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
>
李誕脫口秀工作手冊
-
>
成事:馮唐品讀曾國藩嘉言鈔
企業內部控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7500582129
- 條形碼:9787500582120 ; 978-7-5005-8212-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企業內部控制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對內部控制相關問題的分析研究,以系統論、代理理論、博弈論等經濟學理論、管理學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參照國內外研究成果,借鑒各種經驗教訓,考慮我國的實際情況及現實的要求建立一套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內部控制理論和方法體系。
企業內部控制研究 內容簡介
內部控制是一個廣受國內外各界關注的問題,從國際范圍來看,無論是0ECD(Organization of Econo 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還是COSO,都對內部控制的框架進行了論述說明;眾多的國家和地區也都對內部控制的設置、評價進行了規范。 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企業在普遍存在內部人控制的同時又表現為內部控制的普遍薄弱,使得企業所有者的權益或是企業小股東的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企業的經營狀況呈現出大面積的業績滑坡、企業財務等方面的風險沒有得到良好的控制,乃至許多企業的生存發展能力令人堪憂。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的背景條件下,由于技術的、經濟的、歷史的等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企業都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和經營發展的更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在不斷加強完善企業外部監控體系的同時,更應當建立、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理論體系及實務操作規范,使得企業能夠保持自身的健康生存發展能力,達到各方契約人的預期目的。 本書目的在于通過對內部控制相關問題的分析研究,建立一套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內部控制理論和方法體系。該理論和方法體系的建立,是以系統論、代理理論、博弈論等經濟學理論、管理學理論作為理論基礎的;同時,參照了國內外多方面的相關資料,借鑒了各種經驗教訓,并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及現實的要求。 作為能夠指導實踐且相對完善的內部控制理論方法體系,應當包括內部控制的理論和內部控制的構建方法兩個主要方面的內容。因此,本書在分析了我國的實際情況及國際上的先進理論思想的基礎上,構建了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理論體系;同時,本書按照內部控制的不同構成部分,具體分析了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方法。有關內容安排如下: 第1章“內部控制的重新定位”,主要分析了我國內部控制的現狀,并以內部控制目標作為出發點,建立了包括內部控制的目標、內部控制的構成、內部控制的實現方式等內容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理論框架體系。由于我國內部控制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企業內部控制的內涵,對內部控制進行重新定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內部控制的目標。本書認為,控制目標可以定義為使控制客體不偏離控制主體的預期目的;同時由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控制權由不同層次的控制權實施者掌握,因此,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既體現出一個多元化的控制目標體系,又體現出不同層面的控制者的控制目標,并存在一定的內在關系。企業內部控制的具體目標由法規遵守性、信息的真實性、經營目標的實現、風險控制、激勵約束機制的合理性等內容構成。(2)內部控制的構成。本書認為內部控制的構成,既要體現出內部控制的內涵和目標,又要能夠體現出對內部控制設置及評價的指導性要求。內部控制由公司治理機制、組織結構與權責分派體系、風險控制、業務活動控制及信息系統構成。另外,由于對內部控制執行的監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本書認為對內部控制的評價應作為內部控制系統的一部分。(3)內部控制的控制方式。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一個完整的控制體系,內部控制的方式包含了多方面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分工、授權審批等,具體包括:制度安排控制、組織結構控制、程序控制、目標控制、監督控制、激勵控制、信息系統控制、員工素質控制等。 第2章“公司治理機制”,主要分析_r公司治理的理論及公司治理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我國公司治理的具體途徑。公司治理作為一套制衡機制,從其安排上看是合理的,但并未發揮其實質作用。無論是發達的英美國家,還是穩健的大陸國家似乎都沒有找到一個理想的解決途徑來從根本上解決公司治理的監督機制、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全球企業幾乎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股東利益得不到保護、董事會低效運轉、經理層的價值取向走入誤區、信息披露制度漏洞百出,等等問題。我國的公司治理更是存在著:股權結構不合理、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激勵機制存在缺陷等問題。因此,公司治理機制控制的核心便在于:重振股東大會、重構董事會、賦予監事會實質監督權;確立有效的管理人員報酬契約、選擇恰當的管理人員業績衡量標準并進行可行的業績評價。 第3章“企業組織結構及權責分派體系”,主要分析了企業的組織結構、組織結構設計及權責分派體系的構建。企業的組織結構決定了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職責及關系模式,是企業能夠良好運行的基礎;而一個恰當的權責分配體系,有助于提高企業運行的效果和效率,從而實現企業的目標。