,流行運動在奇經八脈之中,*重要的任督二脈*終注于腦,營養神明。后天之氣起于中焦,由水谷化生,兼并呼吸之精氣,由肺而起,逐次按時行于十二正經,循環往復,并且散布于三百六十五個小的絡脈之中,覆蓋滲透全身。
《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如果經脈不通,或者絡脈不暢,人的氣血運行就會停滯,輕則出現疼痛,重則出現麻痹,久而成患,出現地方割據,也就是受中央(心神)節制的自我膨脹,形成癌瘤。以任脈而言,上下交通,水火既濟稱為“泰”;而任脈瘀阻,上下隔絕不通,上熱下寒,稱為“痞”(否)。我們常說的“康泰”,就是人體的經絡上下交通、五路旁達的意思。而“康寧”就是經絡通暢、神魂得歸、能藏于心中的意思。
“康”的反義詞應該是“塞”“阻”“絕”“斷”,反正就是不通。總而言之,中國人對身體好也就是健康的理念源于中醫的氣血理論,也就是說,氣足有力為健,經絡通暢順達為康。徒有氣而經絡不通,人會暴躁、疼痛,氣沖牛斗,血溢脈外,或出現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的瘋狂也未可知。經絡通暢而無氣力者,就像缺乏營養的嬰兒一樣,難免夭折。心理、精神健康不但要有心氣、有動力,還要想得開、想得通。現在大多數神志病的患者,要么沒心氣,壓抑過度,喪失欲望,干什么都沒意思,包括活著;要么想不開,鉆牛角尖,一根筋,一條道走到黑。不是不健,就是不康。 想讓外國人明白中國的健康概念,恐怕難以找到相應的字詞達意,非得讓他們學習中醫理論不可了。
字里藏醫 作者簡介
徐文兵,徐小周,字文兵,厚樸中醫學堂堂主、北京御源堂、平心堂中醫門診部身心醫學專家。1966年出生于山西大同,自幼秉承家學,閱讀大量古籍,培養出良好的國學功底。北京中醫學院(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畢業。在大學附屬醫院工作期間對現行中醫教育和醫療模式進行思考,尤其憂慮中醫發展的逐漸西化,矢志恢復中醫傳統。1997年公派赴美講學期間,進一步體會到要讀懂中醫典籍、透徹地了解中醫,就必須從國學漢字下手。回國后辭去醫院的工作,創辦北京厚樸中醫學堂,全心從事傳統中醫理論的研究和教學,并以英文主講《中醫學基礎》《中醫診斷》《中藥》《方劑》《針灸學》《食療》等課程。歷經十多年的努力,學生遍布全世界,治療的患者上至外國元首,下至平民百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