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DD羅翔作品集 法治的細節(jié)+圓圈正義(全2冊)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中國思想史十講(上卷)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yī)追兇:破譯犯罪現(xiàn)場的156個冷知識
國家賠償法釋論 版權信息
- ISBN:7509319673
- 條形碼:9787509319673 ; 978-7-5093-1967-3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賠償法釋論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共分12個章節(jié),主要對國家賠償法作了介紹與解釋,具體內(nèi)容包括國家賠償法的制定與修改、行政賠償、刑事賠償、賠償方式與計算標準、國家賠償法的實施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國家賠償法釋論 目錄
初版前言
新版序言
**章 緒論
1.1 國家賠償?shù)暮x與特征
1.2 國家賠償?shù)墓δ芘c類型
1.3 國家賠償?shù)睦碚撘罁?jù)
1.4 國家賠償制度的產(chǎn)生與演變
1.5 國家賠償法的概念與淵源
第二章 國家賠償法的制定與修改
2.1 國家賠償立法的世界潮流
2.2 我國制定國家賠償法的必要性
2.3 我國制定國家賠償法的現(xiàn)實條件
2.4 我國國家賠償法的制定過程
2.5 我國國家賠償法起草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2.6 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修改
2.7 我國國家賠償法的特色
第三章 總則
3.1 總則的地位與作用
3.2 國家賠償法的立法目的
3.3 國家賠償法的立法依據(jù)
3.4 國家侵權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3.5 國家侵權賠償責任的構(gòu)成要件
3.6 賠償義務及時履行原則
第四章 行政賠償(一)——賠償范圍
4.1 行政賠償范圍的概念
4.2 行政賠償范圍的立法例
4.3 確定行政賠償范圍的制約因素
4.4 行政賠償事項的范圍
4.5 行政賠償責任的例外
第五章 行政賠償(二)——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5.1 行政賠償請求人資格
5.2 行政賠償請求人的范圍
5.3 行政賠償義務機關的模式及其選擇
5.4 我國行政賠償義務機關
5.5 立法中有關行政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的幾個問題
第六章 行政賠償(三)——賠償程序
6.1 行政賠償程序概述
6.2 行政先行處理原則
6.3 行政賠償請求的提起與受理
6.4 行政賠償訴訟
6.5 行政追償
第七章 刑事賠償(一)——賠償范圍
7.1 刑事賠償范圍的概念
7.2 侵犯人身權的刑事賠償范圍
7.3 侵犯財產(chǎn)權的刑事賠償范圍
7.4 國家不承擔刑事賠償責任的事項
第八章 刑事賠償(二)——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8.1 刑事賠償請求人
8.2 刑事賠償義務機關的模式及其選擇
8.3 我國刑事賠償義務機關
第九章 刑事賠償(三)——賠償程序
9.1 刑事賠償程序概述
9.2 賠償義務機關的先行處理程序
9.3 刑事賠償?shù)膹妥h程序
9.4 賠償委員會的決定程序
9.5 刑事追償
第十章 賠償方式與計算標準
10.1 外國國家賠償?shù)姆绞?br>10.2 我國國家賠償?shù)姆绞?br>10.3 中外國家賠償方式的比較
10.4 國家賠償方式與民事賠償方式的異同
10.5 確定國家賠償標準的原則
10.6 侵犯人身自由的賠償標準
10.7 侵犯生命健康權的賠償標準
10.8 精神損害的賠償標準
10.9 侵犯財產(chǎn)權的賠償標準
10.10 國家賠償費用的來源與支付
第十一章 其他規(guī)定與附則
11.1 民事行政司法賠償問題
11.2 國家賠償?shù)臅r效
11.3 涉外國家賠償?shù)脑瓌t
11.4 附則
第十二章 國家賠償法的實施
12.1 國家賠償法實施的意義
12.2 國家賠償法實施的條件
12.3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
12.4 國家賠償法的效力
12.5 保障國家賠償法實效性的幾點思考
