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語言類型學教程(第二版)

包郵 語言類型學教程(第二版)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4-06-01
開本: 16開 頁數: 474
本類榜單:教材銷量榜
中 圖 價:¥72.2(8.2折) 定價  ¥8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語言類型學教程(第二版) 版權信息

語言類型學教程(第二版) 本書特色

1.視野開闊,語料豐富。導引學習者展開世界語言的奇妙之旅,開人眼界
2.條分縷析,以簡馭繁。將類型學知識按語言學分支加以梳理,便于教學
3.視角新穎,富有創見。從類型學視角研究漢語,解決漢語疑難問題,啟迪讀者
4.循循善誘,授人以漁。介紹研究傳統語義圖制作法,操作步驟清晰,新手也能上手

語言類型學教程(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版出版于2015年,至今為止仍是國內**本用于語言學專業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的語言類型學教材。它主要介紹語言學各個分支領域內的語言類型學研究范式,通過各分支領域內具體問題的分析,展示語言類型學研究的工具、理論、方法和成果,同時也介紹作為語言類型學研究而展開的語言田野調查的方法。教材參考了國際語言類型學界的主要成果,結合漢語和學生們較為熟悉的英語進行分析,有必要時也會展示其他語言的描寫樣本。通過本教材的教學,希望能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語言類型學研究的目標思路和方法,嘗試在語言類型學的背景下采用語言類型學方法描寫自己的母語,尤其是自己的方言母語。本次修訂再版,主要結合近幾年來一線教師和研究人員的實踐經驗,對已有內容做了較大校訂和調整,同時根據當前學科研究的新進展增加了兩章:區域類型學和歷時類型學。

