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實在地看理由

包郵 實在地看理由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1-09-01
開本: A5 頁數: 176
本類榜單:哲學/宗教銷量榜
中 圖 價:¥46.6(6.9折) 定價  ¥6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實在地看理由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95260
  • 條形碼:9787030695260 ; 978-7-03-06952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實在地看理由 內容簡介

此書辯護了規范的認知主義,認為存在關于行動理由的不可還原的規范性事實。作者回應了常見的三個反駁:規范性事實有麻煩的形而上學后果;我們沒有認識規范性事實的方法;理由無法驅動和解釋行動。作者還為規范和非規范的主張之間的區別提供了一個新解釋。此解釋可以很好地說明理由的相對強度以及反思平衡方法。

實在地看理由 目錄

目錄
總序 / i
前言 / xiii
**講 導論:理由基礎主義 / 001
第二講 形而上學的反對意見 / 018
第三講 動機與表達主義的吸引力 / 057
第四講 認識論和確定性 / 075
第五講 理由及其強度 / 113
參考文獻 / 133
索引 / 139
展開全部

實在地看理由 節選

**講 導論:理由基礎主義 1 當代元倫理學在兩個重要的方面不同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乃至約翰 麥基(John Mackie)寫出《倫理學:發明對與錯》時的70年代后期的元倫理學。在那個年代,元倫理學的討論幾乎全部集中在道德(morality)上—針對如何恰當地解釋關于道德上的對錯以及道德評價的其他形式的各種論斷。時至今日,盡管仍然有不少關于道德的討論,但占據顯著位置的則是對實踐理性(practical reasoning)*和規范性的爭論,更一般地,是關于行動理由的爭論。再廣義一點講,信念和其他態度的理由也越來越被認為是規范的,對它們提出的問題與關于行動的理由的問題被認為有著相同的本質。 另外,20世紀中葉的元倫理學也很關注動機(motivation)問題。具體到道德方面,這個問題就是行動者如何能夠被他們的道德判斷所激發去行動。在《利他主義的可能性》一書中,內格爾批評了流行的休謨主義教條,并將倫理和慎思的要求理解為合理性的*要求(rational requirements)。盡管如此,他還是將他所處理的問題呈現為關于動機的問題。他寫道:“我把倫理學看作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我的主張探討的是它的基礎,或者說終極的動機根源。”1而今,雖然人們仍然會講動機,但更多地把問題放在理由這個框架(frameworks)里來討論。具體到慎思和道德,問題就是:為什么人們有理由去做會在未來對他有利的事情以及道德所要求的事情? 我說整個元倫理學領域經歷了這兩個轉變,或許帶有一點個人傾向。這些轉變可能只存在于我或者與我交流*密切的那些人的想法里。但是,無論別人對這個領域做怎樣的概括,在接下來的幾講中,我都打算把討論的重心放在我所做的兩個階段的劃分的后半部分之上:我將聚焦于一般意義上的規范性,而把道德看作其中一個特殊情形;我也將集中考慮理由的概念—主要是行動理由的概念,盡管對其他種類的理由我也有一些話要說。 我的講座將會為一種關于理由的實在論的認知主義(realistic cognitivism about reasons)提供一種合格的辯護。這種觀點首先是一種認知主義,它認為關于行動的理由的論斷可以是正確的或不正確的;它也是實在論的,因為它承認,那些具有確定真值的行動理由論斷所涉及的情形存在著一些限定條件。 我將主張,理由真理在如下意義上是基礎性的:它們不能還原為或等同于非規范性的真理,諸如包含物理對象和因果關系的自然世界的真理;它們也不能為“合理性”“理性能動性”這些并非基源于理由的概念所解釋。理由還可能在另外一層更深遠的意義上是基礎性的:它可能是規范領域中**的基礎性元素,其他的規范性概念—如好和應當—都可以通過理由來分析。我傾向于認為理由確實在這種更深遠的意義上是基礎性的。但是這個觀點是有爭議的,在下文中我不會去論證它。我將在僅限于剛才提到的前一個層面上為理由基礎主義(Reasons Fundamentalism)作辯護。 2 常識強有力地支持了這樣一個觀念:存在關于行動理由的真理。考慮下列斷言: (1)對于一個正在駕駛一輛快速前進的汽車的人,“如果不轉彎的話,汽車將會撞傷甚至可能撞死一名行人”這個事實是他轉動方向盤的一個理由。 (2)“一個人的孩子去世了”這個事實是那個人感到傷心的理由。 (3)“聽美妙的音樂并隨之翩然起舞是令人愉悅的”這一事實是一個人這么做或繼續做下去的理由。 至少對我而言,這幾個斷言顯然是真的。但是要由此得出“它們是不可還原的規范真理”這一哲學論斷,可能就沒那么容易了,因為這樣就會帶來許多需要解釋的問題。考慮如下議題: *相關性(Relational Character):理由都是對于行動者而言的理由。如何理解這一相關性特征? *真值確定性:關于理由真假的陳述,是否獨立于我們對它們的意見?“存在關于理由的不可還原的規范真理”的觀念是否蘊含不可接受的形而上學觀點? *隨附性:關于理由的事實,與關于自然世界中發生了什么、什么導致了什么的事實是如何相關的?