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人與海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世界經典文學名著系列注音版:小婦人(九品)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
>
中考現代文閱讀答題必備公式(備考2023)
-
>
米·伊林十萬個為什么(導讀版)
-
>
經典閱讀:青少年人文素養叢書--話本選
史記 本書特色
1.古典名作,無障礙閱讀注音注釋版。
2.新版初中語文配套閱讀。
3.導讀+引讀:知名專家和一線名師教你閱讀方法。
4.李鎮西 余映潮 葉開 張文質聯袂推薦 5.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溫儒敏強力推薦。
史記 內容簡介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中國**部紀傳體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該書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三千多年的歷史,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全書包括記歷代帝王政績的十二本紀、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貴族興亡的三十世家、記重要人物言行事跡的七十列傳、記大事年表的十表、記典章制度的八書,共計一百三十篇,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史記 目錄
本紀
本紀 / 3
五帝本紀 / 4
夏本紀 / 9
殷本紀 / 15
周本紀 / 20
秦始皇本紀 / 26
項羽本紀 / 33
高祖本紀 / 41
孝文本紀 / 51
世家
世家 / 59
吳太伯世家 / 59
魯周公世家 / 66
齊太公世家 / 67
越王勾踐世家 / 70
蕭相國世家 / 74
田敬仲完世家 / 78
列傳
列傳 / 85
管晏列傳 / 87
司馬穰苴列傳 / 90
孫子吳起列傳 / 93
伍子胥列傳 / 97
仲尼弟子列傳 / 100
商君列傳 / 107
樗里子甘茂列傳 / 114
廉頗藺相如列傳 / 119
刺客列傳 / 127
司馬相如列傳 / 139
貨殖列傳 / 144
書
書 / 151
律書 / 151
天官書 / 158
表
表 / 173
六國年表序 / 173
秦楚之際月表序 / 178
太史公自序 / 183
史記 節選
五帝本紀
本篇選自《史記》開篇《五帝本紀》。五帝是中國上古父系氏族傳說時代的五個圣王。五帝禪讓相承,序列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帝同姓而非一家,不是一個王朝,司馬遷合寫一篇本紀,所以題名《五帝本紀》。
《五帝本紀》寓含司馬遷的歷史觀,是《史記》全書的一個縮影。儒家經典《尚書》記事起于堯,宣揚讓德。司馬遷將歷史開端向上推移至黃帝,宣揚天下一統。五帝時代約當公元前24至前23世紀之間,距今四千多年,正當原始社會末期軍事民主部落聯盟時代,司馬遷的記載大致符合歷史進程。五帝禪讓相承,典禮制度一步步完善,黃帝草創國家,虞帝時制度大備,鮮明地體現了司馬遷進化論的歷史觀。黃帝用戰爭統一諸侯,表明平亂世要用暴力。堯、舜二帝舉賢任能,天下大治,表明治國要用德。故篇末總括說:“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率其德。”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律書序目》中說:“非兵不強,非德不昌”,表述了治理天下要德與力并重的歷史觀點。《五帝本紀》生動地體現了這一思想。司馬遷寓史論于敘事之中,可以說《五帝本紀》既是述史之端,也是《史記》全書的一篇序論。 黃帝者①,少典之子②,姓公孫,名曰軒轅③。生而神靈,弱而能言④,幼而徇齊⑤,長而敦敏⑥,成而聰明⑦。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⑧。諸侯相侵伐⑨,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干戈⑩,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東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云命,為云師。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筴。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谷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動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陽,高陽有圣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注釋】①黃帝:姬姓,號軒轅氏,又號有熊氏。傳說中的部落聯盟首領,被認為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②少典:傳說中的有熊氏部落首領。③姓公孫,名曰軒轅:黃帝本姓公孫,因生于軒轅之丘,故以地為姓氏,稱軒轅氏。軒轅,在今河南省新鄭西北。④弱而能言:生下幾十天就會說話。弱,七十天以內的小孩稱弱。⑤幼而徇齊:少年時思慮敏捷。幼,不滿十歲曰幼。徇齊,通“迅疾”,即思想敏銳。⑥敦敏:敦厚懂事。⑦成:到成年人時候。⑧神農氏:又稱炎帝,與軒轅氏黃帝并稱“炎黃”。傳說神農氏是農業耕作和醫藥的發明者。⑨諸侯:這里是指當時中原地區的各部落首領。·······
【評析】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今陜西黃陵縣西北橋山上有黃帝陵。在先秦時代,黃河流域,大江南北,到處流傳著黃帝的故事,百家書籍中也記載著黃帝的事跡。有的說黃帝是神,有的說黃帝是人,司馬遷排除神秘色彩,把黃帝寫成一個與人民打成一片、同甘共苦的創業帝王形象。黃帝擒滅蚩尤,兼并炎帝,統一天下,草創國家,中華文明社會就從這里開始。在司馬遷筆下,五帝承傳,夏、商、周三代天子,秦漢王朝以及春秋以來的列國諸侯,都是黃帝子孫。中華民族皆黃帝子孫,這一民族一統觀念就奠基于《史記》。司馬遷的這一偉大思想成為歷代以來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的寶貴歷史資料,數千年來激勵了無數的仁人志士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繁榮和進步而斗爭。“黃帝子孫”,至今仍是一個神圣名詞,具有無限凝聚力。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華文化的民族魂。與黃帝齊名的炎帝號“神農氏”,教民耕種,也是傳說中的圣王。所以“黃帝子孫”又稱“炎黃子孫”。
······
史記 作者簡介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字子長,夏陽人,西漢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他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學意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此書被公認為我國史傳著作的典范。
張大可,1940年生,196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統戰理論研究所教授,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推拿