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 本書特色
智利年輕一代作家翹楚
《格蘭塔》評為“西班牙語優秀青年小說家”之一
亞歷杭德羅·桑布拉 中篇代表作,書寫了一個時代的傷痛,榮獲智利2012年度“阿塔索國家藝術獎”和同年全國圖書理事會獎
“回家,就像離開一場尚未結束的戰爭!
回家的路 內容簡介
《回家的路》中的一代人,在智利皮諾切特時期學會讀寫,而他們的父母,則是獨裁年代的同謀犯或受害者。1985年圣地亞哥大地震中,九歲的男孩首次見到比他大三歲的珂羅蒂雅,后者竟讓他幫忙監視她的舅舅勞爾。多年后,長大了的兩人重逢,在一場無關愛情的交往中,終于明了當年的真相。九歲男孩眼中的圣地亞哥,成熟作家心念的還鄉之路,在作者與角色、過去和現在、虛構與現實之中交織在一起,通過兩個家庭的遭遇,書寫了一個時代的傷痛。本書榮獲智利2012年度“阿塔索國家藝術獎”和同年全國圖書理事會獎。
回家的路回家的路 前言
譯后記
亞歷杭德羅·桑布拉是智利新生代作家,一九七五年出生于智利首都圣地亞哥城,不到四十歲時即已摘獲多項文壇殊榮。二〇〇七年,在由海伊文學藝術節舉辦的“波哥大——世界圖書之都”活動中,桑布拉躋身“三十九歲以下*具影響力的三十九位拉丁美洲作家”行列。該藝術節曾被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譽為與伍德斯托克音樂節齊名的“思想界的盛會”。二〇一〇年,英國文學雜志《格蘭塔》再度將桑布拉評選為“三十五歲以下*出色的二十二位作家”之一。
在前兩本小說《盆栽》(2006)和《樹的隱秘生活》(2007)大獲成功后,二〇一〇年,桑布拉在智利出版了他的第三本小說《回家的路》。這一作品不負眾望,榮獲智利二〇一二年度“阿塔索國家藝術獎”和同年全國圖書理事會獎。
《回家的路》的故事情節始于一九八五年的智利地震,止于二〇一〇年的又一次強震。在此期間,主人翁從孩童長大成人,而智利更是經歷了從獨裁到民主的巨大轉變。作者以傷感而又不失溫情的筆調,敘述了兩代人的經歷——童年時期的主人翁曾認定他那一代人只能在父輩的故事中扮演“小人物”,卻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成長與面對,學會探尋與溝通,學會為一個個“小人物”重建人生舞臺。
《回家的路》具有濃厚的自傳體色彩:小說主人翁在童年和青年時期兩次親歷智利大地震、弱冠之年離家求學、打過多種短工、在大學教授文學課程等經歷,及其寫作的苦悶、感情生活的波折、對社會現實的反思……無不折射出桑布拉本人的身影。正如作者在一次關于《回家的路》的專訪中談道:“我并無超群的想象力,只是記性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站在所認識的人們的角度說話……故事并非虛構,事實就是如此。”
小說涉及獨裁,涉及一個國家和時代的危機,卻絕不是一部政治作品。作者在敘述中摻入詩歌、笑話、流行歌詞、文學評論等多種元素,使閱讀體驗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雖然智利是地球上距離中國*遠的國家之一,可小說情節卻讓我們倍感親切。兩代人的碰撞中,父輩的掙扎與無奈、晚輩的驕傲和自省,或許也能喚起我們的一絲共鳴;作者娓娓道來的感情經歷中,似乎也有你我的過去。
回家的路,是追尋記憶、夢回童年的路,也注定是一段充滿艱辛、百感交集的旅程。愿我們都能在這樣的路途中,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回家的路 目錄
回家的路 節選
我六七歲的時候走丟過一次。當時我迷迷糊糊,一下子就見不著父母的影兒了。一陣害怕之后,我馬上重新出發,趕在父母之前就到了家——那時他們還在絕望地找我。其實那天下 午我倒是覺得,走丟的是他們。畢竟,我可知道自己回家,而他們卻沒有。
“你走岔道了!焙髞砟赣H對我說,眼里還掛著淚。
“明明是你們走了另一條路啊!”我想著,但沒吭聲。
父親在扶手椅上靜靜地看著。偶爾我覺得他一直躺在那里沉思,但他恐怕什么都沒想,可能就是閉上雙眼,逆來順受地接受眼前的一切。不過那天晚上他開口了:“這挺好,”他對我說,“你戰勝了困境!蹦赣H用疑慮的眼光盯著他,可他還是自顧自地發表了一番關于“困境”的雜亂無章的言論。
我縮在父親對面的沙發上,假裝睡著,聽著他倆老掉牙的爭吵。母親說上好幾句話,父親只給出一兩個字的回應——偶爾斬釘截鐵地冒出一個:“不!”偶爾在母親的咆哮之余插上一句:“扯淡!”還有些時候,甚至會像警官一樣命令:“閉嘴!”
