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人民的飲食 本書特色
文中45幅手繪飯館、食物食材插圖 內附手繪美食地圖及朱學東親筆題寫書簽一張(三款書簽隨機附贈)
人民的飲食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記載城市鄉野的飲食的圖書,也是一本用飲食用味道記錄世間萬象的散文隨筆。作者朱學東記錄下了那些喜歡的小酒館的味道和在小酒館里遇到的人生,也記錄下了那些讓人回味無窮的熟悉或已陌生了的江南故鄉味道,以及下廚房時喜歡做給朋友家人吃的菜式,用自己做的菜來表達沉默的愛。 書中的26家飯館、21種江南味道、20道私家下廚房菜式,佐以45幅手繪插圖,喚醒食物與風土的溫暖記憶,展現煙火氣中普通人的日常,這樣的人民的飲食中,有頑強的生存意志,延續著人民的生活滋味。
人民的飲食 目錄
人間煙火
我愛路邊小館子 / 002
平娃三寶,曾經的深夜食堂 / 005
屋頂上的櫻園 / 009
柳州的螺螄粉 / 014
紹興的河埠頭 / 019
在池州,吃一次紅燒小石鱖 / 023
夏日,江南的那一碗油潑扯面 / 026
幸福大街的炒肝味 / 030
在臨沂喝糝 / 035
愛上大方的豆干火鍋 / 039
在長沙吃粉 / 043
蘇墅橋五年鹵菜之約 / 049
生生記包子鋪 / 052
平涼的暖鍋 / 057
常州,尋常人家的不尋常江鮮味道 / 062
黃狗豬頭肉 / 068
來安的全鴨宴 / 072
燙粉,柳州的原味 / 077
思南路的阿娘面館 / 083
木桶爛糊羊肉 / 087
鳳陽的粉絲 / 092
季市的老肝大腸 / 095
幸福大街的“黑暗料理”——鹵煮火燒 / 098
平涼,那一碗羊肉泡饃 / 104
“要說特色菜,都是騙人的”/ 108
坂上的豬頭肉面 / 111
難忘永和的槐花宴 / 117
江南的味道
江南的味道 / 124
河豚:富人席上珍,終上尋常百姓家臺 / 127
馬蘭,春日妙品 / 132
一碗春韭餛飩 / 136
紅燒仔鵝肉 / 140
斗 鵝 / 144
黃芽菜的味道 / 148
水腌菜,江南農家經典 / 152
酒爆地盤青 / 157
油煎香蔥團子 / 160
蒸山芋,勾起兒時記憶 / 163
酒爆荷花郎 / 167
芹菜,*愛故鄉春芹 / 170
豇豆干燒肉 / 176
咸湯團子 / 179
下里巴人的愛:青蒜紅燒咸青魚塊 / 183
除夕夜的焐蘿卜 / 187
春筍燉肉 / 190
魚凍,鮮到則眉毛都要掉下來 / 194
薺菜:窮人的春天味道 / 198
棉繭頭餅,漸行漸遠的春日江南味道 / 204
前黃路的江南名菜清湯黃鱔 / 207
陽春三月,水竹筍燉雞蛋羹*美 / 210
男人的廚房
我愛下廚房 / 214
薺菜炒肉絲 / 219
如何做一碗可口的胡蔥篤豆腐? / 223
晚春,一碗韭菜糟扣肉湯面 / 227
韭菜湯拌飯 / 231
紅燒野生鯽魚 / 234
一碗旺湯,酒醒處是故鄉 / 238
餛飩,百吃不厭的愛 / 241
如何做一碗好吃豬油青蒜湯面 / 244
熗 蝦 / 248
搭粥的蘿卜干 / 252
水腌菜爆青豆 / 256
再也找不到從前味道的青菜蛋花湯 / 259
青蒜炒咸腸 / 262
蘿卜絲肉餡團子 / 266
剩飯之冠:煎餛飩 / 271
朱氏螞蟻上樹 / 275
肉圓,家味依然 / 279
肉骨頭咸粥 / 284
??咸粥 / 288
日常的豬蹄,除夕的耙財菜 / 291
人民的飲食 節選
