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金融的背叛-恢復市場信心的十二項改革

包郵 金融的背叛-恢復市場信心的十二項改革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出版時間:2017-01-01
開本: 32開 頁數: 241頁
本類榜單:管理銷量榜
¥9.6(2.5折)?

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中 圖 價:¥19.1(4.9折)定價  ¥3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金融的背叛-恢復市場信心的十二項改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90100
  • 條形碼:9787506090100 ; 978-7-5060-9010-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的背叛-恢復市場信心的十二項改革 本書特色

金融并非神話,可如今卻被弄得神秘兮兮的。它將自己的真實面目掩藏在了繁冗復雜的數據所織成的厚重面紗之下。我們之所以要透過金融的蕪雜表象對其追根溯源,主要目的并非為了給這場危機找到幾個替罪羊,而是發現體制中隱藏的那些必須通過改革才能得以糾正的薄弱環節。我們須亡羊補牢,來避免自己重蹈覆轍。 化用一句法國學生在1968 年5月1 貼出的政治口號,就可以說“如果你對金融沒興趣(interest),金融就會對你收利息(interest)。”金融不是什么神話,而只是一場騙局。而且,只要我們不構建合理的制度來實現真正透明誠信的管理,這場騙局就會繼續下去。金融的不透明,并不僅僅因其復雜性所致。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這一領域全球范圍內的主要“玩家”不愿意讓你了解金融的游戲規則。 本書的目的,就是讓讀者能了解、預判以及面對金融在他們生活之中所呈現的各種不同面貌。我們需要了解金融,是為了確保它的運行所遵循的規則是公開透明的。金融家們應該認真嚴肅地對他們的行為負責。

金融的背叛-恢復市場信心的十二項改革 內容簡介

金融業看似風生水起,實則是一場“騙局”。股市起起落落,甚至影響了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穩定,關鍵還是投資者對市場缺乏信心。對于不了解的金融圈,人們無法放心將自己的辛苦錢投資進去。因此,我們必須了解金融業的發展,了解它是如何“背叛”和“威脅”世界經濟的。

金融業發展至今,已經背棄了其促進經濟發展的基本使命,金融家們為了私人盈利,不擇手段為其機構增加利潤。為了恢復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金融體系亟需改革,使其恢復致力于客戶和股東的初衷。為了本書在中國的出版發行,作者在原有書稿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針對中國市場的內容,幫助讀者了解,甚至預判金融中的危機,避免重蹈覆轍。

作者觀點摘錄:
危機情景之下,世界各地的關注者錯愕不已地發現,美國自詡“令全世界都為之羨慕的市場”和“全球*的監管制度”原來只是一個泥足的巨人;或者用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個“紙老虎”。

2015 年發生在中國的融資融券危機,也源于資本市場的越軌行為。其結果造成股市在數個月內暴漲150%,然后在數周內暴跌40%。此次危機,首先當然歸咎于金融機構自身,甚至可以說正是這些機構的業務活動引發了金融危機。

在美國,我們為了“鼓勵”消費者花錢,用*透支,乃至購買那些其本無力購置的資產,簡直已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但我要說,和那些政府灌輸給我們的思想正相反,花錢消費絕不是愛國的表現。

我們有必要明確一個基本認知: 金融是以服務經濟為目的的行業。其本身并非目的。

全球范圍內的*監管改革是否能恢復公眾信心?若要做到這一點,改革就應以消費者為中心。金融業看似風生水起,實則是一場“騙局”。股市起起落落,甚至影響了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穩定,關鍵還是投資者對市場缺乏信心。對于不了解的金融圈,人們無法放心將自己的辛苦錢投資進去。因此,我們必須了解金融業的發展,了解它是如何“背叛”和“威脅”世界經濟的。 金融業發展至今,已經背棄了其促進經濟發展的基本使命,金融家們為了私人盈利,不擇手段為其機構增加利潤。為了恢復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金融體系亟需改革,使其恢復致力于客戶和股東的初衷。為了本書在中國的出版發行,作者在原有書稿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針對中國市場的內容,幫助讀者了解,甚至預判金融中的危機,避免重蹈覆轍。 作者觀點摘錄: 危機情景之下,世界各地的關注者錯愕不已地發現,美國自詡“令全世界都為之羨慕的市場”和“全球*的監管制度”原來只是一個泥足的巨人;或者用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個“紙老虎”。 2015 年發生在中國的融資融券危機,也源于資本市場的越軌行為。其結果造成股市在數個月內暴漲150%,然后在數周內暴跌40%。此次危機,首先當然歸咎于金融機構自身,甚至可以說正是這些機構的業務活動引發了金融危機。 在美國,我們為了“鼓勵”消費者花錢,用*透支,乃至購買那些其本無力購置的資產,簡直已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但我要說,和那些政府灌輸給我們的思想正相反,花錢消費絕不是愛國的表現。 我們有必要明確一個基本認知: 金融是以服務經濟為目的的行業。其本身并非目的。 全球范圍內的*監管改革是否能恢復公眾信心?若要做到這一點,改革就應以消費者為中心。