規范事實并不是蘊涵于自然事實,但至少許多規范事實依賴于非規范事實—后者變化時前者會變化,后者不變前者也不會變。這似乎令人費解,有待說明。 *可知性(Knowledge):如果存在關于理由的不可還原的規范事實,我們如何能夠知道它們? *實踐意義:在實踐推理和對行動的解釋中,理由判斷和其他信念—例如關于自然世界的信念—起著不同的作用。如果這些理由判斷也是信念的話,它們是如何發揮這種特殊作用的? *強度:理由的強度是彼此不同的。比如說,轉動汽車方向盤的理由要強于聽美妙音樂的理由。如果“打方向盤以避免撞上行人”的行動會妨礙某人欣賞收音機里的音樂,這不是“不打方向盤”的充分理由。如何計算這個強度,是一個問題。 *可擇性(Optionality):有一些理由好像是“可擇的”,即它們僅僅是一些可以當成理由的考慮。還有一些考慮則是“非可擇的”,即它們提供的理由無論是不是決定性的,都應該予以考慮。在剛才的例子中,“聽音樂的快樂”就是一個可擇理由—如果一個人決定聽音樂,那么將它算作一個理由就是有意義的。然而,至少在大多數情況下, “做X會顯著降低某人死亡的風險”是做X的非可擇理由,無論它是不是決定性理由。 3 上述所有問題似乎都可以借助這樣的方式來回答:把理由解釋為是以欲望為基礎的。比如說: (1)X有理由做a,僅當做a將有助于滿足X的某種欲望。 或者 (2)X有理由做a,如果做a將有助于滿足當X完全知道相關的非規范事實并考慮清楚之后將會具有的欲望。 這類觀點解釋了理由的相關性特征:理由是對于某人的理由,這個人具有相關的欲望,或者一旦掌握了完備的信息并考慮清楚就會具有這樣的欲望。似乎也可以據此解釋理由強度的現象:欲望有不同強度,即不同的動機性力量。一種關于欲望的理論會主張,一個理由強于另一個,僅當它所依憑的欲望在這種動機性的意義上更強一些。“有些理由是可擇的”這一事實可以被解釋為:如果你欲求或想要做某事就有理由這么做。“有些理由是非可擇的”這一觀點就可以被解釋成:有一些事物有助于滿足所有人都具有的欲望(或者說,當他們掌握了所處情形的完備的信息并考慮清楚時都會具有的欲望)。 根據這種觀點,“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有什么理由”這一問題似乎也不難解釋了:至少有些時候,我們知道我們欲求什么并且知道如何去滿足那些欲望。并且,如果欲望能夠驅動一個人去做有助于滿足它的行動,說一個人有理由做某事就是說他有一個可以通過這樣做來被滿足的欲望,我們也就能解釋為什么理由具有動機效力了。 *后,欲望理論也會宣稱自己能夠解釋隨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很明顯的:如果人們的行動理由是“他們的欲望是什么”和“什么行動將有助于滿足這些欲望”這兩個自然事實的函數,那么,只要這兩個自然事實不變,人們行動的理由就不會變。 我相信,對理由的這些方面的解釋力,是使得這類基于欲望的理論看上去正確的重要原因。然而,這類理論也有眾所周知的困境。其中一些困境關乎對于“人們具有什么理由”這個問題欲望理論所蘊含的反直覺推論。無論一個人的欲望多么愚蠢,他或她都有理由去采取能夠滿足這個欲望的行動嗎?那個司機有轉方向盤的理由,真的是因為他有一個能夠被該行動滿足的欲望嗎?如果將實際的欲望改成知情應具的欲望,并且對“當人們充分知情后會欲求什么”做一些適當的假定,這些困難可能會減少。但這個改動會為基于欲望觀點的動機說明帶來新的問題,因為下述事實并不是那么顯而易見:人們會被那些他們實際上并不具有、只在其他情況下才會具有的欲望所激發從而去行動。 我相信有大量的這類異議強烈地反對理由的欲望理論。但我想暫時把這些異議放在一邊,轉而考慮一個看上去更為深刻的反駁:就某個重要方面而言,欲望理論的解釋力只是個錯覺。這個錯覺來自這樣一個事實:這些欲望理論可以用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來理解,而對它們的表述往往沒有對這兩種理解方式做出清楚區分。 根據這兩種方式中的**種,會很自然地將欲望理論理解成關于人們具有何種理由的實質性的規范論斷。宣稱人們有理由去做那些會有助于滿足他們的欲望的行動,這(在很多情況下)看上去頗為合理。按照我剛才提到的方式,這樣的理論能夠解釋行動理由的一些特性,諸如它們的相關性特征和強度。(盡管“做某事的理由的強度與其動機效力成正比”這一觀念似乎并不是那么可信。)但是由于規范欲望理論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規范性主張,它似乎無法回應我所列出的許多其他問題。 如果說“不可還原的規范真理”這一觀念存在一些嚴重的形而上學問題,那么規范欲望理論無法回應這些擔憂,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這樣的規范真理。規范欲望理論也無法為“我們如何知道規范真理”提供一個普遍解釋。關于行動的理由,它只能提供一個一般性的實質主張:我們有理由去做任何滿足我們的欲望的事情。這個主張如果是對的,那留給我們的就只剩下“指出哪些行動能夠做到這一點”這一經驗問題了。一個類似的情形是,“我們**有理由去做的事情就是賺盡可能多的錢”這一理論,只會留給我們“怎樣才能變得有錢”這一問題。它不解決“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規范真理”的問題,而只是簡單地給出了這樣一個真理,并宣稱我們知道它。上述這些要點可以總結成,規范欲望理論和理由基礎主義并不是對手關系,而是與之完全相容,甚至有可能預設了它。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