企業設立的組織結構,是企業進行權責分配的基本架構。企業組織結構的設立過程,也是企業權責分配體系形成的過程。在已經設立了基本架構的前提下,應當進一步進行權利、責任的分派定義。企業應當選擇恰當的組織結構形式,并進行合理的權責分派。企業的權責分派體制,總的趨勢是分權管理體制,而分權管理使得企業內部的分權單位的相對獨立性提高,同時使得企業*高決策層對企業整體的控制有賴于對各分權單位的目標規劃、控制及對各分權單位責任履行情況的考核與評價。 第4章“風險控制”,主要分析了企業的風險、風險管理體系及相關風險的控制措施。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企業面臨著客觀存在的各種風險,企業能否對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企業能否生存發展、能否實現企業預期目標的關鍵。企業的風險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無論是影響全球的COSO報告,還是各個國家和地區制定的相關規范制度,都強調了對風險進行控制的重要性。現實中,我國企業對風險的認識、管理,無論是在主觀意識方面,還是在風險管理機制建設方面,都做得遠遠不夠。因此,必須注重企業風險控制體系的建設。筆者認為,可以將風險定義為企業目標不能得以實現的可能性,那么,企業的風險可以按照企業目標的不同層次來理解和劃分。企業目標按照層次可以劃分為企業的戰略目標、企業階段性的整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因此,企業風險可以相應劃分為企業的戰略風險和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風險。 第5章“業務活動控制”,主要分析了企業各種業務活動中的控制措施。企業實際運轉中,相關業務活動的控制在企業內部控制系統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從對現實內部控制失敗案例的分析中可以發現,業務活動基本內部控制程序的缺失或執行的無效是內部控制失敗的關鍵性誘因。因此,內部控制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便是企業各業務活動的內部控制設計。企業的業務活動控制主要包括經營業務活動控制和財務活動控制。另外,我國普遍存在關聯交易,而關聯交易對企業自身、企業的非關聯股東和債權人及市場均有嚴重的影響,因此,本書也對關聯交易控制進行了討論。 第6章“信息系統”,主要分析了企業信息系統的構成、功能及為實現相應功能應采取的控制措施。為了保證經營目標的實現、保證經營的效率和效果、保證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合規性,企業內部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控制相關信息的形成、使用及對外披露。一般,企業可以通過會計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及ERP系統來提供相關方面需要的信息。信息論認為,任何一個信息系統,必然具有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傳遞和反饋等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系統中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傳遞和反饋等功能的實現可能是在手工條件下實現的,也可能是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實現的。無論是在手工條件下實現,還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來實現,其本質是相同的,只是手段不同而已。因此,本書的信息系統是指具備上述功能的系統,而不僅僅是計算機處理系統。 第7章“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監督”,主要分析了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并論述了企業內部控制的自我評估及外部評價的基本方法。本文認為,我國現實中內部控制只重視有關制度的建立,而不重視相關制度的執行,是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普遍薄弱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因此,應當加強對內部控制設立及執行情況的監督。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納入企業運轉過程的相關制度及活動來實現的。為了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被切實地執行,并且保證良好的執行效果,對內部控制的監督必須通過日常的、持續的監督活動來完成,也可以通過進行個別的,單獨的評估來完成,或者將兩者結合。在內部控制的監督過程中,內部審計、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及內部控制的外部評價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第8章“基本建議”,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從法律、法規、相應操作規范標準及企業經營運轉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議。
企業內部控制研究 目錄
1.1內部控制的現實問題(1)
1.2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重新定位(11)
第2章公司治理機制(26)
2.1公司治理的實質及公司控制權配置(26)
2.2公司治理存在的問題(38)
2.3重振股東大會(51)
2.4重構董事會(62)
2.5賦予監事會實質監督權(78)
2.6業績評價與管理人員報酬契約(86)
第3章企業組織結構及權責分派體系(109)
3.1企業組織結構及其設計(109)
3.2我國企業組織結構的現狀與改進(117)
3.3企業權責分派體系(130)
第4章風險控制(157)
4.1企業風險管理概述(158)
4.2戰略風險控制(173)
4.3經營風險控制(192)
4.4財務風險控制(203)
第5章業務活動控制(218)
5.1企業日常經營活動控制(219)
5.2財務控制(231)
5.3關聯交易活動控制(250)
第6章信息系統(263)
6.1會計信息系統(264)
6.2管理信息系統(280)
第7章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監督(303)
7.1內部審計及其對內部控制的監督(304)
7.2管理當局內部控制報告(318)
7.3注冊會計師對內部控制的評價(327)
第8章基本建議(345)
8.1完善內部控制相關規范(345)
8.2改進公司治理(352)
8.3改進企業管理活動(359)
參考文獻(368)
后記(377)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