金融的背叛-恢復市場信心的十二項改革 目錄

PREFACE 金融如此重要,豈可僅僅交予金融家之手? 中國之旅___ 001 金融家背叛了金融___ 004 金融業背叛了經濟___ 005 央行為何沒能洞見危機?___ 007 債務與股本:過度負債之殤___ 008 次債騙局___ 011 解密金融___ 014 金融幻術師___ 017 監管的全新前景___ 018 CHAPTER 1 停止欺詐消費者 出了岔子的銀行系統___ 024 拒不認錯___ 025 銀行欠納稅人的債___ 028 別再用信用卡欺詐消費者了___ 030 信用評分機構:消費者的催命人___ 031 堪比高利貸的利率___ 032 新形式的欺詐___ 033 保護消費者免受金融惡行之害___ 034 影子金融的風險___ 035 恢復公眾信任___ 036 CHAPTER 2 規范薪酬制度 銀行家到底值什么價?___ 043 公司規模能否為薪酬提供合理性?___ 044 根據資本調整薪酬___ 046 投資銀行的轉型之路___ 048 高盛的“金童玉女”們___ 049 短期與長期之辯___ 053 天價薪酬引發的怒火___ 055 CHAPTER 3 讓董事會真正負起責任 任人唯親的董事選拔___ 061 CEO 是否應兼任董事長?___ 062 董事會的不透明度___ 064 ?將獨立性、勝任性和多樣性相結合___ 065 獲得真正的掌控力___ 066 政府持股或對公治理的踐踏___ 068 機構投資者的沉默___ 069 養老基金的管理問題___ 071 作為股東的保險公司___ 072 擔當責任___ 073 CHAPTER 4 重整監管部門 支離破碎的監管部門___ 079 歐洲監管部門的缺失___ 080 與政界的關系___ 082 央行是合格的監管者嗎?___ 083 央行必須維持自治___ 085 保護投資者:完善信息發布___ 086 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失職___ 088 伯納德·麥道夫的龐氏騙局___ 090 美國銀行收購美林證券案___ 092 AIG 的“內爆”___ 093 CHAPTER 5 制約金融創新 金融衍生品堪比大規模殺傷性武器?___ 098 是信用違約掉期,還是超級降落傘?___ 099 賣空如同定時炸彈___ 101 改革資產證券化___ 103 私募股權基金___ 106 退出投資策略___ 107 私募股權的增值價值___ 108 全球參與___ 109 受累于債務的模式___ 109 不惜代價地削減成本___ 111 黑石大戲___ 112 創新之限___ 113 比特幣,又一個龐氏騙局___ 114 LIBOR 操縱案___ 115 外匯市場___ 118 CHAPTER 6 重歸透明簡單 溝通的失敗___ 123 清晰表達的缺位___ 125 金融教育不在學校課程設置之中___ 126 ?金融信息應完整易懂___ 128 保護散戶___ 129 金融分析師面臨的利益沖突___ 131 信息透明是一種境界___ 133 CHAPTER 7 確保資本誠信 維護股東權益是金融穩健的保障___ 138 過度負債危及可持續發展___ 140 股東權益應加以擴大___ 141 監管部門如何保障資本誠信?___ 143 資本比率:SEC 在2004 年棄之不顧的職責___ 144 股東利益*大化不應是唯一標準___ 145 必要的承諾___ 146 CHAPTER 8 給評級機構戴上緊箍咒 評級機構的所有權和治理___ 150 評級機構的報酬問題___ 151 結構性產品的評級不再可信___ 152 公司債務評級必須進一步深化___ 153 國家主權評級合理嗎?___ 154 對評級機構的監管___ 157 評級機構接受國會質詢___ 158 讓評級機構擔起責任___ 159 CHAPTER 9 重新界定金融風險 系統性風險可控嗎?___ 164 主要風險:大而不倒___ 165 對流動性風險的可靠估算___ 167 風險監控___ 168 風險透明度___ 169 構建風險防范意識___ 170 CHAPTER 10 監督資本市場:關于對沖基金 對資本市場的監管是否有效?___ 175 對沖基金是威脅嗎?___ 176 行動型對沖基金___ 177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和俄羅斯債券危機:被忽略的警報___ 179 Amaranth 基金因天然氣價格巨虧___ 181 對沖基金的融資者:大宗經紀___ 182 歐盟的對沖基金監管新規___ 185 對沖基金的未來___ 187 CHAPTER 11 讓咨詢顧問言而有信 投資銀行人士的“公平意見”___ 192 來自律師的合法認定___195 審計師的賬目認證___ 198 意見的價值___ 200 CHAPTER 12 全球維度 合作模式還是規范模式?___ 207 歐洲的挑戰:構建監管體系___ 208 歐洲央行的監管:歐盟的治理難題___ 209 亞洲的情況___ 211 20 國集團的局限___ 213 徒有其表的金融穩定委員會___ 214 國際清算銀行是全球監管機構的*佳候選___ 215 巴塞爾協議III ___ 216 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___ 217 對眾多機構的協調___ 219 CONCLUSION 突兀的道德問題 金融的根本職責是什么?___ 224 沒有透明,何來信任___ 225 監管部門應重新聚焦于自身職責___ 226 從兩房危機看政府的財政健全與誠信問題___ 226 不要讓銀行被交易員掌控___ 228 凱維埃爾詐騙案與法國興業銀行___ 230 消除自營交易的利益沖突___ 232 重申金融的社會責任___ 233 讓董事擔責___ 234 回歸本源___ 235
展開全部

金融的背叛-恢復市場信心的十二項改革 作者簡介

喬治•烏杜(Georges Ugeux)博士曾先后擔任比利時通用銀行集團(現富通銀行)投資銀行及信托部主管,摩根斯坦利董事總經理,Kidder Peabody歐洲區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歐洲投資基金總裁和紐約證券交易所集團副總裁兼國際部主管等要職。同時他也曾擔任通用電氣歐洲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 烏杜博士在職業生涯中為客戶公開發行和私募股權*超過1000 億美金。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期間,烏杜博士為交易所帶來了43個國家308家的非美國公司,總市值達2.7 萬億美金。他也主持了三十余家中國公司在紐約的上市,包括中石油、中海油、中鋁集團、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及南方航空等,總市值達到5000 億美金。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