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壯族當代小說民族審美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5113040
- 條形碼:9787105113040 ; 978-7-105-11304-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壯族當代小說民族審美導論 內容簡介
《壯族當代小說民族審美導論》共分十章。**章至第七章宏觀把握壯族當代小說的整體審美表現,第八章具體分析某些壯族個體作家作品的審美風格,第九章與第十章則從縱向和橫向將壯族當代小說與壯族古代民間文學以及蒙、回民族當代小說作審美比較研究,對資料的處理盡量做到宏觀把握與微觀分析相結合,民族審美與時代精神相關照。
壯族當代小說民族審美導論 目錄
**節 蓬勃發展的壯族當代小說
第二節 民族審美研究界說
第三節 壯族當代小說民族審美基本特色
第四節 研究壯族當代小說民族審美的意義
第二章 壯鄉沃土育奇葩——民族生活題材的美學意蘊
**節 謳歌創造財富的勞動:追求幸福生活之甜美
第二節 抒寫自由平等的愛情:顯示人性解放之俏美
第三節 描繪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頌揚反抗斗爭之壯美
第四節 描寫古樸疏野的民族風情:再現文化傳統之純美
第三章 絢麗多姿的壯鄉風景畫——環境描寫的美學意蘊
**節 描繪壯鄉山光水色:創造“天人合一”的意境美
第二節 展現壯族人生舞臺:營構“物我交輝”的情境美
第四章 獨具韻昧的壯鄉風俗畫——民族風情描寫的美學意蘊
**節 描寫風土人情,表現民族傳統審美心理
壯族當代小說民族審美導論 作者簡介
陳麗琴 1968年出生,壯族,廣西大新縣人,文學博士,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9年獲廣西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獲中山大學文學博士學位,2007—2009年在東南大學藝術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主持、獨立承擔和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及省(部)、廳級課題20多項。出版著作5部,教材2部,在《民族文學研究》、《文藝理論與批評》、《社會科學戰線》、《中國戲劇》、《南方文壇》、《藝術百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壯族服飾文化研究》獲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成果著作類三等獎,《詩意的生存——侗族生態文化審美論綱》(合著)獲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著作類三等獎,多項成果獲廣西社科成果獎及廣西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入選“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