那晚,母親抱我上床,她可能知道我只是裝睡,其實卻好奇地聽著她的一舉一動。她說:“你爸爸說得有理,F在我們知道了,你丟不了,知道你能一個人上街了。但你在路上該專心 點兒,該走得更快些!
我把這話放心上了。從那時起,我加快了腳步。
對我而言,共產黨的形象就是整天讀著報紙,默不作聲地任人嘲弄。我想起了爺爺,他就總愛看報。有一次我問他是不是都要看完,老人回答說是,說報紙就是該全部讀完。
我還記得一個尷尬的場景,當時大家在爺爺奶奶家聊著智利的節日。兩位老人和他們的五個兒女圍坐在大桌子邊,我和兄弟姐妹們在旁邊的小桌。談著談著,我聽到爸爸幾乎是吼著對爺爺說:“閉嘴!你這個老共產黨!”起先沒人說話,然后所有人,連同奶奶和媽媽,全都哄堂大笑。連我的一個堂兄,他肯定沒搞懂狀況,也跟著笑。這些人不止大笑,還用明顯的嘲弄口氣一再重復“老共產黨”這個稱呼。
我以為爺爺也會笑,以為這是個縱情大笑、全家放松的好機會?衫先藚s表情嚴肅,一言不發。平時沒人對他好,那時我就想,這是不是他自找的。
幾年后我才得知,爺爺也不曾是個好父親。他整日游手好閑,把自己的工資花得一文不剩,還要靠妻子賣菜洗衣做飯來養活。我爸從小就得去那些破地方四處打聽他,如果*后能在什么地方找到他抱著酒瓶子,就已經算運氣不錯了。
艾米還只有七八歲時,有一回在院子里跟別的小女孩捉迷藏。黃昏降臨,該回家了,大人們開始招呼孩子,女孩兒們則應著馬上就到——這對抗一直持續,呼喚聲一遍遍急促起來,而小姑娘們仍是嬉笑游戲。
突然間,孩子們驚覺夜色已深,呼喚聲早已停止。她們以為大人們在瞧著她們,想給她們一個教訓,以為大人們也躲了起來。事實并非如此。一進屋,艾米就看到父親的朋友們哭成一團,而母親則呆坐在扶手椅上,目光發直。大家都在聽收音機新聞,新聞播放著一場暴動,畫面上全是死人,越來越多的死人。
“這種事兒已經出過好多次了。”五年前,艾米就那么跟我說的。我們這群孩子頓時明白,原來自己并不那么重要,明白了有些正經事深不可測,是我們沒法知曉、沒法理解的。
小說是描寫父輩的,我以前這么想,現在還這么想。我們抱著這樣的念頭長大,一直認定小說是描寫父輩的。他們似乎注定難逃厄運,一無所知的我們則被庇護于陰云之下。成人們互相殘殺時,我們躲在角落里
涂涂畫畫。這個國家土崩瓦解時,我們還在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疊著紙輪船和紙飛機。*后,當小說成為事實,我們卻玩起了捉迷藏,消失不見。
艾米給我看了她*近的畫作,卻不愿聽我讀我小說的開頭。她用我從未見過的姿態打量著我,我沒法描述那姿態。
這如何叫人不感到震撼呢:一張我們深愛的人的面孔,我們和它的主人朝夕相處,以為了解至深,甚至以為那是我們唯一熟識的面孔,多年來我們一直近在咫尺地注視著它?删褪沁@樣一張面孔,當我們發現它居然毫無預兆地綻放新姿,會覺得妙不可言,會感到不寒而栗。那些姿態我們從未見過,并有可能再也無法得見。
曾幾何時,我們不知道樹木小鳥的名稱,也沒必要知道。我們記誦的詞匯屈指可數,一句“不知道”足以應付任何問題。我們不把這看作無知,而稱之為老實。后來,我們學會了修辭,認識了各式各樣的樹木、飛禽、河流。*終我們認定,哪怕只言片語,也好過沉默無話。
可我并不懷舊。