平娃三寶,曾經的深夜食堂 前些日子過廣渠門內,意外發現原來路北的平娃三寶已經關門歇業了。 我真的很意外。要知道,在那家店所在的樓外墻大裝修的時候,這家燒烤店在午夜都沒有關門歇業啊。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讓這家店關門了。有朋友說是經營不善,虧損。但我的印象中,它的生意一直很不錯啊。 我**次到平娃三寶,是我的大學同學趙冰林兄帶去的。他當時從廣州返京,特意選了這家店。店面裝修還不錯,是原木風格,采光也不錯,但就餐環境一般,需要自己到服務柜臺點菜,然后在位子上等著叫號去取。當時是晚餐時間,另一位同學帶了美酒過來,還有一位住在附近的大學女同學, 我們“四寶”聚在平娃三寶喝酒聊天。 其時正是晚飯檔,人很多,有著一般燒烤店的嘈雜喧囂。我們吃著涼菜、燒烤和小海鮮,喝著白酒,聊著別后往事,非常高興。那一次,我喝得 有些多。一頓下來,我便把這家店列入了“人民的飲食”類,無非就是看就 餐環境、菜色質量和價格而已。 我當時并不知道,這家店午夜也開著。 我開始參與新京報值夜班時,跟著副總編王悅走了一遍報社夜班流程。我說夜班結束了請大家吃宵夜,算拜師酒。記得當時跟著王悅值完夜班,已經快凌晨 2 點了,記不得是誰的提議了,我們一起去了平娃三寶。這是我**次知道平娃三寶不打烊,算得上是新京報夜班同事的深夜食堂。 是晚,夜深人已靜,偌大的店堂里,也就兩三桌,都是夜貓子。我們四五個人,就在平娃三寶,吃著燒烤、涼菜、小海鮮,喝著啤酒,一直聊到早上 4 點半才下樓回家。此時,東方已經白了,大街上依然行人稀少,只有環衛工人和出租車來往穿行。 這宵夜一開頭,后面就剎不住車了。后來夜班簽片時,我經常在夜班結束后和評論部主編老于及評論部的同事一起去平娃三寶喝啤酒聊天,菜永遠只點那幾道。即使是在樓房外面大裝修,餐館不能開門,只能從邊上的簡易鐵梯爬上去、從側面小門進去時,老于還是帶著我去那里宵夜,雖然腳手架 擋住了許多外面的風景。有許多個夜班后的凌晨,我把美妙的時光留在了我們的這家“深夜食堂”。 有幾位同事都給我推薦肉夾饃涼皮,但我一直沒吃過這家的肉夾饃,因為我的門牙是活動的,不太方便撕咬。而涼皮,我每次值班的周六中午去時都會點一份。我一直很好奇,為什么這家陜西風味的燒烤店,炒小海鮮竟也不錯。陜西離著海邊可不是一 般的遠。我自忖大概是燒烤店的標配吧,就像中國各地的旅游景點,賣的紀念品都是一樣的。 我其實不是很喜歡吃小海鮮,除了生吃。但對平娃三寶這家陜西風味館子的小海鮮倒從沒排斥過,尤其是它的辣炒蟶子。 我家姑娘喜歡小海鮮,但我對那些有小海鮮的地方不熟悉,只能路徑依賴,帶她去廣渠門內的平娃三寶。想想,帶喜歡吃小海鮮的姑娘去一家陜西人開的燒烤店吃,這個父親有多不靠譜。不過,我給的理由是交通便利,地鐵方便啊。 我和姑娘去,她吃小海鮮,我吃燒烤,加涼皮,每次都如此。姑娘很喜 歡,周末想吃小海鮮時,就提要求讓我帶她去吃。所以,平娃三寶除了是我 夜班時的深夜食堂,后來也成了周末帶姑娘出去吃飯的地方。靠著玻璃窗, 在陽光下,跟姑娘一邊吃飯一邊聊天,這對平時沒有時間陪女兒的父親而言,是個享受。 離開幸福大街后,我活動的范圍也漸漸轉移了。我再也沒有去過這家曾 經的“深夜食堂”。偶爾,我會懷念那兒的烤肉筋、烤羊腰和涼皮,懷念和同事們凌晨在那里歡宴買醉暢談的場景。 不久前因故經過廣渠門內,發現大樓已經整修完畢,而這家曾經火爆的燒烤店,我們的“深夜食堂”,竟然關張了。 城市整治、資本壓力、經營環境、同業競爭、人力、房租以及原材料等 各種成本激增,可能都會成為壓垮一家普通人喜歡的小吃店的“稻草”。在一個時時處處追求看上去高大上的時代,適合我們普通人口味的吃食店,會 逐漸越來越少。這恐怕是一個無法阻擋的趨勢。 只有一聲嘆息。
人民的飲食 作者簡介
朱學東,1967年生,江蘇武進人。自由撰稿人,書評、旅游、美食美酒專欄作者。曾經先后在北京印刷學院、國家新聞出版署、《信息早報》《傳媒》雜志和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工作,先后任《南風窗》《中國周刊》總編輯,《新京報》社長助理。2017年9月退出職場。著有《江南舊聞錄??故鄉的味道》《江南舊聞錄??故鄉風物長》《黃金般的天空》《老朱煮酒》《江南舊聞錄??故園歸夢長》《愿孩子過好你的世界》。 插畫簡介: 大鳳,自由插畫師,中央美術學院插畫與漫畫專業碩士。曾出版個人繪本《絕地天通》《了不起的山海經》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