語言類型學教程(第二版) 目錄

第二版修訂說明 …………………………………………………… 1
前 言 ……………………………………………………………… 3
術語表 ……………………………………………………………… 7
**章 緒 論 …………………………………………………… 1
1.1 語言類型學:屬性、發展、目標和任務 ………………… 1
1.2 傳統的形態語言類型學 ……………………………… 12
1.3 語言類型學的研究程序 ……………………………… 20
1.4 小結 …………………………………………………… 25
參考文獻 …………………………………………………… 26
第二章 語音和音系類型 ……………………………………… 28
2.1 音段音位及其共性 …………………………………… 28
2.2 超音段音位:音調高低和強弱重輕 ………………… 33
2.3 韻律類型學 …………………………………………… 40
2.4 小結 …………………………………………………… 53
參考文獻 …………………………………………………… 54
第三章 詞匯類型學 …………………………………………… 57
3.1 “詞匯類型學”的定義 ………………………………… 57
3.2.1 “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 …………………… 59
3.2.2 心理語言學與詞匯類型學相結合的研究 … 61
3.2.3 基于“框架”的跨語言比較 ………………… 64
3.2.4 語義關聯模式的數據庫開發 ……………… 65
3.3 詞匯類型學的研究方法 ……………………………… 68
3.3.1 方法論基礎 ………………………………… 68
3.3.2 語言樣本的擇取 …………………………… 69
3.3.3 研究對象的確定 …………………………… 71
3.3.4 工作程序介紹 ……………………………… 72
3.4 案例介紹:水中運動動詞 …………………………… 74
3.4.1 水中運動動詞的基礎義 …………………… 75
3.4.2 水中運動動詞的引申義 …………………… 79
3.5 對漢語詞匯研究的啟示 ……………………………… 85
3.5.1 詞匯類型學為語義特征分析提供新的依據
……………………………………………… 85
3.5.2 詞匯類型學有助于揭示語義演變的規律 …… 87
3.5.3 詞匯類型學為詞匯歷史演變研究提供新手段
……………………………………………… 88
3.6 小結 …………………………………………………… 89
參考文獻 …………………………………………………… 90
第四章 詞類類型 ……………………………………………… 98
4.1 開放性詞類 …………………………………………… 98
4.2 封閉性詞類 ………………………………………… 110
4.2.1 代詞 ………………………………………… 110
4.2.2 與名詞相關的功能詞 ……………………… 114
4.2.3 與動詞相關的功能詞 ……………………… 117
4.2.4 連詞及其他 ………………………………… 119
4.3 小結 ………………………………………………… 122
參考文獻 …………………………………………………… 123
第五章 基本論元配置類型 …………………………………… 127
5.1 基本論元的形態標志類型 ………………………… 127
5.2 與動詞相關的名詞性成分的形態蘊含共性 ……… 133
5.3 句法主賓格和句法施通格 ………………………… 137
5.4 小結 ………………………………………………… 141
參考文獻 …………………………………………………… 142
第六章 語序類型 ……………………………………………… 144
6.1 與語序相關的基本概念 …………………………… 144
6.1.1 語序與語序單位 …………………………… 144
6.1.2 語序與形態 ………………………………… 145
6.1.3 基本語序 …………………………………… 146
6.2 名詞短語語序 ……………………………………… 147
6.2.1 名詞短語內部語序總體基本情況 ………… 147
6.2.2 指示詞和名詞 ……………………………… 149
6.2.3 數詞和名詞 ………………………………… 151
6.2.4 形容詞和名詞 ……………………………… 153
6.2.5 領有成分與名詞 …………………………… 155
6.2.6 關系小句和名詞 …………………………… 156
6.2.7 復數詞和名詞 ……………………………… 158
6.3 動詞短語語序 ……………………………………… 159
6.3.1 小句語序 …………………………………… 159
6.3.2 否定小詞和動詞 …………………………… 161
6.3.3 動詞與旁置詞短語 ………………………… 162
6.3.4 主要動詞和助動詞 ………………………… 163
6.3.5 系動詞和述謂詞 …………………………… 163
6.4 從句語序 …………………………………………… 164
6.4.1 標句符和從句 ……………………………… 164
6.4.2 狀語從句和主句 …………………………… 164
6.5 語序共性的解釋 …………………………………… 165
6.5.1 優勢與和諧 ………………………………… 165
6.5.2 語義靠近和可別度領先 …………………… 168
6.6 小結 ………………………………………………… 170
參考文獻 …………………………………………………… 171
第七章 與名詞短語相關的數、性、人稱范疇 ………………… 173
7.1 數范疇 ……………………………………………… 173
7.2 性范疇 ……………………………………………… 183
7.3 人稱范疇 …………………………………………… 186
7.4 小結 ………………………………………………… 192
參考文獻 …………………………………………………… 193
第八章 領屬結構與致使結構 ………………………………… 196
8.1 領屬結構 …………………………………………… 196
8.1.1 名詞性領屬結構編碼類型 ………………… 196
8.1.2 編碼形式跟領有者生命度的相關性 ……… 199
8.1.3 編碼形式跟領屬關系次范疇的相關性 …… 199
8.2 致使結構 …………………………………………… 203
8.2.1 致使結構的編碼方式 ……………………… 204
8.2.2 影響編碼選擇的其他主要功能因素 ……… 209
8.3 小結 ………………………………………………… 212
參考文獻 …………………………………………………… 213
第九章 形態類型 ……………………………………………… 216
9.1 形態類型學的演進 ………………………………… 216
9.2 格標記 ……………………………………………… 218
9.2.1 格標記的區別作用 ………………………… 218
9.2.2 格標記模式 ………………………………… 219
9.3 一致關系 …………………………………………… 223
9.3.1 從名詞、代詞到動詞 ……………………… 223
9.3.2 “一致”類型 ………………………………… 223
9.4 標記位置 …………………………………………… 226
9.4.1 從“附核/附從標記”到“標記位置” ……… 227
9.4.2 小句結構的標記位置 ……………………… 228
9.4.3 領屬結構的標記位置 ……………………… 230
9.4.4 標記位置的整體類型 ……………………… 232
9.5 其他形態類型 ……………………………………… 233
9.5.1 附綴 ………………………………………… 233
9.5.2 重疊 ………………………………………… 234
9.6 小結 ………………………………………………… 236
參考文獻 …………………………………………………… 236
第十章 “時-體-情態”類型 ………………………………… 241
10.1 時范疇類型 ………………………………………… 242