不,也并非如此。我只是希望自己不懷舊。放眼望去,總有人不斷忘懷昨日夢想。從未觸動情感的歌曲停留在記憶里;我們一一拜訪逢場作戲的昔日戀人、虛與委蛇的舊時同窗;我們張開雙臂,迎接所有道不相謀之人。
我震驚,我們能如此輕易地遺忘所感所愛,轉眼就以為一切心愿感觸都今非昔比?膳c此同時,我們還指望舊日笑話能讓我們再度開懷。我們希望,也以為,還能再度回到那陰云庇護下的童年。
我就困在這個陷阱、這部小說里。昨天,我寫完了一別近二十年后,主人公重逢的一幕。我欣賞這個結局,可有時候又覺得不該讓他們重逢!翱v使相逢應不識”才更合適;蛟S他們在同一條街上擦肩而過,甚至可能隔著柜臺相談甚歡也互不相識。
我們真的在二十年后還能認出一個人嗎?如今的我們,還能否透過一絲隱隱的印跡,辨認出某張遙不可及的面孔上那些獨一無二卻已然布滿歲月痕跡的特征?整個下午,我就在想著這些,思索著這一切。
相忘于江湖于我而言是樁美事。大家繼續各自迥然不同的生活,直到此刻,才彼此稍稍靠近,但仍如同兩條平行線,永無交匯的可能?蛇@本小說不該由我來寫。我只希望做個讀者。畢竟,在我寫的小說里,主角再度相遇了。我需要他們再度相遇。
昨晚我走了好幾小時路,仿佛渴望迷失在某條嶄新的街道中——徹底而幸福的迷失。有時,哪怕我們深入歧途,哪怕我們茫然無措,又哪怕我們漸行漸晚,深感黎明將至,我們依舊、也無力迷失自我。在那樣的歲月里,哪怕我們竭盡所能,*后依然發現,我們絲毫不懂、不能迷失自我;蛟S,我們就是這樣追憶著能夠自我放逐的往昔,追憶著一切都嶄新如初的歲月。
今天早上,我在社區公園看到一個女人在長椅上讀書。我在她對面坐下,想看清她的臉,但是沒能如愿。她的目光完全沉浸在書本中,一時間我以為她知道我在看她,因為她雙手把書本舉到跟眼睛一樣高,兩肘仿佛撐在一張隱形書桌上——她或許想以這種方式掩護自己。
我看到了她潔白的額頭和幾乎金黃的秀發,卻一直看不到她的眼睛。書本成了她的面具,珍貴的面具。
她修長的手指如同纖細而有活力的枝條般撐住書本。我一度靠得相當近,像是渴望端詳她新修的指甲,光潔整齊,如同根根經過打磨。
我確信她感覺到了我的存在,卻始終未放下書本。她就這樣舉著書,像是在極目遠眺。
閱讀就是掩飾面容,我想。
閱讀就是掩飾面容,而寫作則是揭開面紗。
電影這話題讓我們興奮——我們看到的種種情節,早晚會讓我們聯想到生活,聯想到青春和童年。我們已經不能、也不會單單地評論一部電影或一本書。此時此刻,我們看重的已經不是電影或小說本身,而是我們曾經看它們、讀它們的那些歲月:那時我們在哪里?在做什么?那時的我們,又是怎樣的人?
回家的路 作者簡介
亞歷杭德羅·桑布拉(1975— ),智利詩人、作家、文學批評家,是智利年輕一代作家中的翹楚。他的第一部小說《盆栽》即轟動文壇,并獲得當年的文學評論家獎*佳小說獎和國會圖書大獎,被稱為“智利文壇的一次放血,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或另一個時代的開始”。他還著有詩集《無用的海灘》《移動》,散文集《未讀之書》和小說《樹的隱秘生活》。2010年,他被著名的文學雜志《格蘭塔》評為“西班牙語優秀青年小說家”之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