附錄: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二、臺灣地區(qū)國家賠償法
三、臺灣地區(qū)國家賠償法實施細則
四、日本國家賠償法
五、韓國國家賠償法
六、聯(lián)邦德國刑事追訴措施賠償法
七、英國國家賠償制度簡介
八、美國國家賠償制度簡介
九、法國國家賠償制度簡介
十、德國國家賠償制度簡介
新版序言
**章 緒論
1.1 國家賠償?shù)暮x與特征
1.2 國家賠償?shù)墓δ芘c類型
1.3 國家賠償?shù)睦碚撘罁?jù)
1.4 國家賠償制度的產(chǎn)生與演變
1.5 國家賠償法的概念與淵源
第二章 國家賠償法的制定與修改
2.1 國家賠償立法的世界潮流
2.2 我國制定國家賠償法的必要性
2.3 我國制定國家賠償法的現(xiàn)實條件
2.4 我國國家賠償法的制定過程
2.5 我國國家賠償法起草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2.6 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修改
2.7 我國國家賠償法的特色
第三章 總則
3.1 總則的地位與作用
3.2 國家賠償法的立法目的
3.3 國家賠償法的立法依據(jù)
3.4 國家侵權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3.5 國家侵權賠償責任的構(gòu)成要件
3.6 賠償義務及時履行原則
第四章 行政賠償(一)——賠償范圍
4.1 行政賠償范圍的概念
4.2 行政賠償范圍的立法例
4.3 確定行政賠償范圍的制約因素
4.4 行政賠償事項的范圍
4.5 行政賠償責任的例外
第五章 行政賠償(二)——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5.1 行政賠償請求人資格
5.2 行政賠償請求人的范圍
5.3 行政賠償義務機關的模式及其選擇
5.4 我國行政賠償義務機關
5.5 立法中有關行政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的幾個問題
第六章 行政賠償(三)——賠償程序
6.1 行政賠償程序概述
6.2 行政先行處理原則
6.3 行政賠償請求的提起與受理
6.4 行政賠償訴訟
6.5 行政追償
第七章 刑事賠償(一)——賠償范圍
7.1 刑事賠償范圍的概念
7.2 侵犯人身權的刑事賠償范圍
7.3 侵犯財產(chǎn)權的刑事賠償范圍
7.4 國家不承擔刑事賠償責任的事項
第八章 刑事賠償(二)——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8.1 刑事賠償請求人
8.2 刑事賠償義務機關的模式及其選擇
8.3 我國刑事賠償義務機關
第九章 刑事賠償(三)——賠償程序
9.1 刑事賠償程序概述
9.2 賠償義務機關的先行處理程序
9.3 刑事賠償?shù)膹妥h程序
9.4 賠償委員會的決定程序
9.5 刑事追償
第十章 賠償方式與計算標準
10.1 外國國家賠償?shù)姆绞?br>10.2 我國國家賠償?shù)姆绞?br>10.3 中外國家賠償方式的比較
10.4 國家賠償方式與民事賠償方式的異同
10.5 確定國家賠償標準的原則
10.6 侵犯人身自由的賠償標準
10.7 侵犯生命健康權的賠償標準
10.8 精神損害的賠償標準
10.9 侵犯財產(chǎn)權的賠償標準
10.10 國家賠償費用的來源與支付
第十一章 其他規(guī)定與附則
11.1 民事行政司法賠償問題
11.2 國家賠償?shù)臅r效
11.3 涉外國家賠償?shù)脑瓌t
11.4 附則
第十二章 國家賠償法的實施
12.1 國家賠償法實施的意義
12.2 國家賠償法實施的條件
12.3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
12.4 國家賠償法的效力
12.5 保障國家賠償法實效性的幾點思考
附錄: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二、臺灣地區(qū)國家賠償法
三、臺灣地區(qū)國家賠償法實施細則
四、日本國家賠償法
五、韓國國家賠償法
六、聯(lián)邦德國刑事追訴措施賠償法
七、英國國家賠償制度簡介
八、美國國家賠償制度簡介
九、法國國家賠償制度簡介
十、德國國家賠償制度簡介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經(jīng)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jīng)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