10.2 體范疇類型 ………………………………………… 250
10.2.1 空間視點體 ……………………………… 250
10.2.2 時間視點體 ……………………………… 253
10.3 行為類型、情狀類型與句子體之間的關系 ……… 256
10.4 情態范疇及其編碼類型 …………………………… 260
10.4.1 語氣與情態的關系 ……………………… 260
10.4.2 情態的分類 ……………………………… 262
10.4.3 情態的編碼方式 ………………………… 267
10.4.4 時-體-情態的跨語言共性 …………… 270
10.5 小結 ………………………………………………… 272
參考文獻 …………………………………………………… 274
第十一章 歷時類型學 ………………………………………… 277
11.1 歷史語言學、語言歷時研究和歷時類型學 ……… 277
11.2 歷時類型學與歷史語言學 ………………………… 279
11.3 歷時類型學與語法化 ……………………………… 287
11.4 類型學共時研究與歷時研究的交匯 ……………… 293
11.5 小結 ………………………………………………… 299
參考文獻 …………………………………………………… 300
第十二章 區域類型學 ………………………………………… 302
12.1 語言空間分異研究 ………………………………… 302
12.1.1 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地理轉向———波浪
擴散模型 ………………………………… 303
12.1.2 方言語法學派對地理分異的關注
———地理語言學 ………………………… 304
12.1.3 新語言學派主張的區域視角———區域
語言學 …………………………………… 307
12.1.4 布拉格學派的貢獻———“語言區域聯盟”
…………………………………………… 308
12.1.5 放眼世界的探索———廣義的區域語言學
…………………………………………… 311
12.1.6 解鎖地理分布非均質性的鑰匙———地理
類型學 …………………………………… 312
12.1.7 語言類型學對地理因素的注視———區域
類型學 …………………………………… 314
12.1.8 各研究方向的異同點 …………………… 318
12.2 語言區域 …………………………………………… 319
12.2.1 代表性的語言區域 ……………………… 321
12.2.2 區域規模 ………………………………… 323
12.2.3 區域邊界的模糊性 ……………………… 324
12.2.4 方言/語言地理連續體與特征擴散 …… 324
12.2.5 空間的連續性問題 ……………………… 326
12.2.6 中心—邊緣模型 ………………………… 327
12.3 重要類型參項的區域特征 ………………………… 327
12.3.1 音系類型的區域特征 …………………… 328
12.3.2 詞類的區域特征 ………………………… 328
12.3.3 形態的區域特征 ………………………… 329
12.3.4 語序類型的區域特征 …………………… 329
12.3.5 論元配置類型的區域特征 ……………… 330
12.3.6 時體標志的區域特征 …………………… 331
12.3.7 語法化的區域特征 ……………………… 331
12.4 語言空間分異的主要形成機制———語言接觸 …… 332
12.4.1 語言接觸的微觀結果———“特征變異—型變”
連續統 …………………………………… 333
12.4.2 語言接觸的中觀結果———“擴散區—留存區”
連續統 …………………………………… 336
12.5 區域類型格局———同源裂變和地理聚變的縱橫交錯
……………………………………………………… 337
12.5.1 地理因素———中國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
一線 ……………………………………… 339
12.5.2 文化因素———來自文化中心的壓力 …… 340
12.5.3 人口因素———移民 ……………………… 340
12.6 結語 ………………………………………………… 341
12.6.1 小結 ……………………………………… 341
12.6.2 遺留問題 ………………………………… 342
12.6.3 展望 ……………………………………… 344
參考文獻 …………………………………………………… 345
第十三章 語義圖 ……………………………………………… 354
13.1 語義圖基本概念 …………………………………… 355
13.2 類表格語義圖 ……………………………………… 357
13.3 多點連接語義圖 …………………………………… 360
13.4 小結 ………………………………………………… 374
參考文獻 …………………………………………………… 375
第十四章 田野調查和描寫 …………………………………… 377
14.1 調查計劃和清單 …………………………………… 377
14.1.1 調查計劃 ………………………………… 377
14.1.2 調查清單 ………………………………… 381
14.2 語言取樣 …………………………………………… 390
14.3 語言轉寫與標注 …………………………………… 393
14.3.1 語言標注的來源與發展 ………………… 395
14.3.2 萊比錫標注系統及其框架下的
標注體系 ………………………………… 398
14.3.3 語法范疇標簽 …………………………… 409
14.3.4 以漢語作為元語言的標注 ……………… 411
14.4 小結 ………………………………………………… 414
參考文獻 …………………………………………………… 416
第十五章 理論解釋 …………………………………………… 419
15.1 蘊含共性描寫和類型學的功能解釋 ……………… 419
15.1.1 蘊含共性和“四缺一”真值表 …………… 419
15.1.2 解釋之一:可能性等級 ………………… 421
15.1.3 解釋之二:兩因素互動 ………………… 426
15.2 語言的經濟性和像似性 …………………………… 430
15.2.1 語言經濟性 ……………………………… 430
15.2.2 語言像似性 ……………………………… 432
15.3 六大像似性 ………………………………………… 434
15.3.1 聲音像似性 ……………………………… 434
15.3.2 復雜度像似性 …………………………… 435
15.3.3 事理順序像似性 ………………………… 437
15.3.4 語義距離像似性 ………………………… 438
15.3.5 可別度領先像似性 ……………………… 440
15.3.6 功能-形式共變律 ……………………… 441
15.4 小結 ………………………………………………… 442
參考文獻 …………………………………………………… 443
展開全部

語言類型學教程(第二版) 作者簡介

金立鑫【主編】【中國】【現當代】
————————————————————
金立鑫,江蘇師范大學教授,專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突出貢獻津貼獲得者。主要著作有《語法的多視角研究》(2000)、《語言研究方法導論》(2007)、《認知功能教學法》(2007)、《對外漢語教學虛詞辨析》(2005)、《什么是語言類型學》(2011)、《語言類型學教程》(2014)等。

陸丙甫【主編】【中國】【現當代】
————————————————————
陸丙甫,南昌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語言類型學研究所所長。國內語言類型學界最重要學者之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語言學學者之一。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